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意愿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永不下车最新章节!
经年累月的学习,方然的见识,足以让他看清科学研究的困局。
但和一般的科研工作者不同,他的观察和思考,不仅仅深入到自然科学层面,对科技发展的悲观预测,也并非完全出于人类世界的力有不逮。
最起码的,倘若抛开一切顾虑,全世界几十亿人同心协力,耗费上百年时间,建造横贯盖亚赤道的“行星加速器”,也并非完全的不可想象;甚至,如果到那时还没有新发现,人类尚可以把目光投向太空,造更大的加速器,经过漫长岁月的砥砺前行,一点点积攒资源和思想,迟早也会有所突破。
但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有能力,只是必要条件;
此外还要有意愿。
今天的人类文明,真的有探索客观世界、为此不惜任何代价的意愿吗,他很怀疑。
烧钱研究科学,单凭一腔探寻真理的热情是不够的,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太幼稚,往往就蹲在实验室,研究所,被资本利用来榨取价值,一边被饲喂些残羹冷饭,一边接到些“您为全人类做了贡献”的口头表扬。
那么要凭借什么呢,一句话:
有利可图。
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就能拥有更先进的生产工具、制造出更优良的产品,得到更丰厚的利润,这才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竭动力。
但这种动力,在人类社会的规则下,并不见得会一直持续下去。
考察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从古到今,研究的规模基本上一直在扩大,知识的海洋在拓展,未知的边界随之越来越宽广,继续前进的代价,也随之而变得越来越昂贵。
尤洛浦的“大型强子加速器”,八十亿马克,还可以用国家意志来承担,但新一代加速器的五千亿马克,就绝不是“探索自然”的兴趣所能保障。
回顾过去,历史上,联邦这样的强大国家,也曾执行过没有直接收益的庞大科研计划。
早在五、六十年前,理想联盟还在与联邦对峙的年代,联邦的“阿波罗计划”就耗费了超过二百亿马克的巨款,破天荒头一次将人类送上盖亚之外的天体,用这种划时代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肌肉和力量。
登陆的盖亚行星,远在三十八万公里之外,科技的惊人成就,令人不得不赞叹。
当然,二百亿的代价,也是如同梦幻一般的昂贵。
之所以投入天量的经费,而不计回报,敢于这样决策的联邦政府是获得了多数民众的支持,理想联盟威胁论唱的够响,国会老爷们才好顺势而为,纷纷慷国家之慨。
至于“阿波罗计划”中的研发成果,投入民用市场后创造的价值有多大,就是众说纷纭。
有人称一本万利,也有人称入不敷出,似乎就是一笔糊涂账。
但究竟合不合算,方然心知肚明。
自理想联盟解体以来,三十年过去,联邦再没有进行过一项战略级别的,不计代价的重大科技项目。
如果“阿波罗计划”的收益,远超投入,又怎可能后无来者,后继无人呢。
回顾冷战时代,大概,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热衷于科学研究,最不考虑投入与直接产出的科研黄金时代,但,随着理想联盟的解体,超级大国争霸的时代宣告结束,列强,乃至整个世界,就日益沉迷于吃尸体的轻松惬意,对耗资巨大,前景还不确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越来越兴致全无。
这种遭遇,一般的科研工作者,往往感慨人心不古,甚至对社会的浮躁与短视颇有微词。
然而换一个角度,从人类文明的种间竞争考量,选择支持应用研究、利用已有的基础科学成果来获得短期回报,却又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即便在冷战时代,联邦与理想联盟的宏大科技规划,也仅仅是出于一种“万世长存”的自信才维持着基础科学研究,为莫须有的未来积累些力所能及的铺垫工作。
相比之下,真正不计代价的科研重点,不论核计划,计算机技术,还是登卫星,完全建立在应用的导向上。
能用得上的短期成果,只争朝夕,才是双方的主要诉求。
这种诉求,与科学研究的规律背道而驰,显然是由于种间竞争的压力而不得不为之。
联邦、理想联盟也好,盖亚的其他国家也罢,如果将其想象成一个个原始的人类种群,为抵御威胁,进而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幸存,必然会将绝大部分资源分配给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转化出实打实成果的科学研究,如此才能尽快拿到成果,改进武器装备,继而,在人类的竞争形式——战争中获得胜利。
在这种竞争态势下,前瞻性的研究,即便不是毫无用处的屠龙之技,至少也是绝对领先的一方才能享有的奢侈。
当所有族群都在使用冷兵器时,火枪的研究,只是绝对领先者的专利。
但倘若没有绝对领先者呢,竞争,盖亚的自然选择,开局没有任何公平或规则,现实中往往并没有什么绝对的领先者,于是所有种群都只能专注于冷兵器,改进材料,琢磨设计,为的就是一夜间拿出稍微更加趁手的刀剑,才好自保,才好杀敌。
这种环境下,任何脑洞大开、甚或眼光长远的种群,倘若投入相当比例的资源用于研发火枪,会怎样呢。
且不说在无法未卜先知的前提下,这样高风险的决策,是否理智;
即便提前知道火枪将一统未来的盖亚,这看似高瞻远瞩的决策,往往也不过是在自寻死路。
火枪,但凡发展成熟,后天就能横扫一切对手,这固然是事实。
然而考虑到研发需要的时间,这样决策的种群,在明天的战斗中就将一败涂地,亡群灭种,这才是人类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事。
在种间竞争的沉重压力下,基础科学研究,只是绝对领先者的专利,然而这样的领先者,并不常有,人类的科技发展因此而磕磕绊绊,时有反复,也不知耽误了多少岁月。
倘若一切都尽在掌握,能让所有人同心协力,自然科学的发展,又何止今天这样的程度呢。
然而从博弈的角度,“携手前进”,却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经年累月的学习,方然的见识,足以让他看清科学研究的困局。
但和一般的科研工作者不同,他的观察和思考,不仅仅深入到自然科学层面,对科技发展的悲观预测,也并非完全出于人类世界的力有不逮。
最起码的,倘若抛开一切顾虑,全世界几十亿人同心协力,耗费上百年时间,建造横贯盖亚赤道的“行星加速器”,也并非完全的不可想象;甚至,如果到那时还没有新发现,人类尚可以把目光投向太空,造更大的加速器,经过漫长岁月的砥砺前行,一点点积攒资源和思想,迟早也会有所突破。
但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有能力,只是必要条件;
此外还要有意愿。
今天的人类文明,真的有探索客观世界、为此不惜任何代价的意愿吗,他很怀疑。
烧钱研究科学,单凭一腔探寻真理的热情是不够的,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太幼稚,往往就蹲在实验室,研究所,被资本利用来榨取价值,一边被饲喂些残羹冷饭,一边接到些“您为全人类做了贡献”的口头表扬。
那么要凭借什么呢,一句话:
有利可图。
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就能拥有更先进的生产工具、制造出更优良的产品,得到更丰厚的利润,这才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竭动力。
但这种动力,在人类社会的规则下,并不见得会一直持续下去。
考察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从古到今,研究的规模基本上一直在扩大,知识的海洋在拓展,未知的边界随之越来越宽广,继续前进的代价,也随之而变得越来越昂贵。
尤洛浦的“大型强子加速器”,八十亿马克,还可以用国家意志来承担,但新一代加速器的五千亿马克,就绝不是“探索自然”的兴趣所能保障。
回顾过去,历史上,联邦这样的强大国家,也曾执行过没有直接收益的庞大科研计划。
早在五、六十年前,理想联盟还在与联邦对峙的年代,联邦的“阿波罗计划”就耗费了超过二百亿马克的巨款,破天荒头一次将人类送上盖亚之外的天体,用这种划时代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肌肉和力量。
登陆的盖亚行星,远在三十八万公里之外,科技的惊人成就,令人不得不赞叹。
当然,二百亿的代价,也是如同梦幻一般的昂贵。
之所以投入天量的经费,而不计回报,敢于这样决策的联邦政府是获得了多数民众的支持,理想联盟威胁论唱的够响,国会老爷们才好顺势而为,纷纷慷国家之慨。
至于“阿波罗计划”中的研发成果,投入民用市场后创造的价值有多大,就是众说纷纭。
有人称一本万利,也有人称入不敷出,似乎就是一笔糊涂账。
但究竟合不合算,方然心知肚明。
自理想联盟解体以来,三十年过去,联邦再没有进行过一项战略级别的,不计代价的重大科技项目。
如果“阿波罗计划”的收益,远超投入,又怎可能后无来者,后继无人呢。
回顾冷战时代,大概,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热衷于科学研究,最不考虑投入与直接产出的科研黄金时代,但,随着理想联盟的解体,超级大国争霸的时代宣告结束,列强,乃至整个世界,就日益沉迷于吃尸体的轻松惬意,对耗资巨大,前景还不确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越来越兴致全无。
这种遭遇,一般的科研工作者,往往感慨人心不古,甚至对社会的浮躁与短视颇有微词。
然而换一个角度,从人类文明的种间竞争考量,选择支持应用研究、利用已有的基础科学成果来获得短期回报,却又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即便在冷战时代,联邦与理想联盟的宏大科技规划,也仅仅是出于一种“万世长存”的自信才维持着基础科学研究,为莫须有的未来积累些力所能及的铺垫工作。
相比之下,真正不计代价的科研重点,不论核计划,计算机技术,还是登卫星,完全建立在应用的导向上。
能用得上的短期成果,只争朝夕,才是双方的主要诉求。
这种诉求,与科学研究的规律背道而驰,显然是由于种间竞争的压力而不得不为之。
联邦、理想联盟也好,盖亚的其他国家也罢,如果将其想象成一个个原始的人类种群,为抵御威胁,进而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幸存,必然会将绝大部分资源分配给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转化出实打实成果的科学研究,如此才能尽快拿到成果,改进武器装备,继而,在人类的竞争形式——战争中获得胜利。
在这种竞争态势下,前瞻性的研究,即便不是毫无用处的屠龙之技,至少也是绝对领先的一方才能享有的奢侈。
当所有族群都在使用冷兵器时,火枪的研究,只是绝对领先者的专利。
但倘若没有绝对领先者呢,竞争,盖亚的自然选择,开局没有任何公平或规则,现实中往往并没有什么绝对的领先者,于是所有种群都只能专注于冷兵器,改进材料,琢磨设计,为的就是一夜间拿出稍微更加趁手的刀剑,才好自保,才好杀敌。
这种环境下,任何脑洞大开、甚或眼光长远的种群,倘若投入相当比例的资源用于研发火枪,会怎样呢。
且不说在无法未卜先知的前提下,这样高风险的决策,是否理智;
即便提前知道火枪将一统未来的盖亚,这看似高瞻远瞩的决策,往往也不过是在自寻死路。
火枪,但凡发展成熟,后天就能横扫一切对手,这固然是事实。
然而考虑到研发需要的时间,这样决策的种群,在明天的战斗中就将一败涂地,亡群灭种,这才是人类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事。
在种间竞争的沉重压力下,基础科学研究,只是绝对领先者的专利,然而这样的领先者,并不常有,人类的科技发展因此而磕磕绊绊,时有反复,也不知耽误了多少岁月。
倘若一切都尽在掌握,能让所有人同心协力,自然科学的发展,又何止今天这样的程度呢。
然而从博弈的角度,“携手前进”,却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