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舍人黄淮的远见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舍人黄淮的远见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

    在所有的使团中,瓦剌的使团规模最大。

    把秃孛罗之所以带了五百多人,并不完全是来大明混吃混喝的,而是因为瓦剌与鞑靼交手没多久,生怕在路上被人干掉,这才多带了点精锐。

    大明从把秃孛罗口中得知了鬼力赤被阿鲁台杀掉,改立本雅失里为大汗的消息。

    朱允炆、徐辉祖、铁铉等人终于明白了阿鲁台为何会在打瓦剌不成之后,进攻威虏城,这是想在本雅失里面前展示自己的力量,也想告诉本雅失里自己才是他恢复大元,重兴正统的唯一选择。

    只不过,阿鲁台选错了对象。

    瓦剌这些年一直在休养生息,带头的还是马哈木这个阴狠的家伙,轻易赢不了。打大明,更是不智的选择。

    兵部审时度势,上书建议联合瓦剌,借力收拾鞑靼。

    解缙、杨士奇、徐辉祖、杨荣等人,对兵部的建议十分支持。这种方略不需要大明出多少力,就能将本雅失里、阿鲁台收拾一顿,报一箭之仇。

    舍人黄淮整理着武英殿的图书,朱允炆看的书很杂,前朝史书,星象天文,地理志怪,小说戏剧等都有,时不时桌案上就堆起一摞书。

    收拾走了,放入书柜中一时找不到又是费心。

    听说上一个武英殿舍人就是因为总也记不住图书放在哪里,皇上要找书,半天也找不出来被调出去的。

    黄淮进入武英殿,也不过只有两个月。为了整理好图书、图册,黄淮使用了国子监图书馆藏的方式,分门别类,编写序列,明栏彰目,让图书、册页查找变得极是简单。

    “黄淮,将《大元一统志》第三卷找出来。”

    朱允炆批阅过一封奏折,将毛笔搁置在砚台。

    黄淮很快便找出《大元一统志》第三卷,呈送给朱允炆。

    朱允炆翻看着《大元一统志》,对垂手听差的黄淮说:“黄淮,你认为我朝是否有必要,修一部舆地图经,地理总志?”

    黄淮深吸了一口气,自洪武年三十年中进士以来,至今已有十年。

    十年来,官场沉浮,风云不断,内阁官员都换了几茬,各种人才不断涌现,而偏偏自己,始终被埋没。

    建文皇帝不缺人才,他有解缙这个大才子,杨士奇这个精明老道的人作内阁大臣,有铁铉、蹇义、郑赐等这些实干重臣,更有杨荣、李……志刚、胡濙、金幼孜、宣青书等一批新秀。

    想要出头,何其难。

    但黄淮还是找到了可能,那就是去国子监进修。黄淮心怀大志,不甘埋没,请旨至国子监学习得到批准,历两年时间,完成国子监所有课业,起用为武英殿舍人。

    武英殿,是建文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

    前任舍人不敢多言,虽兢兢业业,用心侍奉,但只有服从办事,从未有过建言。现在建文皇帝抛出了问题,不,是给了机会,自己怎么能错过?

    黄淮定了定心神,认真地回道:“皇上,臣以为凡国大国强,当少不得地理总志。唐时有《元和郡县图志》,宋人编有宋代《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这前元,也著了《大元一统志》。我大明国土广袤,已超盛唐,又收诸岛与飞地,大兴海业,当编舆图,记述天下诸地,以示万民,知晓疆域所辖,激士民精神。”

    朱允炆看着信手拈来,奏对轻松的黄淮,微微点了点头:“往前追溯,各朝地理总志,舆图文本,多有谬误。大明若要修地理总志,当以精准为要。可朝廷上下,熟悉地理的人才并不多。”

    黄淮明白地理总志编写的困难,时代变迁之下,有些山还是那座山,可有些河已不是最初的河,府县的设定也大有不同,特别是大明收了大东北、大西北、交趾与东海、南洋诸岛,想要记述其中地理要点,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绝非是容易事。

    但黄淮有办法,进言道:“臣以为,地理总志的编写,应以实际见闻、走访实察为基。若选一二人负责,定少不了谬误。不妨将此事列为朝廷大事,分派给地方府学、县学、社学,由先生组成编纂队伍,形成地方地理总志,之后集于朝廷汇编、审核与勘校。”

    朱允炆笑了。

    黄淮是个人才,他懂得如何将一个繁琐的事务分解。

    朱允炆记在心中,然后翻看《大元一统志》,看着草原方面的论述,问:“内阁、兵部等人都建议联合瓦剌,以瓦剌为矛,收拾鞑靼。你意下如何?”

    黄淮凝眸,这是一个极要命的问题。

    要知兵部、五军都督府与内阁官员,可谓朝廷肱股之臣,位高权重。若是赞同他们,自是好说,若是反对他们,后果难料,万一被人听去,说一句黄淮与内阁大臣意见相左之类的话,说不得二天就要收拾铺盖走人。

    黄淮是一个有主见且有远见的人,不愿意趋炎附势,更不想屈从权威,思虑再三,才凝重地说:“臣所知有限,对国之大事不敢擅言,只有一二想法,希望皇上可以多加考量。”

    朱允炆对谨慎的黄淮说:“但说无妨。”

    黄淮瞥了一眼屏风上的山川舆图,然后说:“瓦剌与鞑靼本是一家,共主草原,因元廷崩溃,内部混乱,大汗被杀,这才分裂为西部瓦剌、东部鞑靼。鞑靼也好,瓦剌也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野心,那就是一统草原。”

    “现如今瓦剌势本就强过鞑靼,朝臣依旧进言支持瓦剌,以加大对鞑靼的征讨,其后果很可能是鞑靼式微,一蹶不振,最终瓦剌控制草原。草原一家之后,定会南下,于我朝大不利。微臣以为,当放下威虏城之事,不过于弱化鞑靼,不给予瓦剌过多支持,让鞑靼牵制瓦剌,两虎相斗,方能两败俱伤。”

    朱允炆思索着。

    显然,兵部希望借瓦剌先收拾鞑靼,最后朝廷出手,解决瓦剌,实现对草原的控制,采取的是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的策略。

    而黄淮的建议,则是鹬蚌相争,放任瓦剌与鞑靼斗来斗去,最终大明充当渔翁一窝端。

    兵部的策略可能见效更快,但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让瓦剌坐大,反而对最后决战带来困难。黄淮的策略见效更慢,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看到同时削弱的鞑靼与瓦剌,好处是两个冤家都不强,大明收拾一个之后,还可以轻松收拾另一个。

    黄淮见朱允炆不言语,加了一句:“未迁都,不宜远征。”

    朱允炆深深看着黄淮,重重点头。

    自建文五年确定迁都事宜,开始营造新都,至今已过去四年,虽有运河、海运之便利,各种物料运输便利,然新都营造千头万绪,工程浩繁,规制严苛,标准极高,想要完工,尚需要五六年之久。

    若大明选择支持瓦剌,武装瓦剌,壮大瓦剌,那鞑靼很可能支撑不了三年。但三年时间,大明的主力依旧在南方,一旦远征,耗费必大。

    成本高点,以大明的财政、国力,并非不可承受。

    可问题是,三年时间,京军中战马数量尚不足以形成对草原势力的全面压制,一旦深入草原,瓦剌与鞑靼跑了,明军主力很可能追不上,远征无功,若追击的军士过少,又会被反杀,损兵折将。

    收拾草原,关键在战马。

    按照朱棣、铁铉、杨荣、徐辉祖等人的想法,要彻底降服草原,消灭瓦剌与鞑靼,实现对草原的真正控制,至少需要十万精骑。

    鞑靼与瓦剌已经吃过捕鱼儿海的亏了,也吃过宁王、朱棣的亏,他们现在的巡哨已经放到三百里之外了,想要效仿蓝玉,遇到一个风沙天,抹黑悄悄地赶过去,一网打尽对方主力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再说了,马哈木是一匹狼,阿鲁台是一头鹰,他们可都不是脱古思帖木儿,不会给明军偷袭的机会了。

    要终结草原,唯有借助骑兵,以骑兵战胜骑兵。

    只不过大明的骑兵,将是机动性突出的骑炮兵,而瓦剌、鞑靼的骑兵,依旧是骑兵。

    朱允炆听从了黄淮的建议,驳回了兵部支持瓦剌的文书,“网开一面”的放过了鞑靼,对于把秃孛罗的请求,只批准了在西疆省设置互市的请求。

    把秃孛罗再一次请求将《大明与瓦剌和平共处盟约》延期,兵部以到期之后才可办理延期为由推掉。这一份盟约是五年期,距离结束的建文十二年初,只有两年时间了。

    两年之后,瓦剌与大明的关系如何,兵部也不敢下定论,在情况没有明朗之前,没有人愿意用一纸盟约束缚住手脚。

    虽是如此,把秃孛罗还是听到了大明朝廷的表态,摸清楚了大明主战派的想法,那就是支持瓦剌收拾鞑靼。

    不管大明愿不愿意给瓦剌提供武器、后勤、物资等支持,把秃孛罗都很满意,至少说明了一点,大明忙着建造国内,重振丝绸之路,没心思管草原的事,哪怕是瓦剌东征鞑靼,收拾本雅失里与阿鲁台,大明至少不会抄了瓦剌的老家。

    这是瓦剌的外交,也是大明的外交,决定的却是鞑靼的命运……

本站推荐: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医武兵王元尊圣墟剑来伏天氏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全职法师武动乾坤女神的超级赘婿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八一中文网只为原作者寒梅惊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寒梅惊雪并收藏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