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六百一十三章 马场的问题
第六百一十三章 马场的问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
这一日,武英殿有些热闹。
兵部铁铉、刘儁、杨荣,中军都督府徐辉祖、宋晟,燕王朱棣,内阁解缙等三人也到了。
朱允炆入殿,众人行礼。
徐辉祖将手中卷着的舆图交给内侍,内侍展开,抬到了朱允炆面前。
朱允炆看着舆图上圈点的位置,问道:“这就是你们商议许久,拿出来的马场方略?”
徐辉祖点了点头,介绍一番:“洪武三十年,太祖曾命五军都督府选择马场,最终于山西、北平、陕西、甘肃、辽东五地设置太仆寺。然据太仆寺文书来看,仅仅三年,北平与山西马场已出现萎缩,尤其是北平马场,良马与马种不足,加上管理不善,导致马场三年来只得马不到五百,良马尚不到一百。”
“故此,臣等与兵部、燕王、内阁大臣商议后,认为可取缔北平马场,转为骑兵训练场。主要马场可选择在陕西、甘肃两地,尤其是这里!”
朱允炆见徐辉祖上前,指着大明舆图的西北方向,看到了两个字:
山丹。
徐辉祖继续说道:“皇上,山丹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跨越甘肃与青海两地,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理想的马匹繁衍之地,早在西汉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就曾在这里设置了山丹军马场。”
朱允炆起身,看着舆图上的山丹位置,眼神中有些渴望。
解缙走出,含笑道:“骠骑将军霍去病,我倒是想了起来。当年汉武帝时西征匈奴各部,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汉阳大草滩,直杀到祁连山西部,击败匈奴,而当时撤退的匈奴人留下了一句话。”
朱允炆看着停顿下来,有点卖关子的解缙,问了句:“什么话?”
解缙喊道:“当时匈奴族凄然不已,悲呼: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由此可见,此处乃是六畜繁盛之地。”
朱允炆赞赏解缙的才学与底蕴,也悲叹汉之后的命运,盛唐转衰之后,失去了对西北的控制,宋代更惨,别说西北了,就连北面的燕云十六州都不在手里。
当年匈奴人的悲伤,何尝不是华夏文明的悲伤?
好在,朱元璋时期的将星闪耀,用生命开辟出了疆土,给朱允炆与大明留下了珍贵的一笔财富。
山丹军马场,将会成为大明的战马驯养之地。
至于安全,应该不成问题。
在洪武二十四年,山丹设置了卫,领左、右、中、前、后五所,且山丹距离甘肃镇(当时不是甘肃省,军事重镇)的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很近,左边是甘州五卫,右边是永昌卫。至于北面,有秦、汉、明初长城为依托,对付北面的瓦剌、鞑靼问题并不大。
至于西面,更不需要考虑,嘉峪关的存在,足以挡住西面之敌。
需要说下的是,宋元时期,嘉峪地区有关无城,真正的嘉峪关城始建于洪武五年,负责修筑的是宋国公冯胜。其修筑的历史可比山海关更早,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雄关”。
环顾西北地区,山丹所处的位置是极好的,范围足够大,又是历史悠久的马场,还不怕被人打草谷,可谓是绝佳的选择。
“你们都认为应该选在山丹来设置马场?”
朱允炆询问。朱棣、铁铉等人连连点头。
朱允炆审视再三,确定没有比山丹更合适的选择了,有些地方也不错,但范围有限。像是北平的马场,物资供应倒是好的很,但方圆就那么十几里,扩大也不合适,北平未来是要作为帝都的,人口与城池的范围,都要进一步扩大,马场只能向北移了。
当然,内阁、兵部与五军都督府捯饬了那么久,自然也不是只选出了一个山丹,还有二十几个区域,甘泉、临川、武威、宗水等地。
经过商议,朱允炆决定按照兵部提议,设置甘肃山丹苑马寺,以山丹为核心,同时设甘泉监、祁连监、临川监、武威监、宗水监、安谧监六个监,而在每个监之下,设四个苑。
甘肃山丹苑马寺定位有些高,按照朱允炆的预想,要在三年之内,达到两万匹的规格。
这里的两万匹,只是马场的战马数量,而在这个数量基础上,每年孕养的战马,也不过只有两千到两千五百匹,换言之,想要依靠甘肃山丹苑马寺打造一支两万多的战马群,需要十年之久。
可见马匹的数量一直无法大量补充,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好在大明马场也不是只有这些,在贵州、东北、山西与陕西等地,还是有些马场支撑着。
即便如此,大明的战马数量依旧难以快速增长,几年内是别想看到多少产出了。
“将去年晋商送来的战马,朵颜卫送来的战马,送到甘肃山丹苑马寺吧。”
朱允炆有些无奈。
铁铉、徐辉祖虽然很是不舍得,但也只能忍痛割肉,原因无他,优良的马种太少。
培养马场,必须有足够出色的马种。
马这类东西,是很讲究血统与基因的。如果没有好的马种,一代强,二代弱,三代估计就成骡子了,到时候养出个寂寞,谁受得了?
可让人不得不低头的是,大明还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马种,像是鞑靼野马、大宛马、蒙古马,阿拉伯马等,就没一个是大明的,至于汗血宝马,那也是西方的产物,在丝绸之路尚未打开的时代,是没几个人能牵着这些马到大明的。
至于打开丝绸之路,现在也不合适。西面的亦力把里现在很乱,帖木儿帝国又野心勃勃,想派个人谈判个和平通商都不可能。
朱允炆看向宋晟,道:“马场对大明有多重要,无需朕多说。朕希望你重回甘肃,统管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宋晟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臣定不辱命。”
朱允炆上前,亲自搀起宋晟,严肃地说:“你曾镇守凉州,威慑鞑靼与瓦剌,现在朕将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交给你是放心的,待春暖花开时,朕给你送行。”
宋晟谢恩。
朱棣、徐辉祖、铁铉等人有些羡慕,谁都清楚马场容易出功劳的,再者,北面就是鞑靼和瓦剌,说不得还可以出门杀几个人,领点功劳。
待在京师,实在是无功劳可取啊。
朱允炆微微点头,很大方地表态:“回去之后,拟定一份文书,需要多少钱粮,从何处调人,调战马几何,尽早呈送上来。甘肃山丹苑马寺卿人选,你自己来挑。”
宋晟心头感觉十分舒坦,跟着这样的皇上办事,不做出点政绩来都对不起他。
养马场选定后,朱允炆将目光投向了朝-鲜,道:“前段时间辽东传来消息,朝-鲜内部可能有变。朕揣测,李芳果很可能会就此失去王位,李芳远将战胜李芳干成为新的朝-鲜国王。李芳远怕是个精明人,他一定会派人出使大明,朕认为这是一个交易战马的好机会。”
铁铉微皱眉头,大明对于朝-鲜的消息知道的不多,但基本的势力格局还是清楚的,李芳干明显占据优势,松京就在他的势力边缘上,那李芳远的势力范围却有些远,想要赢下李芳干怕是不容易。
但看朱允炆的神态,似是十分笃定,又不敢出言直接反驳,于是铁铉说道:“皇上,朝-鲜谁作国王,都会遣使臣来大明请封。若在请封时议马策,多少有些不妥,存在交换之嫌疑。臣以为,可在册封之后,再议马策。”
朱允炆想了想也是,事情虽然是分开办的,但如果事前说,多少有点威胁、交换条件的意味,道:“是朕考虑不周了,那就做好接待准备吧,南洋诸国与琉球使臣都在路途之上,务必好好接应与招待。”
“臣等遵旨。”
解缙等人答应。
“可还有事?”朱允炆问,见兵部侍郎刘儁欲言又止,便问道:“刘侍郎,可是铁尚书封了你的口,欺负了你,不敢说话了吗?”
众人看向刘儁,不禁有些笑意。
刘儁连忙否认,道:“臣只是在想,眼下瓦剌内部斗争的厉害,我们是否可以借此机会交易一批战马。朝廷前策之下,商人北出多取珠宝、皮毛之货,鲜有战马,若是命商人以收购战马为主,马场战马岂不齐备?”
朱允炆坐了下来,平静地说:“谁来给他解惑。”
铁铉一施礼,对刘儁解释:“朝廷准商人出关,最关键的是索其情报,知瓦剌与鞑靼虚实。这一点无论哈什哈,还是马哈木,亦或是阿鲁台等人,都心知肚明。但他们没有对商人动手,是因为他们需要商人送来物资与补充。”
“若商人突然转性所求战马,就意味着事情发生了变化,商人不只是大明的探子,还可能会成为大明的骑兵,成为大明攻击自己的力量。他们自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再者,眼下马哈木与哈什哈内斗,正是战马缺乏的时候,此时商人大肆采购战马,谁会交易?不仅不会交易,怕还会在商人归途中抢掠战马。”
刘儁皱眉道:“如此说来,我们想从瓦剌与鞑靼手中得到战马就不可能了?”
铁铉、解缙等人哈哈大笑起来,刘儁更疑惑了。
郁新看了一眼刘儁,解了他的疑惑:“当然可以,他们会把送战马送到大明来。”
“送?”
刘儁有些惊讶,且怀疑。
解缙看了一眼铁铉,那意思是,你这个侍郎咋就看不穿三步棋之后的事,走出一步,自信地说:“瓦剌内部分裂,斗争迭起,然而马哈木并不是好对付的,加上其是买的里八剌的女婿,有些瓦剌部落跟着他一起反抗哈什哈。”
“两人想要分出胜负,并不容易,更大的可能是一方遭遇损失,继而请求支援。向鞑靼请求支援,鞑靼怕是不会给他们,但如果他们低头向大明请求支援,呵呵,那他们就需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战马。”
PS:
后天生日,今天有空去聚餐喝酒去了,哈哈,就一章,后面我继续努力,感谢大家支持……
这一日,武英殿有些热闹。
兵部铁铉、刘儁、杨荣,中军都督府徐辉祖、宋晟,燕王朱棣,内阁解缙等三人也到了。
朱允炆入殿,众人行礼。
徐辉祖将手中卷着的舆图交给内侍,内侍展开,抬到了朱允炆面前。
朱允炆看着舆图上圈点的位置,问道:“这就是你们商议许久,拿出来的马场方略?”
徐辉祖点了点头,介绍一番:“洪武三十年,太祖曾命五军都督府选择马场,最终于山西、北平、陕西、甘肃、辽东五地设置太仆寺。然据太仆寺文书来看,仅仅三年,北平与山西马场已出现萎缩,尤其是北平马场,良马与马种不足,加上管理不善,导致马场三年来只得马不到五百,良马尚不到一百。”
“故此,臣等与兵部、燕王、内阁大臣商议后,认为可取缔北平马场,转为骑兵训练场。主要马场可选择在陕西、甘肃两地,尤其是这里!”
朱允炆见徐辉祖上前,指着大明舆图的西北方向,看到了两个字:
山丹。
徐辉祖继续说道:“皇上,山丹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跨越甘肃与青海两地,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理想的马匹繁衍之地,早在西汉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就曾在这里设置了山丹军马场。”
朱允炆起身,看着舆图上的山丹位置,眼神中有些渴望。
解缙走出,含笑道:“骠骑将军霍去病,我倒是想了起来。当年汉武帝时西征匈奴各部,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汉阳大草滩,直杀到祁连山西部,击败匈奴,而当时撤退的匈奴人留下了一句话。”
朱允炆看着停顿下来,有点卖关子的解缙,问了句:“什么话?”
解缙喊道:“当时匈奴族凄然不已,悲呼: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由此可见,此处乃是六畜繁盛之地。”
朱允炆赞赏解缙的才学与底蕴,也悲叹汉之后的命运,盛唐转衰之后,失去了对西北的控制,宋代更惨,别说西北了,就连北面的燕云十六州都不在手里。
当年匈奴人的悲伤,何尝不是华夏文明的悲伤?
好在,朱元璋时期的将星闪耀,用生命开辟出了疆土,给朱允炆与大明留下了珍贵的一笔财富。
山丹军马场,将会成为大明的战马驯养之地。
至于安全,应该不成问题。
在洪武二十四年,山丹设置了卫,领左、右、中、前、后五所,且山丹距离甘肃镇(当时不是甘肃省,军事重镇)的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很近,左边是甘州五卫,右边是永昌卫。至于北面,有秦、汉、明初长城为依托,对付北面的瓦剌、鞑靼问题并不大。
至于西面,更不需要考虑,嘉峪关的存在,足以挡住西面之敌。
需要说下的是,宋元时期,嘉峪地区有关无城,真正的嘉峪关城始建于洪武五年,负责修筑的是宋国公冯胜。其修筑的历史可比山海关更早,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雄关”。
环顾西北地区,山丹所处的位置是极好的,范围足够大,又是历史悠久的马场,还不怕被人打草谷,可谓是绝佳的选择。
“你们都认为应该选在山丹来设置马场?”
朱允炆询问。朱棣、铁铉等人连连点头。
朱允炆审视再三,确定没有比山丹更合适的选择了,有些地方也不错,但范围有限。像是北平的马场,物资供应倒是好的很,但方圆就那么十几里,扩大也不合适,北平未来是要作为帝都的,人口与城池的范围,都要进一步扩大,马场只能向北移了。
当然,内阁、兵部与五军都督府捯饬了那么久,自然也不是只选出了一个山丹,还有二十几个区域,甘泉、临川、武威、宗水等地。
经过商议,朱允炆决定按照兵部提议,设置甘肃山丹苑马寺,以山丹为核心,同时设甘泉监、祁连监、临川监、武威监、宗水监、安谧监六个监,而在每个监之下,设四个苑。
甘肃山丹苑马寺定位有些高,按照朱允炆的预想,要在三年之内,达到两万匹的规格。
这里的两万匹,只是马场的战马数量,而在这个数量基础上,每年孕养的战马,也不过只有两千到两千五百匹,换言之,想要依靠甘肃山丹苑马寺打造一支两万多的战马群,需要十年之久。
可见马匹的数量一直无法大量补充,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好在大明马场也不是只有这些,在贵州、东北、山西与陕西等地,还是有些马场支撑着。
即便如此,大明的战马数量依旧难以快速增长,几年内是别想看到多少产出了。
“将去年晋商送来的战马,朵颜卫送来的战马,送到甘肃山丹苑马寺吧。”
朱允炆有些无奈。
铁铉、徐辉祖虽然很是不舍得,但也只能忍痛割肉,原因无他,优良的马种太少。
培养马场,必须有足够出色的马种。
马这类东西,是很讲究血统与基因的。如果没有好的马种,一代强,二代弱,三代估计就成骡子了,到时候养出个寂寞,谁受得了?
可让人不得不低头的是,大明还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马种,像是鞑靼野马、大宛马、蒙古马,阿拉伯马等,就没一个是大明的,至于汗血宝马,那也是西方的产物,在丝绸之路尚未打开的时代,是没几个人能牵着这些马到大明的。
至于打开丝绸之路,现在也不合适。西面的亦力把里现在很乱,帖木儿帝国又野心勃勃,想派个人谈判个和平通商都不可能。
朱允炆看向宋晟,道:“马场对大明有多重要,无需朕多说。朕希望你重回甘肃,统管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宋晟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臣定不辱命。”
朱允炆上前,亲自搀起宋晟,严肃地说:“你曾镇守凉州,威慑鞑靼与瓦剌,现在朕将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交给你是放心的,待春暖花开时,朕给你送行。”
宋晟谢恩。
朱棣、徐辉祖、铁铉等人有些羡慕,谁都清楚马场容易出功劳的,再者,北面就是鞑靼和瓦剌,说不得还可以出门杀几个人,领点功劳。
待在京师,实在是无功劳可取啊。
朱允炆微微点头,很大方地表态:“回去之后,拟定一份文书,需要多少钱粮,从何处调人,调战马几何,尽早呈送上来。甘肃山丹苑马寺卿人选,你自己来挑。”
宋晟心头感觉十分舒坦,跟着这样的皇上办事,不做出点政绩来都对不起他。
养马场选定后,朱允炆将目光投向了朝-鲜,道:“前段时间辽东传来消息,朝-鲜内部可能有变。朕揣测,李芳果很可能会就此失去王位,李芳远将战胜李芳干成为新的朝-鲜国王。李芳远怕是个精明人,他一定会派人出使大明,朕认为这是一个交易战马的好机会。”
铁铉微皱眉头,大明对于朝-鲜的消息知道的不多,但基本的势力格局还是清楚的,李芳干明显占据优势,松京就在他的势力边缘上,那李芳远的势力范围却有些远,想要赢下李芳干怕是不容易。
但看朱允炆的神态,似是十分笃定,又不敢出言直接反驳,于是铁铉说道:“皇上,朝-鲜谁作国王,都会遣使臣来大明请封。若在请封时议马策,多少有些不妥,存在交换之嫌疑。臣以为,可在册封之后,再议马策。”
朱允炆想了想也是,事情虽然是分开办的,但如果事前说,多少有点威胁、交换条件的意味,道:“是朕考虑不周了,那就做好接待准备吧,南洋诸国与琉球使臣都在路途之上,务必好好接应与招待。”
“臣等遵旨。”
解缙等人答应。
“可还有事?”朱允炆问,见兵部侍郎刘儁欲言又止,便问道:“刘侍郎,可是铁尚书封了你的口,欺负了你,不敢说话了吗?”
众人看向刘儁,不禁有些笑意。
刘儁连忙否认,道:“臣只是在想,眼下瓦剌内部斗争的厉害,我们是否可以借此机会交易一批战马。朝廷前策之下,商人北出多取珠宝、皮毛之货,鲜有战马,若是命商人以收购战马为主,马场战马岂不齐备?”
朱允炆坐了下来,平静地说:“谁来给他解惑。”
铁铉一施礼,对刘儁解释:“朝廷准商人出关,最关键的是索其情报,知瓦剌与鞑靼虚实。这一点无论哈什哈,还是马哈木,亦或是阿鲁台等人,都心知肚明。但他们没有对商人动手,是因为他们需要商人送来物资与补充。”
“若商人突然转性所求战马,就意味着事情发生了变化,商人不只是大明的探子,还可能会成为大明的骑兵,成为大明攻击自己的力量。他们自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再者,眼下马哈木与哈什哈内斗,正是战马缺乏的时候,此时商人大肆采购战马,谁会交易?不仅不会交易,怕还会在商人归途中抢掠战马。”
刘儁皱眉道:“如此说来,我们想从瓦剌与鞑靼手中得到战马就不可能了?”
铁铉、解缙等人哈哈大笑起来,刘儁更疑惑了。
郁新看了一眼刘儁,解了他的疑惑:“当然可以,他们会把送战马送到大明来。”
“送?”
刘儁有些惊讶,且怀疑。
解缙看了一眼铁铉,那意思是,你这个侍郎咋就看不穿三步棋之后的事,走出一步,自信地说:“瓦剌内部分裂,斗争迭起,然而马哈木并不是好对付的,加上其是买的里八剌的女婿,有些瓦剌部落跟着他一起反抗哈什哈。”
“两人想要分出胜负,并不容易,更大的可能是一方遭遇损失,继而请求支援。向鞑靼请求支援,鞑靼怕是不会给他们,但如果他们低头向大明请求支援,呵呵,那他们就需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战马。”
PS:
后天生日,今天有空去聚餐喝酒去了,哈哈,就一章,后面我继续努力,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