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的悲剧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繁华斩最新章节!
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
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凄清也断肠。
宋江不是凭空杜撰的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宋史》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通过《宋史》的记录可以知道,宋江军崛起的时间大约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横行河朔,转略十郡”。
梁山军的战斗力比较强,史书上说:“官军数万,不敢撄其锋”。他们的活动中心在梁山泊,这里距东京汴梁仅百公里之隔,严重威胁着京城的安全。《东都事略》中提到,一名叫候蒙的官员曾向皇帝上书,建议“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即所谓“以寇制寇”,于是悲剧便产生了。
看完《水浒传》,宋江之可厌可憎无过于招安。一帮来自五湖四海的弟兄,聚集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该出手时就出手,何等地风光逍遥?忽然间归顺朝廷去剿什么方腊,搞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使人难过。
设若水泊梁山的义军不归附于朝廷,自己动手打天下,结局又如何呢?
宋江无疑是整部小说中最复杂、最值得品评的人物,他是阴险狡诈还是忠义双全?是覆雨翻云的小人,还是江湖好汉?据说金圣叹对宋江贬得很厉害,说这个人是“下下”,“定考下下”,下等里边的下等。换句话说就是“下三烂”,什么都不是。这恐怕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如果宋江狗屁不是,草包一个,又怎能成为“横行河朔,转略十郡”的一方领袖?
评价一个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好恶,应该综合各方面加以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那么又该如何评价宋江的一生呢?
可以试着从他的职业入手。宋江世代务农,读过一些书,在郓城县衙里当一名押司。押司是县衙里办理档案和文书的小吏,不属于官。他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及所从事的职业,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养成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处事态度,同时也培养出他喜欢玩弄权术的习惯。宋江不是朱元璋赵匡胤,不是开国君王,他没有彪炳千秋一统河山的野心,也不具备登高一呼黄袍加身的才略,他圆滑世故,吏道纯熟,调节上下关系,应付黑白两道。尽管自称“忠肝盖天,义胆包地”,到头来不过是个满脑子名利、以图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刀笔小吏。
《水浒传》对于宋江无疑是赞许的。从他出场即可看出,“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水浒传》第18回)宋江有四个绰号“及时雨”、“呼保义”、“黑宋江”和“孝义黑三郎”,头两个说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后两个绰号则主要形容他的相貌:长得面黑,身材较矮。在《水浒传》第68回,宋江曾将自己与玉麒麟卢俊义做了一番比较。对卢说我有三不如你:第一是貌拙才疏,第二我是小吏出身,第三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众。“员外则凛凛一躯,堂堂一表,生于富贵之家,长有豪杰之誉,力敌万众,通今博古,如此才德,正当为梁山寨主。”这时候,宋江大概还清醒,颇有自知之明。
宋江在《水浒传》中的亮点就是“抚危解困”、仗义疏财,喜欢救济别人,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出现。其次是“孝”、“于家大孝”,对父母亲好,比较注重家庭伦理。这两点为他奠定了广泛良好的群众基础。上梁山之前,他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私放了晁盖: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败露,宋江可以有几种选择,一个向上司汇报,说劫生辰纲的是晁盖,赶紧把他抓住;一个是听之任之,不汇报,也不采取行动。第三种选择就是通风报信,把晁盖放走。书中说他听到消息后,赶紧骑上马,离开县衙出了东门,飞奔似的跑了,去东溪村报信。这一场很感人。宋江在衙门里掌管案牍文书,熟知律例,他明明知道晁盖犯了弥天大罪,法度上不可饶恕,因为是兄弟还是放他走了。在这里,义气压倒了法。明知是犯法,仍然要这样做,为救自己的兄弟,而置国家法度于不顾。从这一点讲,宋江的确是一个仗义的英雄。
上山前做的另一件事是杀死阎婆惜。当然,如果没有这件事,宋江也许不会流落江湖,并最终走上梁山。阎婆惜是卖唱的,父亲病死流落街头,孤苦无依,欲卖身葬父。宋江慷慨解囊,婆惜感恩,就嫁与宋江做外室。外室就是男人养在外边泄欲的“二奶”,不能领回家,没有名分,身份甚至不如妾。寂寞之余,阎婆惜搭上了宋江的同事张文远,二人如鱼得水,打得火热,被宋江杀掉。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书中所写的女子,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都不是好货:乱搞男女关系,****家庭谋杀亲夫,最后或身首异处,或喋血床头,没一个有好下场。这般凑巧的描写,是作者施耐庵出于狭隘的性别偏见,还是大宋朝的女人根本没好鸟?
宋江似乎属于****冷淡。《水浒传》第20回言道:宋阎二人结婚后,“初时宋江夜夜与婆惜一处歇卧,向后渐渐来得慢了。却是为何?原来宋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这阎婆惜水也似后生,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看来宋江的****的确有问题。但既然是“学使枪棒”的“好汉”,体魄应该较健壮。轻怜重惜,侍奉佳人,情长未必就气短。书中说阎婆惜的心“被那张三(文远)小意儿百依百随,轻怜重惜,卖俏迎奸”所引乱,“如何肯恋宋江?”,看来毛病还是出在夫妻生活不和谐上。这是老天都没法帮的事。宋江自称“及时雨”,“勇烈大丈夫”,英雄一世,对女色却是缺少手段。本事又差,雷声大雨点稀,十年九旱,以至于被张某人钻了空子。夫妻两个,形同陌路,各揣心腹事。偶尔回家,对面干坐,守着“髻横一片乌云,眉扫半弯新月;星眼浑如点漆,****真似截肪”的美人无所作为,“银河耿耿,玉漏迢迢”,清灯闪烁,闺人长叹,光景实在够悲惨的?
于是宋江一刀杀掉阎婆惜,仓皇逃往沧州。宋江本来是悠然自得的小官,“杀惜”之后,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从此他无由自主,亡命天涯,一步步堕入风尘。成天挺着一把朴刀,衣衫不整,踉踉跄跄奔走于肮脏的江湖。
在江州,宋江的人生之路更是跌至了最低点,不惟饱受精神和肉体的痛苦,还险些丧命。他出入酒楼酒馆,纵情狂饮。既在痛苦中期待大赦,又在新结识的兄弟间得到些许快乐。武松、戴宗、李逵、张顺这些鲜活的印象并不能平息他心中的一缕忧伤,宋江面对着浔阳江,酒入愁肠,触景感怀,自斟自饮不觉题下了:“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效黄巢不丈夫!”此际此刻,内心的沉重无以形容。
宋江上梁山后,争论最多的是“招安”和“玩弄权术”。事实上,“权术”仅仅是处理问题的手段,玩弄权术,不见得这个人就很坏。比如第34回,宋江要把霹雳火秦明招降,就设计把秦明俘虏,派人骑上秦明的马,穿上他的衣服,戴上他的头盔,到处去杀人放火,死人无数。最后秦明回去,不被上司信任,无路可走只好投降。再有为了招玉麒麟上山,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宋江派军师吴用潜入大名府,又是打卦占卜,又是暗题反诗,串通官府连哄带吓把卢俊义弄得家破人亡、险些丧命,无处存身,不得已上了梁山。这事儿干的不咋样,甚至说有点缺德,但是作为一种谋略,他成功了,达到了预期目的。这就是权术。
宋江初上梁山,晁盖即以寨主之位相让,他再三推辞,并不接受。宋江心中未尝不想做寨主,取而代之,只是时机未到,人心不服,条件尚不成熟。梁山大寨的第一把交椅像个火山口,众目睽睽之下,贸然坐上去,屁股要被烧焦。数日后,宋江便在梁山竖起一面“替天行道”大旗,并慷慨陈词,情状感人,借机招揽四方好汉、扩大自身的影响。后来更是借攻打祝家庄之际,亲自下山,操纵军队积累资本,增加自己在梁山将士中的威望。当然,宋江确有一定的组织、军事才能。作为一支军队的头领,如果胸无点墨,麻绳串豆腐,是站不住脚的。书中所记,梁山军的许多次战役像祝家庄、破高唐,下青州,闹华州,攻打大名府曾头市及“两败童贯,三败高俅”,都是由他亲自指挥并得取胜利的。晁天王一介村夫,粗豪有余、韬略不足,心中有气却也无法……
这大概就是后来盛极一时的“宋江架空晁盖”?
“招安”一事论述精辟者莫过于鲁迅:“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就宋江本人来说,如果能在仕途上春风得意,他是决不肯上山的。但是命运没有眷顾他,杀惜、刺配、被判死刑,“名又不成,功又不就”,连命都保不住了,只好“权借水泊”被迫上了梁山。在内心而言,落草为寇仅为权宜之计,以梁山为阶梯,全伙招安走向朝廷的庙堂,才是最佳的出路。对于宋江来讲,招安是“忠君报国”,为国家出力,“为兄弟们找一个好的归宿”,符合一个小吏的人生理想,不能简单的视为变节投降。
晁盖一死,宋江当了梁山的首领。他采取了一些措施:一个是把梁山的堂名改了,原来叫做聚义厅,而改成忠义堂。堂名改了,口号变了。正式接受招安后,宋江把旗号也换了,过去梁山泊有一面旗子,写着“替天行道”,招安后,“替天”改成“顺天”,“行道”改成“护国”,“顺天护国”,忠臣良将……
为招安宋江几费周折,用心良苦,付出极大心血。对手高俅被俘后,他竟“纳头便拜”,口称“该死”,亲自出马,两上东京,派人求见殿前太尉宿元景,并设法打通皇帝宠妓李师师,做“枕头文章”。菊花会上,他赋词《满江红》,“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乐和演唱给大家听。武松当场直言:“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把兄弟们的心都冷了!”黑旋风李逵则骂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忠义堂一片沉寂。第一次招安,诏书扯碎,宋江精心安排的酒宴被梁山好汉搅的一塌糊涂,偌大的堂内只留下一个浑身发抖的陈太尉和满地的酒缸碎片。
梁山军招安后,主要干了四件事:平辽,平田虎,平王庆,再有就是征方腊。方腊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人,率众在歙县七贤村举事,队伍扩展至十多万人。曾打下6州52县,改建年号,威震东南半壁。征方腊在《水浒传》里写的最惨烈,双方伤亡都很大。以往俘虏了朝廷将官,宋江总是比较温和,说小可宋江,被迫暂住水泊等等,打方腊的时候不一样了。一副杀气腾腾的架势,自称“天兵到此”,叫嚷:“我若不把你杀尽,誓不回军!”对于俘获的方腊军将领,不是推出去斩首,就是“剖腹剜心”祭奠阵亡的梁山兄弟,无所不用其极。他整个人似乎变了。宋江手下的108名好汉,征大辽、平田虎、灭王庆的时候,没有伤一个。而到南征方腊完了回朝的时候,108个弟兄,有的战死,有的阵亡,有的病故,有的离去,有的出家,最后仅剩下了27人。如宋江自己所奏:“自从奉陛下敕命招安之后,先退辽兵,次平三寇,弟兄手足,十损其八。”京城的百姓看到这个情景,嗟叹不已,也很感伤。
南征之后,宋江以功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他的心境却并不欢畅:同患难不能共富贵。仅存的27名同生共死的弟兄,有的被贬为庶民,有的被害死,有的被迫回乡,有的重新回到山林中去,风流云散、各奔前程。宋江一脸愕然。自到楚州就任,公事之暇他时常出城游玩。楚州南门外,有个地方,名唤蓼儿洼。“四面都是水港,中有高山一座。其山秀丽,松柏森然,甚有风水。其内山峰环绕,龙虎踞盘,曲折峰峦,陂阶台砌。四围港汊,前后湖荡,俨然是梁山泊水浒寨一般。”宋江遥望蓼儿洼,亦自伤感,慨叹一声,问道:“想我梁山兄弟聚义时,一百零八人,何等热闹,如今功成名就,却作鸟兽散。难道,我宋江错了?”又想:“人终不免一死。我死之后,倘能葬于此处,岂不甚好?”数月后,钦差赐酒,宋江卢俊义两人均被高俅用慢性毒药害死。花荣、吴用自缢而亡。而那个惯用两把板斧、逞匹夫之勇的莽汉李逵,也被宋江自润州召回,以“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啸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为由弄死。至此,“山排巨浪、水接遥天”规模壮大的梁山泊大寨灰飞烟灭,全军覆没,以一场凄凉的悲剧收幕。“蓼儿洼”果真成了宋公明的埋骨之所。(未完待续。)
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
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凄清也断肠。
宋江不是凭空杜撰的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宋史》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通过《宋史》的记录可以知道,宋江军崛起的时间大约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横行河朔,转略十郡”。
梁山军的战斗力比较强,史书上说:“官军数万,不敢撄其锋”。他们的活动中心在梁山泊,这里距东京汴梁仅百公里之隔,严重威胁着京城的安全。《东都事略》中提到,一名叫候蒙的官员曾向皇帝上书,建议“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即所谓“以寇制寇”,于是悲剧便产生了。
看完《水浒传》,宋江之可厌可憎无过于招安。一帮来自五湖四海的弟兄,聚集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该出手时就出手,何等地风光逍遥?忽然间归顺朝廷去剿什么方腊,搞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使人难过。
设若水泊梁山的义军不归附于朝廷,自己动手打天下,结局又如何呢?
宋江无疑是整部小说中最复杂、最值得品评的人物,他是阴险狡诈还是忠义双全?是覆雨翻云的小人,还是江湖好汉?据说金圣叹对宋江贬得很厉害,说这个人是“下下”,“定考下下”,下等里边的下等。换句话说就是“下三烂”,什么都不是。这恐怕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如果宋江狗屁不是,草包一个,又怎能成为“横行河朔,转略十郡”的一方领袖?
评价一个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好恶,应该综合各方面加以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那么又该如何评价宋江的一生呢?
可以试着从他的职业入手。宋江世代务农,读过一些书,在郓城县衙里当一名押司。押司是县衙里办理档案和文书的小吏,不属于官。他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及所从事的职业,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养成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处事态度,同时也培养出他喜欢玩弄权术的习惯。宋江不是朱元璋赵匡胤,不是开国君王,他没有彪炳千秋一统河山的野心,也不具备登高一呼黄袍加身的才略,他圆滑世故,吏道纯熟,调节上下关系,应付黑白两道。尽管自称“忠肝盖天,义胆包地”,到头来不过是个满脑子名利、以图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刀笔小吏。
《水浒传》对于宋江无疑是赞许的。从他出场即可看出,“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水浒传》第18回)宋江有四个绰号“及时雨”、“呼保义”、“黑宋江”和“孝义黑三郎”,头两个说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后两个绰号则主要形容他的相貌:长得面黑,身材较矮。在《水浒传》第68回,宋江曾将自己与玉麒麟卢俊义做了一番比较。对卢说我有三不如你:第一是貌拙才疏,第二我是小吏出身,第三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众。“员外则凛凛一躯,堂堂一表,生于富贵之家,长有豪杰之誉,力敌万众,通今博古,如此才德,正当为梁山寨主。”这时候,宋江大概还清醒,颇有自知之明。
宋江在《水浒传》中的亮点就是“抚危解困”、仗义疏财,喜欢救济别人,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出现。其次是“孝”、“于家大孝”,对父母亲好,比较注重家庭伦理。这两点为他奠定了广泛良好的群众基础。上梁山之前,他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私放了晁盖: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败露,宋江可以有几种选择,一个向上司汇报,说劫生辰纲的是晁盖,赶紧把他抓住;一个是听之任之,不汇报,也不采取行动。第三种选择就是通风报信,把晁盖放走。书中说他听到消息后,赶紧骑上马,离开县衙出了东门,飞奔似的跑了,去东溪村报信。这一场很感人。宋江在衙门里掌管案牍文书,熟知律例,他明明知道晁盖犯了弥天大罪,法度上不可饶恕,因为是兄弟还是放他走了。在这里,义气压倒了法。明知是犯法,仍然要这样做,为救自己的兄弟,而置国家法度于不顾。从这一点讲,宋江的确是一个仗义的英雄。
上山前做的另一件事是杀死阎婆惜。当然,如果没有这件事,宋江也许不会流落江湖,并最终走上梁山。阎婆惜是卖唱的,父亲病死流落街头,孤苦无依,欲卖身葬父。宋江慷慨解囊,婆惜感恩,就嫁与宋江做外室。外室就是男人养在外边泄欲的“二奶”,不能领回家,没有名分,身份甚至不如妾。寂寞之余,阎婆惜搭上了宋江的同事张文远,二人如鱼得水,打得火热,被宋江杀掉。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书中所写的女子,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都不是好货:乱搞男女关系,****家庭谋杀亲夫,最后或身首异处,或喋血床头,没一个有好下场。这般凑巧的描写,是作者施耐庵出于狭隘的性别偏见,还是大宋朝的女人根本没好鸟?
宋江似乎属于****冷淡。《水浒传》第20回言道:宋阎二人结婚后,“初时宋江夜夜与婆惜一处歇卧,向后渐渐来得慢了。却是为何?原来宋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这阎婆惜水也似后生,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看来宋江的****的确有问题。但既然是“学使枪棒”的“好汉”,体魄应该较健壮。轻怜重惜,侍奉佳人,情长未必就气短。书中说阎婆惜的心“被那张三(文远)小意儿百依百随,轻怜重惜,卖俏迎奸”所引乱,“如何肯恋宋江?”,看来毛病还是出在夫妻生活不和谐上。这是老天都没法帮的事。宋江自称“及时雨”,“勇烈大丈夫”,英雄一世,对女色却是缺少手段。本事又差,雷声大雨点稀,十年九旱,以至于被张某人钻了空子。夫妻两个,形同陌路,各揣心腹事。偶尔回家,对面干坐,守着“髻横一片乌云,眉扫半弯新月;星眼浑如点漆,****真似截肪”的美人无所作为,“银河耿耿,玉漏迢迢”,清灯闪烁,闺人长叹,光景实在够悲惨的?
于是宋江一刀杀掉阎婆惜,仓皇逃往沧州。宋江本来是悠然自得的小官,“杀惜”之后,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从此他无由自主,亡命天涯,一步步堕入风尘。成天挺着一把朴刀,衣衫不整,踉踉跄跄奔走于肮脏的江湖。
在江州,宋江的人生之路更是跌至了最低点,不惟饱受精神和肉体的痛苦,还险些丧命。他出入酒楼酒馆,纵情狂饮。既在痛苦中期待大赦,又在新结识的兄弟间得到些许快乐。武松、戴宗、李逵、张顺这些鲜活的印象并不能平息他心中的一缕忧伤,宋江面对着浔阳江,酒入愁肠,触景感怀,自斟自饮不觉题下了:“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效黄巢不丈夫!”此际此刻,内心的沉重无以形容。
宋江上梁山后,争论最多的是“招安”和“玩弄权术”。事实上,“权术”仅仅是处理问题的手段,玩弄权术,不见得这个人就很坏。比如第34回,宋江要把霹雳火秦明招降,就设计把秦明俘虏,派人骑上秦明的马,穿上他的衣服,戴上他的头盔,到处去杀人放火,死人无数。最后秦明回去,不被上司信任,无路可走只好投降。再有为了招玉麒麟上山,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宋江派军师吴用潜入大名府,又是打卦占卜,又是暗题反诗,串通官府连哄带吓把卢俊义弄得家破人亡、险些丧命,无处存身,不得已上了梁山。这事儿干的不咋样,甚至说有点缺德,但是作为一种谋略,他成功了,达到了预期目的。这就是权术。
宋江初上梁山,晁盖即以寨主之位相让,他再三推辞,并不接受。宋江心中未尝不想做寨主,取而代之,只是时机未到,人心不服,条件尚不成熟。梁山大寨的第一把交椅像个火山口,众目睽睽之下,贸然坐上去,屁股要被烧焦。数日后,宋江便在梁山竖起一面“替天行道”大旗,并慷慨陈词,情状感人,借机招揽四方好汉、扩大自身的影响。后来更是借攻打祝家庄之际,亲自下山,操纵军队积累资本,增加自己在梁山将士中的威望。当然,宋江确有一定的组织、军事才能。作为一支军队的头领,如果胸无点墨,麻绳串豆腐,是站不住脚的。书中所记,梁山军的许多次战役像祝家庄、破高唐,下青州,闹华州,攻打大名府曾头市及“两败童贯,三败高俅”,都是由他亲自指挥并得取胜利的。晁天王一介村夫,粗豪有余、韬略不足,心中有气却也无法……
这大概就是后来盛极一时的“宋江架空晁盖”?
“招安”一事论述精辟者莫过于鲁迅:“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就宋江本人来说,如果能在仕途上春风得意,他是决不肯上山的。但是命运没有眷顾他,杀惜、刺配、被判死刑,“名又不成,功又不就”,连命都保不住了,只好“权借水泊”被迫上了梁山。在内心而言,落草为寇仅为权宜之计,以梁山为阶梯,全伙招安走向朝廷的庙堂,才是最佳的出路。对于宋江来讲,招安是“忠君报国”,为国家出力,“为兄弟们找一个好的归宿”,符合一个小吏的人生理想,不能简单的视为变节投降。
晁盖一死,宋江当了梁山的首领。他采取了一些措施:一个是把梁山的堂名改了,原来叫做聚义厅,而改成忠义堂。堂名改了,口号变了。正式接受招安后,宋江把旗号也换了,过去梁山泊有一面旗子,写着“替天行道”,招安后,“替天”改成“顺天”,“行道”改成“护国”,“顺天护国”,忠臣良将……
为招安宋江几费周折,用心良苦,付出极大心血。对手高俅被俘后,他竟“纳头便拜”,口称“该死”,亲自出马,两上东京,派人求见殿前太尉宿元景,并设法打通皇帝宠妓李师师,做“枕头文章”。菊花会上,他赋词《满江红》,“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乐和演唱给大家听。武松当场直言:“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把兄弟们的心都冷了!”黑旋风李逵则骂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忠义堂一片沉寂。第一次招安,诏书扯碎,宋江精心安排的酒宴被梁山好汉搅的一塌糊涂,偌大的堂内只留下一个浑身发抖的陈太尉和满地的酒缸碎片。
梁山军招安后,主要干了四件事:平辽,平田虎,平王庆,再有就是征方腊。方腊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人,率众在歙县七贤村举事,队伍扩展至十多万人。曾打下6州52县,改建年号,威震东南半壁。征方腊在《水浒传》里写的最惨烈,双方伤亡都很大。以往俘虏了朝廷将官,宋江总是比较温和,说小可宋江,被迫暂住水泊等等,打方腊的时候不一样了。一副杀气腾腾的架势,自称“天兵到此”,叫嚷:“我若不把你杀尽,誓不回军!”对于俘获的方腊军将领,不是推出去斩首,就是“剖腹剜心”祭奠阵亡的梁山兄弟,无所不用其极。他整个人似乎变了。宋江手下的108名好汉,征大辽、平田虎、灭王庆的时候,没有伤一个。而到南征方腊完了回朝的时候,108个弟兄,有的战死,有的阵亡,有的病故,有的离去,有的出家,最后仅剩下了27人。如宋江自己所奏:“自从奉陛下敕命招安之后,先退辽兵,次平三寇,弟兄手足,十损其八。”京城的百姓看到这个情景,嗟叹不已,也很感伤。
南征之后,宋江以功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他的心境却并不欢畅:同患难不能共富贵。仅存的27名同生共死的弟兄,有的被贬为庶民,有的被害死,有的被迫回乡,有的重新回到山林中去,风流云散、各奔前程。宋江一脸愕然。自到楚州就任,公事之暇他时常出城游玩。楚州南门外,有个地方,名唤蓼儿洼。“四面都是水港,中有高山一座。其山秀丽,松柏森然,甚有风水。其内山峰环绕,龙虎踞盘,曲折峰峦,陂阶台砌。四围港汊,前后湖荡,俨然是梁山泊水浒寨一般。”宋江遥望蓼儿洼,亦自伤感,慨叹一声,问道:“想我梁山兄弟聚义时,一百零八人,何等热闹,如今功成名就,却作鸟兽散。难道,我宋江错了?”又想:“人终不免一死。我死之后,倘能葬于此处,岂不甚好?”数月后,钦差赐酒,宋江卢俊义两人均被高俅用慢性毒药害死。花荣、吴用自缢而亡。而那个惯用两把板斧、逞匹夫之勇的莽汉李逵,也被宋江自润州召回,以“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啸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为由弄死。至此,“山排巨浪、水接遥天”规模壮大的梁山泊大寨灰飞烟灭,全军覆没,以一场凄凉的悲剧收幕。“蓼儿洼”果真成了宋公明的埋骨之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