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龙舟议政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醉迷红楼最新章节!
“词虽粗气,但意却不俗,倒是符合贾小子的身份……”
待贾环唱罢,李光地看起来还算满意,点头点评道。
隆正帝细眸微眯,看着笑的阳光的贾环,和贾苍赢福两个小儿一一击掌。
贾苍倒罢了,隆正帝不熟悉。
但六皇子赢福……
他从未见过,赢福笑的这样欢快过。
在那座皇宫里,在赢福的家里,他都整日里怯生生的坐着,安安静静。
然而此刻,却激动的小脸上满脸通红,咧着嘴笑的欢实,用小手和贾环击掌庆祝。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有些僵硬的转了转脖颈,看着缓缓行驶的龙舟,渐行渐远的码头,两岸的青山白雪……
相比于那座皇城,那间紫宸阁……
一切,都是那样的鲜活。
怪道,赢昼如此抗拒为帝,不愿一辈子被困在宫里。
这一刻,隆正帝心中似明白了缘由。
不止赢昼,眼前那个顽的和傻子似的少年,不更是这般吗?
换做任何一人,有他这样的条件,想不谋反称帝都难。
唯独他……
视皇帝为世间最苦的差事,避之不及。
原来,宫外的日子,果然舒爽……
出了渭水码头,距离那座巍峨的神京城越来越远,周边的百姓也多了许多。
隆正帝身上盖着董皇后亲手披上的厚厚的狐裘,静静的看着他的江山。
这还是平生第一次,他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天下……
正看着,忽地,眼前多了个玩意儿,挡住了他的视线。
隆正帝细眉登时皱起,眼神凌厉的看向作怪之人。
却见贾环嬉笑道:“陛下,好东西!您用这个瞧……”
贾环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个金色的铜管,放到了隆正帝眼前。
隆正帝不晓得他做什么怪,不过因为对贾环的信任,才一时没发作,睁眼看去,登时唬了一跳……
方才只能遥遥相望的河岸边,此刻好似忽地移到了眼前般,真山真水真人,竟看的清清楚楚!
“这是……”
隆正帝避开了铜管,面色惊诧的看向贾环,道:“这是千里眼?!”
贾环呵呵笑道:“不算千里眼,最多只能看个几里。这是臣那个妾室,给孩子们做的玩具。”
隆正帝闻言一怔,转头看向贾苍,果不其然,就见他和赢福人手一个小号的千里眼,正趴在船舷上看的高兴!
一时间,隆正帝竟不知该说什么才是……
李光地在一旁哼哼笑了笑,也举了举手中的铜管,道:“陛下莫听他鬼扯,这个玩意儿,贾小子若没用在战场上,老臣给他倒写个伏字!”
贾环打了个哈哈,道:“顺便,顺便用到了战场上……”
隆正帝闻言,瞪了他一眼后,喝道:“整日里满口胡言!给朕拿来!”
贾环笑道:“这个是给娘娘的,臣单给您准备了一个别样的!”
说罢,同苏培盛点了点头,苏培盛一张老脸笑的跟菊花褶子似得,转身离开了半柱香的功夫不到,就亲自举了个架子回来。
架子上,正有一个比贾环手里拿的千里眼更大更长的。
贾环接过架子,安放在甲板上,对着隆正帝坐在轮椅上的高度,调整了下支架的高度后,对他道:“陛下,您再看看!”
隆正帝见这个这般大,心里便知是好东西,满意的点点头,凑过脸去看,果不其然,千里眼中的人物更加清晰鲜活。
听着一旁李光地不满的怒哼声,隆正帝心里甭提多爽快。
不过看着看着,他脸上的得意就渐渐消失了……
原本偏瘫正在努力恢复的身体,竟生生板直起来,贾环见之忙道:“陛下,快放轻松,这阵儿可绷不得!”
一边说,一边将隆正帝往轮椅靠背上扶。
隆正帝脸色变得愈发难看了,回过头看向贾环,眼神阴沉。
贾环莫名其妙,一旁的李光地和董皇后也都噤声不解。
隆正帝眼神微微激荡,看着贾环一字一句道:“岸边的百姓,怎会清苦至斯?!”
贾环闻言,举起手中的望远镜看了看,只见岸边有不少百姓,大概有三四十名,却都是衣衫褴褛,这样的天气,好些人穿着单衣不说,还不能遮蔽尽身体。
一个个拿着铁锹,在挖着什么,看起来,都有些吃力,很是辛苦……
贾环看了稍许后,没放下望远镜,道:“陛下,看他们的脸色。”
隆正帝深深看了贾环一眼后,再回过头,对着镜桶,看向那群百姓。
只是这一看,他铁青的面色微微一滞……
一旁,李光地也举着他手中的望远镜看着,忽地笑了笑,道:“虽然生活辛苦多艰,可百姓脸上都带着笑意。
这便说明,他们的日子,有盼头……”
贾环放下望远镜,对隆正帝道:“陛下,百姓艰难了几十年,这三五年来,虽然渐渐开始休养生息,得了喘息,但想让他们短短二三年里,就摆脱贫穷,成为富庶之家,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只要他们愿意出力劳作,最多再有二三年,他们的日子就会大变样。
当然,臣所言的大变样,不是躺在家里就有饭吃,有银子花。
他们依旧会像今天这样,辛苦劳作。
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身上一定有完整的衣裳,家里米仓里有存粮,箱笼里有压箱底的银子。
百姓最苦的不是劳作,最苦的,是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
隆正帝闻言,叹息一声,道:“这些道理,朕难道不比你懂?
只是……
这两年国库日益丰盈,商税一年比一年足,朕原本以为,至少关中百姓,生活会大大加好……
却不想……
贾环,前几年你都在南边折腾,是不是越往南走,百姓生活反而越好?”
隆正帝有些希冀的看向贾环。
贾环却摇头道:“陛下,您最好准备好心思。
就算是江南,真正富庶之地,也多在少数的几块。
其他地方,顶多也就是温饱。
再加上这几年商业最发达的,都是水陆交通便利的大城名城,照顾不到许多小城和村落。
所以他们依旧过着极贫苦的生活。
他们的日子,甚至比关中百姓还苦……
如果不做出改变,他们的艰苦,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
哪怕朝廷不收他们的税,他们依旧苦难。
这不是臣信口开河,李相爷秉国多年,他应该知道,江南有太多小县城,穷成了什么样。
真真是全家只有一条裤子穿……
无论是盛世中,还是灾年内,他们都一般穷苦。”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隆正帝这一刻,真的震撼了,他没有去问李光地,也知道贾环说的真的。
只是,他从前竟从不知道!!
他能看到的数据,最低一级都是一省一省的粮税数据。
偶尔能出现一个府的,就一定是出现了很了不得的大事,多半是天灾。
至于县一级的,他从未见过。
也根本不知道,大秦境内,竟还有这样的事。
贾环笑了笑,道:“因为他们的家乡,土地太贫瘠。再加上越贫瘠的地方,越是混乱。
天高皇帝远,贪官恶绅相互勾结,欺压的百姓几乎喘不过气来,只能苟延残喘,一辈一辈的熬。”
“你还笑的出来?!!”
隆正帝真真震怒了,这一刻,他都有命龙舟折返,回京彻查此事的心思了!
他不重宗室,不重武勋,不重百官,唯重百姓。
却不想,他最最重视的人,竟生活成了这个样子!
“陛下陛下……不要急!
臣不是说了,如果不能做出改变,他们只会永远的沉沦受苦,可如今大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日子,自然会发生改变!
不然您说,这几年咱们君臣在折腾什么?”
贾环好言宽抚道。
若是其他事,隆正帝也就让他哄过去了。
可事关他最重视的民生,他如何肯随意糊弄过去。
隆正帝看着贾环正色道:“朕为何不知,你有安排这些穷苦百姓的打算?”
贾环讲道理:“陛下,想让这些百姓过上好日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脱离这片穷山恶水!
至少,在现在来说,那些地方就是穷山恶水!
留在那里熬,只能越熬越穷!”
其实何止是现在,就算几百年后,国家不仅分文的税不收,每年还财政拨付大量的扶贫钱款至贫困县,却越扶越贫。
那样好的情况下都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个时候又能有什么法子?
只能将这些地方的桌子,全部掀翻!
隆正帝闻言,恍然道:“你的意思是……将那些地势不美的百姓,都迁移到好地方?”
贾环点点头,道:“对,就是这样!
别说江南那些穷乡僻壤,连关中都一样。
关中的人口已经太多了,经过百余年的过重耕种,关中土地愈发贫瘠,养不了那么多人了。
还有河南、齐鲁、湘西等省份。
这世上多的是肥沃的土地,咱们的百姓何苦非要待在那贫贱的地方苦熬?”
隆正帝这下就彻底反应过来了,道:“你是想,将他们都迁徙到海外吧?”
李光地好笑的看着这一对君臣,眼见隆正帝被贾环一点点引到坑里去,故意使坏道:“陛下,可万莫被贾小子哄骗了。
黑辽之地开垦出来,再加上商贸大兴。
大秦这点子人口,自己都不够用。
这还没算西域之地……
若是让贾小子将人口都诓走了,大秦自己就坐蜡了。”
贾环皱眉狠狠瞪了李光地一眼后,对隆正帝笑道:“这老头儿真阴险!
他倒也不想想,臣怎会做那样的事!”
隆正帝狐疑的看着贾环,道:“你到底准备怎么做……
贾环,正如你所言,天下正在剧烈变革中,朕和老相国,都是即将老去的人了,头脑不如你灵活。
你究竟如何作想,说仔细了。”
贾环道:“臣开拓海外,不能只一味的依靠武力征服。
强如成吉思汗,打下了大半个世界,最终也不过是分崩离析的下场。”
“那你打算怎么做?”
这次开口的是李光地,他捏了捏残须,难得正经道:“你那套法子,老夫平日里也琢磨过。
但正如你所说,强如一代天骄,都难免身死国灭。
你又能怎么做呢?”
贾环笑道:“刚柔并济吧,尽量做到师出有名。
先派人去做买卖,咱们大秦在别处是外国人,越是那种落后的蛮夷之地,人的贪婪也就越不加遮掩。
咱们金山银海的流着,必有人眼红……
到时候,就有正义的借口派兵护商。
然后再谈判,争取获得驻兵权。
获得租界,再通商移民……
不止咱们往外面移民,也可以从外面引进许多仰慕天朝上邦,想来大秦赚银子的外国人,比如倭国和新罗国人。
大秦境内,许多道路都艰难险阻,需要理顺。
许多苦寒之地的土地开垦不易,如黑辽西域。
若让大秦自己的百姓来开垦,怕是会累死很多很多人……
大秦的每一个百姓都十分珍贵,可以勤劳劳作,却不必将命送在艰险之地。
因此,咱们可以从国外多招一些苦力劳工回来,让他们来做。
咱们付出真金白银,便不算压迫,当然,他们要比大秦的百姓便宜的多……
如此有来有往间,而大秦始终占据主动。
用不了几年,咱们就能控制住他们的金银命脉,武力又远远强盛过他们。
又不是粗暴的奴役压榨他们,反而给他们带去好处……
臣相信,他们的百姓,终究会认可我们。
随着他们国内的秦人越来越多,影响势力越来越大,将异国变成秦土也就水到渠成了。
到那个时候,臣以为,臣打下的疆土,要比成吉思汗占领的江山,稳固太多。
蒙古人只懂得毁灭,肆意剥削压迫,却不懂得创造财富。
所以,注定会失败。
臣却不然。”
“那你还不是要打量迁徙大秦的百姓?”
隆正帝听的怦然心动,不过到底还能压抑住,回到最初的疑点。
丁口,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都是朝廷最大的财富。
若是让丁口大量流失,那朝廷便会流失大量的财富,这是隆正帝不想看到的。
贾环笑道:“至少三五年内,不会大规模的迁移百姓。
臣希望内陆贫瘠之地的百姓,最好都能迁徙到沿海城市。
臣会让银行在沿海之地,兴建大量的工厂作坊,招手大量的劳力为工。
到时,百姓们不需耕种,只要在工厂作坊里劳作,就能养家糊口,还能过的很好。
陛下,这些百姓,在现在的家里,一家能有二三亩薄田就不错了。
他们一家多则十来口,少则四五口,全靠那点田地吃饭,怎能不穷苦?
一大家子人,只要几个人就能种完田,其他人只能闲着,无事可做。
这样的情况,不穷才是怪事。
可去了工厂,一家十口人,就能做十份工,这样的家子越大,赚到的工钱也就越多。
臣在外面不停开拓海外市场,根本不需担忧商货无处可卖。
如此,大秦国内可以不断加大工厂作坊的扩建。
也就能将越来越多的穷苦百姓解救出来,让他们能够凭借劳动过上富庶的生活。
朝廷还能收到更多的税负。
至于迁移百姓出海……
短时间内,会以银行体系下的商贾力量为主,去异国经商。
而朝廷这几年,要尽最大的努力,让百姓多生孩子!
可以以减免税负,减少徭役的方式,来鼓励百姓。
谁家生养三个孩子,奖励一只羊,生五个,奖励一头牛!
臣相信,大秦的人口,在二十年内,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
“你能等二十年?”
隆正帝不信道。
贾环哈哈一笑,道:“最多五年!等国内的百姓生了那么多孩子,只在国内打工,怕是养不好那么多孩子,只有去外面,去海外拼搏,才能赚取大量财富,养活好孩子。
陛下,大秦如今有一亿多人口啊!
十年内迁徙出一千万,留下的人口至少还有两亿,甚至三亿!
非但不会减少,只会更多!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
只要抓好了这个时机,大秦就会屹立千年不倒,无敌于世!
咱们君臣必须抓住这个时机,这是咱们君臣的历史使命!
所以臣之前才对张廷玉直言,换不了眼界就换人,不能与时俱进就下台!
事关国朝气运,任何人都不能拖后腿!
谁都没有这个分量!
至于眼前的这点苦难,陛下根本不必放在心里。
只要咱们君臣齐心,继续努力下去,百姓们眼下的这点苦难,只会让他们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日后努力奋斗!
非但不是坏事,还是好事!
当初若没城南庄子的数年历练,焉能有臣今日?
陛下就更不用说了,最地道的宝剑锋从磨砺出!
所以,陛下万不可因此而坏了心情,那就太小家子气了……”
“放屁!”
隆正帝骂了声后,平息了下因为激动神往而起伏的胸口,转头对一直给他揉按肩头的董皇后,道:“让御膳房准备些酒菜,今日,朕与贾环……还有老相国,一起喝几杯。”
……
PS:常在想,如果明清时期,中国不是闭关锁国,而是选择走出去,那现在的世界格局,会是什么样的……
“词虽粗气,但意却不俗,倒是符合贾小子的身份……”
待贾环唱罢,李光地看起来还算满意,点头点评道。
隆正帝细眸微眯,看着笑的阳光的贾环,和贾苍赢福两个小儿一一击掌。
贾苍倒罢了,隆正帝不熟悉。
但六皇子赢福……
他从未见过,赢福笑的这样欢快过。
在那座皇宫里,在赢福的家里,他都整日里怯生生的坐着,安安静静。
然而此刻,却激动的小脸上满脸通红,咧着嘴笑的欢实,用小手和贾环击掌庆祝。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有些僵硬的转了转脖颈,看着缓缓行驶的龙舟,渐行渐远的码头,两岸的青山白雪……
相比于那座皇城,那间紫宸阁……
一切,都是那样的鲜活。
怪道,赢昼如此抗拒为帝,不愿一辈子被困在宫里。
这一刻,隆正帝心中似明白了缘由。
不止赢昼,眼前那个顽的和傻子似的少年,不更是这般吗?
换做任何一人,有他这样的条件,想不谋反称帝都难。
唯独他……
视皇帝为世间最苦的差事,避之不及。
原来,宫外的日子,果然舒爽……
出了渭水码头,距离那座巍峨的神京城越来越远,周边的百姓也多了许多。
隆正帝身上盖着董皇后亲手披上的厚厚的狐裘,静静的看着他的江山。
这还是平生第一次,他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天下……
正看着,忽地,眼前多了个玩意儿,挡住了他的视线。
隆正帝细眉登时皱起,眼神凌厉的看向作怪之人。
却见贾环嬉笑道:“陛下,好东西!您用这个瞧……”
贾环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个金色的铜管,放到了隆正帝眼前。
隆正帝不晓得他做什么怪,不过因为对贾环的信任,才一时没发作,睁眼看去,登时唬了一跳……
方才只能遥遥相望的河岸边,此刻好似忽地移到了眼前般,真山真水真人,竟看的清清楚楚!
“这是……”
隆正帝避开了铜管,面色惊诧的看向贾环,道:“这是千里眼?!”
贾环呵呵笑道:“不算千里眼,最多只能看个几里。这是臣那个妾室,给孩子们做的玩具。”
隆正帝闻言一怔,转头看向贾苍,果不其然,就见他和赢福人手一个小号的千里眼,正趴在船舷上看的高兴!
一时间,隆正帝竟不知该说什么才是……
李光地在一旁哼哼笑了笑,也举了举手中的铜管,道:“陛下莫听他鬼扯,这个玩意儿,贾小子若没用在战场上,老臣给他倒写个伏字!”
贾环打了个哈哈,道:“顺便,顺便用到了战场上……”
隆正帝闻言,瞪了他一眼后,喝道:“整日里满口胡言!给朕拿来!”
贾环笑道:“这个是给娘娘的,臣单给您准备了一个别样的!”
说罢,同苏培盛点了点头,苏培盛一张老脸笑的跟菊花褶子似得,转身离开了半柱香的功夫不到,就亲自举了个架子回来。
架子上,正有一个比贾环手里拿的千里眼更大更长的。
贾环接过架子,安放在甲板上,对着隆正帝坐在轮椅上的高度,调整了下支架的高度后,对他道:“陛下,您再看看!”
隆正帝见这个这般大,心里便知是好东西,满意的点点头,凑过脸去看,果不其然,千里眼中的人物更加清晰鲜活。
听着一旁李光地不满的怒哼声,隆正帝心里甭提多爽快。
不过看着看着,他脸上的得意就渐渐消失了……
原本偏瘫正在努力恢复的身体,竟生生板直起来,贾环见之忙道:“陛下,快放轻松,这阵儿可绷不得!”
一边说,一边将隆正帝往轮椅靠背上扶。
隆正帝脸色变得愈发难看了,回过头看向贾环,眼神阴沉。
贾环莫名其妙,一旁的李光地和董皇后也都噤声不解。
隆正帝眼神微微激荡,看着贾环一字一句道:“岸边的百姓,怎会清苦至斯?!”
贾环闻言,举起手中的望远镜看了看,只见岸边有不少百姓,大概有三四十名,却都是衣衫褴褛,这样的天气,好些人穿着单衣不说,还不能遮蔽尽身体。
一个个拿着铁锹,在挖着什么,看起来,都有些吃力,很是辛苦……
贾环看了稍许后,没放下望远镜,道:“陛下,看他们的脸色。”
隆正帝深深看了贾环一眼后,再回过头,对着镜桶,看向那群百姓。
只是这一看,他铁青的面色微微一滞……
一旁,李光地也举着他手中的望远镜看着,忽地笑了笑,道:“虽然生活辛苦多艰,可百姓脸上都带着笑意。
这便说明,他们的日子,有盼头……”
贾环放下望远镜,对隆正帝道:“陛下,百姓艰难了几十年,这三五年来,虽然渐渐开始休养生息,得了喘息,但想让他们短短二三年里,就摆脱贫穷,成为富庶之家,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只要他们愿意出力劳作,最多再有二三年,他们的日子就会大变样。
当然,臣所言的大变样,不是躺在家里就有饭吃,有银子花。
他们依旧会像今天这样,辛苦劳作。
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身上一定有完整的衣裳,家里米仓里有存粮,箱笼里有压箱底的银子。
百姓最苦的不是劳作,最苦的,是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
隆正帝闻言,叹息一声,道:“这些道理,朕难道不比你懂?
只是……
这两年国库日益丰盈,商税一年比一年足,朕原本以为,至少关中百姓,生活会大大加好……
却不想……
贾环,前几年你都在南边折腾,是不是越往南走,百姓生活反而越好?”
隆正帝有些希冀的看向贾环。
贾环却摇头道:“陛下,您最好准备好心思。
就算是江南,真正富庶之地,也多在少数的几块。
其他地方,顶多也就是温饱。
再加上这几年商业最发达的,都是水陆交通便利的大城名城,照顾不到许多小城和村落。
所以他们依旧过着极贫苦的生活。
他们的日子,甚至比关中百姓还苦……
如果不做出改变,他们的艰苦,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
哪怕朝廷不收他们的税,他们依旧苦难。
这不是臣信口开河,李相爷秉国多年,他应该知道,江南有太多小县城,穷成了什么样。
真真是全家只有一条裤子穿……
无论是盛世中,还是灾年内,他们都一般穷苦。”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隆正帝这一刻,真的震撼了,他没有去问李光地,也知道贾环说的真的。
只是,他从前竟从不知道!!
他能看到的数据,最低一级都是一省一省的粮税数据。
偶尔能出现一个府的,就一定是出现了很了不得的大事,多半是天灾。
至于县一级的,他从未见过。
也根本不知道,大秦境内,竟还有这样的事。
贾环笑了笑,道:“因为他们的家乡,土地太贫瘠。再加上越贫瘠的地方,越是混乱。
天高皇帝远,贪官恶绅相互勾结,欺压的百姓几乎喘不过气来,只能苟延残喘,一辈一辈的熬。”
“你还笑的出来?!!”
隆正帝真真震怒了,这一刻,他都有命龙舟折返,回京彻查此事的心思了!
他不重宗室,不重武勋,不重百官,唯重百姓。
却不想,他最最重视的人,竟生活成了这个样子!
“陛下陛下……不要急!
臣不是说了,如果不能做出改变,他们只会永远的沉沦受苦,可如今大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日子,自然会发生改变!
不然您说,这几年咱们君臣在折腾什么?”
贾环好言宽抚道。
若是其他事,隆正帝也就让他哄过去了。
可事关他最重视的民生,他如何肯随意糊弄过去。
隆正帝看着贾环正色道:“朕为何不知,你有安排这些穷苦百姓的打算?”
贾环讲道理:“陛下,想让这些百姓过上好日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脱离这片穷山恶水!
至少,在现在来说,那些地方就是穷山恶水!
留在那里熬,只能越熬越穷!”
其实何止是现在,就算几百年后,国家不仅分文的税不收,每年还财政拨付大量的扶贫钱款至贫困县,却越扶越贫。
那样好的情况下都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个时候又能有什么法子?
只能将这些地方的桌子,全部掀翻!
隆正帝闻言,恍然道:“你的意思是……将那些地势不美的百姓,都迁移到好地方?”
贾环点点头,道:“对,就是这样!
别说江南那些穷乡僻壤,连关中都一样。
关中的人口已经太多了,经过百余年的过重耕种,关中土地愈发贫瘠,养不了那么多人了。
还有河南、齐鲁、湘西等省份。
这世上多的是肥沃的土地,咱们的百姓何苦非要待在那贫贱的地方苦熬?”
隆正帝这下就彻底反应过来了,道:“你是想,将他们都迁徙到海外吧?”
李光地好笑的看着这一对君臣,眼见隆正帝被贾环一点点引到坑里去,故意使坏道:“陛下,可万莫被贾小子哄骗了。
黑辽之地开垦出来,再加上商贸大兴。
大秦这点子人口,自己都不够用。
这还没算西域之地……
若是让贾小子将人口都诓走了,大秦自己就坐蜡了。”
贾环皱眉狠狠瞪了李光地一眼后,对隆正帝笑道:“这老头儿真阴险!
他倒也不想想,臣怎会做那样的事!”
隆正帝狐疑的看着贾环,道:“你到底准备怎么做……
贾环,正如你所言,天下正在剧烈变革中,朕和老相国,都是即将老去的人了,头脑不如你灵活。
你究竟如何作想,说仔细了。”
贾环道:“臣开拓海外,不能只一味的依靠武力征服。
强如成吉思汗,打下了大半个世界,最终也不过是分崩离析的下场。”
“那你打算怎么做?”
这次开口的是李光地,他捏了捏残须,难得正经道:“你那套法子,老夫平日里也琢磨过。
但正如你所说,强如一代天骄,都难免身死国灭。
你又能怎么做呢?”
贾环笑道:“刚柔并济吧,尽量做到师出有名。
先派人去做买卖,咱们大秦在别处是外国人,越是那种落后的蛮夷之地,人的贪婪也就越不加遮掩。
咱们金山银海的流着,必有人眼红……
到时候,就有正义的借口派兵护商。
然后再谈判,争取获得驻兵权。
获得租界,再通商移民……
不止咱们往外面移民,也可以从外面引进许多仰慕天朝上邦,想来大秦赚银子的外国人,比如倭国和新罗国人。
大秦境内,许多道路都艰难险阻,需要理顺。
许多苦寒之地的土地开垦不易,如黑辽西域。
若让大秦自己的百姓来开垦,怕是会累死很多很多人……
大秦的每一个百姓都十分珍贵,可以勤劳劳作,却不必将命送在艰险之地。
因此,咱们可以从国外多招一些苦力劳工回来,让他们来做。
咱们付出真金白银,便不算压迫,当然,他们要比大秦的百姓便宜的多……
如此有来有往间,而大秦始终占据主动。
用不了几年,咱们就能控制住他们的金银命脉,武力又远远强盛过他们。
又不是粗暴的奴役压榨他们,反而给他们带去好处……
臣相信,他们的百姓,终究会认可我们。
随着他们国内的秦人越来越多,影响势力越来越大,将异国变成秦土也就水到渠成了。
到那个时候,臣以为,臣打下的疆土,要比成吉思汗占领的江山,稳固太多。
蒙古人只懂得毁灭,肆意剥削压迫,却不懂得创造财富。
所以,注定会失败。
臣却不然。”
“那你还不是要打量迁徙大秦的百姓?”
隆正帝听的怦然心动,不过到底还能压抑住,回到最初的疑点。
丁口,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都是朝廷最大的财富。
若是让丁口大量流失,那朝廷便会流失大量的财富,这是隆正帝不想看到的。
贾环笑道:“至少三五年内,不会大规模的迁移百姓。
臣希望内陆贫瘠之地的百姓,最好都能迁徙到沿海城市。
臣会让银行在沿海之地,兴建大量的工厂作坊,招手大量的劳力为工。
到时,百姓们不需耕种,只要在工厂作坊里劳作,就能养家糊口,还能过的很好。
陛下,这些百姓,在现在的家里,一家能有二三亩薄田就不错了。
他们一家多则十来口,少则四五口,全靠那点田地吃饭,怎能不穷苦?
一大家子人,只要几个人就能种完田,其他人只能闲着,无事可做。
这样的情况,不穷才是怪事。
可去了工厂,一家十口人,就能做十份工,这样的家子越大,赚到的工钱也就越多。
臣在外面不停开拓海外市场,根本不需担忧商货无处可卖。
如此,大秦国内可以不断加大工厂作坊的扩建。
也就能将越来越多的穷苦百姓解救出来,让他们能够凭借劳动过上富庶的生活。
朝廷还能收到更多的税负。
至于迁移百姓出海……
短时间内,会以银行体系下的商贾力量为主,去异国经商。
而朝廷这几年,要尽最大的努力,让百姓多生孩子!
可以以减免税负,减少徭役的方式,来鼓励百姓。
谁家生养三个孩子,奖励一只羊,生五个,奖励一头牛!
臣相信,大秦的人口,在二十年内,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
“你能等二十年?”
隆正帝不信道。
贾环哈哈一笑,道:“最多五年!等国内的百姓生了那么多孩子,只在国内打工,怕是养不好那么多孩子,只有去外面,去海外拼搏,才能赚取大量财富,养活好孩子。
陛下,大秦如今有一亿多人口啊!
十年内迁徙出一千万,留下的人口至少还有两亿,甚至三亿!
非但不会减少,只会更多!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
只要抓好了这个时机,大秦就会屹立千年不倒,无敌于世!
咱们君臣必须抓住这个时机,这是咱们君臣的历史使命!
所以臣之前才对张廷玉直言,换不了眼界就换人,不能与时俱进就下台!
事关国朝气运,任何人都不能拖后腿!
谁都没有这个分量!
至于眼前的这点苦难,陛下根本不必放在心里。
只要咱们君臣齐心,继续努力下去,百姓们眼下的这点苦难,只会让他们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日后努力奋斗!
非但不是坏事,还是好事!
当初若没城南庄子的数年历练,焉能有臣今日?
陛下就更不用说了,最地道的宝剑锋从磨砺出!
所以,陛下万不可因此而坏了心情,那就太小家子气了……”
“放屁!”
隆正帝骂了声后,平息了下因为激动神往而起伏的胸口,转头对一直给他揉按肩头的董皇后,道:“让御膳房准备些酒菜,今日,朕与贾环……还有老相国,一起喝几杯。”
……
PS:常在想,如果明清时期,中国不是闭关锁国,而是选择走出去,那现在的世界格局,会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