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巨大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邺女帝最新章节!
毕竟,谢云初不是大邺的律法,更不是皇帝。
“粮仓之事……本官真的没有什么可交代的,做为太原知府,本官或许有失察之罪,可为何粮仓那么多粮食,本官不知道,还请御史大人查问沈仓司。”张思远开口,“至于粮仓内的粮窖数目,那是下官前任之事,下官更是不知了。”
“粮窖数目不对之事先不提,陛下要各地粮仓出粮赈灾,粮食没有出太原城……做为知府张大人都不知道,这恐怕不是失察二字可搪塞吧?”谢云初看着张思远打算抵死不认的模样,忍不住轻笑,拿起手中的账本,“更何况,还有张知府的亲笔账本!还是……张大人以为本官说查到了账本,是诓你的?”
这一次,张思远真真切切看到了账本,脸色果然变了。
“即便是张大人不招认,也没有关系,照着账本查……加上刘三元和李上进的证词,上下查通之后,张大人招认不招认,对本官来说都无关紧要了。”
谢云初将账本放下,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在账本上敲着:“只不过……张大人的坦诚,能让御史台少些麻烦,张大人替本官减少了麻烦,本官自然能腾出手来保住张大人家眷性命。”
“张大人若是不坦诚,本官就先将账本之事瞒下,再将张大人严密保护起来,不许任何人靠近。”谢云初浅笑。
张思远不解抬头看向谢云初。
“并非本官小人之心,本官只是觉得张大人上面的人应当很是谨慎!否则……当初,不会因为没有搜到受灾之地的两位知县和一位通判写的血书,便以流民生乱为借口,杀了这三位大人全家,鸡犬不留。”
张思远藏在袖中的手收紧。
谢云初眉目间笑意更深:“张大人说,本官将你秘密保护起来,他们会不会为了找到账本……再次上演一场流民生乱之事?”
“小谢大人年纪不大,倒是很会说话。”张思远咬牙切齿。
“只是据实分析。”谢云初含笑,“聪明人要学会审时度势,皇帝要查贪腐案……大势所趋,就连两位皇子都战战兢兢难以独善其身,谁又能保住张大人,张大人细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不如……大家都坦诚一些,各取所需,都让彼此少一些麻烦,张大人……也可不受皮肉之苦。”
“刘三元和李上进他们招了些什么,谢大人是不会同我说的,是吧?”张思远问。
谢云初颔首,坦诚道:“自然,要分别对你们的供词,才能看出问题。”
张思远沉默良久,再次开口道:“我可以说,但……你要答应我,保住我的两个孩子性命!以你的前程起誓!”
“只要你的两个孩子未曾参与其中,自然性命无虞!”
张思远的两个孩子,一个六岁,大的那个也才十三,自然是不会参与其中的。
“我信你了!”
谢云初听张思远这么说,朝外看了眼,示意夜辰将记录供状的官差叫进来。
记录供状的官差坐在案几后,蘸墨提笔。
“请朝廷拨款建造粮仓之事,并非是我经手……但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张思远一点一点交代,“这件事……已经致仕还乡的王秋道王大人任上之事。我来太原府晚,这些事情知道的也不是特别清楚,若是御史台要查,还得从当年几年前在任……如今已经从太原府走出去升迁的官员查起。”
谢云初点了点头,这个从沈文端几年前藏的那个账本,谢云初已经看出了端倪。
粮窖数目不够……太原府最大一次兴建粮仓,的确并非在张思远在任时,那个时候沈文端也不过是个小小庾吏。
“最开始,王大人以粮食丰收为由,请求兴建粮仓,修缮粮窖,太原府从朝廷要银子,户部、工部和太原府串通一气……将银子贪墨,户部和工部拿大头,王大人和太原府一众官员,拿小头,存不下的粮食……就全都变卖换成银子。”
“越贪他们就越是大胆,几乎将粮仓的粮食掏空,于是……就谎称太原府旱灾,不但上奏朝廷说用光了太原府的粮食,还请朝廷拨付粮饷赈灾。”
“原本,将朝廷赈灾的粮食变成银钱,太原府的官员赶紧建造粮仓,这件事就可以抹平过去,可那所谓的赈灾粮饷……却是由当时前来赈灾的户部官员,和一众太原府官员瓜分了,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我。”
谢云初手指有一下没一下敲着账本,静静听张大人说。
她也的确没有想到,来查赈灾贪腐案……除了牵扯出户部之外,竟然还牵扯到了工部,查到了前任知府贪腐案。
正如张思远说的,当初若是用朝廷拨付的赈灾之款抓紧建造粮仓,这件事也就抹平过去了。
只是,这些人太贪了……
“而这一次赈灾之事,粮食也并非没有出过太原城!还是出过的……”张思远开口,“陛下让赈灾第一批粮食出了太原城,但粮食去了哪里,是否去了灾区,我们并不知道,后来几次……粮食都没有出过城,再到后来……粮食反而是运到太原粮仓的。”
张思远一点一点将自己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
包括太原府上下,这么多年在粮食上贪墨的都有哪些人。
只是张思远或许没有想到,根据沈文端的供词,沈文端比张思远贪得多数倍……
谁也想不到,沈文端这个小小的仓司,胃口竟然如此巨大。
或许因为不起眼,所以并不引人注目。
太原府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一个清白的,拿了点实权的官员都参与其中。
大邺卖官鬻爵之风盛行,太原府的官员谢云初让御史台的人查了……大多都是花钱买的,这些人花钱买官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贪?
谢云初粗略算了算,她这次带来的守选进士,全都用上……也还有欠缺。
张思远交代完,已经是深夜,张思远也撑不住了,向谢云初讨了一碗水。
毕竟,谢云初不是大邺的律法,更不是皇帝。
“粮仓之事……本官真的没有什么可交代的,做为太原知府,本官或许有失察之罪,可为何粮仓那么多粮食,本官不知道,还请御史大人查问沈仓司。”张思远开口,“至于粮仓内的粮窖数目,那是下官前任之事,下官更是不知了。”
“粮窖数目不对之事先不提,陛下要各地粮仓出粮赈灾,粮食没有出太原城……做为知府张大人都不知道,这恐怕不是失察二字可搪塞吧?”谢云初看着张思远打算抵死不认的模样,忍不住轻笑,拿起手中的账本,“更何况,还有张知府的亲笔账本!还是……张大人以为本官说查到了账本,是诓你的?”
这一次,张思远真真切切看到了账本,脸色果然变了。
“即便是张大人不招认,也没有关系,照着账本查……加上刘三元和李上进的证词,上下查通之后,张大人招认不招认,对本官来说都无关紧要了。”
谢云初将账本放下,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在账本上敲着:“只不过……张大人的坦诚,能让御史台少些麻烦,张大人替本官减少了麻烦,本官自然能腾出手来保住张大人家眷性命。”
“张大人若是不坦诚,本官就先将账本之事瞒下,再将张大人严密保护起来,不许任何人靠近。”谢云初浅笑。
张思远不解抬头看向谢云初。
“并非本官小人之心,本官只是觉得张大人上面的人应当很是谨慎!否则……当初,不会因为没有搜到受灾之地的两位知县和一位通判写的血书,便以流民生乱为借口,杀了这三位大人全家,鸡犬不留。”
张思远藏在袖中的手收紧。
谢云初眉目间笑意更深:“张大人说,本官将你秘密保护起来,他们会不会为了找到账本……再次上演一场流民生乱之事?”
“小谢大人年纪不大,倒是很会说话。”张思远咬牙切齿。
“只是据实分析。”谢云初含笑,“聪明人要学会审时度势,皇帝要查贪腐案……大势所趋,就连两位皇子都战战兢兢难以独善其身,谁又能保住张大人,张大人细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不如……大家都坦诚一些,各取所需,都让彼此少一些麻烦,张大人……也可不受皮肉之苦。”
“刘三元和李上进他们招了些什么,谢大人是不会同我说的,是吧?”张思远问。
谢云初颔首,坦诚道:“自然,要分别对你们的供词,才能看出问题。”
张思远沉默良久,再次开口道:“我可以说,但……你要答应我,保住我的两个孩子性命!以你的前程起誓!”
“只要你的两个孩子未曾参与其中,自然性命无虞!”
张思远的两个孩子,一个六岁,大的那个也才十三,自然是不会参与其中的。
“我信你了!”
谢云初听张思远这么说,朝外看了眼,示意夜辰将记录供状的官差叫进来。
记录供状的官差坐在案几后,蘸墨提笔。
“请朝廷拨款建造粮仓之事,并非是我经手……但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张思远一点一点交代,“这件事……已经致仕还乡的王秋道王大人任上之事。我来太原府晚,这些事情知道的也不是特别清楚,若是御史台要查,还得从当年几年前在任……如今已经从太原府走出去升迁的官员查起。”
谢云初点了点头,这个从沈文端几年前藏的那个账本,谢云初已经看出了端倪。
粮窖数目不够……太原府最大一次兴建粮仓,的确并非在张思远在任时,那个时候沈文端也不过是个小小庾吏。
“最开始,王大人以粮食丰收为由,请求兴建粮仓,修缮粮窖,太原府从朝廷要银子,户部、工部和太原府串通一气……将银子贪墨,户部和工部拿大头,王大人和太原府一众官员,拿小头,存不下的粮食……就全都变卖换成银子。”
“越贪他们就越是大胆,几乎将粮仓的粮食掏空,于是……就谎称太原府旱灾,不但上奏朝廷说用光了太原府的粮食,还请朝廷拨付粮饷赈灾。”
“原本,将朝廷赈灾的粮食变成银钱,太原府的官员赶紧建造粮仓,这件事就可以抹平过去,可那所谓的赈灾粮饷……却是由当时前来赈灾的户部官员,和一众太原府官员瓜分了,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我。”
谢云初手指有一下没一下敲着账本,静静听张大人说。
她也的确没有想到,来查赈灾贪腐案……除了牵扯出户部之外,竟然还牵扯到了工部,查到了前任知府贪腐案。
正如张思远说的,当初若是用朝廷拨付的赈灾之款抓紧建造粮仓,这件事也就抹平过去了。
只是,这些人太贪了……
“而这一次赈灾之事,粮食也并非没有出过太原城!还是出过的……”张思远开口,“陛下让赈灾第一批粮食出了太原城,但粮食去了哪里,是否去了灾区,我们并不知道,后来几次……粮食都没有出过城,再到后来……粮食反而是运到太原粮仓的。”
张思远一点一点将自己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
包括太原府上下,这么多年在粮食上贪墨的都有哪些人。
只是张思远或许没有想到,根据沈文端的供词,沈文端比张思远贪得多数倍……
谁也想不到,沈文端这个小小的仓司,胃口竟然如此巨大。
或许因为不起眼,所以并不引人注目。
太原府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一个清白的,拿了点实权的官员都参与其中。
大邺卖官鬻爵之风盛行,太原府的官员谢云初让御史台的人查了……大多都是花钱买的,这些人花钱买官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贪?
谢云初粗略算了算,她这次带来的守选进士,全都用上……也还有欠缺。
张思远交代完,已经是深夜,张思远也撑不住了,向谢云初讨了一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