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动向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永不下车最新章节!
股价高涨时,在每一个持股人的角度,是可以高位套现。
但,如果将所有分散的持股人作为整体来考量,这整体所持有的股票,却绝对无法以当前的市价出清,甚至,只要有其中的一小部分民众,尝试套现走人,就会引发股价暴跌,市值蒸发。
一旦看透这点,股票的名义价格,对持股者的整体来讲,事实上就是永远无法兑现的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至于持股者内部的博弈,出于高抛低吸的渴望,而彼此算计,都只是在内斗罢了。
民众在新股发行时认购,说白了,并不是出于对公司未来的信心,而是为了获得负和博弈的入场券,上市公司拿钱走人,接下来,智商堪忧的联邦民众就滞留在股市里,一边做着发财美梦,一边在不断的买进卖出节奏中,逐渐将自己有限的财富乖乖送到控盘机构和金融寡头手上。
甚至,精明如罗伯特*布朗这样的学者,一周损失十万马克以上,想想也真是惊人。
股市的跌宕起伏,每逢危机来临,总会制造无数破产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这一切,方然无力改变,只能庆幸自己没有沾边,而是坚定的持有暂时还有价值的黄金、比特币和联邦现钞。
但也仅仅是庆幸,毕竟,他现在掌控的资源还太少,根本没办法对追寻永生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人类世界的经济危机,来势汹汹,对方然的日常生活却没多大影响。
任凭墙外洪水滔天,他还是每天学习,去实验室,坚持锻炼身体,一边不动声色的在网络上攻城略地,匿名活跃于黑客论坛,继续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工作,同时,密切关注外界的动向。
大战暂不会爆发,这让方然稍感心安,毕竟,如果整个人类世界化为灰烬,追寻永生也就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眼前的危机,究竟何时才会结束呢;
持久的危机,形势的恶化,毕竟对永不下车的目标是种威胁,排除了战争的可能,理想联盟的路又走不通,接下来,似乎就只能等待央行的审时度势,力挽狂澜,在债权与债务大批湮灭之后,资助伍尔街的金融机构,出面收拾经济海啸后的一片狼藉。
但这种做法,稍微用心思考一下,也不难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
不管是央行开闸放水,还是政府投资拉动经济,这一切,本质上都相当于向未来借贷,搞来搞去还是寅吃卯粮的那一套,即便由强力机构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拖延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但长远看来,迟早还是会引发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解决眼前的危机,酝酿更大的危机,因果上的逻辑无懈可击,但另一方面,考虑到联邦立国以来就在执行的现行经济制度,和二百余年的延续时间,这却又很不可思议。
经济危机,并非什么新事物,从联邦建立后不久就阴魂不散,十年一次,报应不爽,如果按方然的理解,每次开闸放水、投资拉动经济,都会造成未来更大的危机,那么,联邦早就该在一次次危机、放水中滚雪球般累积出超大的经济危机,继而粉身碎骨,绝无可能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么是自己的分析有误吗,不,不应该是这样。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还不上的债务,而要在现行框架内解决这些债务,除战争外只有放水,道理十分浅显,方然并不认为自己会搞错。
那么真相就只有一个:
解决联邦历史上经济危机的,另有其他力量。
这种力量,方然并不陌生,他很快就看清了真面目,也更深刻的领悟到,面对经济危机,联邦也好,世界其他列强也罢,所采取的一切应对手段,其实,都不过是在苟延残喘,拖延时间,等待着那空前强大的力量出手而已。
这种力量,正是方然一直坚定信仰的,能够改变世界的:
科学。
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毋庸置疑,可以极大改变人类世界的面貌,极大的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层面,则是经济规模的扩大,即便不改变现有的分配规则,也可以让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分到的产品大大增加。
生产力的进步,切实增加了全社会的财富,这是才债务消减、化解的根本保障。
与寅吃卯粮的“向未来借钱”相比,科技发展带来的财富,是实打实的,不会在将来造成更大的麻烦。
历史上,盖亚的几次工业革命,也正是经济发展最迅猛的时期,那段时间的社会,几乎不知道经济危机是何物,一切都欣欣向荣,仿佛可以永远指数级的增长下去,工厂主的利润,不断增加的账面财富,绝大部分都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提供,极少引发债务危机,经济危机自然也不见踪影。
然而,人类的科学研究自有其规律,成果何时诞生,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性,这种经济繁荣的强劲动力,并不规律,无法让经济永盛不衰。
甚至可以这样讲,经济危机的发生,债务只是原因之一;
当科技停滞时,生产力也难以提升,蛋糕的增速无法填补资本的贪欲,也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一旦洞悉到这种层面,方然就难掩忧虑,因为,按照他的观察与分析,人类的科学技术,在今天,已经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征兆。
停滞,套用在科学技术上,曾有很多次预言上的重大失误。
西历1352年的联邦专利局官员声称“能发明出来的东西都被人发明过了”,1367年威廉*汤姆孙在新年庆祝会上致辞“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剩下的只是一些修饰工作”,甚至有科学家对记者讲“物理学将在三个月内结束”,科学技术的爆炸式发展,给了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十六岁的方然,并非出于盲目自信才会做出这一判断。
翻翻盖亚的历史,科学技术,自有其规律,近现代的发展十分迅速,然而归根结底,一切现代科技的根基,最终都要着落在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上,这块基石,许多人认为是有着“科学之父”称号的数学。
但方然并不这么认为。
股价高涨时,在每一个持股人的角度,是可以高位套现。
但,如果将所有分散的持股人作为整体来考量,这整体所持有的股票,却绝对无法以当前的市价出清,甚至,只要有其中的一小部分民众,尝试套现走人,就会引发股价暴跌,市值蒸发。
一旦看透这点,股票的名义价格,对持股者的整体来讲,事实上就是永远无法兑现的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至于持股者内部的博弈,出于高抛低吸的渴望,而彼此算计,都只是在内斗罢了。
民众在新股发行时认购,说白了,并不是出于对公司未来的信心,而是为了获得负和博弈的入场券,上市公司拿钱走人,接下来,智商堪忧的联邦民众就滞留在股市里,一边做着发财美梦,一边在不断的买进卖出节奏中,逐渐将自己有限的财富乖乖送到控盘机构和金融寡头手上。
甚至,精明如罗伯特*布朗这样的学者,一周损失十万马克以上,想想也真是惊人。
股市的跌宕起伏,每逢危机来临,总会制造无数破产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这一切,方然无力改变,只能庆幸自己没有沾边,而是坚定的持有暂时还有价值的黄金、比特币和联邦现钞。
但也仅仅是庆幸,毕竟,他现在掌控的资源还太少,根本没办法对追寻永生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人类世界的经济危机,来势汹汹,对方然的日常生活却没多大影响。
任凭墙外洪水滔天,他还是每天学习,去实验室,坚持锻炼身体,一边不动声色的在网络上攻城略地,匿名活跃于黑客论坛,继续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工作,同时,密切关注外界的动向。
大战暂不会爆发,这让方然稍感心安,毕竟,如果整个人类世界化为灰烬,追寻永生也就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眼前的危机,究竟何时才会结束呢;
持久的危机,形势的恶化,毕竟对永不下车的目标是种威胁,排除了战争的可能,理想联盟的路又走不通,接下来,似乎就只能等待央行的审时度势,力挽狂澜,在债权与债务大批湮灭之后,资助伍尔街的金融机构,出面收拾经济海啸后的一片狼藉。
但这种做法,稍微用心思考一下,也不难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
不管是央行开闸放水,还是政府投资拉动经济,这一切,本质上都相当于向未来借贷,搞来搞去还是寅吃卯粮的那一套,即便由强力机构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拖延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但长远看来,迟早还是会引发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解决眼前的危机,酝酿更大的危机,因果上的逻辑无懈可击,但另一方面,考虑到联邦立国以来就在执行的现行经济制度,和二百余年的延续时间,这却又很不可思议。
经济危机,并非什么新事物,从联邦建立后不久就阴魂不散,十年一次,报应不爽,如果按方然的理解,每次开闸放水、投资拉动经济,都会造成未来更大的危机,那么,联邦早就该在一次次危机、放水中滚雪球般累积出超大的经济危机,继而粉身碎骨,绝无可能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么是自己的分析有误吗,不,不应该是这样。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还不上的债务,而要在现行框架内解决这些债务,除战争外只有放水,道理十分浅显,方然并不认为自己会搞错。
那么真相就只有一个:
解决联邦历史上经济危机的,另有其他力量。
这种力量,方然并不陌生,他很快就看清了真面目,也更深刻的领悟到,面对经济危机,联邦也好,世界其他列强也罢,所采取的一切应对手段,其实,都不过是在苟延残喘,拖延时间,等待着那空前强大的力量出手而已。
这种力量,正是方然一直坚定信仰的,能够改变世界的:
科学。
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毋庸置疑,可以极大改变人类世界的面貌,极大的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层面,则是经济规模的扩大,即便不改变现有的分配规则,也可以让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分到的产品大大增加。
生产力的进步,切实增加了全社会的财富,这是才债务消减、化解的根本保障。
与寅吃卯粮的“向未来借钱”相比,科技发展带来的财富,是实打实的,不会在将来造成更大的麻烦。
历史上,盖亚的几次工业革命,也正是经济发展最迅猛的时期,那段时间的社会,几乎不知道经济危机是何物,一切都欣欣向荣,仿佛可以永远指数级的增长下去,工厂主的利润,不断增加的账面财富,绝大部分都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提供,极少引发债务危机,经济危机自然也不见踪影。
然而,人类的科学研究自有其规律,成果何时诞生,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性,这种经济繁荣的强劲动力,并不规律,无法让经济永盛不衰。
甚至可以这样讲,经济危机的发生,债务只是原因之一;
当科技停滞时,生产力也难以提升,蛋糕的增速无法填补资本的贪欲,也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一旦洞悉到这种层面,方然就难掩忧虑,因为,按照他的观察与分析,人类的科学技术,在今天,已经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征兆。
停滞,套用在科学技术上,曾有很多次预言上的重大失误。
西历1352年的联邦专利局官员声称“能发明出来的东西都被人发明过了”,1367年威廉*汤姆孙在新年庆祝会上致辞“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剩下的只是一些修饰工作”,甚至有科学家对记者讲“物理学将在三个月内结束”,科学技术的爆炸式发展,给了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十六岁的方然,并非出于盲目自信才会做出这一判断。
翻翻盖亚的历史,科学技术,自有其规律,近现代的发展十分迅速,然而归根结底,一切现代科技的根基,最终都要着落在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上,这块基石,许多人认为是有着“科学之父”称号的数学。
但方然并不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