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蒙古人‘入关’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我要当球长最新章节!
皇朝变革中得意人比比皆是,失意人同样不在少数。????? ?? ? ?.ranen`正如看似平静的江面下总有汹涌的暗潮在涌动。
毫无疑问,丁鑫的老子丁琯就是一个失意人,作为京城顺天府的一个捕头,参与了多次针对暗营围捕行动的他,虽然手上没有沾过复汉军的血,可他也在北京呆不下去了。
满清大搞‘强迁’的时候,丁家人知觉的早,躲过了一劫。可是面对复汉军的‘清算’,丁琯是再也无力逃脱了。因为他的儿子丁鑫是复汉军暗营北京站的成员之一。
丁琯被发配了,发配到了台湾。本来可以留在北京任职的丁鑫现在也成了台湾诸罗县刚刚建立的一个叫做‘布袋盐场’的治安队长。
二十四岁的丁鑫对于这个任命没什么不满意的,至少级别没落不是。他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就是面对再坎坷的前途也会勇敢前进。父亲的罪过已经完全清了,自己现在到了台湾,并不意味着自己一辈子都会在台湾。
再说了盐场啊,盐场的治安队长,是哪个人随随便便就能坐上的吗?这必须是信得过的自己人啊。
如果没有丁琯这个坑儿子的爹,丁鑫作为北京站的成员骨干,留在北京警局做个分局长也不在话下,但丁鑫不愿意放着老爹老娘俩人孤零零的迁去台湾,主动申请调去台湾。丁琯本来还有两年的盐场劳动改造,就自自然然的没有了。到了台湾后的丁琯,今后的一年时间中除了不能离开诸罗县,每十天要向治安队打个报告,就没别的事儿了。
作为一个孝顺儿子,丁鑫认为是很值得的。
二十四岁生日过后不到一个月,丁鑫便与他父母妻儿,一同踏上了去往台湾的旅程。因为行程不紧张,一家人没去天津坐海船,而是在通州走运河一路南下。
到了扬州,看了南京城,乘船抵到上海,然后一家人坐上海船抵到了台湾打狗港。
丁琯是大开眼界,山东、苏北的复苏,扬州、镇江的繁华,南京、上海别开生面的市容市貌,让这个一辈子都没出过京津的土鳖真正的长了见识。内心里对于陈汉的敬畏不自觉地提高了一大截,包括丁鑫本人,对于现在的南京、上海,也充满了不可思议。
从北京到南京,那就像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一样。
前者是一个古老的世界,走路、坐轿子、骑马,路面脏乱差,即使北京城是帝都,除了少数几条大道【外城】,其他的小道和胡同也是很够味的。随地大小便,污水垃圾到处是,这跟此时的巴黎伦敦那是属于一个世界,只不过丁家人没有见过巴黎伦敦。他们自幼生活在北京城里,早就习以为常了。
可是南京呢?这里有公交马车,有有轨马车,有私人马车,有畜力起重机,从港口到城市,主要街道都是清一色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两旁种植着绿树鲜花,各一段距离还有供斜角的凉亭、长椅。那时不时就会出现的红袖套们,两眼放光一样盯着每一个人,他们代表着陈汉朝廷强大的统治力,道路旁有着一个接一个的垃圾桶,还有高高竖起‘严谨随地大小便’、‘保存卫生,文明整洁’的大牌子,以及人来人往的公共厕所,这真的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把北京比的就像一个超级大乡下一样。
可越是看到陈汉的‘非同一般’,丁琯这心里头就越堵得慌。
北京比起南京来是差了不少,可再差也比台湾那偏僻野地强啊?
丁琯可是知道的,自己儿子身份证上的户籍所在地已经从北京改成了诸罗!
皇城根脚下的人本就有着一股傲气,结果眼睛一眨,自己儿子的籍贯就从皇城变成了乡下,那诸罗县在丁琯眼中就是个乡下,整个台湾比起北京来也是个大乡村。
丁母知道丁琯心里也很不好受,但她就是一句宽慰的话都不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是伟大的,她宁愿自己老两口跑来台湾受苦受累,也不愿意连累了儿子的前途。这一路上不知道抹了多少眼泪。从一个北京的警局分局长转眼间沦为海岛盐场的治安队长,这样的打击对一个丁母来说无疑是沉重的。
“娘,可别再哭了。我们当小辈的还能看着您二老独自来台湾受苦呢。”一旁丁鑫的妻子见状熟练的柔声抚慰道。当然,在她的眼中,丁鑫从北京的分局长沦落为狗屁布袋盐场的治安队长,那也绝对是发配了!
摇晃的马车箱挤进了四个大人俩小孩,是狭小而又拥挤,除了一个不大的箱子外,其他的一些衣物日用品,都给放在后头的马车上了。丁鑫在打狗港租了两辆马车。
丁琯始终在装死一样闭目养神。但是那花白的胡须,憔悴的面容,一种难以掩盖的苍老在证明他这内心的痛苦。
顺天府里的捕头那么多,自己怎么就不知道躲一躲呢?丁琯手上没沾过复汉军的血,他的罪名就是那一次次‘出勤’给累积起来的。一想起来他这心里头就钻心一样的痛。
“爹,这就快到盐场了。你可要打起精神来!”既然来了就要良好的融入进来,如果丁琯天天把北京挂在嘴边,盐场的人会怎么看丁鑫?他可不是盐场的一把手!
“爹知道,知道……”公门里混了半辈子的丁琯如何不知道呢,说话中长叹一口气。自己真的是把儿子给坑坏了。
台湾的布袋盐场,海南的莺歌盐场,再加上长芦盐场,这就是后世中国的三大盐场。这个时期布袋盐场刚刚开辟,莺歌盐场则完全不为人知。可陈鸣知道莺歌盐场在哪里,建在海山之间的莺歌盐场,尖峰岭的连绵群山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台风**,使这里长年烈日当空,有充分的光热进行盐业生产。海水含盐度高,堪称得天独厚。
一座盐场那就是一片银海,随着复汉军的北伐,各种俘虏和发配的人家,其中的一部分就给送到了台湾和海南。在眼下的时代里,盐场是绝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丁琯丁鑫可能都不知道,在那布袋盐场里头,他们俩说不定都还能碰到过去的熟人呢。
而与此同时,为章嘉三世南下开道的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扎萨克多罗达尔汗卓哩克图王哈拉柱,也在他自己的百人卫队以及整整一个营的复汉军护送下进抵了南京。
哈拉柱当然不会走海路,陆路也不可能,他走的是水路,跟丁家父子的行程一样,从张家口到北京,再到通州,乘船沿运河抵到扬州,然后到南京。
乌兰察布盟虽然是内蒙六盟之一,哈拉柱的四子王旗又是乌兰察布盟里的带头大哥,但他从没有这般深入的到过中原腹地。往日满蒙的会盟,要不是满清皇帝到热河,巡幸草原,要不就是蒙古人到北京。至少哈拉柱是从没有见过京津再往南的中国风情的。
陈鸣让他走水路,除了是因为水路快捷便利之余,也因为运河的左右两边区域乃是现在中国的精华地带。随着北京的被拿下,大批的百姓回归家园,运河两岸的田地多已经被开辟了出来。而即使海运已经开放,在铁路火车这一变革式的交通工具没有出现的情况下,内河运输的重要性也是不可能被完全取代的。
先前一日比一日萎缩的运河两岸经济已经有了复苏,而且复苏的势头很快。这里或许再难达到往日在中国经济上那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了,可看看这里,也总比让蒙古人去放马逛荡的强。这运河两岸的城市和繁多的人口更能向蒙古人展示中原强大的实力。
临清的市井比去年热闹的太多了,废墟一片的济宁也在迅速的重建中。在贡献了自家大部分钱粮后,悄无声息的被剥夺了实权的孔家、孟家等等,正瞧瞧的向济宁伸出手去。过往的经历告诉他们,想要继续保障家族的存在,就别把目光寄托在土地上。土地只是基础,经商理财才是维持家族的更有效的手段!而众所皆知的胶州湾和烟台,这两处即将开港的城市,孔孟曾颜四大家没有一个不眼红的,但生存智慧告诉他们,还是趁早别想望了。
现在的胶州、烟台那是山东区域里的新朝新贵的地盘,自己这种不尴不尬的身份,根本就没有插手的余地的。至少在前者还没有吃饱喝足的时候,是没有插手的份儿的。
沈世英不知道临清比之张家口如何,但是临清绝对不如北京繁华。
哈拉柱在山东境内的神色只有好奇式的兴奋,而并没有震惊感,直到船队抵到了清江浦。
在战火后复苏的清江浦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一船船的粮食、布绸和江南产物,从这里向北,从这里西向。向北进入山东,向西沿着黄河运送到中国的腹心。
虽然这里还没有恢复到最鼎盛时候的过五十万人口,“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但千万别小瞧了这个时代商人的眼光。
提前投资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商人都会点亮的技能。
淮安这个地方明显大有前途,又有几个商人会等人把盘子做大做熟了,自己再掺和进来呢?
而到了扬州,这跟北京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情,让哈拉柱是大开了一回眼界。等船队从扬州转到入江口瓜洲镇,看到往来长江之上络绎不绝的运船之后,哈拉柱把眼睛都睁大了。
“中原的富庶令我大开眼界。长江上往来的船只比四子王旗的牧民都要多。”
哈拉柱在瓜洲镇停了五天,因为他要学习觐见陈惠时候的礼节,陈汉跟满清的礼节可是有很大不同的。而他是真的感觉着五天里往来瓜洲镇的船只,比他四子王旗的人都要多,太多太密集了。
前后历时二十二天,哈拉柱安全抵达南京,沿途陈汉的繁荣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至于陈汉武力的强大,那是不需要用这些证明的。复汉军的战斗力已经用满蒙的鲜血在每一个蒙古人心中刻上了‘无敌’二字!
四子王旗分二十个苏木,也就是佐领,全旗上下人口接近一万七千三百人。而扣除了在战争中死难和被俘的人口,现在的四子王旗人口不足一万六千八百人。
对比中原的富庶,江南的繁华,哈拉柱印象最深的是中原的人多。沿途一路上,随随便便一个城镇里都能看到堪比整个四子王旗的人口,那些大的城市,更是比整个内蒙六盟的人口还多。虽然战争证明中原的城池真的不堪用了,但这里的即使一座县城都是那么的庞大。
哈拉柱曾经以为张家口已经算得上繁华,京师更是无与伦比的壮观,可是那北京比南京似乎也就那么回事。
南京城的人口现在已经超过了四十万,这是有户籍的,没户籍的外来人员也不下二十万人。不管是规模还是繁华都一点不逊于鼎盛时候的北京城,而且市井市容比当初的北京更强出的太多了。再脏的人也喜欢干净,哈拉柱记忆里的北京跟现在的那就一比,一个是大通铺,一个是上房雅间,下意识的就觉得后者超出太多了。
何况在南下之前,他还见到了北京城破败无比的一面。哪儿比得上眼前的人间天堂。
“如果这些都是自己的该多好!”
任何一个塞外游牧民族都对中原保佑着深深地‘期望’,蒙古人作为彻底断绝汉室江山的先烈,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只是这种冲动来得快,去得更快。因为复汉军那强大的战斗力毫不留情地警告着他不要心存半点非分之想。
“沈大人,这南京城头上架设了多少门大炮?”原谅哈拉柱问出这么个没水平的问题。
抵到南京的哈拉柱一刻也不停的就在南京城里转了起来,穿着绫罗绸缎,他也不像是汉人。圆胖大饼脸,红脸蛋,罗圈腿,与汉人站到一块对比,咋看咋不一样。
而哈拉柱震惊的发现,南京城并非只对着码头这一片城墙上布置了如此密集的大炮,整个南京城,他所看到的城墙上,一个个露天或是封闭、半封闭的炮位,根本不论重要不重要的位置,炮位都完全是一样的密集。哈拉柱可是清楚南京城墙的长度的,换算一下,他的心头不自觉地打起了寒颤来。如果这是真的!
沈世英谦逊的笑了笑,“南京城内城墙三十五里,布置轻重火炮一百零八门。外郭号称180里固然是有点虚数,各段用砖砌的部分加起来约四十里,加土山也有一百二三十里。布置有各类火炮一百五十二门,外加大小炮台五座。”
“此乃我朝都城所在,岂能疏忽大意。”沈世英说话的语气真的很谦逊,看着哈拉柱都忍不住变换了颜色的脸,笑的很无杀伤力。
不管哈拉柱此刻内心里确切是怎么想的,沈世英第一次觉得在都城布置上三百多门大炮还是挺不错的。至少对蒙古人的震慑,很有力量。而在此之前,他一直很赞同陈鸣的那句话的:
南京不需要城防炮!
当敌人打到都城的时候,这个国家也就可以灭亡了!
但是当时陈鸣这很有‘气势’的提议被朝野上下一致给否决了。南京不仅需要城防,还要有整个世界最厉害的城防,所以五个炮台,超过三百门大炮,尤其是里头超过一半的重炮,就陆陆续续的到来了。(未完待续。)
皇朝变革中得意人比比皆是,失意人同样不在少数。????? ?? ? ?.ranen`正如看似平静的江面下总有汹涌的暗潮在涌动。
毫无疑问,丁鑫的老子丁琯就是一个失意人,作为京城顺天府的一个捕头,参与了多次针对暗营围捕行动的他,虽然手上没有沾过复汉军的血,可他也在北京呆不下去了。
满清大搞‘强迁’的时候,丁家人知觉的早,躲过了一劫。可是面对复汉军的‘清算’,丁琯是再也无力逃脱了。因为他的儿子丁鑫是复汉军暗营北京站的成员之一。
丁琯被发配了,发配到了台湾。本来可以留在北京任职的丁鑫现在也成了台湾诸罗县刚刚建立的一个叫做‘布袋盐场’的治安队长。
二十四岁的丁鑫对于这个任命没什么不满意的,至少级别没落不是。他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就是面对再坎坷的前途也会勇敢前进。父亲的罪过已经完全清了,自己现在到了台湾,并不意味着自己一辈子都会在台湾。
再说了盐场啊,盐场的治安队长,是哪个人随随便便就能坐上的吗?这必须是信得过的自己人啊。
如果没有丁琯这个坑儿子的爹,丁鑫作为北京站的成员骨干,留在北京警局做个分局长也不在话下,但丁鑫不愿意放着老爹老娘俩人孤零零的迁去台湾,主动申请调去台湾。丁琯本来还有两年的盐场劳动改造,就自自然然的没有了。到了台湾后的丁琯,今后的一年时间中除了不能离开诸罗县,每十天要向治安队打个报告,就没别的事儿了。
作为一个孝顺儿子,丁鑫认为是很值得的。
二十四岁生日过后不到一个月,丁鑫便与他父母妻儿,一同踏上了去往台湾的旅程。因为行程不紧张,一家人没去天津坐海船,而是在通州走运河一路南下。
到了扬州,看了南京城,乘船抵到上海,然后一家人坐上海船抵到了台湾打狗港。
丁琯是大开眼界,山东、苏北的复苏,扬州、镇江的繁华,南京、上海别开生面的市容市貌,让这个一辈子都没出过京津的土鳖真正的长了见识。内心里对于陈汉的敬畏不自觉地提高了一大截,包括丁鑫本人,对于现在的南京、上海,也充满了不可思议。
从北京到南京,那就像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一样。
前者是一个古老的世界,走路、坐轿子、骑马,路面脏乱差,即使北京城是帝都,除了少数几条大道【外城】,其他的小道和胡同也是很够味的。随地大小便,污水垃圾到处是,这跟此时的巴黎伦敦那是属于一个世界,只不过丁家人没有见过巴黎伦敦。他们自幼生活在北京城里,早就习以为常了。
可是南京呢?这里有公交马车,有有轨马车,有私人马车,有畜力起重机,从港口到城市,主要街道都是清一色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两旁种植着绿树鲜花,各一段距离还有供斜角的凉亭、长椅。那时不时就会出现的红袖套们,两眼放光一样盯着每一个人,他们代表着陈汉朝廷强大的统治力,道路旁有着一个接一个的垃圾桶,还有高高竖起‘严谨随地大小便’、‘保存卫生,文明整洁’的大牌子,以及人来人往的公共厕所,这真的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把北京比的就像一个超级大乡下一样。
可越是看到陈汉的‘非同一般’,丁琯这心里头就越堵得慌。
北京比起南京来是差了不少,可再差也比台湾那偏僻野地强啊?
丁琯可是知道的,自己儿子身份证上的户籍所在地已经从北京改成了诸罗!
皇城根脚下的人本就有着一股傲气,结果眼睛一眨,自己儿子的籍贯就从皇城变成了乡下,那诸罗县在丁琯眼中就是个乡下,整个台湾比起北京来也是个大乡村。
丁母知道丁琯心里也很不好受,但她就是一句宽慰的话都不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是伟大的,她宁愿自己老两口跑来台湾受苦受累,也不愿意连累了儿子的前途。这一路上不知道抹了多少眼泪。从一个北京的警局分局长转眼间沦为海岛盐场的治安队长,这样的打击对一个丁母来说无疑是沉重的。
“娘,可别再哭了。我们当小辈的还能看着您二老独自来台湾受苦呢。”一旁丁鑫的妻子见状熟练的柔声抚慰道。当然,在她的眼中,丁鑫从北京的分局长沦落为狗屁布袋盐场的治安队长,那也绝对是发配了!
摇晃的马车箱挤进了四个大人俩小孩,是狭小而又拥挤,除了一个不大的箱子外,其他的一些衣物日用品,都给放在后头的马车上了。丁鑫在打狗港租了两辆马车。
丁琯始终在装死一样闭目养神。但是那花白的胡须,憔悴的面容,一种难以掩盖的苍老在证明他这内心的痛苦。
顺天府里的捕头那么多,自己怎么就不知道躲一躲呢?丁琯手上没沾过复汉军的血,他的罪名就是那一次次‘出勤’给累积起来的。一想起来他这心里头就钻心一样的痛。
“爹,这就快到盐场了。你可要打起精神来!”既然来了就要良好的融入进来,如果丁琯天天把北京挂在嘴边,盐场的人会怎么看丁鑫?他可不是盐场的一把手!
“爹知道,知道……”公门里混了半辈子的丁琯如何不知道呢,说话中长叹一口气。自己真的是把儿子给坑坏了。
台湾的布袋盐场,海南的莺歌盐场,再加上长芦盐场,这就是后世中国的三大盐场。这个时期布袋盐场刚刚开辟,莺歌盐场则完全不为人知。可陈鸣知道莺歌盐场在哪里,建在海山之间的莺歌盐场,尖峰岭的连绵群山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台风**,使这里长年烈日当空,有充分的光热进行盐业生产。海水含盐度高,堪称得天独厚。
一座盐场那就是一片银海,随着复汉军的北伐,各种俘虏和发配的人家,其中的一部分就给送到了台湾和海南。在眼下的时代里,盐场是绝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丁琯丁鑫可能都不知道,在那布袋盐场里头,他们俩说不定都还能碰到过去的熟人呢。
而与此同时,为章嘉三世南下开道的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扎萨克多罗达尔汗卓哩克图王哈拉柱,也在他自己的百人卫队以及整整一个营的复汉军护送下进抵了南京。
哈拉柱当然不会走海路,陆路也不可能,他走的是水路,跟丁家父子的行程一样,从张家口到北京,再到通州,乘船沿运河抵到扬州,然后到南京。
乌兰察布盟虽然是内蒙六盟之一,哈拉柱的四子王旗又是乌兰察布盟里的带头大哥,但他从没有这般深入的到过中原腹地。往日满蒙的会盟,要不是满清皇帝到热河,巡幸草原,要不就是蒙古人到北京。至少哈拉柱是从没有见过京津再往南的中国风情的。
陈鸣让他走水路,除了是因为水路快捷便利之余,也因为运河的左右两边区域乃是现在中国的精华地带。随着北京的被拿下,大批的百姓回归家园,运河两岸的田地多已经被开辟了出来。而即使海运已经开放,在铁路火车这一变革式的交通工具没有出现的情况下,内河运输的重要性也是不可能被完全取代的。
先前一日比一日萎缩的运河两岸经济已经有了复苏,而且复苏的势头很快。这里或许再难达到往日在中国经济上那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了,可看看这里,也总比让蒙古人去放马逛荡的强。这运河两岸的城市和繁多的人口更能向蒙古人展示中原强大的实力。
临清的市井比去年热闹的太多了,废墟一片的济宁也在迅速的重建中。在贡献了自家大部分钱粮后,悄无声息的被剥夺了实权的孔家、孟家等等,正瞧瞧的向济宁伸出手去。过往的经历告诉他们,想要继续保障家族的存在,就别把目光寄托在土地上。土地只是基础,经商理财才是维持家族的更有效的手段!而众所皆知的胶州湾和烟台,这两处即将开港的城市,孔孟曾颜四大家没有一个不眼红的,但生存智慧告诉他们,还是趁早别想望了。
现在的胶州、烟台那是山东区域里的新朝新贵的地盘,自己这种不尴不尬的身份,根本就没有插手的余地的。至少在前者还没有吃饱喝足的时候,是没有插手的份儿的。
沈世英不知道临清比之张家口如何,但是临清绝对不如北京繁华。
哈拉柱在山东境内的神色只有好奇式的兴奋,而并没有震惊感,直到船队抵到了清江浦。
在战火后复苏的清江浦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一船船的粮食、布绸和江南产物,从这里向北,从这里西向。向北进入山东,向西沿着黄河运送到中国的腹心。
虽然这里还没有恢复到最鼎盛时候的过五十万人口,“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但千万别小瞧了这个时代商人的眼光。
提前投资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商人都会点亮的技能。
淮安这个地方明显大有前途,又有几个商人会等人把盘子做大做熟了,自己再掺和进来呢?
而到了扬州,这跟北京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情,让哈拉柱是大开了一回眼界。等船队从扬州转到入江口瓜洲镇,看到往来长江之上络绎不绝的运船之后,哈拉柱把眼睛都睁大了。
“中原的富庶令我大开眼界。长江上往来的船只比四子王旗的牧民都要多。”
哈拉柱在瓜洲镇停了五天,因为他要学习觐见陈惠时候的礼节,陈汉跟满清的礼节可是有很大不同的。而他是真的感觉着五天里往来瓜洲镇的船只,比他四子王旗的人都要多,太多太密集了。
前后历时二十二天,哈拉柱安全抵达南京,沿途陈汉的繁荣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至于陈汉武力的强大,那是不需要用这些证明的。复汉军的战斗力已经用满蒙的鲜血在每一个蒙古人心中刻上了‘无敌’二字!
四子王旗分二十个苏木,也就是佐领,全旗上下人口接近一万七千三百人。而扣除了在战争中死难和被俘的人口,现在的四子王旗人口不足一万六千八百人。
对比中原的富庶,江南的繁华,哈拉柱印象最深的是中原的人多。沿途一路上,随随便便一个城镇里都能看到堪比整个四子王旗的人口,那些大的城市,更是比整个内蒙六盟的人口还多。虽然战争证明中原的城池真的不堪用了,但这里的即使一座县城都是那么的庞大。
哈拉柱曾经以为张家口已经算得上繁华,京师更是无与伦比的壮观,可是那北京比南京似乎也就那么回事。
南京城的人口现在已经超过了四十万,这是有户籍的,没户籍的外来人员也不下二十万人。不管是规模还是繁华都一点不逊于鼎盛时候的北京城,而且市井市容比当初的北京更强出的太多了。再脏的人也喜欢干净,哈拉柱记忆里的北京跟现在的那就一比,一个是大通铺,一个是上房雅间,下意识的就觉得后者超出太多了。
何况在南下之前,他还见到了北京城破败无比的一面。哪儿比得上眼前的人间天堂。
“如果这些都是自己的该多好!”
任何一个塞外游牧民族都对中原保佑着深深地‘期望’,蒙古人作为彻底断绝汉室江山的先烈,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只是这种冲动来得快,去得更快。因为复汉军那强大的战斗力毫不留情地警告着他不要心存半点非分之想。
“沈大人,这南京城头上架设了多少门大炮?”原谅哈拉柱问出这么个没水平的问题。
抵到南京的哈拉柱一刻也不停的就在南京城里转了起来,穿着绫罗绸缎,他也不像是汉人。圆胖大饼脸,红脸蛋,罗圈腿,与汉人站到一块对比,咋看咋不一样。
而哈拉柱震惊的发现,南京城并非只对着码头这一片城墙上布置了如此密集的大炮,整个南京城,他所看到的城墙上,一个个露天或是封闭、半封闭的炮位,根本不论重要不重要的位置,炮位都完全是一样的密集。哈拉柱可是清楚南京城墙的长度的,换算一下,他的心头不自觉地打起了寒颤来。如果这是真的!
沈世英谦逊的笑了笑,“南京城内城墙三十五里,布置轻重火炮一百零八门。外郭号称180里固然是有点虚数,各段用砖砌的部分加起来约四十里,加土山也有一百二三十里。布置有各类火炮一百五十二门,外加大小炮台五座。”
“此乃我朝都城所在,岂能疏忽大意。”沈世英说话的语气真的很谦逊,看着哈拉柱都忍不住变换了颜色的脸,笑的很无杀伤力。
不管哈拉柱此刻内心里确切是怎么想的,沈世英第一次觉得在都城布置上三百多门大炮还是挺不错的。至少对蒙古人的震慑,很有力量。而在此之前,他一直很赞同陈鸣的那句话的:
南京不需要城防炮!
当敌人打到都城的时候,这个国家也就可以灭亡了!
但是当时陈鸣这很有‘气势’的提议被朝野上下一致给否决了。南京不仅需要城防,还要有整个世界最厉害的城防,所以五个炮台,超过三百门大炮,尤其是里头超过一半的重炮,就陆陆续续的到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