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朕要上朝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醉枕东都最新章节!
齐王听到圣上问话,放下汤碗拱手道:
“正是。臣偶得一种新稻,可旱种、可水种、可跨季种,正合适向河北旱区推广。刚才,诸位大臣亲自品尝了新稻米粉做成的粉条,味道并不比麦饼差。”
“是啊,圣上, 臣还第一次吃粉条,还有紫菜蛋花汤,真是美味!臣同意齐王的建议,向河北诸镇提供新稻稻种,两个月后就能收获新米,灾情自然得到缓解。”
新稻?新米?
齐王没吃我宫里粮食?
圣上正有点反应不过来,一个内侍端着一碗汤饼过来,圣上好奇的往向碗里的“粉条”。
在两京附近都有皇庄种水稻, 可水稻田需要大量的水,种得不多,也就仅供皇族享用。江南倒是进贡大米,但从整个大唐来讲,还是以吃麦黍为主,稻米为辅。
现在齐王说,有种新稻可以向北方推广,哪怕旱地,它也能借着微薄的降雨生长。
年年岁岁赈灾,朝廷都是煞费苦心让南方藩镇上交更多粮食援助北方。南方的农户就算丰收都要饿肚子,北方还埋怨你给得少,南北平民皆苦不堪言。
齐王运气真是太好,打个麻雀牌,赢了个银矿;在路边捡几根稻草,就发现了一种新稻米。
关键是他没私藏,全拿出来献给朝廷。
大臣们让圣上尝的这碗新款汤饼, 其实就是洛泱做的南方汤粉,这让口感有些粗糙的占城稻多了一种吃法。。
圣上好奇是什么味道,刚想接过筷子尝尝,刘弘逸向那位小内侍喝道:
“好大的胆子,这样就想把食物拿给圣上吃吗?”
圣上这才想起来:朕是龙体,能和你们一样端着碗在殿上喝汤吗?
他板起脸,拂袖走上了台阶,端正坐在龙椅上,因为声音沙哑,只能让刘弘逸逐句代传话:
“齐王勇于尝试,这很好,以后不要这样。”
“圣上的病已经好了,从明天起,圣上要上朝。”
“齐王处理王守澄的案子很迅速,也很有成效,但在其他的议案上,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谷虘
“圣上会逐件亲自决定。”
殿上的大臣有喜也有忧:看来,皇太弟监国只一個月,圣上便要收回他的权利了。
这也正常,本来就是临时顶替。
可齐王做了什么“不尽如人意”的事?这是要推翻前面齐王做的决定吗?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齐王与圣上的做事风格不同,齐王更有手段且更强硬。
就拿李听手下牙将杀害一事来讲,圣上肯定就妥协了,可齐王不但要另派节度使赴任,还允许他带上自己两千牙兵,将杀人凶手绳之以法。
(以下内容很快更新)
829年[25]丙申(二十日),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奏报:南诏国侵犯边境。杜元颖认为自己过去曾担任宰相,文才高雅,因而自诩清高。他不懂军事,却专门积蓄财产,减削士卒的衣食供给。西南戍边的士卒衣食不足,纷纷到南诏国境内去掠夺偷盗,以便自给。南诏国反而赠送他们衣物和粮食,于是,西川的动静虚实,南诏国都能知晓。南诏国自从嵯颠执掌朝政,就密谋大举侵犯西川,西南的边防州郡多次向杜元颖反映,杜元颖一概不信。这时,嵯颠率兵来临,边防的城池毫无防备。南诏军队以西川的降卒为向导,袭击并攻陷了、戎二州。甲辰(二十八日),杜元颖派兵和南诏军队在邛州以南一交一战,西川兵大败。南诏乘胜攻占邛州。
虽然是帝家,但婚礼前后的礼节在如今民间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差别只是排场。主要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我们一个个来看。
纳采
到天地以及祖宗庙里搞了一大堆祭拜仪式后,皇帝命太尉为正婚使(太尉为三公之一),宗正卿为副婚使(宗正为九卿之一,皇室宗亲中有什么大事都会出面)。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在太极殿内摆好道具,次日文武九品官员及蕃客(一般指外国使节)皆各就其位。两位婚使在门外路的东侧,面西而立。黄门侍郎引幡旗、节钺,中书侍郎拿制书,奏拜。皇帝从西房出来,座上龙座,然后正副婚使入内就位。司仪喊“再拜”,在位的九品官员、外国使节、正副婚使皆下拜。(唐朝时候外国驻中国的使节超级多)
中书侍郎拿制书,但降旨的却是侍中。侍中拿着圣旨走到婚使的东北边,面向西喊:有旨!正副婚使再次下拜。侍中宣制:纳某官某人的女儿为皇后,命公等持节行纳采等礼。念完后,正副婚使再拜(我靠,一会儿的功夫拜四次啊,腿都麻了)。
这还没完,制书、节符之类的交接仪式还有一大套。礼仪完毕之后,皇帝闪人,在位的官员按序出太极殿。正副婚使也坐车,先前准备的一大堆乐器这时候还不能吹奏,一干人等在乘车相随,制书放在油络网牛车上(油络是三公以上才能用的车饰,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随便把圣旨搁胳膊弯里,太荒唐啦)。
出门时应该非常早,到主人家后天才“大昕”(天完全亮,这当婚使的得起早贪黑啊,真是体力活!)。一开始婚使是不能直接进门的,双方在户门口西面又是一大套的礼节,连主客的站位都十分讲究,比如婚使要站在西面、主人要站在大门内,面向西。主人的佣人(即傧者,专门招待客人的)面向北,受命之后出来站在东面(和门口的婚使面对面),双方进行一番礼节性对话:
傧者曰:“敢请事。”
使者曰:“某奉制纳采。”
然后傧者屁颠颠跑进去如此这般跟主人说一番,主人礼节性地应答:“臣某之女若如人,既蒙制访,臣某不敢辞。”大意无非是表示谦逊。
傧者出门跟婚使如此这般一说,再进去引主人出来,迎接使者于大门外之南,北面再拜。使者先不作答。主人揖使、副先入,至于阶下,双方又是一大套的礼仪,然后开始宣“纳采制”,主人再拜。所谓“纳采制”,无非是说“皇帝我受命于天,鸿图天下,现在要娶个老婆。。。现在要遵圣母皇太后之命,
齐王听到圣上问话,放下汤碗拱手道:
“正是。臣偶得一种新稻,可旱种、可水种、可跨季种,正合适向河北旱区推广。刚才,诸位大臣亲自品尝了新稻米粉做成的粉条,味道并不比麦饼差。”
“是啊,圣上, 臣还第一次吃粉条,还有紫菜蛋花汤,真是美味!臣同意齐王的建议,向河北诸镇提供新稻稻种,两个月后就能收获新米,灾情自然得到缓解。”
新稻?新米?
齐王没吃我宫里粮食?
圣上正有点反应不过来,一个内侍端着一碗汤饼过来,圣上好奇的往向碗里的“粉条”。
在两京附近都有皇庄种水稻, 可水稻田需要大量的水,种得不多,也就仅供皇族享用。江南倒是进贡大米,但从整个大唐来讲,还是以吃麦黍为主,稻米为辅。
现在齐王说,有种新稻可以向北方推广,哪怕旱地,它也能借着微薄的降雨生长。
年年岁岁赈灾,朝廷都是煞费苦心让南方藩镇上交更多粮食援助北方。南方的农户就算丰收都要饿肚子,北方还埋怨你给得少,南北平民皆苦不堪言。
齐王运气真是太好,打个麻雀牌,赢了个银矿;在路边捡几根稻草,就发现了一种新稻米。
关键是他没私藏,全拿出来献给朝廷。
大臣们让圣上尝的这碗新款汤饼, 其实就是洛泱做的南方汤粉,这让口感有些粗糙的占城稻多了一种吃法。。
圣上好奇是什么味道,刚想接过筷子尝尝,刘弘逸向那位小内侍喝道:
“好大的胆子,这样就想把食物拿给圣上吃吗?”
圣上这才想起来:朕是龙体,能和你们一样端着碗在殿上喝汤吗?
他板起脸,拂袖走上了台阶,端正坐在龙椅上,因为声音沙哑,只能让刘弘逸逐句代传话:
“齐王勇于尝试,这很好,以后不要这样。”
“圣上的病已经好了,从明天起,圣上要上朝。”
“齐王处理王守澄的案子很迅速,也很有成效,但在其他的议案上,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谷虘
“圣上会逐件亲自决定。”
殿上的大臣有喜也有忧:看来,皇太弟监国只一個月,圣上便要收回他的权利了。
这也正常,本来就是临时顶替。
可齐王做了什么“不尽如人意”的事?这是要推翻前面齐王做的决定吗?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齐王与圣上的做事风格不同,齐王更有手段且更强硬。
就拿李听手下牙将杀害一事来讲,圣上肯定就妥协了,可齐王不但要另派节度使赴任,还允许他带上自己两千牙兵,将杀人凶手绳之以法。
(以下内容很快更新)
829年[25]丙申(二十日),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奏报:南诏国侵犯边境。杜元颖认为自己过去曾担任宰相,文才高雅,因而自诩清高。他不懂军事,却专门积蓄财产,减削士卒的衣食供给。西南戍边的士卒衣食不足,纷纷到南诏国境内去掠夺偷盗,以便自给。南诏国反而赠送他们衣物和粮食,于是,西川的动静虚实,南诏国都能知晓。南诏国自从嵯颠执掌朝政,就密谋大举侵犯西川,西南的边防州郡多次向杜元颖反映,杜元颖一概不信。这时,嵯颠率兵来临,边防的城池毫无防备。南诏军队以西川的降卒为向导,袭击并攻陷了、戎二州。甲辰(二十八日),杜元颖派兵和南诏军队在邛州以南一交一战,西川兵大败。南诏乘胜攻占邛州。
虽然是帝家,但婚礼前后的礼节在如今民间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差别只是排场。主要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我们一个个来看。
纳采
到天地以及祖宗庙里搞了一大堆祭拜仪式后,皇帝命太尉为正婚使(太尉为三公之一),宗正卿为副婚使(宗正为九卿之一,皇室宗亲中有什么大事都会出面)。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在太极殿内摆好道具,次日文武九品官员及蕃客(一般指外国使节)皆各就其位。两位婚使在门外路的东侧,面西而立。黄门侍郎引幡旗、节钺,中书侍郎拿制书,奏拜。皇帝从西房出来,座上龙座,然后正副婚使入内就位。司仪喊“再拜”,在位的九品官员、外国使节、正副婚使皆下拜。(唐朝时候外国驻中国的使节超级多)
中书侍郎拿制书,但降旨的却是侍中。侍中拿着圣旨走到婚使的东北边,面向西喊:有旨!正副婚使再次下拜。侍中宣制:纳某官某人的女儿为皇后,命公等持节行纳采等礼。念完后,正副婚使再拜(我靠,一会儿的功夫拜四次啊,腿都麻了)。
这还没完,制书、节符之类的交接仪式还有一大套。礼仪完毕之后,皇帝闪人,在位的官员按序出太极殿。正副婚使也坐车,先前准备的一大堆乐器这时候还不能吹奏,一干人等在乘车相随,制书放在油络网牛车上(油络是三公以上才能用的车饰,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随便把圣旨搁胳膊弯里,太荒唐啦)。
出门时应该非常早,到主人家后天才“大昕”(天完全亮,这当婚使的得起早贪黑啊,真是体力活!)。一开始婚使是不能直接进门的,双方在户门口西面又是一大套的礼节,连主客的站位都十分讲究,比如婚使要站在西面、主人要站在大门内,面向西。主人的佣人(即傧者,专门招待客人的)面向北,受命之后出来站在东面(和门口的婚使面对面),双方进行一番礼节性对话:
傧者曰:“敢请事。”
使者曰:“某奉制纳采。”
然后傧者屁颠颠跑进去如此这般跟主人说一番,主人礼节性地应答:“臣某之女若如人,既蒙制访,臣某不敢辞。”大意无非是表示谦逊。
傧者出门跟婚使如此这般一说,再进去引主人出来,迎接使者于大门外之南,北面再拜。使者先不作答。主人揖使、副先入,至于阶下,双方又是一大套的礼仪,然后开始宣“纳采制”,主人再拜。所谓“纳采制”,无非是说“皇帝我受命于天,鸿图天下,现在要娶个老婆。。。现在要遵圣母皇太后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