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3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望春山最新章节!
13
薄春山在西井巷附近住户嘴里有许多代称。
以前还小的时候是薄家那小泼皮,那泼皮户,薄家那小崽子,长大后许多人不敢用含贬义的代称,多是薄家那小子,薄家那谁。
小子一般都是长辈们、年纪大些人的称呼,会含糊称呼薄春山的多是年轻人或者得罪过薄春山的人。
这种含糊不屑中又隐隐带着一种惧怕,惧怕占多。
所以见女儿称呼‘薄家那谁’时的犹豫脸色,孙氏当即就笑了。
“怎么现在知道怕了,你小时候可不怕他,你不但不怕,还非要跟人玩,我不让你跟他玩你还闹。”
顾玉汝有些窘,“我小时候这么不听话吗?”
“倒也不是不听话,就是很犟,别人不让你干什么,你非要干什么。我记得那时候你淑珍姐经常来找我告状,说你跟薄家那孩子玩,我回来教训你,你也不听,下回被抓住了也不怕,只说不记得我跟你说这话了。
“你爹总说你记性不好,让我多炖鱼汤给你补补脑,让我说你那会儿就是个小人精,心情有数着呢,就是不想听大人的话,才会推说不记得了。”
淑珍是胖婶家的小女儿,比顾玉汝大一岁,去年已经出嫁了。
“有吗?我小时候有这样?”反正顾玉汝真窘了,没想到娘竟然会觉得她小时候是个小人精。
小人精倒不是什么贬义词,只是她从小到大都被人称赞懂事、听话、大方、得体、知书达理,跟小人精这种一听就贼头贼脑的完全不搭。
“那娘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跟薄家那孩子玩的?是在不吃糖了以后?”
孙氏嗔道:“这我怎么记得,都过去多少年了,你今天怎么想起来问这些?”
“我这不也是大娘给我糖,让我想起幼年的一些事有些好奇了。”
孙氏倒也没多想,回忆了一会儿道:“具体什么时候都过去了那么多年我也不记得了,就记得那时候我也管不住你,每次不让你跟他玩,你总是过会儿就忘,直到那次颜铁匠的老娘闹到薄家去,当时闹得很凶,我狠着心把你拘了大半个月不让你出家门,后来就没见着你跟薄家那孩子玩了。”
其实像孙氏这种大人怎可能时时盯着孩子不让她跟谁玩,多是有人告状了才知道,才会叮嘱自家孩子几句。
也不怪别的小孩会告状,那会儿薄家名声不好,西井巷的人都不让自家孩子和薄家那孩子玩。
一群小孩子,懂的什么,自然是我不跟他玩,你也不能跟他玩,我们大家都不跟他玩,谁跟他玩,谁就不是我们一国的,自然要告诉大人去。
所以不是淑珍姐爱告状,而是当时的小孩都是这样的。
至于颜铁匠老娘闹到薄家去,这件事顾玉汝有听说过,只是知道的不多。
薄春山的娘邱氏在西井巷的名声并不好,不光因为她是妓/女出身,也是因为薄春山的爹死后,她和一些男人有些不清不楚。只因这些男人多是未婚,或者干脆就是西井巷的人不认识的,所以旁人只是议论,倒不至于闹出什么事。
唯一的那次,就是颜铁匠的娘闹到薄家,说邱氏勾引自己还未婚的儿子,祸害了她儿子,大骂邱氏不要脸,骂了很多难听的话。
反正那一次闹得很大,闹完后邱氏的名声再次臭大街,而‘小山哥哥’似乎也是那时候销声匿迹,不再出现在巷中小孩堆里了。
难道说她幼时突然不爱吃糖了,跟这些事有关?
年幼那会儿她肯定懂不了太多的道理,只知道家里大人不让她跟小山哥哥玩,都不让她跟小山哥哥玩,还把她拘在家里,所以她生气了,很生气,她觉得吃糖很重要,就用吃糖来威胁家里人?
没想到后来就真不吃糖了?
她小时候有那么犟吗?
顾玉汝一点记忆都没有,而且她觉得这种想法很颠覆。
她长大后人人夸赞大气得体、性格温柔,怎可能幼时脾气那么虎,所以两者应该没有什么关联吧?
……
“这糖既然是你大娘给你的,你就留着吃吧。”到处收拾了一番,轮到处置那糖的时候,孙氏道。
“给于成吃。”
顿了顿,顾玉汝又道,“我自己留一半,放着慢慢吃。”
“好。”孙氏笑了笑,也没说什么。
上午还是大日头,下午突然下起雨来,一直到傍晚才转为绵绵细雨。
素色染墨的油纸伞,伞下是一道挺拔的青色身影。
宋氏迎了上来,接过齐永宁手中的伞,又招了丫头把伞递过去,并从荣婆子手里接过干帕子。
“我本说让柱子赶了车去接你,没成想你自己回来了。”
齐永宁接过帕子,擦了擦长衫上飘溅的雨珠。
“不过一段路,我自己就回来了。”
柱子是齐家的车夫,也兼顾做打杂的仆人。齐家人口简单,拢共不过五口人,宋氏与丈夫齐彦诞下两子一女,齐永宁是长子,次子齐永安今年六岁,还有一女唤柔儿,今年十三。
齐家两进半的院子,除了门房周大,便是车夫柱子,还有两个小丫头一个奶娘及一个做饭的婆子,总共五、六个下人侍候这五口人。
宋氏身边还有一老妈子人称荣婆子,是宋氏的奶妈兼陪嫁,荣婆子本有一子,无奈幼年夭折,又因在宋家做奶妈子疏忽了丈夫,儿子夭折后那男人便生了异心,休了荣婆子再娶,之后荣婆子便一直跟在宋氏身边,及至宋氏出嫁又跟着陪嫁到了齐家。
如今荣婆子也上了岁数,除了侍候宋氏便不再干其他活儿,只管着齐家这几个下人。
像齐家这种家境,在定波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算不上什么大户,但也算是殷实人家。尤其齐家底蕴不一般,算是明州齐家的一脉分枝。
荣婆子沏了热茶来,齐永宁接过啜了几口,身上的湿气尽散。
母子二人说了几句话,期间宋氏吩咐下人去做晚饭,齐永宁这才问道:“娘,爹回来了吗?”
“你爹在书房。”
闻言,齐永宁面色不显,眼中却闪过一抹喜色。
“我去跟爹说说话。”说着,人便匆匆走出正房。
宋氏又哪能不明白儿子这是急着去做甚,不禁蹙眉头叹了口气。
荣婆子在一旁瞧了,见四周也没其他人,遂低声道:“太太也不用多想,到底这门亲事是老爷早就定下的,少爷即是也中意,您又何必从中做那不落好的坏人。”
宋氏容长脸,皮肤白皙细腻,只眉间有两道浅浅的皱纹,显示她平时大概也是个多思多想的性格。她穿一身花青色对襟的衫子,戴着一套银头面,虽不富贵,但胜在素净雅致。
她揉了揉眉心,叹着气道:“你当我不懂这理儿?这不是淑月缠得紧,春娥那孩子又是个死心眼。”
宋氏口中的淑月不是旁人,正是宋氏的亲妹妹宋淑月,两人一母同胞,宋氏虽不是定波县本地人,但宋家在明州府大小也是个富户。
姐妹二人为正房太太所生,无奈亲娘死的早,又没有个兄弟,及至到了年纪出嫁,宋氏嫁到了诗书传家的齐家,宋淑月则嫁给了同县的董家。
这董家论家传学问论底蕴都比不上齐家,却是定波县有名的大财主,家中不光良田千倾,还有不少铺子酒楼,在定波县也颇有势力。
这不,那董家太太宋淑月生有一女,名为董春娥,待字闺中,生得如花似玉。按理说这般年岁的女子应该早就出嫁了,即使不出嫁也该定了亲事,可这董春娥却一直没有动静。
无他,这女子心悦上了表弟齐永宁。
即使明知道齐永宁的婚配齐家早有打算,但架不住女儿心性,宋淑月又是个疼女儿的,也知道以外甥的人才,以后定非池中之物,自是想凑成这门婚事,女儿既得了如意郎君,以后嫁出去也不用担心被夫家苛待。
想法虽好,就卡在这个齐顾两家早有默契之上。
宋淑月没少在亲姐姐这敲边鼓,宋氏听了妹妹的,也没少从中使力,无奈齐彦是个品行端正的君子,也是个认死理的,他既与顾秀才是好友,此事也是两家早就说定的,自然不可能从中变卦。
宋氏也试探过儿子,可惜齐永宁对董春娥只有姐弟之情,并无男女之意,所以这事就一直没成。
前日顾秀才约了齐彦今天见面,似乎就为了商议这婚嫁之事,宋氏心中焦虑,却无计可施,齐永宁回来后急着去见齐彦,其实也就是为了这事,宋氏心里清楚,荣婆子也清楚,这才有二人的一番对话。
“这事我是管不了了,老爷已与那顾家说定了,就看什么时候去下聘。明日你亲自去董家一趟,将这事与淑月说了,就说……就说让春娥那孩子死心吧,以后我再给她寻个好的。”
次日,荣婆子便在宋氏的指使下坐车去了董家。
这董家位于县东,宅子占地颇大,齐家自是不能相比。宅中仆人丫鬟众多,荣婆子从后门进的,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正院。
今日也是凑巧,荣婆子刚进了正院,就见院子里跪着两个人。
都是女子,一个做妇人打扮,但年岁不大,好像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生得倒是娇滴滴的,似乎跪久了,小脸煞白,面露痛苦之色。
还有个做丫鬟打扮,缩着脖子跪在后面。
这荣婆子不光是宋氏的奶娘,也奶过宋淑月,又是大姨奶奶家的人,宋淑月身边的下人也都认识。引路的翠儿见荣婆子往那边看了两眼,便压低了声音道:“这是老爷刚纳的小妇,仗着年纪小最近又得宠得罪了太太,太太让她跪着醒醒神,也好知道这府里谁才是大妇。”
13
薄春山在西井巷附近住户嘴里有许多代称。
以前还小的时候是薄家那小泼皮,那泼皮户,薄家那小崽子,长大后许多人不敢用含贬义的代称,多是薄家那小子,薄家那谁。
小子一般都是长辈们、年纪大些人的称呼,会含糊称呼薄春山的多是年轻人或者得罪过薄春山的人。
这种含糊不屑中又隐隐带着一种惧怕,惧怕占多。
所以见女儿称呼‘薄家那谁’时的犹豫脸色,孙氏当即就笑了。
“怎么现在知道怕了,你小时候可不怕他,你不但不怕,还非要跟人玩,我不让你跟他玩你还闹。”
顾玉汝有些窘,“我小时候这么不听话吗?”
“倒也不是不听话,就是很犟,别人不让你干什么,你非要干什么。我记得那时候你淑珍姐经常来找我告状,说你跟薄家那孩子玩,我回来教训你,你也不听,下回被抓住了也不怕,只说不记得我跟你说这话了。
“你爹总说你记性不好,让我多炖鱼汤给你补补脑,让我说你那会儿就是个小人精,心情有数着呢,就是不想听大人的话,才会推说不记得了。”
淑珍是胖婶家的小女儿,比顾玉汝大一岁,去年已经出嫁了。
“有吗?我小时候有这样?”反正顾玉汝真窘了,没想到娘竟然会觉得她小时候是个小人精。
小人精倒不是什么贬义词,只是她从小到大都被人称赞懂事、听话、大方、得体、知书达理,跟小人精这种一听就贼头贼脑的完全不搭。
“那娘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跟薄家那孩子玩的?是在不吃糖了以后?”
孙氏嗔道:“这我怎么记得,都过去多少年了,你今天怎么想起来问这些?”
“我这不也是大娘给我糖,让我想起幼年的一些事有些好奇了。”
孙氏倒也没多想,回忆了一会儿道:“具体什么时候都过去了那么多年我也不记得了,就记得那时候我也管不住你,每次不让你跟他玩,你总是过会儿就忘,直到那次颜铁匠的老娘闹到薄家去,当时闹得很凶,我狠着心把你拘了大半个月不让你出家门,后来就没见着你跟薄家那孩子玩了。”
其实像孙氏这种大人怎可能时时盯着孩子不让她跟谁玩,多是有人告状了才知道,才会叮嘱自家孩子几句。
也不怪别的小孩会告状,那会儿薄家名声不好,西井巷的人都不让自家孩子和薄家那孩子玩。
一群小孩子,懂的什么,自然是我不跟他玩,你也不能跟他玩,我们大家都不跟他玩,谁跟他玩,谁就不是我们一国的,自然要告诉大人去。
所以不是淑珍姐爱告状,而是当时的小孩都是这样的。
至于颜铁匠老娘闹到薄家去,这件事顾玉汝有听说过,只是知道的不多。
薄春山的娘邱氏在西井巷的名声并不好,不光因为她是妓/女出身,也是因为薄春山的爹死后,她和一些男人有些不清不楚。只因这些男人多是未婚,或者干脆就是西井巷的人不认识的,所以旁人只是议论,倒不至于闹出什么事。
唯一的那次,就是颜铁匠的娘闹到薄家,说邱氏勾引自己还未婚的儿子,祸害了她儿子,大骂邱氏不要脸,骂了很多难听的话。
反正那一次闹得很大,闹完后邱氏的名声再次臭大街,而‘小山哥哥’似乎也是那时候销声匿迹,不再出现在巷中小孩堆里了。
难道说她幼时突然不爱吃糖了,跟这些事有关?
年幼那会儿她肯定懂不了太多的道理,只知道家里大人不让她跟小山哥哥玩,都不让她跟小山哥哥玩,还把她拘在家里,所以她生气了,很生气,她觉得吃糖很重要,就用吃糖来威胁家里人?
没想到后来就真不吃糖了?
她小时候有那么犟吗?
顾玉汝一点记忆都没有,而且她觉得这种想法很颠覆。
她长大后人人夸赞大气得体、性格温柔,怎可能幼时脾气那么虎,所以两者应该没有什么关联吧?
……
“这糖既然是你大娘给你的,你就留着吃吧。”到处收拾了一番,轮到处置那糖的时候,孙氏道。
“给于成吃。”
顿了顿,顾玉汝又道,“我自己留一半,放着慢慢吃。”
“好。”孙氏笑了笑,也没说什么。
上午还是大日头,下午突然下起雨来,一直到傍晚才转为绵绵细雨。
素色染墨的油纸伞,伞下是一道挺拔的青色身影。
宋氏迎了上来,接过齐永宁手中的伞,又招了丫头把伞递过去,并从荣婆子手里接过干帕子。
“我本说让柱子赶了车去接你,没成想你自己回来了。”
齐永宁接过帕子,擦了擦长衫上飘溅的雨珠。
“不过一段路,我自己就回来了。”
柱子是齐家的车夫,也兼顾做打杂的仆人。齐家人口简单,拢共不过五口人,宋氏与丈夫齐彦诞下两子一女,齐永宁是长子,次子齐永安今年六岁,还有一女唤柔儿,今年十三。
齐家两进半的院子,除了门房周大,便是车夫柱子,还有两个小丫头一个奶娘及一个做饭的婆子,总共五、六个下人侍候这五口人。
宋氏身边还有一老妈子人称荣婆子,是宋氏的奶妈兼陪嫁,荣婆子本有一子,无奈幼年夭折,又因在宋家做奶妈子疏忽了丈夫,儿子夭折后那男人便生了异心,休了荣婆子再娶,之后荣婆子便一直跟在宋氏身边,及至宋氏出嫁又跟着陪嫁到了齐家。
如今荣婆子也上了岁数,除了侍候宋氏便不再干其他活儿,只管着齐家这几个下人。
像齐家这种家境,在定波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算不上什么大户,但也算是殷实人家。尤其齐家底蕴不一般,算是明州齐家的一脉分枝。
荣婆子沏了热茶来,齐永宁接过啜了几口,身上的湿气尽散。
母子二人说了几句话,期间宋氏吩咐下人去做晚饭,齐永宁这才问道:“娘,爹回来了吗?”
“你爹在书房。”
闻言,齐永宁面色不显,眼中却闪过一抹喜色。
“我去跟爹说说话。”说着,人便匆匆走出正房。
宋氏又哪能不明白儿子这是急着去做甚,不禁蹙眉头叹了口气。
荣婆子在一旁瞧了,见四周也没其他人,遂低声道:“太太也不用多想,到底这门亲事是老爷早就定下的,少爷即是也中意,您又何必从中做那不落好的坏人。”
宋氏容长脸,皮肤白皙细腻,只眉间有两道浅浅的皱纹,显示她平时大概也是个多思多想的性格。她穿一身花青色对襟的衫子,戴着一套银头面,虽不富贵,但胜在素净雅致。
她揉了揉眉心,叹着气道:“你当我不懂这理儿?这不是淑月缠得紧,春娥那孩子又是个死心眼。”
宋氏口中的淑月不是旁人,正是宋氏的亲妹妹宋淑月,两人一母同胞,宋氏虽不是定波县本地人,但宋家在明州府大小也是个富户。
姐妹二人为正房太太所生,无奈亲娘死的早,又没有个兄弟,及至到了年纪出嫁,宋氏嫁到了诗书传家的齐家,宋淑月则嫁给了同县的董家。
这董家论家传学问论底蕴都比不上齐家,却是定波县有名的大财主,家中不光良田千倾,还有不少铺子酒楼,在定波县也颇有势力。
这不,那董家太太宋淑月生有一女,名为董春娥,待字闺中,生得如花似玉。按理说这般年岁的女子应该早就出嫁了,即使不出嫁也该定了亲事,可这董春娥却一直没有动静。
无他,这女子心悦上了表弟齐永宁。
即使明知道齐永宁的婚配齐家早有打算,但架不住女儿心性,宋淑月又是个疼女儿的,也知道以外甥的人才,以后定非池中之物,自是想凑成这门婚事,女儿既得了如意郎君,以后嫁出去也不用担心被夫家苛待。
想法虽好,就卡在这个齐顾两家早有默契之上。
宋淑月没少在亲姐姐这敲边鼓,宋氏听了妹妹的,也没少从中使力,无奈齐彦是个品行端正的君子,也是个认死理的,他既与顾秀才是好友,此事也是两家早就说定的,自然不可能从中变卦。
宋氏也试探过儿子,可惜齐永宁对董春娥只有姐弟之情,并无男女之意,所以这事就一直没成。
前日顾秀才约了齐彦今天见面,似乎就为了商议这婚嫁之事,宋氏心中焦虑,却无计可施,齐永宁回来后急着去见齐彦,其实也就是为了这事,宋氏心里清楚,荣婆子也清楚,这才有二人的一番对话。
“这事我是管不了了,老爷已与那顾家说定了,就看什么时候去下聘。明日你亲自去董家一趟,将这事与淑月说了,就说……就说让春娥那孩子死心吧,以后我再给她寻个好的。”
次日,荣婆子便在宋氏的指使下坐车去了董家。
这董家位于县东,宅子占地颇大,齐家自是不能相比。宅中仆人丫鬟众多,荣婆子从后门进的,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正院。
今日也是凑巧,荣婆子刚进了正院,就见院子里跪着两个人。
都是女子,一个做妇人打扮,但年岁不大,好像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生得倒是娇滴滴的,似乎跪久了,小脸煞白,面露痛苦之色。
还有个做丫鬟打扮,缩着脖子跪在后面。
这荣婆子不光是宋氏的奶娘,也奶过宋淑月,又是大姨奶奶家的人,宋淑月身边的下人也都认识。引路的翠儿见荣婆子往那边看了两眼,便压低了声音道:“这是老爷刚纳的小妇,仗着年纪小最近又得宠得罪了太太,太太让她跪着醒醒神,也好知道这府里谁才是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