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改编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电影教师最新章节!
《时间囚徒》已经交给电影频道,剩下的都是他们的事,不需要张然操心。他工作的重心又放到了教学上,继续跟学生打成一片。
当然,张然课余也没有闲着,开始思考自己的第二部电影。关于第二部电影,他已经考虑一段时间了。
这一次他希望能拍一部能够公映的电影。
如果还待在美国,张然有很多选择,比如《电锯惊魂》、《鬼影实录》绝对能一举成名。不过在国内,一个新人导演,张然选择的余地不多。
现在市场行情太差,拍商业片风险太大,张然输不起,新人导演如果第一部电影砸锅,就没以后了,不会再有投资人投钱。相对而言,走海外影展的路线风险要小些。只要在海外拿奖,回本的可能性很大。
ucla跟圣丹斯电影节签有协议,张然是ucla的毕业生,可以让学校做推荐。只要电影有一定的水准,入围圣丹斯电影节的可能性很大。林诣彬的《明日好运到》就是得到了学校的推荐,最终才在圣丹斯大放异彩的。
经过反复思考,张然选择了一部最适合他的影片《爆裂鼓手》。
电影大致讲述的是音乐学院的新生安德鲁是一心想成为查理-帕克那样的传奇鼓手,在加入竞争激烈的校爵士乐队后,他看到了一线接近梦想的曙光,然后开始接受魔鬼导师弗莱彻的地狱式训练。
最后在卡内基音乐厅台上,安德鲁发现弗莱彻给自己的是错误的乐谱,弗莱彻是要毁掉自己的前程。弗莱彻知道,卡内基音乐厅的业界大佬们过耳不忘。不过安德鲁在承受打击之后,最终返身回到舞台,绝地反击,用鼓当起了指挥,用音乐征服了所有人。
这是一个看上去特别励志,但实际上非常残酷的故事!
把外国的故事搬到国内难度很大,文化的鸿沟很难抹平。国内改编国外的电影不少,但成功着寥寥,能够说得上好的恐怕就是《疯狂的石头》借鉴《两杆大烟枪》,《人在囧途》借鉴《飞机、火车和汽车》了。
不过张然觉得把《爆裂鼓手》搬到国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这一点从《爆裂鼓手》的票房就可以看出来。《爆裂鼓手》在欧美的票房相当一般,在东亚的表现却相当惊人,日本票房300多万美元,韩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100万美元,可惜电影没有在中国上映,如果中国能同步上映,超过2000万美元完全有可能。
更有意思的是《爆裂鼓手》国内观众看完不少人觉得特别励志;而欧美的媒体基本上认为电影是一部悲剧,男主角失去了自我。
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的问题,在东亚大家相信严师出高徒,能接受弗莱彻那样的老师;而在欧美弗莱彻类的老师比较少见,因此弗莱彻在很多人心里是恶魔的形象。
张然打算拍《爆裂鼓手》的原因很简单,电影的剧本非常出色,获得了奥斯卡多项提名,并最终斩获了两项大奖,要是拍出来,送到电影节去参赛,获奖的可能性很大。
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爆裂鼓手》场景非常简单,除了撞车一场戏,其他戏基本上都是在排练室和舞台上进行,基本上都是室内戏,电影成本只有330万美元,非常低。北电有排练室,也有剧场,可以就地取材。
另外,电影的拍摄和制作周期非常短,《爆裂鼓手》只拍了十九天。对有教学任务的张然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爆裂鼓手》是2014年片子,比较新,张然的记忆非常清晰,写出来很容易。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动手,一部电影光有一个故事不行,还得有主题,或者说精神内核,电影的精神内核才是真正动人的东西。
为什么《超人》、《蜘蛛侠》这些电影评价都一般,而同样是漫画改编的《黑暗骑士》却能够备受追捧?就在于诺兰在电影中注入了相当深刻的思想,使这部影片做到了雅俗共赏的程度。
那么《爆裂鼓手》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是不疯魔不成活?是突破自我?还是是为了艺术的自我献祭?
如果是几个月前的张然,他一定会认为电影是在讲不疯魔不成活,是为了艺术的自我献祭;但现在他觉得电影是在讲人的*,是讲*对内心的吞噬。
《爆裂鼓手》是个小故事,但有大命题,折磨与被折磨,都是表皮,甚至连成功都是皮。在这一点《爆裂鼓手》和《黑天鹅》异曲同工,都在展示成功光环下的黑暗面,为了成功而渐渐失去的人性。
其实成功没有唯一的答案,成为大师名垂青史往往是偶然的事情。想要成功必须有一个要素,那就是热爱。片中的安德鲁从撕掉家里的音乐海报时就已经不爱音乐了,他看着幼时的录像带流泪,他是那么难过,却没有想过把鼓拿出来敲一敲。当他被老师一次次打骂后,他的初衷,他对架子鼓的热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变态的想要追求极致的渴望,是那400多下的极限速度。
影片的最后安德鲁确实做到了,他肯定会被现场的观众都记住,会进入林肯中心。但问题就在于进入林肯中心是否就意味着成为查理帕克?实际上差得很远。安德鲁那个自杀的师兄肖恩凯西不但进入了林肯中心,而且是林肯中心的首席,他都没有成为查理帕克,更何况安德鲁了。安德鲁失去了成为查理帕克的可能性,倒是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肖恩凯西。他走上了跟肖恩凯西同样的道路,都拥有了高明的技术,却又失去了对音乐的热爱。
查理帕克之所以牛,在于开拓了爵士乐,将爵士乐带到了新境界。手速400,林肯中心,只是成为一个好乐手的基础,基本功过关了,才能正确诠释乐曲,才能摸索着建立自己的音乐人格,才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
安德鲁是有天分的,而且非常努力,也许他本来是真的可能成为第二个查理帕克,但当他失去对音乐的热爱后,无疑失去了这种可能性,这对无论是对他,还是对弗莱彻都是一个悲剧。
这就像一个人爱因斯坦似的天才在老师的压迫下日夜做题,写到食指流血,满脑子全是试卷,终于考进了清华。能考进清华很牛,但对爱因斯坦来说,变成一个不在热爱物理学,只会做题和考试的机器是不是巨大的悲剧?
从这个角度而言,《爆裂鼓手》是反励志,反成功学的!
想明白《爆裂鼓手》要表达的东西后,该思考的就是如何改编的问题了。要把《爆裂鼓手》变成中国的故事肯定得做修改,因为电影讲的是爵士鼓手的故事,爵士乐这东西,在国内不能说没有,但实在太小众了。
张然想到了两种改编法,一种是把故事放到香江,张国荣就曾经拍过一部叫《鼓手》的电影;另一种是把鼓手换掉,改成其他的,比如说小提琴手,陈凯哥就拍过关于小提琴的电影《和你在一起》,里面也有严师和高徒。
把故事放到香江有些麻烦,关键是会爵士鼓的演员不好找,因此张然选择了小提琴手。把鼓手换成小提琴问题不大,小提琴同样可以追求手速,同样可以让人热血沸腾。张然记得一只潘婷泰国的广告片,在影片的最后哑巴女孩拿着满身伤痕的小提琴,拉出《卡农》的时候,给人的冲击力丝毫不逊于《爆裂鼓手》。
张然按照好莱坞三段式剧本的写法把故事分成三块,每一块又进行细分,分别列出每一个阶段的情节点,然后开始增添血肉。
虽然张然觉得电影是悲剧,不过在写故事的时候还是尽量中立,站在客观的角度对事件进行叙述,并不代入自己的情感,也不打算给出结论。到底是励志,还是黑暗,让观众自己判断比较好!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张然读了一遍刚写的情节,感觉很满意,“人应该掌握技术,但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否则就成了技术的傀儡,那就太可怜了!”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
张然侧耳一听,是在敲自己的门没错。他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快十点了,大晚上的,谁在敲门?
他走到门口,打开房门一看,竟然是季辰。
《时间囚徒》已经交给电影频道,剩下的都是他们的事,不需要张然操心。他工作的重心又放到了教学上,继续跟学生打成一片。
当然,张然课余也没有闲着,开始思考自己的第二部电影。关于第二部电影,他已经考虑一段时间了。
这一次他希望能拍一部能够公映的电影。
如果还待在美国,张然有很多选择,比如《电锯惊魂》、《鬼影实录》绝对能一举成名。不过在国内,一个新人导演,张然选择的余地不多。
现在市场行情太差,拍商业片风险太大,张然输不起,新人导演如果第一部电影砸锅,就没以后了,不会再有投资人投钱。相对而言,走海外影展的路线风险要小些。只要在海外拿奖,回本的可能性很大。
ucla跟圣丹斯电影节签有协议,张然是ucla的毕业生,可以让学校做推荐。只要电影有一定的水准,入围圣丹斯电影节的可能性很大。林诣彬的《明日好运到》就是得到了学校的推荐,最终才在圣丹斯大放异彩的。
经过反复思考,张然选择了一部最适合他的影片《爆裂鼓手》。
电影大致讲述的是音乐学院的新生安德鲁是一心想成为查理-帕克那样的传奇鼓手,在加入竞争激烈的校爵士乐队后,他看到了一线接近梦想的曙光,然后开始接受魔鬼导师弗莱彻的地狱式训练。
最后在卡内基音乐厅台上,安德鲁发现弗莱彻给自己的是错误的乐谱,弗莱彻是要毁掉自己的前程。弗莱彻知道,卡内基音乐厅的业界大佬们过耳不忘。不过安德鲁在承受打击之后,最终返身回到舞台,绝地反击,用鼓当起了指挥,用音乐征服了所有人。
这是一个看上去特别励志,但实际上非常残酷的故事!
把外国的故事搬到国内难度很大,文化的鸿沟很难抹平。国内改编国外的电影不少,但成功着寥寥,能够说得上好的恐怕就是《疯狂的石头》借鉴《两杆大烟枪》,《人在囧途》借鉴《飞机、火车和汽车》了。
不过张然觉得把《爆裂鼓手》搬到国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这一点从《爆裂鼓手》的票房就可以看出来。《爆裂鼓手》在欧美的票房相当一般,在东亚的表现却相当惊人,日本票房300多万美元,韩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100万美元,可惜电影没有在中国上映,如果中国能同步上映,超过2000万美元完全有可能。
更有意思的是《爆裂鼓手》国内观众看完不少人觉得特别励志;而欧美的媒体基本上认为电影是一部悲剧,男主角失去了自我。
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的问题,在东亚大家相信严师出高徒,能接受弗莱彻那样的老师;而在欧美弗莱彻类的老师比较少见,因此弗莱彻在很多人心里是恶魔的形象。
张然打算拍《爆裂鼓手》的原因很简单,电影的剧本非常出色,获得了奥斯卡多项提名,并最终斩获了两项大奖,要是拍出来,送到电影节去参赛,获奖的可能性很大。
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爆裂鼓手》场景非常简单,除了撞车一场戏,其他戏基本上都是在排练室和舞台上进行,基本上都是室内戏,电影成本只有330万美元,非常低。北电有排练室,也有剧场,可以就地取材。
另外,电影的拍摄和制作周期非常短,《爆裂鼓手》只拍了十九天。对有教学任务的张然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爆裂鼓手》是2014年片子,比较新,张然的记忆非常清晰,写出来很容易。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动手,一部电影光有一个故事不行,还得有主题,或者说精神内核,电影的精神内核才是真正动人的东西。
为什么《超人》、《蜘蛛侠》这些电影评价都一般,而同样是漫画改编的《黑暗骑士》却能够备受追捧?就在于诺兰在电影中注入了相当深刻的思想,使这部影片做到了雅俗共赏的程度。
那么《爆裂鼓手》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是不疯魔不成活?是突破自我?还是是为了艺术的自我献祭?
如果是几个月前的张然,他一定会认为电影是在讲不疯魔不成活,是为了艺术的自我献祭;但现在他觉得电影是在讲人的*,是讲*对内心的吞噬。
《爆裂鼓手》是个小故事,但有大命题,折磨与被折磨,都是表皮,甚至连成功都是皮。在这一点《爆裂鼓手》和《黑天鹅》异曲同工,都在展示成功光环下的黑暗面,为了成功而渐渐失去的人性。
其实成功没有唯一的答案,成为大师名垂青史往往是偶然的事情。想要成功必须有一个要素,那就是热爱。片中的安德鲁从撕掉家里的音乐海报时就已经不爱音乐了,他看着幼时的录像带流泪,他是那么难过,却没有想过把鼓拿出来敲一敲。当他被老师一次次打骂后,他的初衷,他对架子鼓的热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变态的想要追求极致的渴望,是那400多下的极限速度。
影片的最后安德鲁确实做到了,他肯定会被现场的观众都记住,会进入林肯中心。但问题就在于进入林肯中心是否就意味着成为查理帕克?实际上差得很远。安德鲁那个自杀的师兄肖恩凯西不但进入了林肯中心,而且是林肯中心的首席,他都没有成为查理帕克,更何况安德鲁了。安德鲁失去了成为查理帕克的可能性,倒是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肖恩凯西。他走上了跟肖恩凯西同样的道路,都拥有了高明的技术,却又失去了对音乐的热爱。
查理帕克之所以牛,在于开拓了爵士乐,将爵士乐带到了新境界。手速400,林肯中心,只是成为一个好乐手的基础,基本功过关了,才能正确诠释乐曲,才能摸索着建立自己的音乐人格,才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
安德鲁是有天分的,而且非常努力,也许他本来是真的可能成为第二个查理帕克,但当他失去对音乐的热爱后,无疑失去了这种可能性,这对无论是对他,还是对弗莱彻都是一个悲剧。
这就像一个人爱因斯坦似的天才在老师的压迫下日夜做题,写到食指流血,满脑子全是试卷,终于考进了清华。能考进清华很牛,但对爱因斯坦来说,变成一个不在热爱物理学,只会做题和考试的机器是不是巨大的悲剧?
从这个角度而言,《爆裂鼓手》是反励志,反成功学的!
想明白《爆裂鼓手》要表达的东西后,该思考的就是如何改编的问题了。要把《爆裂鼓手》变成中国的故事肯定得做修改,因为电影讲的是爵士鼓手的故事,爵士乐这东西,在国内不能说没有,但实在太小众了。
张然想到了两种改编法,一种是把故事放到香江,张国荣就曾经拍过一部叫《鼓手》的电影;另一种是把鼓手换掉,改成其他的,比如说小提琴手,陈凯哥就拍过关于小提琴的电影《和你在一起》,里面也有严师和高徒。
把故事放到香江有些麻烦,关键是会爵士鼓的演员不好找,因此张然选择了小提琴手。把鼓手换成小提琴问题不大,小提琴同样可以追求手速,同样可以让人热血沸腾。张然记得一只潘婷泰国的广告片,在影片的最后哑巴女孩拿着满身伤痕的小提琴,拉出《卡农》的时候,给人的冲击力丝毫不逊于《爆裂鼓手》。
张然按照好莱坞三段式剧本的写法把故事分成三块,每一块又进行细分,分别列出每一个阶段的情节点,然后开始增添血肉。
虽然张然觉得电影是悲剧,不过在写故事的时候还是尽量中立,站在客观的角度对事件进行叙述,并不代入自己的情感,也不打算给出结论。到底是励志,还是黑暗,让观众自己判断比较好!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张然读了一遍刚写的情节,感觉很满意,“人应该掌握技术,但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否则就成了技术的傀儡,那就太可怜了!”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
张然侧耳一听,是在敲自己的门没错。他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快十点了,大晚上的,谁在敲门?
他走到门口,打开房门一看,竟然是季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