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失落的文化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虐死那帮死渣男!最新章节!
包小包纠结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抛下这个疑问不管,查看自己另外一本书的情况。
此时距离《唐时》上传已经一周多,因为包小包可以控制了更新速度,因此现在仍然很瘦,还不到五万字,又因为她不打广告不跟其他作者换推荐票,所以《唐时》现在的成绩看上去有点儿惨,甚至还没跟奇点签上约。
但包小包却一点也不着急。
她很清楚《唐时》的质量。在这个大多数人都无法通读二十四史,看本《史记》就敢号称了解历史的时代,《唐时》中表现的历史功底还是很能唬人的。而历史文所需的文笔,尤其是那种偏向古文式的文笔,她更是驾轻就熟,因为那就是她曾经使用的日常用语,甚至为了迁就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她还要做出适当的改动。
除此之外就是文章的可读性,《唐时》虽然不像《破灭》那样爽点紧凑通俗易懂,但铺陈大,爽点爆发时反而更加让人惊喜,跟《破灭》相比,就像是篮球和足球,篮球节奏快得分多爽点足,时刻抓牢人们的眼球,足球却是要在得分前经过漫长的奔跑、守候、等待,而等到进球的那一刻,瞬间的巨大狂喜就足以弥补之前的所有等待,并且每一个进球都能令人回味许久。
现在的《唐时》还没有进入高/潮阶段,但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毫不注水的情节,仍然吸引到些许读者,虽然数量不多,但每天都等更评论,而且这个数量正缓慢而稳定地增长着,等到字数再长些,跟奇点签了约上了榜,情况慢慢就会好很多。
关掉《唐时》的界面,包小包又打开晋/江那标志性的淡绿色/网页。
《女帝》仍然占据金榜第一的位置,而《女帝》的书评区更是热闹异常,除了讨论剧情的,各种科普党考据党的一条条长评更是挤爆了长评栏。
除了最开始的苏汀,越来越多在古文化方面有专长的读者冒出来,他们将《女帝》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描述都抽丝剥茧,寻本溯源,考证其出处,研究其用意,写出一条又一条长评,那认真劲儿丝毫不比研究专业课题时差。
也因此,《女帝》书评区出了名,很多人原本扫了文名和文案后对《女帝》并不感兴趣,但看了那一条条让人不明觉厉的长评,就不由打开第一章,对照着长评中的考据一点点读下去,然后——就成为了包小包的脑残粉。
而最近《女帝》中出现了许多首原创诗词,更是被读者们全部挑出来一首首品评,但事实上大部分读者都对古诗词这种东西不明觉厉,因为诗词不像服饰语言等有具体依据可考据,考据党们除了解释解释词义,再多却是不能了。
因此很多读者虽然觉得好,却也说不出哪里好。对此,包小包心里其实是有点遗憾的。她曾经历过那个文人皆能诗能文的年代,虽然那年代的许多东西都丑陋不已,甚至包括她当时的身份,但仍旧有许多璀璨而耀眼的东西,即便千百年后依然熠熠生辉。
但无论如何,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对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来说,诗词只是书本上要求背诵的任务,是放在博物馆里的老古董。
她曾亲身经历的那个年代,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里。因为书中的遭遇,她并不怀念那个年代,但却仍然难免为世事变迁而怅然。
然而这次,包小包一刷新书评区,却刷出一条极长极长的长评。长评将《女帝》中所有原创诗词都罗列出来然后一一品读,几乎每一首都恰好点到点子上,让包小包看了不由欣喜,用比较酸气的说法,就是竟有种得遇知己之感。
“虽然可能无法与当时的顶尖诗人们比肩,但仍旧是非常难得的作品,起码比如今许多仿古‘诗人’强过许多。古诗词衰落的年代,还能看到如此佳作,也是人生一大幸事。”长评的最后,这个叫江夏行的读者这样评论道。
这评论看着实在有点儿称誉太过,若是传出去,黑子们估计会立马高/潮,鸡血上头地使劲儿嘲讽,好在《女帝》文下还是天真可爱的读者居多,因此也没觉得江夏行给包小包戴高帽,反而十分佩服江夏行能将评论写的像包小包的诗词一样让人不明觉厉。
江夏行的诗评写地像考据又像散文,洋洋洒洒,引经据典,文字间有股看透世情的沉稳和睿智在里头,看得出有着深厚的古代文化底蕴,跟一般文下撒花表白的长评相比,简直跟怪物似的格格不入。
而之所以用“他”不用“她”,是因为江夏行在评论中自称老夫。
这自称囧死了的一群妹子,以至楼下冒出众多妹子纷纷调戏楼主,但江夏行却一点也不介意的样子,不仅如此,他还把其他读者称作小娃娃,虽然很多人觉得小娃娃什么的估计是他口癖,不过大部分人倒是相信了他真的是男人,因为他的口气和行文实在不像女生。
再说作者女装男还能吸点低龄萝莉粉,他一个读者也没多大必要装。
不过,对于他自称“老夫”,妹子们依旧将只视为笑料。
包小包认真看完了江夏行的评论,心头油然而生满足的感觉。
但看完之后她无意间一瞟,却发现这条长评居然是零分。而点进江夏行的读者专栏,包小包发现他只订阅和评论了《女帝》一篇文,连收藏都没有,而且关键账号很新,明显是为了《女帝》而新注册的账号,而且很明显,压根一点都不了解规则。
包小包眯眼笑了,而笑笑之后,看着江夏行的诗评,她突然又想起一件早就想做,却因为忙于报社而一直搁置下来的事情。
她翻出前些天早就到货的麦克风耳机等物。
《女帝》中的诗词宋词占大半,而那些词,曾经都是能够唱出来的。
汴水河畔,酒肆楼台,词人或依腔填词,或另谱新韵,写出一阕阙错错落落的长短句,经由歌女婉转的喉,伴着紅牙檀板,和着琵琶横笛,歌声乐声在汴水上方悠悠荡荡,这方是宋词完整的模样。
但到如今,曲词流传下来许多,曲谱却早已散佚,即便侥幸有一两篇得以留存,但由于记谱方法的不同,破译出来的,也并非原来的模样。
包小包曾经想过让宋词曲谱重现于世,但后来网上和现实的事接二连三,她忙着写文,忙着收拾刷子,忙着教训刘东,因此一再将这事搁置。
但江夏行的诗评让她又有了冲动。
过去的时代即便已经过去,但文化却是共通的,不再流行不代表无人欣赏,既然有能力将早就断掉的残篇补全,为什么还放任遗憾留存呢?
包小包还记得,在穿越之前,在她还是一个普通学生,在课堂上跟老师学着诗词,听老师说由于各种原因,曲子词只剩词不剩曲时,她是多么的遗憾。
那时她也曾天真地想过,如果有穿越时空的机器就好了,那样她就穿回宋朝,把那些曲谱用现代记谱法记下来,然后带回现代,让现代人也能听到宋人的歌。
那是曾经天真的包小包脑中无数个异想天开的想法之一,那时的她万万没想到有一天她真的能够穿梭时空,但却是以那样悲剧的方式,以至当她真的到了那个时代,也只剩满腔的怨恨和不甘。
最初想将《女帝》中的词唱出来,不过是想着借此宣传《女帝》,但看着江夏行的评论,她却突然觉得,即便不为宣传,她也想做这样一件事!
将失落的文化重新找回,让这个时代的人,听听那个时代的歌声,让全世界的人知道,这个国度曾经词曲并存,音乐与文学完美交融!
想到就干,包小包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取出还未拆包的麦克风等物就开始干活。
与爆薄履冰艳照,黑刘东存稿,乃至揭发刷子不同,这是自从回到现实后,她第一次不为发泄怨气,不为报复,反而全因兴趣而认真的做一件事。
做事的时候,她丝毫没有疲倦的感觉,反而越发兴致勃勃,仔细地抠每一阙词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去唱,认真调试着电子音乐制作软件做出的乐器声音,使之最大限度地贴合乐器原声。
她甚至不自觉地在唱的时候运用上精神力,使歌声变得更有感染力。
忙了整整一夜,直到凌晨时分,天边翻出鱼肚白,落地窗外不远处的街道上车流人流再度熙熙攘攘,包小包才结束了一夜的工作。
一夜时间,最终得到的成品只有三首。
毕竟现在的包小包已经不是那个名动汴京的歌妓,嗓音条件大不相同,包小包又已经很久没唱歌,因此前半夜她基本都在练嗓,试图找回曾经的感觉。下半夜录音的时候,又因为没有乐器配乐,要用软件制作电子配乐,并不十分擅长这个的包小包摸索了好一会儿才算熟悉。
最终的三首成品恰好是一首小令,一首中调,一首长调,分别是小令《关河令》,中调《江城子》,长调《六州歌头》。
全部制作好,包小包这才想起还要找个地方上传,她搜索了一下,发现一个叫做五歌的网站,五歌支持个人上传原创和翻唱作品,人气还挺高,包小包翻了翻首页,居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悲酥清风。而在悲酥清风的关注里,还有另一个熟悉的名字,天蓝。
看到这两个名字,包小包确定自己没找错地方,就在五歌注册了个账号,然后将三首歌全部上传。
但在填歌曲的作曲人时她犯了难。
宋词曲谱多半是由当时的乐师和文人谱成,别说现代人,即便当时也少有作曲者的名字流传下来,因此包小包也不知道大多数曲子的作曲者是谁。
于是想了半天,她在作曲一栏填上了佚名两字。
上传成功后,她先发了一条微博,贴上三首歌的试听地址。
然后进入的作者后台,在《女帝》的文案上贴上五歌的试听地址,又回复了江夏行,仍旧附上试听地址。
做完这一切,包小包才终于感觉到疲惫,连脸都没洗,换上睡衣就躺到床上沉沉睡去。
包小包纠结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抛下这个疑问不管,查看自己另外一本书的情况。
此时距离《唐时》上传已经一周多,因为包小包可以控制了更新速度,因此现在仍然很瘦,还不到五万字,又因为她不打广告不跟其他作者换推荐票,所以《唐时》现在的成绩看上去有点儿惨,甚至还没跟奇点签上约。
但包小包却一点也不着急。
她很清楚《唐时》的质量。在这个大多数人都无法通读二十四史,看本《史记》就敢号称了解历史的时代,《唐时》中表现的历史功底还是很能唬人的。而历史文所需的文笔,尤其是那种偏向古文式的文笔,她更是驾轻就熟,因为那就是她曾经使用的日常用语,甚至为了迁就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她还要做出适当的改动。
除此之外就是文章的可读性,《唐时》虽然不像《破灭》那样爽点紧凑通俗易懂,但铺陈大,爽点爆发时反而更加让人惊喜,跟《破灭》相比,就像是篮球和足球,篮球节奏快得分多爽点足,时刻抓牢人们的眼球,足球却是要在得分前经过漫长的奔跑、守候、等待,而等到进球的那一刻,瞬间的巨大狂喜就足以弥补之前的所有等待,并且每一个进球都能令人回味许久。
现在的《唐时》还没有进入高/潮阶段,但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毫不注水的情节,仍然吸引到些许读者,虽然数量不多,但每天都等更评论,而且这个数量正缓慢而稳定地增长着,等到字数再长些,跟奇点签了约上了榜,情况慢慢就会好很多。
关掉《唐时》的界面,包小包又打开晋/江那标志性的淡绿色/网页。
《女帝》仍然占据金榜第一的位置,而《女帝》的书评区更是热闹异常,除了讨论剧情的,各种科普党考据党的一条条长评更是挤爆了长评栏。
除了最开始的苏汀,越来越多在古文化方面有专长的读者冒出来,他们将《女帝》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描述都抽丝剥茧,寻本溯源,考证其出处,研究其用意,写出一条又一条长评,那认真劲儿丝毫不比研究专业课题时差。
也因此,《女帝》书评区出了名,很多人原本扫了文名和文案后对《女帝》并不感兴趣,但看了那一条条让人不明觉厉的长评,就不由打开第一章,对照着长评中的考据一点点读下去,然后——就成为了包小包的脑残粉。
而最近《女帝》中出现了许多首原创诗词,更是被读者们全部挑出来一首首品评,但事实上大部分读者都对古诗词这种东西不明觉厉,因为诗词不像服饰语言等有具体依据可考据,考据党们除了解释解释词义,再多却是不能了。
因此很多读者虽然觉得好,却也说不出哪里好。对此,包小包心里其实是有点遗憾的。她曾经历过那个文人皆能诗能文的年代,虽然那年代的许多东西都丑陋不已,甚至包括她当时的身份,但仍旧有许多璀璨而耀眼的东西,即便千百年后依然熠熠生辉。
但无论如何,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对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来说,诗词只是书本上要求背诵的任务,是放在博物馆里的老古董。
她曾亲身经历的那个年代,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里。因为书中的遭遇,她并不怀念那个年代,但却仍然难免为世事变迁而怅然。
然而这次,包小包一刷新书评区,却刷出一条极长极长的长评。长评将《女帝》中所有原创诗词都罗列出来然后一一品读,几乎每一首都恰好点到点子上,让包小包看了不由欣喜,用比较酸气的说法,就是竟有种得遇知己之感。
“虽然可能无法与当时的顶尖诗人们比肩,但仍旧是非常难得的作品,起码比如今许多仿古‘诗人’强过许多。古诗词衰落的年代,还能看到如此佳作,也是人生一大幸事。”长评的最后,这个叫江夏行的读者这样评论道。
这评论看着实在有点儿称誉太过,若是传出去,黑子们估计会立马高/潮,鸡血上头地使劲儿嘲讽,好在《女帝》文下还是天真可爱的读者居多,因此也没觉得江夏行给包小包戴高帽,反而十分佩服江夏行能将评论写的像包小包的诗词一样让人不明觉厉。
江夏行的诗评写地像考据又像散文,洋洋洒洒,引经据典,文字间有股看透世情的沉稳和睿智在里头,看得出有着深厚的古代文化底蕴,跟一般文下撒花表白的长评相比,简直跟怪物似的格格不入。
而之所以用“他”不用“她”,是因为江夏行在评论中自称老夫。
这自称囧死了的一群妹子,以至楼下冒出众多妹子纷纷调戏楼主,但江夏行却一点也不介意的样子,不仅如此,他还把其他读者称作小娃娃,虽然很多人觉得小娃娃什么的估计是他口癖,不过大部分人倒是相信了他真的是男人,因为他的口气和行文实在不像女生。
再说作者女装男还能吸点低龄萝莉粉,他一个读者也没多大必要装。
不过,对于他自称“老夫”,妹子们依旧将只视为笑料。
包小包认真看完了江夏行的评论,心头油然而生满足的感觉。
但看完之后她无意间一瞟,却发现这条长评居然是零分。而点进江夏行的读者专栏,包小包发现他只订阅和评论了《女帝》一篇文,连收藏都没有,而且关键账号很新,明显是为了《女帝》而新注册的账号,而且很明显,压根一点都不了解规则。
包小包眯眼笑了,而笑笑之后,看着江夏行的诗评,她突然又想起一件早就想做,却因为忙于报社而一直搁置下来的事情。
她翻出前些天早就到货的麦克风耳机等物。
《女帝》中的诗词宋词占大半,而那些词,曾经都是能够唱出来的。
汴水河畔,酒肆楼台,词人或依腔填词,或另谱新韵,写出一阕阙错错落落的长短句,经由歌女婉转的喉,伴着紅牙檀板,和着琵琶横笛,歌声乐声在汴水上方悠悠荡荡,这方是宋词完整的模样。
但到如今,曲词流传下来许多,曲谱却早已散佚,即便侥幸有一两篇得以留存,但由于记谱方法的不同,破译出来的,也并非原来的模样。
包小包曾经想过让宋词曲谱重现于世,但后来网上和现实的事接二连三,她忙着写文,忙着收拾刷子,忙着教训刘东,因此一再将这事搁置。
但江夏行的诗评让她又有了冲动。
过去的时代即便已经过去,但文化却是共通的,不再流行不代表无人欣赏,既然有能力将早就断掉的残篇补全,为什么还放任遗憾留存呢?
包小包还记得,在穿越之前,在她还是一个普通学生,在课堂上跟老师学着诗词,听老师说由于各种原因,曲子词只剩词不剩曲时,她是多么的遗憾。
那时她也曾天真地想过,如果有穿越时空的机器就好了,那样她就穿回宋朝,把那些曲谱用现代记谱法记下来,然后带回现代,让现代人也能听到宋人的歌。
那是曾经天真的包小包脑中无数个异想天开的想法之一,那时的她万万没想到有一天她真的能够穿梭时空,但却是以那样悲剧的方式,以至当她真的到了那个时代,也只剩满腔的怨恨和不甘。
最初想将《女帝》中的词唱出来,不过是想着借此宣传《女帝》,但看着江夏行的评论,她却突然觉得,即便不为宣传,她也想做这样一件事!
将失落的文化重新找回,让这个时代的人,听听那个时代的歌声,让全世界的人知道,这个国度曾经词曲并存,音乐与文学完美交融!
想到就干,包小包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取出还未拆包的麦克风等物就开始干活。
与爆薄履冰艳照,黑刘东存稿,乃至揭发刷子不同,这是自从回到现实后,她第一次不为发泄怨气,不为报复,反而全因兴趣而认真的做一件事。
做事的时候,她丝毫没有疲倦的感觉,反而越发兴致勃勃,仔细地抠每一阙词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去唱,认真调试着电子音乐制作软件做出的乐器声音,使之最大限度地贴合乐器原声。
她甚至不自觉地在唱的时候运用上精神力,使歌声变得更有感染力。
忙了整整一夜,直到凌晨时分,天边翻出鱼肚白,落地窗外不远处的街道上车流人流再度熙熙攘攘,包小包才结束了一夜的工作。
一夜时间,最终得到的成品只有三首。
毕竟现在的包小包已经不是那个名动汴京的歌妓,嗓音条件大不相同,包小包又已经很久没唱歌,因此前半夜她基本都在练嗓,试图找回曾经的感觉。下半夜录音的时候,又因为没有乐器配乐,要用软件制作电子配乐,并不十分擅长这个的包小包摸索了好一会儿才算熟悉。
最终的三首成品恰好是一首小令,一首中调,一首长调,分别是小令《关河令》,中调《江城子》,长调《六州歌头》。
全部制作好,包小包这才想起还要找个地方上传,她搜索了一下,发现一个叫做五歌的网站,五歌支持个人上传原创和翻唱作品,人气还挺高,包小包翻了翻首页,居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悲酥清风。而在悲酥清风的关注里,还有另一个熟悉的名字,天蓝。
看到这两个名字,包小包确定自己没找错地方,就在五歌注册了个账号,然后将三首歌全部上传。
但在填歌曲的作曲人时她犯了难。
宋词曲谱多半是由当时的乐师和文人谱成,别说现代人,即便当时也少有作曲者的名字流传下来,因此包小包也不知道大多数曲子的作曲者是谁。
于是想了半天,她在作曲一栏填上了佚名两字。
上传成功后,她先发了一条微博,贴上三首歌的试听地址。
然后进入的作者后台,在《女帝》的文案上贴上五歌的试听地址,又回复了江夏行,仍旧附上试听地址。
做完这一切,包小包才终于感觉到疲惫,连脸都没洗,换上睡衣就躺到床上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