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留点时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狩宋最新章节!
自从王婉容当年提出痘疹与水蛊都是一种微生物的理论,之后陶蓝他们做出了高倍的显微镜,基本上就确定了导致瘟疫的外邪,总体上就是一种微生物,只是大小不同,可见不可见而已。
医学院还没有研究出一种检测病毒的试剂,也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在人体的血液和体液之内,也是一个微观世界,生活在里面的微生物很多。而这些微生物中,一部分是人体自己生产,用来传递营养物质,抵御外邪的。一部分就是外邪,因为人总要和外界接触,外邪一定会进入人体之内。
医学院认为只要抵御外邪的这部分能够胜过外邪就可以了,古籍中认为这就是卫气。卫气并不是自己就能够抵抗威胁的,还需要有身体各个器官提供的营养物质,这就是古籍中营气。
医学院认为一切的质量都应该从营卫二气入手,进行预防和质量。不管是扁鹊内经,还是伤寒杂病论,还是千金方等等都是基于这一点。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如何直接杀灭外邪的药物。
在治疗水蛊病的时候,利用血毒杀死血吸虫,在强化人体卫气和营气吸收残毒和积水,就是采用了先杀后调理的方法。只是就算是余老活着的时候,也是要看病人是否受得了,后续的调理也要进行清毒。
天花疫苗带给医生们的,还有一种以低毒来激活卫气,抵抗高毒的思维。
由于在显微镜下,医生们发现这些微生物死去一代,下一代总有一些变化,而且一直在变。有些毒性高,但是下一代甚至毒性还会降低。在还没有进行完全的外邪种类统计的时候,只能让人们尽量多接触自然界,然后搞好全民健身就能够以预防替代治疗。
卫生司就是基于这个理论而建立的。
卫生司和医学院把唐时太医院留下来的全国各地医生医案案全部弄了过来。这算是接过了隋炀帝当初要搞全国流行病调查和药物调查的活继续做。
正因为医学院一直盯着伤寒病的发病病例,他们发现由于气候异常,一些明显症状相同的伤寒病,正在从北方向南方快速传播。这和几年前小水痘的流行非常相似。
渤海报出了小册子,小册子上按照地区,给出了不同地区预防伤寒的药方。根据的正式隋炀帝选编的《四海类聚方》。不过渤海提出了新的观点,那就是这些地方的药物,当地还是要进行研究和使用,因为它们在其它地方也许没有效果,但是在当地却可能是最早的药材。
隋朝的工作,后人不是没有总结,李冰在整理《黄帝内经》的时候,在后面补的几篇大论,就是试图用地方差异,来论证全国疾病发病的规律。渤海这一次算是用最通俗的语言,再一次强调并认可了地区差异性。
凝阳书院,南方来的学子们一个个几乎都病倒了,虽然病情并不严重,但是单从发病几率上看,差异明显。
而渤海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小家伙们,一个个活蹦乱跳,什么事都没有。
当高继冲把目光投向那一百多孩子的时候,就发现了符金定的异常,她看着这些孩子,目光如水,充满的母性。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她最放松,也很乐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心理阴暗”的战术动作。
高继冲最近发现,只要是没事,符金定都会离开自己,跑到小孩子们当中去。
可惜高继冲还是没有能够找到机会单独陪符金定一会儿,因为孙睿永,终于顶不住病魔,去世了。
前来报信的刘铣十分不可思议,因为孙睿永身体最差的时候,他都强撑了过来。而最近他的身体被调理得好了很多,脸上甚至都长起来了一些肉。但是在《贸易与货币》的书编写完成之后,他就笑着躺在了床上,说自己累了,想要休息一会儿,然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贸易与货币》现在就放在了高继冲的桌子上。
对于孙睿永来说,这应该是一本被阉割了精华的书。里面讲的大多数都是各口岸,交通枢纽,商贸网点对于交易量的分类统计方法,并在去掉大宗物资贸易通过协议采取以物换物的部分之后,剩下的交易量,就是货币量的发行依据。
交易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实际交易量。一部分就是收集交易量最大的十种物资,计算其人均需求量,再用这种人均需求量,以及交易便利性参数,确定平均价格参数,并由此计算书可能需要的货币发行量。
书的前半部分,就是讲商司和监察院物价司的工作实物。但是后半部分,就详细讲了货币的本质,其实就是对于商品价值的评价。如果站在商人的角度,价格是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差异来确定的。供大于求,那么价格就会降低,供不应求,价格就会增高。
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就不是这样。价值评价,是根据商品所带来的物资消耗与人工人本来进行综合评价的。
这两种价格评价体系,孙睿永偏向于以促进商业的角度,按照市场原则来进行价格评价。他认为不管什么样的价格评价,只要是人为评价,一定会带有偏向性,要么偏向于农业,要么偏向于工业,要么偏向于商业。
既然做不到公平,那么就应该以最贴近需求市场的商业为标准。因为如果商人不法,那么市场就会教训他。
高继冲苦笑。因为孙睿永还是把自己的观点带到了书中,而且这很明显,得到了商司和物价司的认可。
高继冲道:“孙先生有什么遗言吗?”
刘铣道:“没有。但是他以前说过,不愿意葬在纪念陵园,因为陵园是西向的。他想要火化,把骨灰一部分撒在大海,一部分交给殷地族人带回殷地。”
高继冲叹了口气:“遵照孙先生的意愿吧。不过还是要把他的名字刻在纪念碑上。书留在这里,我帮他写一个序言。”
孙睿永,到最后,其实也没有彻底摆脱战俘的身份。最关键的是他的思想与高继冲和王婉容领导的理论体系不同。刘铣把书带来的时候,很显然是有着不同意见的。孙睿永去世后,他就不得不面对商司的具体运作。
检察院那边,也对孙睿永的意见不是那么认同。因为他们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商人们在价格上有随着市场需求变化的而浮动的例子。这个世界的商人,几乎都是世家,他们控制了除渤海外的所有的供应。
也就是说,供应被管控之后,所谓的供需关系是可能**控的。世家们的粮仓里满满的,不够装,还能再建粮仓,能够酿酒,能够喂养牲畜等等。反正就算是卖给敌国,也是不会低价卖给老百姓的。
现实中不存在的假说,能有效?你能寄希望于万中无一的善良商人?
大周几次的粮食价格的大跌,都是渤海,利用渤海币的优势以及渤海自身的粮食产能硬打下来的。那是战争的结果,
高继冲看了书的封面很久,才道:“孙先生也没有什么亲人,我和王妃回去参加他的葬礼。”
高继冲抬头看着不远处的符金定:“刘铣,你能不能每天多留给我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
刘铣苦笑:“王爷,就算我留给您,恐怕白师傅她们也不给您留。”
高继冲叹了口气:“她们会给我们留的。其实我更加愿意参加战士们的训练,那时间算是我们自己的。”
刘铣道:“王爷,等等吧,现在不太平。”
自从王婉容当年提出痘疹与水蛊都是一种微生物的理论,之后陶蓝他们做出了高倍的显微镜,基本上就确定了导致瘟疫的外邪,总体上就是一种微生物,只是大小不同,可见不可见而已。
医学院还没有研究出一种检测病毒的试剂,也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在人体的血液和体液之内,也是一个微观世界,生活在里面的微生物很多。而这些微生物中,一部分是人体自己生产,用来传递营养物质,抵御外邪的。一部分就是外邪,因为人总要和外界接触,外邪一定会进入人体之内。
医学院认为只要抵御外邪的这部分能够胜过外邪就可以了,古籍中认为这就是卫气。卫气并不是自己就能够抵抗威胁的,还需要有身体各个器官提供的营养物质,这就是古籍中营气。
医学院认为一切的质量都应该从营卫二气入手,进行预防和质量。不管是扁鹊内经,还是伤寒杂病论,还是千金方等等都是基于这一点。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如何直接杀灭外邪的药物。
在治疗水蛊病的时候,利用血毒杀死血吸虫,在强化人体卫气和营气吸收残毒和积水,就是采用了先杀后调理的方法。只是就算是余老活着的时候,也是要看病人是否受得了,后续的调理也要进行清毒。
天花疫苗带给医生们的,还有一种以低毒来激活卫气,抵抗高毒的思维。
由于在显微镜下,医生们发现这些微生物死去一代,下一代总有一些变化,而且一直在变。有些毒性高,但是下一代甚至毒性还会降低。在还没有进行完全的外邪种类统计的时候,只能让人们尽量多接触自然界,然后搞好全民健身就能够以预防替代治疗。
卫生司就是基于这个理论而建立的。
卫生司和医学院把唐时太医院留下来的全国各地医生医案案全部弄了过来。这算是接过了隋炀帝当初要搞全国流行病调查和药物调查的活继续做。
正因为医学院一直盯着伤寒病的发病病例,他们发现由于气候异常,一些明显症状相同的伤寒病,正在从北方向南方快速传播。这和几年前小水痘的流行非常相似。
渤海报出了小册子,小册子上按照地区,给出了不同地区预防伤寒的药方。根据的正式隋炀帝选编的《四海类聚方》。不过渤海提出了新的观点,那就是这些地方的药物,当地还是要进行研究和使用,因为它们在其它地方也许没有效果,但是在当地却可能是最早的药材。
隋朝的工作,后人不是没有总结,李冰在整理《黄帝内经》的时候,在后面补的几篇大论,就是试图用地方差异,来论证全国疾病发病的规律。渤海这一次算是用最通俗的语言,再一次强调并认可了地区差异性。
凝阳书院,南方来的学子们一个个几乎都病倒了,虽然病情并不严重,但是单从发病几率上看,差异明显。
而渤海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小家伙们,一个个活蹦乱跳,什么事都没有。
当高继冲把目光投向那一百多孩子的时候,就发现了符金定的异常,她看着这些孩子,目光如水,充满的母性。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她最放松,也很乐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心理阴暗”的战术动作。
高继冲最近发现,只要是没事,符金定都会离开自己,跑到小孩子们当中去。
可惜高继冲还是没有能够找到机会单独陪符金定一会儿,因为孙睿永,终于顶不住病魔,去世了。
前来报信的刘铣十分不可思议,因为孙睿永身体最差的时候,他都强撑了过来。而最近他的身体被调理得好了很多,脸上甚至都长起来了一些肉。但是在《贸易与货币》的书编写完成之后,他就笑着躺在了床上,说自己累了,想要休息一会儿,然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贸易与货币》现在就放在了高继冲的桌子上。
对于孙睿永来说,这应该是一本被阉割了精华的书。里面讲的大多数都是各口岸,交通枢纽,商贸网点对于交易量的分类统计方法,并在去掉大宗物资贸易通过协议采取以物换物的部分之后,剩下的交易量,就是货币量的发行依据。
交易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实际交易量。一部分就是收集交易量最大的十种物资,计算其人均需求量,再用这种人均需求量,以及交易便利性参数,确定平均价格参数,并由此计算书可能需要的货币发行量。
书的前半部分,就是讲商司和监察院物价司的工作实物。但是后半部分,就详细讲了货币的本质,其实就是对于商品价值的评价。如果站在商人的角度,价格是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差异来确定的。供大于求,那么价格就会降低,供不应求,价格就会增高。
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就不是这样。价值评价,是根据商品所带来的物资消耗与人工人本来进行综合评价的。
这两种价格评价体系,孙睿永偏向于以促进商业的角度,按照市场原则来进行价格评价。他认为不管什么样的价格评价,只要是人为评价,一定会带有偏向性,要么偏向于农业,要么偏向于工业,要么偏向于商业。
既然做不到公平,那么就应该以最贴近需求市场的商业为标准。因为如果商人不法,那么市场就会教训他。
高继冲苦笑。因为孙睿永还是把自己的观点带到了书中,而且这很明显,得到了商司和物价司的认可。
高继冲道:“孙先生有什么遗言吗?”
刘铣道:“没有。但是他以前说过,不愿意葬在纪念陵园,因为陵园是西向的。他想要火化,把骨灰一部分撒在大海,一部分交给殷地族人带回殷地。”
高继冲叹了口气:“遵照孙先生的意愿吧。不过还是要把他的名字刻在纪念碑上。书留在这里,我帮他写一个序言。”
孙睿永,到最后,其实也没有彻底摆脱战俘的身份。最关键的是他的思想与高继冲和王婉容领导的理论体系不同。刘铣把书带来的时候,很显然是有着不同意见的。孙睿永去世后,他就不得不面对商司的具体运作。
检察院那边,也对孙睿永的意见不是那么认同。因为他们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商人们在价格上有随着市场需求变化的而浮动的例子。这个世界的商人,几乎都是世家,他们控制了除渤海外的所有的供应。
也就是说,供应被管控之后,所谓的供需关系是可能**控的。世家们的粮仓里满满的,不够装,还能再建粮仓,能够酿酒,能够喂养牲畜等等。反正就算是卖给敌国,也是不会低价卖给老百姓的。
现实中不存在的假说,能有效?你能寄希望于万中无一的善良商人?
大周几次的粮食价格的大跌,都是渤海,利用渤海币的优势以及渤海自身的粮食产能硬打下来的。那是战争的结果,
高继冲看了书的封面很久,才道:“孙先生也没有什么亲人,我和王妃回去参加他的葬礼。”
高继冲抬头看着不远处的符金定:“刘铣,你能不能每天多留给我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
刘铣苦笑:“王爷,就算我留给您,恐怕白师傅她们也不给您留。”
高继冲叹了口气:“她们会给我们留的。其实我更加愿意参加战士们的训练,那时间算是我们自己的。”
刘铣道:“王爷,等等吧,现在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