第二百七十四章 史学泰斗的落幕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清疆臣。最新章节!
乡试之前,阮元也得到了两日时间安歇。只是身为浙江巡抚,平日与同好交往又多,该来的故人好友,总也不会少了。这一日钱大昕因秋闱将近,自己讲学的苏州紫阳书院暂时停课,闲来无事,又听闻自己《三统术衍》、《十驾斋养新录》二书已由阮元刻成,便也到了杭州,想着再找阮元为之作序。
那《十驾斋养新录》是钱大昕毕生所学之大成,其中经史地理,考辨训诂之事,一时兼备。尤其是其中音韵之学,已有“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创见,今日音韵声母研究,钱大昕实开其先河。
阮元上一年受钱大昕所托,为之刊刻,这时终于成书。想着自此一来,自己学问便可流传千古,钱大昕自也欣喜,对阮元道:“伯元,这《十驾斋养新录》作序之事,我左思右想,也是非你莫属了。哈哈,不知为何,这次见了你,却也想起你我初遇之时,我与你恩师金圃先生,言及伯乐相马之事,这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啊。治学之人,也是如此,国朝著书立说之人数以百计,可像伯元你这般,既能成一家之言,又能助其他学人刊刻著作之人,却也是屈指可数了。或许百年后,咱们的晚辈说起咱们,你仅凭这刊刻之功,便可立为国朝学人之中坚,也说不定呢。”
“先生真是谬赞了。”阮元也不觉笑道:“其实学生为官之余,也一直关注治学之事,可总是无奈闲暇时间无多,只得择取学问中最为关要之处,加以考辨,至于注释一经,自成己说,确是再无余力了。似如此,学生只得做个助人刻书之人,治学成就高下,便也不在意了。”
“伯元,你那几篇著作,老夫却也看过,老夫倒是觉得,你乃是国朝学术之中,少有的集大成之人啊?”钱大昕道:“这‘格物’、‘一贯’、‘仁’、‘心’、‘良知良能’之道,自宋明时起,便即众说纷纭,多少人徒以程朱之学自矜,又有多少人空以阳明之学相尚,但究其本源,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凡事自凭己意,妄自揣摩圣人之念,最终也不过是曲学阿世,徒留笑柄而已。亭林先生惩明季之弊,首倡实学,务求经世致用,开国朝经学之先河。可惜汉唐旧学荒废已久,亭林先生终是不能与经典之中有所深耕。此后松崖先生、东原先生,或许……还有老夫,也是尽心于经史,方使圣贤之言,一一皆有依据,可沉浸经典日久,这实用之道,却反而有所荒废。但你不一样,你兼吴皖二派之所长,言而有据,根基已足,更兼推崇实践,以圣人本意,归于这浙江政务之中。你言语中不言经世,却是实实在在的做到了经世致用啊。这样看来,国朝之学,圣贤之道,当于你一身,得以大成!如此想来,老夫却也是不如你啦!”
“先生这样说,却让学生如何担待得起啊?”阮元也不禁谦辞道:“先生之学,兼通经史,天算地理,金石小学,无一不通,若无先生,则学生至今,恐犹不知天地之广阔,若无先生,则天下生民之事,学生恐至今尚有懈怠。何况学生想来,为官治学,其难能之事有九,先生独一力成其九难,以此,先生足以垂范于后世!学生能与先生相识二十载,几番得先生点悟,已是莫大的荣幸,至于其他,学生绝不敢凌于先生之上。”
“罢了,再这样下去,你我还不得绕进这个圈子之中,再也出不来了啊?”钱大昕笑道:“其实老夫这一生,也不能说全无遗憾,《元史》只修了氏族表、艺文志等数篇,至于修成正史,却是做不来了。但这些年来,老夫眼看高宗皇帝末年弊政渐去,看着你在浙江,也是大有作为,老夫却也安心了。但是伯元啊,正所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越是这表面的太平繁华,有时却越是害人啊。其实我也清楚,高宗末年弊政,也不完全是因和珅之故,究其根本,还是许多人安于这表面的太平和乐,进而不思进取,以至于原有的旧制,逐渐被那些小人所利用,时间久了,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了。唉,只可惜这大清朝廷的衮衮诸公,有多少犹在梦里啊?伯元,老夫自愧,只觉没资格与你说这些。但正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你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可一定要谨记今日勤勉惠民之事,不要懈怠啊。”
阮元也当即作揖拜道:“先生之训,学生自当铭记。”
“你为政之时,可有掣肘之人?”钱大昕忽然问道:“老夫虽然在苏州教学,你清剿海寇之事,却也多有耳闻,听闻去年披山洋一战,今年定海北洋一役,都完全可以剿灭蔡牵,使海上再无波澜,可蔡牵却两次逃脱。怎么,是玉德在福州牵制你吗?”
“这……学生不敢妄言玉总制。”但话虽如此,阮元也将两次海战中的一些关要之处,讲给了钱大昕听。
“伯元,我知道,那玉德是旗人中诗文首屈一指之人,你对他多有不舍之念,也在情理之中。”钱大昕道:“但玉德之事,与这天下太平相比,孰轻孰重,你可要有分寸啊,老夫倒是想着,他玉德官品高你一级不假,可你是浙江巡抚,也有自己能做的事,切不可一味顺从上司,竟将自己力所能及之事,都弃而不顾了。既然皇上已经给了李长庚总统闽浙水师之权,你不如再请皇上下一道令,许李长庚所部,不论闽浙海域,只要有蔡牵消息,便可进剿,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玉德也就没法再做文章了。”
“多谢先生教诲,这大小之别,公私之辨,学生是清楚的。”阮元也对钱大昕道。
“哈哈,天下太平,这四个字说来容易,想真正守住这天下太平,可不好办啦。”钱大昕与阮元畅谈许久,只觉精神无比轻松,竟似完成了人生一件大事一般,便即站起,一边向阮元作揖拜别,一边也不禁叹道:“老夫这辈子,算是太平地过去了。但是伯元,你这一代的太平,就要由你来守住啦!”
“学生……拜别先生。”阮元听着钱大昕之语,却隐隐感觉,这竟是二人的诀别之日。心下不觉惆怅,便也郑重对钱大昕拜过,将他送到了抚院门前。
“哈哈,老夫这一生,官至四品,不可谓不达,岁开七秩,不可谓不年,插架图籍不可谓不富,研经思史不可谓不勤,因病得闲,因拙得安,亦仕亦隐,这一生,又有何遗憾,有何牵挂呢?伯元,若是你也能如老夫一般得此一生,那该是何等幸事啊,哈哈!”钱大昕却似再无拘束一般,与阮元的话说着,脚下却也不停,不过片刻,便即消失在了阮元视野之中。
两个月后的嘉庆九年十月二十日,阮元将刻成的《十驾斋养新录》与自作之序,一并送到了钱大昕所在的紫阳书院。钱大昕欣喜之下,当即为阮元回了信。却不想到得这日傍晚,钱大昕便即溘然长逝,得年七十七岁。
附记:
阮元称赞钱大昕“九难”之说,见于阮元《十驾斋养新录序》其言曰:先生讲学上书房,归里其甚早,人伦师表,履蹈粹然,此人所难能一也。先生深于道德性情之理,持论必执其中,实事必求其是,此人所难能二也。先生潜揅经学,传注疏义,无不洞察原委,此人所难能三也。先生于正史、杂史无不讨寻,订千年未正之讹,此人所难能四也。先生精通天算,三统上下,无不推而明之,此人所难能五也。先生校正地志,于天下古今沿革分合,无不考而明之,此人所难能六也。先生于六书音韵,观其会通,得古人声音文字之本,此人所难能七也。先生于金石无不编录,于官制史事,考核犹精,此人所难能八也。先生诗古文词,及其早岁,久已主盟坛坫,冠冕馆阁,此人所难能九也。合此九难,求之百载,归于嘉定,孰不云然。
乡试之前,阮元也得到了两日时间安歇。只是身为浙江巡抚,平日与同好交往又多,该来的故人好友,总也不会少了。这一日钱大昕因秋闱将近,自己讲学的苏州紫阳书院暂时停课,闲来无事,又听闻自己《三统术衍》、《十驾斋养新录》二书已由阮元刻成,便也到了杭州,想着再找阮元为之作序。
那《十驾斋养新录》是钱大昕毕生所学之大成,其中经史地理,考辨训诂之事,一时兼备。尤其是其中音韵之学,已有“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创见,今日音韵声母研究,钱大昕实开其先河。
阮元上一年受钱大昕所托,为之刊刻,这时终于成书。想着自此一来,自己学问便可流传千古,钱大昕自也欣喜,对阮元道:“伯元,这《十驾斋养新录》作序之事,我左思右想,也是非你莫属了。哈哈,不知为何,这次见了你,却也想起你我初遇之时,我与你恩师金圃先生,言及伯乐相马之事,这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啊。治学之人,也是如此,国朝著书立说之人数以百计,可像伯元你这般,既能成一家之言,又能助其他学人刊刻著作之人,却也是屈指可数了。或许百年后,咱们的晚辈说起咱们,你仅凭这刊刻之功,便可立为国朝学人之中坚,也说不定呢。”
“先生真是谬赞了。”阮元也不觉笑道:“其实学生为官之余,也一直关注治学之事,可总是无奈闲暇时间无多,只得择取学问中最为关要之处,加以考辨,至于注释一经,自成己说,确是再无余力了。似如此,学生只得做个助人刻书之人,治学成就高下,便也不在意了。”
“伯元,你那几篇著作,老夫却也看过,老夫倒是觉得,你乃是国朝学术之中,少有的集大成之人啊?”钱大昕道:“这‘格物’、‘一贯’、‘仁’、‘心’、‘良知良能’之道,自宋明时起,便即众说纷纭,多少人徒以程朱之学自矜,又有多少人空以阳明之学相尚,但究其本源,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凡事自凭己意,妄自揣摩圣人之念,最终也不过是曲学阿世,徒留笑柄而已。亭林先生惩明季之弊,首倡实学,务求经世致用,开国朝经学之先河。可惜汉唐旧学荒废已久,亭林先生终是不能与经典之中有所深耕。此后松崖先生、东原先生,或许……还有老夫,也是尽心于经史,方使圣贤之言,一一皆有依据,可沉浸经典日久,这实用之道,却反而有所荒废。但你不一样,你兼吴皖二派之所长,言而有据,根基已足,更兼推崇实践,以圣人本意,归于这浙江政务之中。你言语中不言经世,却是实实在在的做到了经世致用啊。这样看来,国朝之学,圣贤之道,当于你一身,得以大成!如此想来,老夫却也是不如你啦!”
“先生这样说,却让学生如何担待得起啊?”阮元也不禁谦辞道:“先生之学,兼通经史,天算地理,金石小学,无一不通,若无先生,则学生至今,恐犹不知天地之广阔,若无先生,则天下生民之事,学生恐至今尚有懈怠。何况学生想来,为官治学,其难能之事有九,先生独一力成其九难,以此,先生足以垂范于后世!学生能与先生相识二十载,几番得先生点悟,已是莫大的荣幸,至于其他,学生绝不敢凌于先生之上。”
“罢了,再这样下去,你我还不得绕进这个圈子之中,再也出不来了啊?”钱大昕笑道:“其实老夫这一生,也不能说全无遗憾,《元史》只修了氏族表、艺文志等数篇,至于修成正史,却是做不来了。但这些年来,老夫眼看高宗皇帝末年弊政渐去,看着你在浙江,也是大有作为,老夫却也安心了。但是伯元啊,正所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越是这表面的太平繁华,有时却越是害人啊。其实我也清楚,高宗末年弊政,也不完全是因和珅之故,究其根本,还是许多人安于这表面的太平和乐,进而不思进取,以至于原有的旧制,逐渐被那些小人所利用,时间久了,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了。唉,只可惜这大清朝廷的衮衮诸公,有多少犹在梦里啊?伯元,老夫自愧,只觉没资格与你说这些。但正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你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可一定要谨记今日勤勉惠民之事,不要懈怠啊。”
阮元也当即作揖拜道:“先生之训,学生自当铭记。”
“你为政之时,可有掣肘之人?”钱大昕忽然问道:“老夫虽然在苏州教学,你清剿海寇之事,却也多有耳闻,听闻去年披山洋一战,今年定海北洋一役,都完全可以剿灭蔡牵,使海上再无波澜,可蔡牵却两次逃脱。怎么,是玉德在福州牵制你吗?”
“这……学生不敢妄言玉总制。”但话虽如此,阮元也将两次海战中的一些关要之处,讲给了钱大昕听。
“伯元,我知道,那玉德是旗人中诗文首屈一指之人,你对他多有不舍之念,也在情理之中。”钱大昕道:“但玉德之事,与这天下太平相比,孰轻孰重,你可要有分寸啊,老夫倒是想着,他玉德官品高你一级不假,可你是浙江巡抚,也有自己能做的事,切不可一味顺从上司,竟将自己力所能及之事,都弃而不顾了。既然皇上已经给了李长庚总统闽浙水师之权,你不如再请皇上下一道令,许李长庚所部,不论闽浙海域,只要有蔡牵消息,便可进剿,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玉德也就没法再做文章了。”
“多谢先生教诲,这大小之别,公私之辨,学生是清楚的。”阮元也对钱大昕道。
“哈哈,天下太平,这四个字说来容易,想真正守住这天下太平,可不好办啦。”钱大昕与阮元畅谈许久,只觉精神无比轻松,竟似完成了人生一件大事一般,便即站起,一边向阮元作揖拜别,一边也不禁叹道:“老夫这辈子,算是太平地过去了。但是伯元,你这一代的太平,就要由你来守住啦!”
“学生……拜别先生。”阮元听着钱大昕之语,却隐隐感觉,这竟是二人的诀别之日。心下不觉惆怅,便也郑重对钱大昕拜过,将他送到了抚院门前。
“哈哈,老夫这一生,官至四品,不可谓不达,岁开七秩,不可谓不年,插架图籍不可谓不富,研经思史不可谓不勤,因病得闲,因拙得安,亦仕亦隐,这一生,又有何遗憾,有何牵挂呢?伯元,若是你也能如老夫一般得此一生,那该是何等幸事啊,哈哈!”钱大昕却似再无拘束一般,与阮元的话说着,脚下却也不停,不过片刻,便即消失在了阮元视野之中。
两个月后的嘉庆九年十月二十日,阮元将刻成的《十驾斋养新录》与自作之序,一并送到了钱大昕所在的紫阳书院。钱大昕欣喜之下,当即为阮元回了信。却不想到得这日傍晚,钱大昕便即溘然长逝,得年七十七岁。
附记:
阮元称赞钱大昕“九难”之说,见于阮元《十驾斋养新录序》其言曰:先生讲学上书房,归里其甚早,人伦师表,履蹈粹然,此人所难能一也。先生深于道德性情之理,持论必执其中,实事必求其是,此人所难能二也。先生潜揅经学,传注疏义,无不洞察原委,此人所难能三也。先生于正史、杂史无不讨寻,订千年未正之讹,此人所难能四也。先生精通天算,三统上下,无不推而明之,此人所难能五也。先生校正地志,于天下古今沿革分合,无不考而明之,此人所难能六也。先生于六书音韵,观其会通,得古人声音文字之本,此人所难能七也。先生于金石无不编录,于官制史事,考核犹精,此人所难能八也。先生诗古文词,及其早岁,久已主盟坛坫,冠冕馆阁,此人所难能九也。合此九难,求之百载,归于嘉定,孰不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