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八百八十九章 朱允炆很难(一更)
第八百八十九章 朱允炆很难(一更)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
笔端流转,遒劲刚劲,力透纸背!
朱允炆提笔,将毛笔一端轻轻搁置在砚台之上。
解缙看着朱允炆的文墨,不由眼前一亮,赞叹:“好一句‘追汉唐之汤汤,兴华夏之泱泱’,皇上志在高远,乃是大明子民之福。”
郁新鄙视了一眼奉承的解缙,进言道:“皇上苦心练字,可是想要效仿宋徽宗,自成一家?”
解缙脸色一变,就连一旁的杨士奇、夏元吉、梅殷、铁铉等人也感觉郁新的话有些过分,谁不知道宋徽宗什么货色,什么结局,朱允炆不过练了半个月的字,你至于把两个人比对在一起吗?
朱允炆看了一眼郁新,并没有呵斥,而是摇了摇头,叹道:“西域之事未定,朕难以安心。舞文弄墨,不过是求个心静。既然你们都在,就说说西域之事吧。”
“昨日的西征是文书你们也看过了,帖木儿的先锋军攻破了亦力把里城,沙米查干被我军俘虏于阿拉山口,哈里趁胜进入天山以北。燕王布阵昌都剌,其与哈里的对决到今日也该落下帷幕,分出胜负了吧?”
铁铉也有些隐忧,但面对朱允炆,却不得不说:“皇上,燕王善战,统军经验丰富,又有十万京军,五万边军,随行之中更是猛将如云,定能一战灭哈里。”
梅殷不敢说出如此豪情壮志的话,自接手五军都督府之后,梅殷才深入了解了帖木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了解到了其真正的强大,朱棣到底能不能打败帖木儿,打败帖木儿的先锋,梅殷都很是担忧。
火器?
梅殷没有亲眼见识过火器的战斗威力,不知道凭借着火器大明能不能取胜。如果火器靠不住,朱棣还有什么本领来战胜帖木儿?
前景堪忧!
可作为臣子的,梅殷需要分担朱允炆的压力,只好宽慰:“军士气势威武,战意旺盛,又有诸多火器,赢下哈里应不是太难。”
朱允炆多少有些无奈,八月下旬的奏报,九月下旬到,隔着一个月的时间,想要了解个最新的情报都不可能。
对于哈里,朱允炆真的没有太过担忧,而是担忧哈里背后的帖木儿,这个瘸子是一个战争天才,他有着极强大的统治力,也有着极厉害的作战天赋。
大明敢于出嘉峪关,放弃城关固守的方案,选择到西域与帖木儿决战,最大的倚仗就是火器。
可火器是无敌的吗?
不,并不是!
对付火器的方法有很多,如坑道,如巨铁盾,如重骑兵。
听说哈里在攻打亦力把里城的时候,动用了威力巨大的回回炮,这玩意可以将一百多斤的石头丢出去二百五十步,未必不能将脑袋大的石头丢出个一里,而这种巨木装置,靠着一两个火药弹的碎片根本无法完全破坏。
如果帖木儿将一堆回回炮拉到阵前,大明这边扔火药弹,帖木儿那边扔石头……
战场的变数太多,帖木儿的手段到底有多少,没有人能摸清楚。
朱允炆担心帖木儿过早知道火器的秘密,给最后的决战带来困难,也担心过大的损失,导致大明在打败帖木儿之后,无法将其彻底扫出西域,被迫打一场持久的战争。
速战速决,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可帖木儿是强大的,想要实现速战速决需要太大的难度。
朱允炆背着双手,走出屋外,如今已是深秋,马上进入冬日,西北的后勤运输压力会越来越大,哪怕是朱棣将驼城雪藏,转去帮助运输大量的物资,可西域需要的物资又岂是一点半点!
从眼下来看,冬日决战将是定局!这也意味着征西大军需要在西域过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战胜帖木儿之后继续进军,继而安全控制整个西域!
换言之,大军需要的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粮草,而是四个月的粮草,至少要坚持到大军明年开春所需用度!
现在陕西、山西、四川都很困难,为了筹集粮食,调动民力运往西域,不少地方出现了问题,如四川一些土司趁势杀了送粮队,拉走粮食准备自己过冬享受,一些百姓畏惧送粮,甚至还有人半路逃走。
而陕西百姓更是疲惫,为了保障西北军粮,这里的百姓被征调的时间最长,任务也最是繁重,虽然许多百姓理解朝廷,但还是有些人不满,甚至还有人借机宣传白莲教,直接拉了几百人杀掉官兵,跑到山里到土匪去了。
百姓难,当官的难,朝廷也难。
可再难,也必须考虑到冬日大雪封路,无法向西域运粮的问题,必须筹备足够多的粮食送到哈密去!
朱允炆担忧的事绝非只是西域一地,而是大半个大明。虽说茹瑺坐镇山西,黄观坐镇四川,刘贞坐镇陕西,可保地方问题不大,但这些小问题都在积累,都在发酵,若不能早点结束西域战事,小问题很可能会演变为大问题。
内阁、户部、吏部、兵部、五军都督府,都在全力支持西北,派遣了一批批官员,协调物资,安抚民心,国子监甚至还抽调出先生去西北抚慰百姓。
可这些办法坚持不了太久,百姓需要的是现实的安稳而不是无休止的征调送粮,许多人并不关心什么帖木儿、铁木真,他们只在乎自家的二亩地。
给他们说民族大义,说保家卫国,说句不太好听的话,颇是有些对牛弹琴,百姓的觉悟还远远不够,他们还缺乏对华夏,汉人,国家的深度认可。
所以,才有了臣服蒙古铁骑。
所以,才有了尚未发生但历史上发生了的剃头编辫子。
但朱允炆没有更好的办法,为了解决民怨,已经下了血本,甚至还给征调送粮百姓免除了一半的农税,如果这样还做不到稳定的后勤,那朱允炆只能动用最后的暴力机器,逼迫他们去送粮了!
西域不容有失,大军后勤不容有延误!
梅殷看着凝望西北的朱棣,提了个醒:“皇上,西北事自有大将军与十五万军士,不必太过担忧。倒是水师请战的事……”
郁新皱眉,对梅殷道:“眼下西北出了诸多问题,水师请战的事不妨拖延一二。朝廷不宜在此时再起兵戈之事。”
解缙也有着重重担忧:“臣也认为,水师暂留琴岛整训为最佳,朝廷需要腾出更多精力去处置西北与西域事。若此时命水师出征倭国,兵发对马岛,说不得会激怒倭国,大举进兵我沿海诸地,届时想要收拾残局就不太容易……”
朱允炆没有说话,依旧看着西北。
梅殷很是不满,面对解缙、郁新两位阁臣,发怒道:“出兵对马岛是早就定好的军策,我们的将士已经在那里等待多时,为了这一战,他们日夜训练,如今朝廷要无限期拖延,我如何给他们开口,如何给他们解释?”
郁新板着脸:“军士听命行事,有何必要解释?西北事最重,能不折腾其他事,就应该力求安稳。荣国公,这不是无限期的推延,只是事有轻重缓急。一旦西北事了结,再出兵对马岛也不迟。”
梅殷脸上挂不住:“什么轻重缓急!阳江船厂被攻破,军士被杀,船匠被掠走,这事如何能说不重?我大明对倭国宣战日久,却迟迟没有真正的行动,只是拦截一些倭国船只,若长期以往,岂不是成了笑话?”
“南洋诸国在看着我们,朝-鲜也在看着我们,怕是倭国的足利义满已经在嗤笑我们无能了!皇上,臣请给琴岛水师命,准其出征对马岛!”
朱允炆深吸了一口气,转过身,严肃地说:“燕王必然会打败帖木儿,西域事一定会在开春时结束!快马传令陕西、山西、四川三省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务必在十一月之前送完最后一批粮食,若自认不能,立即辞官,无需朕批复,副手接任,副手不能,次接替!哪怕是将整个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的官员都换了,朕也要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按期送粮!”
听着朱允炆不容反对的命令,解缙、郁新、夏元吉等人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这就是不惜代价了!不过事已至此,战争已经开始了,不把帖木儿打败,大明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哪怕是委屈下百姓,委屈下地方,也必须去做了。
朱允炆看向铁铉:“你领兵部,如何看待琴岛水师请战一事?”
铁铉犹豫了下,看向郁新与解缙。
朱允炆冷厉地呵斥:“是朕在问你话,不是他们再问你!怎么,你一个堂堂兵部尚书,已经成为了阁臣的僚属不成?!”
此话一出,解缙与郁新顿觉浑身发冷。
这是什么意思?
皇上是在说内阁结党,控制六部,操控朝臣?
铁铉打了个哆嗦,平日里内阁处理诸多政务,六部地位俨然低于内阁。可在内阁设置之初,包括运作至今,也没有任何人说过内阁是凌驾于六部之上,更没有谁说过六部需要向内阁负责。
当长期以来,内阁把持着一些政务处理权,加之又在宫内,与皇帝接触过多,话语权又重,导致朝廷官员往往认为内阁大臣是“丞相”,自觉向其负责。
现在听朱允炆的意思,内阁就是内阁,还不是丞相,六部是六部,也不是内阁之下的衙署与附庸。或许,朱允炆是对内阁中诸多行事有些不满了吧……
铁铉见解缙、郁新请罪,连忙解释:“皇上,臣之所以看两位阁臣,只是因为臣之意见与其相左。臣以为,进军对马岛之事早已敲定,不宜拖延,以免让水师将士寒心,也徒让朝-鲜看了笑话,失了国威。”
朱允炆脸色缓和了一些,看向杨士奇:“你认为呢?”
杨士奇分析道:“西北事之忧,忧在后勤,而后勤又侧重于陕西、山西、四川等地,与山东琴岛水师并无多少干系,且水师相应粮草早已到位,不存在额外增加负担之事。加上军策已定,宣战日久,是时候用一场战争告诉倭国与藩属国,大明不是好惹的。”
笔端流转,遒劲刚劲,力透纸背!
朱允炆提笔,将毛笔一端轻轻搁置在砚台之上。
解缙看着朱允炆的文墨,不由眼前一亮,赞叹:“好一句‘追汉唐之汤汤,兴华夏之泱泱’,皇上志在高远,乃是大明子民之福。”
郁新鄙视了一眼奉承的解缙,进言道:“皇上苦心练字,可是想要效仿宋徽宗,自成一家?”
解缙脸色一变,就连一旁的杨士奇、夏元吉、梅殷、铁铉等人也感觉郁新的话有些过分,谁不知道宋徽宗什么货色,什么结局,朱允炆不过练了半个月的字,你至于把两个人比对在一起吗?
朱允炆看了一眼郁新,并没有呵斥,而是摇了摇头,叹道:“西域之事未定,朕难以安心。舞文弄墨,不过是求个心静。既然你们都在,就说说西域之事吧。”
“昨日的西征是文书你们也看过了,帖木儿的先锋军攻破了亦力把里城,沙米查干被我军俘虏于阿拉山口,哈里趁胜进入天山以北。燕王布阵昌都剌,其与哈里的对决到今日也该落下帷幕,分出胜负了吧?”
铁铉也有些隐忧,但面对朱允炆,却不得不说:“皇上,燕王善战,统军经验丰富,又有十万京军,五万边军,随行之中更是猛将如云,定能一战灭哈里。”
梅殷不敢说出如此豪情壮志的话,自接手五军都督府之后,梅殷才深入了解了帖木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了解到了其真正的强大,朱棣到底能不能打败帖木儿,打败帖木儿的先锋,梅殷都很是担忧。
火器?
梅殷没有亲眼见识过火器的战斗威力,不知道凭借着火器大明能不能取胜。如果火器靠不住,朱棣还有什么本领来战胜帖木儿?
前景堪忧!
可作为臣子的,梅殷需要分担朱允炆的压力,只好宽慰:“军士气势威武,战意旺盛,又有诸多火器,赢下哈里应不是太难。”
朱允炆多少有些无奈,八月下旬的奏报,九月下旬到,隔着一个月的时间,想要了解个最新的情报都不可能。
对于哈里,朱允炆真的没有太过担忧,而是担忧哈里背后的帖木儿,这个瘸子是一个战争天才,他有着极强大的统治力,也有着极厉害的作战天赋。
大明敢于出嘉峪关,放弃城关固守的方案,选择到西域与帖木儿决战,最大的倚仗就是火器。
可火器是无敌的吗?
不,并不是!
对付火器的方法有很多,如坑道,如巨铁盾,如重骑兵。
听说哈里在攻打亦力把里城的时候,动用了威力巨大的回回炮,这玩意可以将一百多斤的石头丢出去二百五十步,未必不能将脑袋大的石头丢出个一里,而这种巨木装置,靠着一两个火药弹的碎片根本无法完全破坏。
如果帖木儿将一堆回回炮拉到阵前,大明这边扔火药弹,帖木儿那边扔石头……
战场的变数太多,帖木儿的手段到底有多少,没有人能摸清楚。
朱允炆担心帖木儿过早知道火器的秘密,给最后的决战带来困难,也担心过大的损失,导致大明在打败帖木儿之后,无法将其彻底扫出西域,被迫打一场持久的战争。
速战速决,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可帖木儿是强大的,想要实现速战速决需要太大的难度。
朱允炆背着双手,走出屋外,如今已是深秋,马上进入冬日,西北的后勤运输压力会越来越大,哪怕是朱棣将驼城雪藏,转去帮助运输大量的物资,可西域需要的物资又岂是一点半点!
从眼下来看,冬日决战将是定局!这也意味着征西大军需要在西域过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战胜帖木儿之后继续进军,继而安全控制整个西域!
换言之,大军需要的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粮草,而是四个月的粮草,至少要坚持到大军明年开春所需用度!
现在陕西、山西、四川都很困难,为了筹集粮食,调动民力运往西域,不少地方出现了问题,如四川一些土司趁势杀了送粮队,拉走粮食准备自己过冬享受,一些百姓畏惧送粮,甚至还有人半路逃走。
而陕西百姓更是疲惫,为了保障西北军粮,这里的百姓被征调的时间最长,任务也最是繁重,虽然许多百姓理解朝廷,但还是有些人不满,甚至还有人借机宣传白莲教,直接拉了几百人杀掉官兵,跑到山里到土匪去了。
百姓难,当官的难,朝廷也难。
可再难,也必须考虑到冬日大雪封路,无法向西域运粮的问题,必须筹备足够多的粮食送到哈密去!
朱允炆担忧的事绝非只是西域一地,而是大半个大明。虽说茹瑺坐镇山西,黄观坐镇四川,刘贞坐镇陕西,可保地方问题不大,但这些小问题都在积累,都在发酵,若不能早点结束西域战事,小问题很可能会演变为大问题。
内阁、户部、吏部、兵部、五军都督府,都在全力支持西北,派遣了一批批官员,协调物资,安抚民心,国子监甚至还抽调出先生去西北抚慰百姓。
可这些办法坚持不了太久,百姓需要的是现实的安稳而不是无休止的征调送粮,许多人并不关心什么帖木儿、铁木真,他们只在乎自家的二亩地。
给他们说民族大义,说保家卫国,说句不太好听的话,颇是有些对牛弹琴,百姓的觉悟还远远不够,他们还缺乏对华夏,汉人,国家的深度认可。
所以,才有了臣服蒙古铁骑。
所以,才有了尚未发生但历史上发生了的剃头编辫子。
但朱允炆没有更好的办法,为了解决民怨,已经下了血本,甚至还给征调送粮百姓免除了一半的农税,如果这样还做不到稳定的后勤,那朱允炆只能动用最后的暴力机器,逼迫他们去送粮了!
西域不容有失,大军后勤不容有延误!
梅殷看着凝望西北的朱棣,提了个醒:“皇上,西北事自有大将军与十五万军士,不必太过担忧。倒是水师请战的事……”
郁新皱眉,对梅殷道:“眼下西北出了诸多问题,水师请战的事不妨拖延一二。朝廷不宜在此时再起兵戈之事。”
解缙也有着重重担忧:“臣也认为,水师暂留琴岛整训为最佳,朝廷需要腾出更多精力去处置西北与西域事。若此时命水师出征倭国,兵发对马岛,说不得会激怒倭国,大举进兵我沿海诸地,届时想要收拾残局就不太容易……”
朱允炆没有说话,依旧看着西北。
梅殷很是不满,面对解缙、郁新两位阁臣,发怒道:“出兵对马岛是早就定好的军策,我们的将士已经在那里等待多时,为了这一战,他们日夜训练,如今朝廷要无限期拖延,我如何给他们开口,如何给他们解释?”
郁新板着脸:“军士听命行事,有何必要解释?西北事最重,能不折腾其他事,就应该力求安稳。荣国公,这不是无限期的推延,只是事有轻重缓急。一旦西北事了结,再出兵对马岛也不迟。”
梅殷脸上挂不住:“什么轻重缓急!阳江船厂被攻破,军士被杀,船匠被掠走,这事如何能说不重?我大明对倭国宣战日久,却迟迟没有真正的行动,只是拦截一些倭国船只,若长期以往,岂不是成了笑话?”
“南洋诸国在看着我们,朝-鲜也在看着我们,怕是倭国的足利义满已经在嗤笑我们无能了!皇上,臣请给琴岛水师命,准其出征对马岛!”
朱允炆深吸了一口气,转过身,严肃地说:“燕王必然会打败帖木儿,西域事一定会在开春时结束!快马传令陕西、山西、四川三省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务必在十一月之前送完最后一批粮食,若自认不能,立即辞官,无需朕批复,副手接任,副手不能,次接替!哪怕是将整个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的官员都换了,朕也要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按期送粮!”
听着朱允炆不容反对的命令,解缙、郁新、夏元吉等人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这就是不惜代价了!不过事已至此,战争已经开始了,不把帖木儿打败,大明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哪怕是委屈下百姓,委屈下地方,也必须去做了。
朱允炆看向铁铉:“你领兵部,如何看待琴岛水师请战一事?”
铁铉犹豫了下,看向郁新与解缙。
朱允炆冷厉地呵斥:“是朕在问你话,不是他们再问你!怎么,你一个堂堂兵部尚书,已经成为了阁臣的僚属不成?!”
此话一出,解缙与郁新顿觉浑身发冷。
这是什么意思?
皇上是在说内阁结党,控制六部,操控朝臣?
铁铉打了个哆嗦,平日里内阁处理诸多政务,六部地位俨然低于内阁。可在内阁设置之初,包括运作至今,也没有任何人说过内阁是凌驾于六部之上,更没有谁说过六部需要向内阁负责。
当长期以来,内阁把持着一些政务处理权,加之又在宫内,与皇帝接触过多,话语权又重,导致朝廷官员往往认为内阁大臣是“丞相”,自觉向其负责。
现在听朱允炆的意思,内阁就是内阁,还不是丞相,六部是六部,也不是内阁之下的衙署与附庸。或许,朱允炆是对内阁中诸多行事有些不满了吧……
铁铉见解缙、郁新请罪,连忙解释:“皇上,臣之所以看两位阁臣,只是因为臣之意见与其相左。臣以为,进军对马岛之事早已敲定,不宜拖延,以免让水师将士寒心,也徒让朝-鲜看了笑话,失了国威。”
朱允炆脸色缓和了一些,看向杨士奇:“你认为呢?”
杨士奇分析道:“西北事之忧,忧在后勤,而后勤又侧重于陕西、山西、四川等地,与山东琴岛水师并无多少干系,且水师相应粮草早已到位,不存在额外增加负担之事。加上军策已定,宣战日久,是时候用一场战争告诉倭国与藩属国,大明不是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