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章 她渴望她的鲜血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兰陵风流最新章节!
“好。”慕容绝说道。
她的声音冰冷又干脆,就好像封血剑一剑斩下。
她过来就是看萧琰伤势的。
什么时候好了,继续揍她。
封血剑在血红流动的剑鞘中轻颤,发出无声的嗡鸣。
它在渴望着鲜血。
尤其是渴望眼前这人的鲜血。
这般的近距离,慕容绝能闻到萧琰身上淡淡的沉水香味,还有类似清晨绿叶带露的味道,干净清新……这是慕容绝以前喜欢的味道,然而此时,却刺激着她紫府星空下的血海再次翻腾起来,无尽的血色,波涛汹涌,一浪猛过一浪的撞击着理智的大堤……
慕容绝冷寒的眼中浮起血色。
倏忽间,右手已按到了萧琰颈侧的大动脉上,冰冷修长的手指仿佛冰冷的剑锋,下一息间就会切入那青色的血管,让鲜血喷溅出来。
萧琰一笑,没有紧张、惊骇,就连血管的脉动都如常的平静而缓慢,仿佛没有在意生死就在眼前,就在那冰冷的手指之下,在慕容绝的一念之间。她的笑如春日阳光,和煦而不侵炽,声音如初春的风,干净、清新,说道:“学长,冷静。”
就像她在乌古斯汗国时,多次对她说的——学长,冷静啊。
彼时的慕容绝,是情潮涌动,情|欲难制;此时的慕容绝,却是心中杀欲如潮,难以遏制。
血海如潮般咆哮,暴戾、冰冷。她清醒的知道,这是她的好友,是她的伙伴,是她曾经心动、爱过的人,然而她的心中找不到半分情意,就好像以前的一切都被寒冰冻结,然后被剑粉碎,沉入血海,再也找不到残留,心中只有无尽的冰冷……以及杀欲。她对她的鲜血是如此的渴望,血海中有一个意识在涌动——
杀了她,绝情道就能大成!
只差半步,她只差这半步。
只要杀了她……
慕容眼中的血色在加深。
萧琰的笑容却依然和煦、平静,颈下干净的一领白衣,外面是月白色圆领袍衫,干干净净得仿佛天空染成,明净的笑脸,脸色苍白无血色,却有阳光透过帐篷天窗洒落在她脸上,闪动着白玉一般的光辉,漂亮极致,又鲜明极致,那颜色能让世间一切鲜活。
那是温暖明亮,又勃勃的生机。
——这样的生机,更想让人摧毁!
慕容绝指端一紧……
眼中的血色却在慢慢的敛去。
她的杀道,是要用强者的血来祭炼——她想杀她,但不是在她脆弱的时候出手。
这样的生机,应该在全盛的时候摧毁——才是她的杀道,最强的毁灭。
慕容绝冰冷的手指从萧琰颈上的青色血管划下,仿佛剑锋划过一般,声音也如剑刃冰冷,杀气凛然,“七天后。”
七天后,萧琰的伤势就应该好完全了,恢复到巅峰状态。
她的剑,会在那时候渴饮她的鲜血。
萧琰道:“好。”
仿佛不知道自己在生死间走了一圈,脸上笑容依然真切,令人感到温暖又耀人心房。
可是慕容绝的心中再也不起半分波澜。
就像高远的雪山,俯视着苍生,漠然而冰冷。
***
遥远的帝都长安,肃穆、庄严,又充满了活力,帝都的百姓也是生机勃勃,经过胜利的狂欢后激情已经渐渐平息,但喜悦的余波犹在,朝廷颁发的诏令不仅允许农户提前兑现战争债券,而且城中的工户、中产以下的商户和坊郭户,都能提前兑现战争债券,人们当然高兴。
而士籍户,无论购买量多少,都要等战争结束才能兑现,朝廷给出的理由是充分的:既然是国民中“士农工商”的第一等,享受了免田税、免徭役等诸多国家优惠,就应有更高的贡献精神,承担对国家更大的责任,支持帝国战争到最后,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经过朝廷多年的宣传,这个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没有哪个士户觉得不对。若是有那家财不丰却将多数家财都拿去购买债券而至生活窘困的,说出去只会遭人耻笑:朝廷不是说了吗,支持帝国的战争要“量财而行”,你自己钻钱眼里作死怪谁?
还有一类国民购买的债券也是不能提前兑现的,那就是中富、上富和豪富之家。
大唐《税律·财产税》对于中富、上富和豪富都有清晰的定义,甲、乙二姓世家是毫无疑问的豪富之家,丙姓至少是上富,丁姓至少是中富;还有寒门累进的勋贵世家、文官世家,以及豪商大户,中富、上富,乃至豪富之家都有。这些富裕阶层购买的债券是低息债券,利率只有百分之二到三,认购额以二十万两银起价,只能在朝廷诏告战争结束之后才能兑现。但是,富裕阶层本就不是靠战争债券发横财,而是朝廷给出的各类军工订单,以及组成随军商团的利益,这才是大头,也是富裕阶层支持对外战争的重要原因。尤其那些大商人,巴不得战争打得越久越好,他们的收益才能源源不断,根本不在乎那几十万、上百万两银的债券,反正这钱早晚会兑现,朝廷的信誉是经过真金火炼的,没人会怀疑。
也有不高兴的,就是那些没有国民资格、不能购买债券的唐民。
这些人眼看着同村或街坊邻居一贯钱变成了一贯六百文,什么都不做就白得了六百文,若买了百贯的,那就白得六万文!
于是,一些州县就多了一些隐户申报田产,行商申报商税,“无业民”申报财产税或收入税……这些地方的税赋都少少的增了一笔。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每次大唐对外战争大捷后,总会有若干地方出现税户增加的政绩,朝廷已经不以为异了。
不过,今年有地方官员上奏说,朝廷应该下诏全国清查田亩,一则清出大地主兼并隐匿的田地,二则清出逃税的隐户,重新核定征税的鱼鳞册,增加国家收入。
这几份奏章经由地方进奏院递到都进奏院,再递到户部。
主管税赋的是户部税赋司郎中一边看一边呵呵,“老生常谈呀。”
朝廷治世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道地方上大户兼并田地吗?难道不知道有隐户只缴租不纳税吗?难道就没有眼明心亮的大臣提出清查田亩吗?从高宗朝起就有人提出抑制土地兼并,清查田亩,累积下来都不知提过多少议案了,诸如方田均税、经界法之类的,在税赋司存档柜里都积了一堆陈年奏章了……朝廷为什么一直未施行?难道是这些清查田亩的方案和措施不完善?呵呵,这里面可有道道了。
户部郎中心里摇头,这些年轻人啊,还嫩着呢。便将奏章搁置到了“不受理”的案柜中。
但户部郎中没料到,他这按以前惯例的“不受理案”,却在后面引发了风波。
不过此时,尚书省还不知道,更不会提到政事堂讨论。
户部是尚书省管辖,被搁置的奏章当然也到不了李毓祯的御案上。
……
东暖阁的御案上已经搁了一摞摞奏章,左边是未阅,右边是已阅。李毓祯朱笔批阅的速度很快,因为多数奏章是政事堂已经处置好的,处置意见也多半周详,否则宰相们就该下台了,李毓祯或批“可”或批“阅”,不需花费多少时间。另一部分是皇帝直辖部司上呈的奏章,不经过政事堂,直接呈到东暖阁,多数是汇报工作,以及实施的计划,少数是禀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李毓祯也只需判断可否,或者增加补充意见,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这段时间,她处理政务的主要精力放在燕周占领地。
燕周都城已破,国土被占三分之二,目前战事暂休,当前重要的是占领地的分割。
虽说战前就已经与乌古斯签订了协议,但部分细节还是要协商敲定的,例如燕周都城的划分。
当初协议定下的是:谁打下的,就是谁的。
但都城是两军一起打下的,如果按此原则,两国驻军和治理都有不便之处。
一则同城之内,怎么构建军事防御?二则同城治民,便是一城两制、一城两俗,而乌古斯的文明和经济都弱于大唐,这同城治民的情况大家都看得见,“乌古斯治民”能不心慕“大唐治民”?不定发生多少逃民事件,乌古斯还要不要治理了?
这种分割法,乌古斯肯定是不乐意的。
大唐表示:这个可以谈。
于是两国派出了谈判团,在燕周都城会商具体的分割协议。
乌古斯谈判团提出“以资源换土地”,即:包括燕周都城“长安”在内的京畿路北段归乌古斯,都城南去一百五十里,以阿姆河中游为界,河之南归大唐。也就是说,大唐军队要退出二百里地。
之前李毓祯和政事堂已商定了谈判的底线,那就是:燕周都城可以让出,部分占领地也可以退让,但要尽可能多的获取燕周的矿产资源,包括各类金属矿、晶石矿,煤矿等。这些矿产大部分都集中在燕周北部,大唐占领的燕周南部多数是贫矿区,优势是耕地草原比北部多,主要的产盐区也在这里——当然大唐并不缺盐,国内盐价已经很低了,但可以就近卖给乌古斯呀,只要是资源就不会有没用的,只有不会用的。
大唐谈判团是以政事堂副相、中书右卿沈纶为首,李毓祯现下正翻阅的,就是政事堂刚刚送过来的急件,沈纶的谈判奏报,说:乌古斯同意燕周已开采的最大一个煤矿、铁矿由大唐参股百分之四十九,并且同意与大唐联合勘探、开采未知的金属矿,大唐可参股百分之三十;但拒绝大唐开采任何能量晶石矿。
政事堂给出的批复意见是:大唐可以同意共同开采,但所有矿石都要运回国内冶炼。乌古斯提出共同开采、冶炼,目的就是出让部分矿产的利益,来学取大唐的开采、冶炼技术。大唐是矿业技术强国,非核心的开采技术可以考虑提供给乌古斯,但核心的冶炼技术必须保密,不能外泄。
至于能量晶石矿,是蕴有能量而名之,因外观透明或半透明而称为晶石。虽然其中蕴有的能量石远远不能和远古、上古时期的灵石相比,但灵脉在上古末期就已经枯竭了,如今哪还有灵脉矿呢?燕周帝国北部已经开采出绿柱晶石矿、日光榴石晶矿、萤光晶石矿等,虽然不是大型矿,还是让大唐心动的:蚊子再小也是肉啊,何况这几个晶矿并不算小。可乌古斯也不是傻的,怎么会让大唐啃一口能量矿?
政事堂的意见是:大唐用乌古斯需要的矿石交换。
不过一般的矿石肯定打动不了乌古斯,稀有矿大唐也不想给,因为目前开采的量少,有些矿石倒是富产,也贵重,但那是因为大唐的应用,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技术,这些矿石在他们眼中就不值钱,大唐当然不会将秘密泄出去,那就等于提醒其他国家研究这些矿石。
具体用什么交易,政事堂提出由帝国科研院和皇家术研院一起确定。
帝国科研院是皇帝直属,皇家术研院更是属于皇室,政事堂只能提建议而不能召询他们。
李毓祯沉思了一会,便让内侍传召帝国科研院的钟院士和皇家术研院的武院士。
她暂时搁下这本奏章,拿起左手边的奏章继续批阅。
便看到一本靖安司递进的奏章,是监察征北军的靖安都尉呈报的燕周情况,包括军中情况和占领区情况。这些征北军帅司都有禀报,靖安司负有暗中监察的责任,以及征北军帅司认为不重要没有禀报的事,靖安都尉也会加以甄别后,进行禀报。
这本奏章里就有一条,大约是征北帅司认为不需要禀报的“小事”——
征北军西路军武骑上将军萧琰与乌古斯汗国星辰殿公主寔楼宸(慕容绝)切磋,萧上将败,重伤。
李毓祯的眸光停在这行字上,深幽,冷峻。
“好。”慕容绝说道。
她的声音冰冷又干脆,就好像封血剑一剑斩下。
她过来就是看萧琰伤势的。
什么时候好了,继续揍她。
封血剑在血红流动的剑鞘中轻颤,发出无声的嗡鸣。
它在渴望着鲜血。
尤其是渴望眼前这人的鲜血。
这般的近距离,慕容绝能闻到萧琰身上淡淡的沉水香味,还有类似清晨绿叶带露的味道,干净清新……这是慕容绝以前喜欢的味道,然而此时,却刺激着她紫府星空下的血海再次翻腾起来,无尽的血色,波涛汹涌,一浪猛过一浪的撞击着理智的大堤……
慕容绝冷寒的眼中浮起血色。
倏忽间,右手已按到了萧琰颈侧的大动脉上,冰冷修长的手指仿佛冰冷的剑锋,下一息间就会切入那青色的血管,让鲜血喷溅出来。
萧琰一笑,没有紧张、惊骇,就连血管的脉动都如常的平静而缓慢,仿佛没有在意生死就在眼前,就在那冰冷的手指之下,在慕容绝的一念之间。她的笑如春日阳光,和煦而不侵炽,声音如初春的风,干净、清新,说道:“学长,冷静。”
就像她在乌古斯汗国时,多次对她说的——学长,冷静啊。
彼时的慕容绝,是情潮涌动,情|欲难制;此时的慕容绝,却是心中杀欲如潮,难以遏制。
血海如潮般咆哮,暴戾、冰冷。她清醒的知道,这是她的好友,是她的伙伴,是她曾经心动、爱过的人,然而她的心中找不到半分情意,就好像以前的一切都被寒冰冻结,然后被剑粉碎,沉入血海,再也找不到残留,心中只有无尽的冰冷……以及杀欲。她对她的鲜血是如此的渴望,血海中有一个意识在涌动——
杀了她,绝情道就能大成!
只差半步,她只差这半步。
只要杀了她……
慕容眼中的血色在加深。
萧琰的笑容却依然和煦、平静,颈下干净的一领白衣,外面是月白色圆领袍衫,干干净净得仿佛天空染成,明净的笑脸,脸色苍白无血色,却有阳光透过帐篷天窗洒落在她脸上,闪动着白玉一般的光辉,漂亮极致,又鲜明极致,那颜色能让世间一切鲜活。
那是温暖明亮,又勃勃的生机。
——这样的生机,更想让人摧毁!
慕容绝指端一紧……
眼中的血色却在慢慢的敛去。
她的杀道,是要用强者的血来祭炼——她想杀她,但不是在她脆弱的时候出手。
这样的生机,应该在全盛的时候摧毁——才是她的杀道,最强的毁灭。
慕容绝冰冷的手指从萧琰颈上的青色血管划下,仿佛剑锋划过一般,声音也如剑刃冰冷,杀气凛然,“七天后。”
七天后,萧琰的伤势就应该好完全了,恢复到巅峰状态。
她的剑,会在那时候渴饮她的鲜血。
萧琰道:“好。”
仿佛不知道自己在生死间走了一圈,脸上笑容依然真切,令人感到温暖又耀人心房。
可是慕容绝的心中再也不起半分波澜。
就像高远的雪山,俯视着苍生,漠然而冰冷。
***
遥远的帝都长安,肃穆、庄严,又充满了活力,帝都的百姓也是生机勃勃,经过胜利的狂欢后激情已经渐渐平息,但喜悦的余波犹在,朝廷颁发的诏令不仅允许农户提前兑现战争债券,而且城中的工户、中产以下的商户和坊郭户,都能提前兑现战争债券,人们当然高兴。
而士籍户,无论购买量多少,都要等战争结束才能兑现,朝廷给出的理由是充分的:既然是国民中“士农工商”的第一等,享受了免田税、免徭役等诸多国家优惠,就应有更高的贡献精神,承担对国家更大的责任,支持帝国战争到最后,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经过朝廷多年的宣传,这个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没有哪个士户觉得不对。若是有那家财不丰却将多数家财都拿去购买债券而至生活窘困的,说出去只会遭人耻笑:朝廷不是说了吗,支持帝国的战争要“量财而行”,你自己钻钱眼里作死怪谁?
还有一类国民购买的债券也是不能提前兑现的,那就是中富、上富和豪富之家。
大唐《税律·财产税》对于中富、上富和豪富都有清晰的定义,甲、乙二姓世家是毫无疑问的豪富之家,丙姓至少是上富,丁姓至少是中富;还有寒门累进的勋贵世家、文官世家,以及豪商大户,中富、上富,乃至豪富之家都有。这些富裕阶层购买的债券是低息债券,利率只有百分之二到三,认购额以二十万两银起价,只能在朝廷诏告战争结束之后才能兑现。但是,富裕阶层本就不是靠战争债券发横财,而是朝廷给出的各类军工订单,以及组成随军商团的利益,这才是大头,也是富裕阶层支持对外战争的重要原因。尤其那些大商人,巴不得战争打得越久越好,他们的收益才能源源不断,根本不在乎那几十万、上百万两银的债券,反正这钱早晚会兑现,朝廷的信誉是经过真金火炼的,没人会怀疑。
也有不高兴的,就是那些没有国民资格、不能购买债券的唐民。
这些人眼看着同村或街坊邻居一贯钱变成了一贯六百文,什么都不做就白得了六百文,若买了百贯的,那就白得六万文!
于是,一些州县就多了一些隐户申报田产,行商申报商税,“无业民”申报财产税或收入税……这些地方的税赋都少少的增了一笔。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每次大唐对外战争大捷后,总会有若干地方出现税户增加的政绩,朝廷已经不以为异了。
不过,今年有地方官员上奏说,朝廷应该下诏全国清查田亩,一则清出大地主兼并隐匿的田地,二则清出逃税的隐户,重新核定征税的鱼鳞册,增加国家收入。
这几份奏章经由地方进奏院递到都进奏院,再递到户部。
主管税赋的是户部税赋司郎中一边看一边呵呵,“老生常谈呀。”
朝廷治世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道地方上大户兼并田地吗?难道不知道有隐户只缴租不纳税吗?难道就没有眼明心亮的大臣提出清查田亩吗?从高宗朝起就有人提出抑制土地兼并,清查田亩,累积下来都不知提过多少议案了,诸如方田均税、经界法之类的,在税赋司存档柜里都积了一堆陈年奏章了……朝廷为什么一直未施行?难道是这些清查田亩的方案和措施不完善?呵呵,这里面可有道道了。
户部郎中心里摇头,这些年轻人啊,还嫩着呢。便将奏章搁置到了“不受理”的案柜中。
但户部郎中没料到,他这按以前惯例的“不受理案”,却在后面引发了风波。
不过此时,尚书省还不知道,更不会提到政事堂讨论。
户部是尚书省管辖,被搁置的奏章当然也到不了李毓祯的御案上。
……
东暖阁的御案上已经搁了一摞摞奏章,左边是未阅,右边是已阅。李毓祯朱笔批阅的速度很快,因为多数奏章是政事堂已经处置好的,处置意见也多半周详,否则宰相们就该下台了,李毓祯或批“可”或批“阅”,不需花费多少时间。另一部分是皇帝直辖部司上呈的奏章,不经过政事堂,直接呈到东暖阁,多数是汇报工作,以及实施的计划,少数是禀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李毓祯也只需判断可否,或者增加补充意见,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这段时间,她处理政务的主要精力放在燕周占领地。
燕周都城已破,国土被占三分之二,目前战事暂休,当前重要的是占领地的分割。
虽说战前就已经与乌古斯签订了协议,但部分细节还是要协商敲定的,例如燕周都城的划分。
当初协议定下的是:谁打下的,就是谁的。
但都城是两军一起打下的,如果按此原则,两国驻军和治理都有不便之处。
一则同城之内,怎么构建军事防御?二则同城治民,便是一城两制、一城两俗,而乌古斯的文明和经济都弱于大唐,这同城治民的情况大家都看得见,“乌古斯治民”能不心慕“大唐治民”?不定发生多少逃民事件,乌古斯还要不要治理了?
这种分割法,乌古斯肯定是不乐意的。
大唐表示:这个可以谈。
于是两国派出了谈判团,在燕周都城会商具体的分割协议。
乌古斯谈判团提出“以资源换土地”,即:包括燕周都城“长安”在内的京畿路北段归乌古斯,都城南去一百五十里,以阿姆河中游为界,河之南归大唐。也就是说,大唐军队要退出二百里地。
之前李毓祯和政事堂已商定了谈判的底线,那就是:燕周都城可以让出,部分占领地也可以退让,但要尽可能多的获取燕周的矿产资源,包括各类金属矿、晶石矿,煤矿等。这些矿产大部分都集中在燕周北部,大唐占领的燕周南部多数是贫矿区,优势是耕地草原比北部多,主要的产盐区也在这里——当然大唐并不缺盐,国内盐价已经很低了,但可以就近卖给乌古斯呀,只要是资源就不会有没用的,只有不会用的。
大唐谈判团是以政事堂副相、中书右卿沈纶为首,李毓祯现下正翻阅的,就是政事堂刚刚送过来的急件,沈纶的谈判奏报,说:乌古斯同意燕周已开采的最大一个煤矿、铁矿由大唐参股百分之四十九,并且同意与大唐联合勘探、开采未知的金属矿,大唐可参股百分之三十;但拒绝大唐开采任何能量晶石矿。
政事堂给出的批复意见是:大唐可以同意共同开采,但所有矿石都要运回国内冶炼。乌古斯提出共同开采、冶炼,目的就是出让部分矿产的利益,来学取大唐的开采、冶炼技术。大唐是矿业技术强国,非核心的开采技术可以考虑提供给乌古斯,但核心的冶炼技术必须保密,不能外泄。
至于能量晶石矿,是蕴有能量而名之,因外观透明或半透明而称为晶石。虽然其中蕴有的能量石远远不能和远古、上古时期的灵石相比,但灵脉在上古末期就已经枯竭了,如今哪还有灵脉矿呢?燕周帝国北部已经开采出绿柱晶石矿、日光榴石晶矿、萤光晶石矿等,虽然不是大型矿,还是让大唐心动的:蚊子再小也是肉啊,何况这几个晶矿并不算小。可乌古斯也不是傻的,怎么会让大唐啃一口能量矿?
政事堂的意见是:大唐用乌古斯需要的矿石交换。
不过一般的矿石肯定打动不了乌古斯,稀有矿大唐也不想给,因为目前开采的量少,有些矿石倒是富产,也贵重,但那是因为大唐的应用,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技术,这些矿石在他们眼中就不值钱,大唐当然不会将秘密泄出去,那就等于提醒其他国家研究这些矿石。
具体用什么交易,政事堂提出由帝国科研院和皇家术研院一起确定。
帝国科研院是皇帝直属,皇家术研院更是属于皇室,政事堂只能提建议而不能召询他们。
李毓祯沉思了一会,便让内侍传召帝国科研院的钟院士和皇家术研院的武院士。
她暂时搁下这本奏章,拿起左手边的奏章继续批阅。
便看到一本靖安司递进的奏章,是监察征北军的靖安都尉呈报的燕周情况,包括军中情况和占领区情况。这些征北军帅司都有禀报,靖安司负有暗中监察的责任,以及征北军帅司认为不重要没有禀报的事,靖安都尉也会加以甄别后,进行禀报。
这本奏章里就有一条,大约是征北帅司认为不需要禀报的“小事”——
征北军西路军武骑上将军萧琰与乌古斯汗国星辰殿公主寔楼宸(慕容绝)切磋,萧上将败,重伤。
李毓祯的眸光停在这行字上,深幽,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