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明称霸路上新出现的三个敌人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明统天下最新章节!
~.<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明称霸路上新出现的三个敌人
李端澄先前所说的十天之内必定消灭亦力把里大军的话现在被证明他还是高估了对方的实力。在所有的大明将士们都在高声欢呼的时候,李端澄却在自己的书房里拿着笔墨纸砚写着奏折。
在看到无数的亦力把里的大军走到明军士兵前面伸着手让明军士兵绑缚他们的时候李端澄心里突然出现了无限的感慨。由这场战争,他想到了大明的土木堡之变,再由土木堡之变他又想到了无数只是由于细小的错误和后勤的问题而输掉的战争。在那一刻他有很多的思想迸发而出,他想要把这些都写都写下来然后上凑给朝廷以期望朝廷能够引以为戒并且在以后做好在这方面的应对措施。
当天晚上,从肃州出发的三万骑兵终于到了嘉峪关。在李端澄决定出关和亦力把里的大军决战的时候他已经给肃州方面写好了信来说明嘉峪关的情况,同时在信里他也请求肃州能够派出一部分兵力来帮助他接下来的行动。
这个时候的嘉峪关并不是一个在地方上**的军事单位,他并不是直接听命于朝廷而是有着自己在地方上的直接上司肃州兵备道府。
兵备道是依据明制在地方上各省的重要地方设整饬兵备的道员。兵备道一般置于各省重要地区。明洪熙年间始置,本为遣布政司参政或按察副使至总兵处整理文书,参与机要之临时性差遣。弘治年间始于各省军事要冲遍置整饬兵备之“道员”,称为兵备道。掌监督军事,并可直接参与作战行动。此官由按察使或按察佥事充任,是分巡道的一种。又称兵备副使,兵宪。
兵备道都是朝廷从弘治年间才开始在地方上的重要地区设立的一种重要的军事机构。而肃州便是设立在甘肃最西北处的一个兵备道。肃州地处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关键位置。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神农和五帝之一的颛顼辖地,九州之一的古雍州西界,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自西汉置郡、隋代仁寿二年(公元602年)设肃州以来,更以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闻名遐迩。西凉国曾在这里建都,其后诸多朝代均以此处为省州府地。肃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连接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区的通衢重镇。
而在现在肃州周边与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中国最早的石油基地玉门油田、国家重要的核工业基地四0四厂、驰名世界的中国西部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北最大的钢铁基地酒泉钢铁公司鼎足相邻,可以说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肃州都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一个地区。 而在明朝更是如此,它是明朝时候甘肃的最西段,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关系它需要时刻应对可能来自北面的瓦剌、鞑靼,西面的西域民族还有南面的两藏地区是不是发生的叛乱。虽然明代由于西北之地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地位不高,所以有关史书对发生咋西北之地的战争的记载远远低于经济发达的大同宣府等地区。但是实际上发生在西北之地的战争一点都不比发生在大同、宣府等地的战争要少。要知道西北之地要同时应对来自三个国家一个地区,而大同和宣府却只需要名对一个国家的进攻而已。可以说西北之地才是真正的战争不绝。只不过由于这里太过贫穷所以一直以来不被重视而发生在这里的战争也大都被埋没进来历史。
而肃州作为大明在西北之地最主要的兵道,它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在肃州地区肃州兵备道的主要职责就是防御瓦剌、鞑靼和亦力把里;镇压民乱、打击盗贼;镇压少*数民族民变;同时还要兼职肃州地区的文化教育、修筑边关、城池;审理地方政务等值。可以说肃州兵备道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经把军政集于一身了。所以在弘治年间刚刚设立的时候兵备道一直被作为一种临时性质的机构,不过后来随着发展兵备道也逐渐的成为了常制。就像明朝的总督一样,最初也只是由临时的总制变为常制总制,再变为临时的总督,再变为常制的总督一样。不过这一系列的转变也说明了明朝地方上局势的逐渐糜乱的程度。而它们的转变也是伴随着明朝的建立、中兴还有逐渐的衰落的。
从肃州兵备道设立之后嘉峪关便归到了肃州兵备府管辖。而李端澄在嘉峪关的职务便是肃州兵备副宪。在接到李端澄的信之后当时担任肃州兵备道员的刘庆并没有立即出兵而是在不断的观察者嘉峪关的情况。刘庆此时已经年近六十,再加上早年多次受伤身体已经越来越虚弱了,基本上已经在这里干不了多长时间了,而朝廷当初之所以让他当人肃州兵备道也是因为他的经验丰富。在快要退休的当口刘庆也越发的稳重了,做起事来都要思来想去。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犯错误以致让自己晚节不保。
在接到李端澄的信之后,刘庆立刻派出人四处打探嘉峪关的消息,同时也让肃州的各个卫所保持警戒。可以说李端澄还没有出城的时候刘庆就已经做好了他失败的打算了。刘庆倒不是对李端澄没有信心而是出于谨慎。第二天在接到嘉峪关外的亦力把里大军已经开始出现了大规模投降的报告之后刘庆终于肯下令发兵了。很快从肃州各地聚拢起来的三万骑兵便开赴了嘉峪关。
在得到三万骑兵的支援以后,李端澄在当天晚上便在留下了一部分的士兵镇守嘉峪关和看守俘虏之后便带着五万大军连夜开赴赤厅。在亦力把里大军进攻嘉峪关之前赤厅便已经失陷了。赤厅不必哈密等城,它没有那么高大的城防,再加上赤厅里边的蒙古人太多,所以赤厅可是以闪电的速度失陷的。赤厅的全名叫做赤厅蒙古卫,这个地方的蒙古人可是非常的多。这些蒙古人给满速尔的进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于是赤厅也以半天的时间便向哈密那样失陷了。
不过同样失陷的快,赤厅收服起来也是非常的快。满速尔子啊攻陷赤厅之后根本就没有派人镇守赤厅,因为到赤厅的时候他也只有六万大军,有还需要进攻嘉峪关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留在赤厅,而是在临走前满速尔从当地的蒙古人之中招募了一批临时的士兵,满速尔也并没有让他们跟随自己出征只是让他们守个城而已。事实证明这些临时的士兵有他们就和没有他们一个样。当天晚上在看到城外的密密麻麻的明军之后成立便的临时招募起来的蒙古军队直接便投降了。也不怪他们,本来他们以前便是平民,那里经过训练啊,有哪里经过战事了,更主要的是他们连个兵器都没有。满速尔在走的时候只是把队伍给拉了起来,但是装备满速尔也并没有太多多余的,因此守军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有兵器。因此在看到大明的大军之后他们很光棍的直接投降了。
兵不血刃的拿下赤厅之后李端澄大喜,从赤厅这里的情况便可以看出来其他几个被满速尔攻陷的城池是什么个情况。因此对于收复失地李端澄更有信心了。当天晚上李端澄下令所有士兵进城休整。
在李端澄收复失地的同时,远在肃州的刘庆也没有闲着。为啥,他得抓人。身为肃州道员,保境安民是他的最重要的责任。但是现在的肃州的治安非常的差。原因就是从哈密、沙洲、曲先还有赤厅等地溃败逃回来的败兵大量的分散在肃州各地。什么时候都不缺乏兵痞子,特别是在士兵个人素质十分低下的古代,兵痞子就更多了。如果是在和平的环境之中那些兵痞子一般都不敢惹是生非,但是在战乱之时他们的危害便体现了出来了。从哈密等几个地方逃出来的士兵沿着荒漠基本上都逃到了肃州。
从肃州出现溃兵的时候刘庆便开始接到了又士兵扰民的报告。这些残兵败将别的本事没有但是抢钱扰民他们却很会干。老道的刘庆在一接到报告便十分的重视这件事,身在军旅几十年的他十分的清楚这些兵痞子乱起来的危害,到时候要是闯出祸来了背黑锅的还是他刘庆,谁让他没维护好治下的治安呢。所以一接到报告刘庆便一方面下令警告肃州境内的溃兵们在肃州境内不得出现任何扰民的行为否则一律严惩。并且他还派出了大量的士兵在肃州境内抓捕闹事的兵痞子。除此之外刘庆还下令设立了好几个收容站专门收容那些残兵败将。才短短的几天下来刘庆便聚拢了数万的残兵败将,一看人数太多为了怕再出现意外刘庆便立马向上面禀报。
肃州的上一级机构是陕西行都司。在明朝由于甘肃地区经济落后所有甘肃在明朝的处军事意外的地位并不高,所以甘肃地区就没能够向以前那样被单独的设置成省一级的机构,在明朝甘肃地区一直归属于陕西行都司。陕西行都司和陕西布政使司也不完全一样,今天陕西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处于陕西布政使司的管辖之下,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则是在陕西行都司的管辖之下。
陕西行都司的治所也在肃州地区,不过他的管械范围包括肃州、甘台、甘州、山丹、永昌、凉州、镇番、西宁、庄浪、碾伯等地区。由陕西行都司出面很多事情都好办了,很快陕西行都司开始派人对那些残兵败将进行整合重新编练成军队。这些事情都是刘庆自己不敢干的,他还只是肃州道台级别不够他要是干了保不准就有人告他谋反。
在赤厅休息了一天之后李端澄便带着大军向曲先和沙洲出发了。在出发之前他已经打听清楚了沙洲,曲先和哈密三地的情况了。此时的沙洲和曲先和赤厅一样,基本上就没有像样的守军。这一次兵犯大明满速尔也才带来了十万大军,其中在进攻哈密的时候还折损在那里了三万人。可以说哈密城被攻下之后满速尔只剩下了七万多人,这里面还有一部分是从哈密城里面的蒙古之中新选出来的士兵。再后来为了拉拢回回人他有留在了哈密一万人帮助嘎西木防守哈密城。
可以说此时除了哈密有将近两万的比较正规的守军之外,沙洲和曲先两地也和赤厅一样都是刚刚招募起来的士兵在防守着。柿子要捡软的捏,所以李端澄先把目标定在了沙洲和曲先两城,他有信心能够向收复赤厅那样快速的收复两地。
离开赤厅之后李端澄兵分两路,一路由自己亲率三万人兵进沙洲,另一路由嘉峪关参将胡坤率领向着曲先进发。
最后的结果和李端澄预想的几乎一样,沙洲和曲先根本就没有怎么交战便被攻下了。虽说两地没有像赤厅那样大军一到便立马投降,因为两地还是有少量亦力把里之前的正规军存在的,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他们带着那群新兵蛋子还是能抵挡挡一会的。不过也就是抵挡一会而已,在李端澄和胡坤两人发动猛攻之后城上的士兵便崩溃了,而两人带来的士兵也直接攀上了城墙。而城内的守军一看大势已去便有大部分的人投降了。而那些不投降的顽固分子在剿灭了之后城内便再也没有了抵抗的势力了。
之后李端澄再次把兵力收拢在了一起,带着五万大军向哈密发动了进攻。哈密城高大的城墙虽然在最初给明军制造了很多的麻烦,但是随着城内守军军心的涣散,哈密城还是很快便被攻破了。在李端澄带军到来的时候哈密城里边的守军就已经知道了满速尔身死还有赤厅、沙洲、曲先三城都已经被大明收复的消息。
可以说这个消息在当时便极大的打击了城内守军的军心。当时便有人提议撤退,不过由于有一些人妄图凭借着建城和大明展开一战,谈们认为大明来攻的人数不多只有五万人只要城内的守军能够齐心一力打败大明的军队还是很有可能的。毕竟虽然满速尔死了但是到手的哈密城他们也是不愿意放弃的。而同时城内的嘎西木也是极力反对撤退的人员之一。虽然他不属于亦力把里的人,也不归满速尔统治,但是城内的守军毕竟有将近一半都是回回人。所以他的话还是很管用的。
不过他们妄图凭借着大明人修建的哈密城和大明较量一番的打算很快就落空了。哈密城是大明人修建的,城池的结构大明人才是最熟悉的。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李端澄终于找到了哈密城的一个弱点,之后凭借着这个弱点明军多次攻上城墙,虽然最后没能够一举那些哈密城,但是对城内的守军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第三天,哈密城西城打开城门向明军投降。哈密城里边想和大明较量一番的人不少,但同时还有很多的人更加的珍惜自己的性命。两天交战下来在看到基本上已经没有胜算之后城内的守军便出现了投降派。他们结合在一起趁着夜晚困住了西城的守军然后打开城门把城外的明军迎到了城内。
李端澄没有白白的浪费这一次的好机会,西门打开之后他便亲自带着大军从西门进到了城内,之后经过一晚上的交战,到了天亮的时候战斗基本上已经落下了帷幕。除了最初投降的人之外其余的人全都被歼灭了。而嘎西木这个造成哈密失守的最主要的负责人也在偷跑的时候被抓了个正着。
至此,满速尔带来的十万大军已经全军覆没,而大明被攻陷的国土也都已经成功的收复。在收复了哈密之后李端澄并没有立刻对亦力把里展开报复性的进攻而是选择了对三城之内的投靠亦力把里的势力展开了围剿。特别是哈密更是他照顾的重点。
李端澄并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在面对那些少*数民族的人的时候他并没有因为顾及而放过他们一命,在短短的半月的时间里哈密、沙洲、曲先还有赤厅几个地方有超过一万多人被杀,特别是哈密城中的回回人更是有超过六千人被杀头,超过三万人被抓。而嘎西木也被李端澄在哈密城中当着众人的面给五马分尸了。
﹋﹋
“将
咱们什么时候派兵去亦力把里啊?”这段时间不断的有人来向李端澄请求发兵亦力把里。只挨打不还手可不是大明的性
更何况对方还只是一个小国,大明要是不给亦力把里一点教训那还不得让周围的小国都有样学样啊。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有人来向李端澄请战要求带兵去教训一下亦力把里告诉他们大明不是他们惹得起的。不过这些请求都被李端澄给压了下来。
“你们可是好奇本将为何一直不同意你们的请求?”看着有点不满的众人李端澄说道。
“将军,俺就不明白了那亦力把里只是一个小国有什么好怕的,况且还是他们出兵在先将军你还有什么顾虑的。”
等那人说完之后李端澄说道:“不是本将军顾虑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亦力把里近百年来一直内斗不断,虽然近些年来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地方上还是有很多人一直便有拥兵自立的心思,只不过以前有他们的大汗在上面压着,并且以前满速尔和他的父亲实力都不弱,所以畏惧于他们的强大那些人一直都不敢乱动。但是现在满速尔全军覆没,能够被就连满速尔也死在了嘉峪关下,你们以为没了满速尔和他的大军的亦力把里会变成什么样子?”
“那还用说,肯定是战乱四起了。”
“对,那些有自立心思的人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不过听说那满速尔有一个儿子叫做速檀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在亦力把里却已经很有威望了。”
听到了速檀这个名字李端澄接过话说道:“嗯,这个速檀我听说过。听说他已经被满速尔确立为继承人了,不过虽然如此但是他现在毕竟还只是一个还未成年的小孩,到时候亦力把里乱起来也就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控制的住的。”
速檀也就是亦力把里在满速尔死后的继位者,他被称为沙汗。不过等到他即位的时候整个亦力把里已经是积重难返了。一方面当时瓦剌不断南下企图控制西域等地,速檀从一即位便不断的和瓦剌展开交战,最后他本人更是战死于和瓦剌的交战之中,另一方面当时他的叔叔赛义德成立的叶尔羌汗国也已经强大了起来了,速檀已经很难再压制自己的叔叔了。而在他死后叶尔羌汗国抓住时机主动出击一举占领了速檀在当时还能控制的住的大部分地区,而亦力把里也正是宣告亡国。
“所以说我才会不让你们这个时候进入亦力把里,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派大军进去了说不定亦力把里人在害怕被消灭的情况下会联合起来,那样的话就对我们以后的行动大大不利了。”
“对了,亦力把里周边的几个国家的情况调查的怎么样了?”李端澄知道大明内部现在是有灭了亦力把里的打算的,所以在这之前他也必须调查好亦力把里在西面的几个国家的情况。因为如果大明得到了所有的西疆的土地之后无疑就和这些国家接壤了,但是在这之前大明基本上就就没有和这些国家有过太多的往来,对他们可是十分的不了解,这对大明是十分不利的。
现在的亦力把里周围除了和大明交往很深的瓦剌、鞑靼之外还有三个强大的国家,特别是其中有一个在今年刚刚灭亡了有着中亚征服者之称的帖木儿帝国的乌孜别克汗国。其他两个分别是哈萨克汗国和德里苏丹国。这三个国家之中除了已经衰落的德里苏丹国之外其余两个乌兹别克汗国和哈萨克汗国都处于最初的鼎盛时期。
其中哈萨克汗国是由哈萨克民族建立的一个汗国。哈萨克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族源包括突厥人、塞种人、辛梅里安人、斯基泰人,乌孙,高加索人等,其族名有自由之民、游牧战神、白天鹅之意,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和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哈萨克王朝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俄白帐汗国分裂时期。而哈萨克汗国的土地更是和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不过看过之后更多的是觉得对不起老祖宗,后人竟然把以前的国土丢完了。
﹋﹋
现在的哈萨克东部大部分从西汉一直到西晋都属于中国版图,唐朝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元朝时为蒙古族察合台汗国地,清朝时再次纳入中国版图,东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中国新疆,西部属中国清朝藩属国浩罕汗国。从中国西汉汉武帝时,现在吉尔吉斯大部分首次纳入中国版图:汉武帝又命李广利于太初元年(前104年)、三年两伐大宛(在现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使西域的许多城国相继臣服于汉。太初三年(前102年)战胜大宛后,西汉朝廷在轮台(今新疆轮台东)、渠犁(今新疆库尔勒西南)置使者、校尉,这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之始。后又设置伊循都尉、护鄯善以西使者。后来扩大统治范围,“最凡国五十”,西至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乌孙,今铂尔河上游的大宛,今帕米尔地区的无雷,今阿赖谷地的休循等国,都受其管辖。“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域正式纳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最高军政机构,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并“督察乌孙(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康居(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起初负责“护西域三十六国”,后来扩大统治范围,“最凡国五十”,西至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乌孙,今铂尔河上游的大宛,今帕米尔地区的无雷,今阿赖谷地的休循等国,都受其管辖。“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域正式纳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1864年10月7日,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边界条约,强行割让中国新疆西部44万平方公里领土,其中就包括原来的中国领土,现今吉尔吉斯斯坦的大部分土地。1876年清朝藩属国浩罕汗国被沙俄吞并,至此,原来的中国领土、吉尔吉斯全部土地被沙皇俄罗斯吞并。 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设置安西都护府。治所西(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统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辖境相当今新疆及哈萨克东部、吉尔吉斯北部楚河流域。自显庆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这期间,是武则天为皇后辅佐高宗到垂帘听政阶段。显庆、龙朔年间(661-663年),唐军平定西突厥,辖区扩大至今阿尔泰山西至咸海及葱岭的东西各部直至阿姆河两岸城的诸城邦
包括今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分。唐朝咸亨元年(670年),安西都护府治所移至碎叶城。
再说哈萨克汗国,它是从白帐汗国白帐汗国分裂出来的一个汗国。白帐汗国是金帐汗国的一部分,由拔都的兄弟斡儿答创立,他因把管事权让给拔都,另一方面,他在事情上甚少发言权。因此得到相当于现在哈萨克斯坦的地区作为封土。他起初是臣下,但后来基本上处于自治地位。
自斡儿答起,传十一代,将近二百年,在金帐汗别儿迪别死后,汗位由白帐汗继位,脱脱迷失时代,两汗国合并,但他被帖木儿打败后,汗国东方被昔班家族占有,在最后一位白帐八剌汗死后,汗位落在阿布海儿汗手上,至克烈与贾尼别克汗脱离乌兹别克汗国后,才算重建白帐汗国,哈萨克汗国基本上是白帐汗国的化身。有一位白帐那颜也迪古在1399年打败立陶
在1408年进军俄罗
但未能打下莫斯科。
15世纪,白帐汗国发生内讧,分裂出诺盖汗国和乌孜别克(月即别)汗国等。1456年,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巴拉克之子克烈汗 ,乘乌兹别克阿不勒海尔汗败于瓦剌之机,与贾尼别克汗一起,率领部分游牧部落向东迁徙,进入巴尔喀什湖以南明代西域察合台后裔政权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境内,在楚河、塔拉斯河广阔的土地上建立了哈萨克汗国。人类历史上消失至2千年之久的“哈萨克”名字再次重现。
萨克汗国建立后,克烈汗、贾尼别克汗与亦力把里统治者联盟,共同对抗阿不勒海尔汗。
1468年冬,利用阿不勒海尔汗在往征哈萨克汗国途中丧生,乌兹别克汗国内乱之机,征服东钦察草原各游牧部落,乘机占领锡尔河流域的卡腊套山大部分地区。附近哈萨克部落纷纷归附,逼使乌兹别克继位者穆罕默德?昔班尼汗逃往帖木儿汗国的土耳克斯坦城。
1470年,又率军攻土耳克斯坦城,迫昔班尼逃往布哈拉。随着军事的胜利,汗国领土不断扩展至巴尔喀什湖西北广大草原及以南的楚河、塔拉斯河流域,直至中亚塔什干、安集延、撒马尔罕等地。并不断与南迁的乌孜别克人和察合台汗国中从游牧转向定居的蒙古人融合,人口增至20余万。
16世纪初,哈萨克汗国在贾尼别克汗之子哈斯木统治时期(1511~1523年或1508—1518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达到空前繁荣。哈斯木汗联合东察哈台汗国统治者,与昔班尼汗进行了长期战争。对内统一哈萨克诸部,其领地南部包括锡尔河流域及其城市,东南包括七河流域,东北达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西部至雅克河流域。首府从锡晏那克城迁至土耳克斯坦城。
1513年,与赛德汗缔结反对塔什干统治者的联盟,和邻近地区特别是中亚农业区及城市的商业贸易甚为频繁,并采取措施促进哈萨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汗国人口增至100余万,兵额达30万。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自己的统治,结合当时社会情况,哈斯木汗在自古相传的习惯法基础上进行整理,于著名的比会议上,制定通过了哈萨克汗国第一部法典,即《哈斯木汗国名鉴》,世称《哈斯木汗法典》或《明显法律》。其中包括财产法:关于解决牲畜、牧场、土地诉讼的规定;刑事法:关于杀人、抢掠人口和牲畜、盗窃等刑事犯罪的判刑规定;兵役法:有关组建军队、兵役义务规定;使臣法:挑选使臣的条件,指出使臣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熟悉各国情况,能言善辩,精通外交礼节等;民事法:有关婚丧等礼俗和节日庆典等具体规定。
1523年,哈斯木汗卒,汗国内发生争夺汗位的斗争。哈斯木汗之子马玛什继位不久被杀,哈斯木汗堂弟塔赫尔即汗位。他对内暴虐无道、倒行逆施,对外则不分敌友,四处出击,使汗国走向衰落。至布达什时(1533—1538年在位),汗国处于分裂状态,诸部落自立可汗,各据一方。
现在的哈萨克汗国正处于穆伦德克汗的统治时期,他是克烈汗之子。而哈萨克也是国力正式蒸蒸日上的时期。大明未来的称霸它也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国家。
另一个汗国乌兹别克汗国 它是昔班也就是是拔都的弟弟建立的,1350年左右改名“月即别”;昔班家族王子阿布海尔为乌兹别克汗国创建人,故又称阿布海尔汗国;1468年阿布海尔在与吉尔吉斯---哈萨克人的决战中被杀,三年后,乌兹别克人被东察合台汗国驱散;留在阿布海尔汗国的游牧人称为乌兹别克人,从阿布海尔汗国分离出去的人称为哈萨克人。
乌兹别克汗国解体后一部分人随穆罕默德?昔班尼汗南下,前往河中农业区定居下来,征服了当地的撒尔塔人并与他们融合。形成了以后强大一时的乌孜别克族。
穆罕默德?昔班尼(1451年-1510年)是河中乌兹别克汗国的开国之君,阿布海儿孙,布达克之子。他继续巩固各乌兹别克部族和奠定基础。1468年阿布尔海尔死后,昔班尼一度逃亡到阿斯特拉罕,后回到钦察草原。昔班尼生于1451年,其祖父阿布海尔死时,他才17岁。 在各部落和部落联盟酋长之间的不断斗争中,他逃亡到阿斯特拉罕,在卡西姆埃米尔处避难。后来,因金帐汗的军队攻打阿斯特拉罕,昔班尼又返回钦察草原。他在草原上征集到一支由草原部落民组成的军队,投入与哈萨克汗争夺锡尔河下游的斗争之中。1487年,昔班尼投靠当时占据着塔什干的察合台汗马合木,以一个士兵的身份为他效劳。马合木对他很满意,把突厥斯坦城作为采邑赐给了他。在马合木汗的帮助下,昔班尼很快强盛起来。河中地区帖木儿朝后王们之间的争吵给了昔班尼夺取河中地区政权的机会。
为重建他祖父的霸业,他还求助于河山地区帖木儿王朝的统治者阿赫默德苏丹 。1494年阿赫默德死后,昔班尼遂率乌兹别克游牧民大举侵入河中绿洲地区,1500年攻陷布哈拉。1501年,昔班尼在泽拉夫尚河畔的萨里普尔打败帖木儿朝亲王巴布尔,占领撒马尔罕,建立昔班尼王朝,并定都于此。1503年,占领塔什干地区。此后昔班尼着手进攻帖木儿王朝的南方领地。1505年攻陷花拉子模的首府乌尔根奇(玉龙杰赤)。1507年5月下旬,攻陷赫拉特。这样,从里海到中国边境,从锡尔河到伊朗高原的辽阔地区一时都处于他的统治之下。在他控制河中后与波斯萨非王朝伊斯迈尔一世冲突,在呼罗珊麦什德开战,他的儿子受哈萨克人攻
首尾不救在马夫城兵败被杀。他的一支成立了希瓦汗国。
现在的乌兹别克汗国正处于刚刚打败曾经强大的帖木儿帝国时期,它是一个不弱以鞑靼和瓦剌的对手,而大明在西疆的统治也必定会和这个国家发生战争,因为它控制着大明及其想要的以前大宛国的地方。
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7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于1370年开创的一个堪与蒙古帝国、苏联、美国相媲美的超级大国,首都为撒马尔罕,后迁都赫拉特(herat,又译哈烈、黑拉特)。鼎盛时期其疆域包括今天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的西亚、中亚、和南亚,被称为中亚征服者。
而德里苏丹国现在则处于印度北部。和亦力把里在西南方有接壤的地方,不但如此,它还和乌思藏都司接壤。
德里苏丹国被称为伊斯兰对印度的的统治时期之一,它的征服开始于11世纪,是由中亚的突厥人进行的。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茂德入侵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严重破坏。伽色尼王朝在中亚的领土于1173年被其位于阿富汗的原附庸廓尔王朝吞并。廓尔王朝的统治者穆伊兹-乌德-丁?穆罕默德(廓尔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赖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兆汉人;他留在印度的总督(出身奴隶)顾特卜-乌德-丁?艾伯克于1206年采用苏丹头衔统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区,定都德里。此后直到莫卧儿帝国建立,北印度的历史即为德里苏丹国的历史。
德里苏丹国是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权。先后有5个王朝在德里进行过统治:奴隶王朝,卡尔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赛义德王朝和罗第王朝。不过,德里苏丹国并非统一了整个印度的帝国。除了在阿拉-乌德-丁?卡尔吉等极强大的苏丹统治时期,德里苏丹国充其量只是北印度的一个最大的王国。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继续保有强大的力量,而南印度则几乎从未进入苏丹政权的版图。阿拉-乌德-丁?卡尔吉时期对德干地区的3次大举入侵使德干北部服从苏丹统治直到14世纪;菲罗兹?图格鲁克苏丹臣服了印度教王公统治的奥里萨。困扰苏丹的问题主要是叛乱和外部入侵。在整个德里苏丹国存在时期,叛乱和王室内讧层出不穷。各地的分立势头从未被有效遏止,几个著名的苏丹都曾镇压过大规模的叛乱。外部入侵的威胁开始主要是来自蒙古人,后来则是中亚的征服者帖木儿。帖木儿的可怕入侵终于使摇摇欲坠的苏丹政权彻底崩溃。德里苏丹国在帖木儿撤离之后不久解体,**王国林立各地,虽然还有名义上的苏丹,但其实各地都已经既不听宣也不听调了。
现在的德里苏丹国正处于罗第王朝时期。罗第王朝是德里苏丹国第五个王朝﹐其创建者为巴赫鲁尔.罗第。
巴赫鲁尔.罗第原为赛义德王朝信德总督。1451年﹐巴赫鲁尔夺取了德里﹐成立了罗第王朝。王朝共历3代苏丹﹐管辖范围包括信德﹑旁遮普﹑北方邦等地区。1521年﹐莫卧儿帝国攻入德里﹐罗第王朝逐亡。
虽然现在的罗第王朝控制着印度北部,但其实他已经是一个垂暮的老人了。
在了解了亦力把里周边的国家之后李端澄一直在观察着亦力把里的情况。而同样的亦力把里也在看着大明。
亦力把里从建立之初便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外部纷争不断而内部也从来没有安静过。从建立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里内乱一直都是亦力把里的最基本的基调。
在哈密被李端澄收复之后满速尔已死并且他的十万大军也都已经全军覆没的消息很快便在亦力把里的土地上传播了起来。顿时本就不平静的亦力把里再次变得暗流涌动了。那些地方上掌握着重权的人纷纷开始张望了起来,他们无疑是十分的想自立的,他们也不得不考虑一下大明的因素。
在满速尔已经战死的消息传开之后关于大明会不会进攻亦力把里也是亦力把里人不断在讨论的一个话题。现在的那些有自立之心的人都在看亦力把里汗庭还有大明的反映。特别是大明是否会进攻亦力把里更是直接关系到他们能不能自立。
大明的强大他们所有人的都是知道的,要是大明在这个时候进攻那么亦力把里无疑是有可能面临灭国的危险的, 如果亦力把里没了,那么还会有他们的生存空间吗,肯定没了。所以如果大明在这里时候向他们进攻的话为了生存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的。
然而虽然满速尔死亡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一个月了之后大明还没有派一兵一卒进入亦力把里,顿时亦力把里便乱了。
~.< >-~
~.<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明称霸路上新出现的三个敌人
李端澄先前所说的十天之内必定消灭亦力把里大军的话现在被证明他还是高估了对方的实力。在所有的大明将士们都在高声欢呼的时候,李端澄却在自己的书房里拿着笔墨纸砚写着奏折。
在看到无数的亦力把里的大军走到明军士兵前面伸着手让明军士兵绑缚他们的时候李端澄心里突然出现了无限的感慨。由这场战争,他想到了大明的土木堡之变,再由土木堡之变他又想到了无数只是由于细小的错误和后勤的问题而输掉的战争。在那一刻他有很多的思想迸发而出,他想要把这些都写都写下来然后上凑给朝廷以期望朝廷能够引以为戒并且在以后做好在这方面的应对措施。
当天晚上,从肃州出发的三万骑兵终于到了嘉峪关。在李端澄决定出关和亦力把里的大军决战的时候他已经给肃州方面写好了信来说明嘉峪关的情况,同时在信里他也请求肃州能够派出一部分兵力来帮助他接下来的行动。
这个时候的嘉峪关并不是一个在地方上**的军事单位,他并不是直接听命于朝廷而是有着自己在地方上的直接上司肃州兵备道府。
兵备道是依据明制在地方上各省的重要地方设整饬兵备的道员。兵备道一般置于各省重要地区。明洪熙年间始置,本为遣布政司参政或按察副使至总兵处整理文书,参与机要之临时性差遣。弘治年间始于各省军事要冲遍置整饬兵备之“道员”,称为兵备道。掌监督军事,并可直接参与作战行动。此官由按察使或按察佥事充任,是分巡道的一种。又称兵备副使,兵宪。
兵备道都是朝廷从弘治年间才开始在地方上的重要地区设立的一种重要的军事机构。而肃州便是设立在甘肃最西北处的一个兵备道。肃州地处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关键位置。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神农和五帝之一的颛顼辖地,九州之一的古雍州西界,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自西汉置郡、隋代仁寿二年(公元602年)设肃州以来,更以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闻名遐迩。西凉国曾在这里建都,其后诸多朝代均以此处为省州府地。肃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连接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区的通衢重镇。
而在现在肃州周边与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中国最早的石油基地玉门油田、国家重要的核工业基地四0四厂、驰名世界的中国西部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北最大的钢铁基地酒泉钢铁公司鼎足相邻,可以说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肃州都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一个地区。 而在明朝更是如此,它是明朝时候甘肃的最西段,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关系它需要时刻应对可能来自北面的瓦剌、鞑靼,西面的西域民族还有南面的两藏地区是不是发生的叛乱。虽然明代由于西北之地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地位不高,所以有关史书对发生咋西北之地的战争的记载远远低于经济发达的大同宣府等地区。但是实际上发生在西北之地的战争一点都不比发生在大同、宣府等地的战争要少。要知道西北之地要同时应对来自三个国家一个地区,而大同和宣府却只需要名对一个国家的进攻而已。可以说西北之地才是真正的战争不绝。只不过由于这里太过贫穷所以一直以来不被重视而发生在这里的战争也大都被埋没进来历史。
而肃州作为大明在西北之地最主要的兵道,它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在肃州地区肃州兵备道的主要职责就是防御瓦剌、鞑靼和亦力把里;镇压民乱、打击盗贼;镇压少*数民族民变;同时还要兼职肃州地区的文化教育、修筑边关、城池;审理地方政务等值。可以说肃州兵备道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经把军政集于一身了。所以在弘治年间刚刚设立的时候兵备道一直被作为一种临时性质的机构,不过后来随着发展兵备道也逐渐的成为了常制。就像明朝的总督一样,最初也只是由临时的总制变为常制总制,再变为临时的总督,再变为常制的总督一样。不过这一系列的转变也说明了明朝地方上局势的逐渐糜乱的程度。而它们的转变也是伴随着明朝的建立、中兴还有逐渐的衰落的。
从肃州兵备道设立之后嘉峪关便归到了肃州兵备府管辖。而李端澄在嘉峪关的职务便是肃州兵备副宪。在接到李端澄的信之后当时担任肃州兵备道员的刘庆并没有立即出兵而是在不断的观察者嘉峪关的情况。刘庆此时已经年近六十,再加上早年多次受伤身体已经越来越虚弱了,基本上已经在这里干不了多长时间了,而朝廷当初之所以让他当人肃州兵备道也是因为他的经验丰富。在快要退休的当口刘庆也越发的稳重了,做起事来都要思来想去。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犯错误以致让自己晚节不保。
在接到李端澄的信之后,刘庆立刻派出人四处打探嘉峪关的消息,同时也让肃州的各个卫所保持警戒。可以说李端澄还没有出城的时候刘庆就已经做好了他失败的打算了。刘庆倒不是对李端澄没有信心而是出于谨慎。第二天在接到嘉峪关外的亦力把里大军已经开始出现了大规模投降的报告之后刘庆终于肯下令发兵了。很快从肃州各地聚拢起来的三万骑兵便开赴了嘉峪关。
在得到三万骑兵的支援以后,李端澄在当天晚上便在留下了一部分的士兵镇守嘉峪关和看守俘虏之后便带着五万大军连夜开赴赤厅。在亦力把里大军进攻嘉峪关之前赤厅便已经失陷了。赤厅不必哈密等城,它没有那么高大的城防,再加上赤厅里边的蒙古人太多,所以赤厅可是以闪电的速度失陷的。赤厅的全名叫做赤厅蒙古卫,这个地方的蒙古人可是非常的多。这些蒙古人给满速尔的进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于是赤厅也以半天的时间便向哈密那样失陷了。
不过同样失陷的快,赤厅收服起来也是非常的快。满速尔子啊攻陷赤厅之后根本就没有派人镇守赤厅,因为到赤厅的时候他也只有六万大军,有还需要进攻嘉峪关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留在赤厅,而是在临走前满速尔从当地的蒙古人之中招募了一批临时的士兵,满速尔也并没有让他们跟随自己出征只是让他们守个城而已。事实证明这些临时的士兵有他们就和没有他们一个样。当天晚上在看到城外的密密麻麻的明军之后成立便的临时招募起来的蒙古军队直接便投降了。也不怪他们,本来他们以前便是平民,那里经过训练啊,有哪里经过战事了,更主要的是他们连个兵器都没有。满速尔在走的时候只是把队伍给拉了起来,但是装备满速尔也并没有太多多余的,因此守军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有兵器。因此在看到大明的大军之后他们很光棍的直接投降了。
兵不血刃的拿下赤厅之后李端澄大喜,从赤厅这里的情况便可以看出来其他几个被满速尔攻陷的城池是什么个情况。因此对于收复失地李端澄更有信心了。当天晚上李端澄下令所有士兵进城休整。
在李端澄收复失地的同时,远在肃州的刘庆也没有闲着。为啥,他得抓人。身为肃州道员,保境安民是他的最重要的责任。但是现在的肃州的治安非常的差。原因就是从哈密、沙洲、曲先还有赤厅等地溃败逃回来的败兵大量的分散在肃州各地。什么时候都不缺乏兵痞子,特别是在士兵个人素质十分低下的古代,兵痞子就更多了。如果是在和平的环境之中那些兵痞子一般都不敢惹是生非,但是在战乱之时他们的危害便体现了出来了。从哈密等几个地方逃出来的士兵沿着荒漠基本上都逃到了肃州。
从肃州出现溃兵的时候刘庆便开始接到了又士兵扰民的报告。这些残兵败将别的本事没有但是抢钱扰民他们却很会干。老道的刘庆在一接到报告便十分的重视这件事,身在军旅几十年的他十分的清楚这些兵痞子乱起来的危害,到时候要是闯出祸来了背黑锅的还是他刘庆,谁让他没维护好治下的治安呢。所以一接到报告刘庆便一方面下令警告肃州境内的溃兵们在肃州境内不得出现任何扰民的行为否则一律严惩。并且他还派出了大量的士兵在肃州境内抓捕闹事的兵痞子。除此之外刘庆还下令设立了好几个收容站专门收容那些残兵败将。才短短的几天下来刘庆便聚拢了数万的残兵败将,一看人数太多为了怕再出现意外刘庆便立马向上面禀报。
肃州的上一级机构是陕西行都司。在明朝由于甘肃地区经济落后所有甘肃在明朝的处军事意外的地位并不高,所以甘肃地区就没能够向以前那样被单独的设置成省一级的机构,在明朝甘肃地区一直归属于陕西行都司。陕西行都司和陕西布政使司也不完全一样,今天陕西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处于陕西布政使司的管辖之下,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则是在陕西行都司的管辖之下。
陕西行都司的治所也在肃州地区,不过他的管械范围包括肃州、甘台、甘州、山丹、永昌、凉州、镇番、西宁、庄浪、碾伯等地区。由陕西行都司出面很多事情都好办了,很快陕西行都司开始派人对那些残兵败将进行整合重新编练成军队。这些事情都是刘庆自己不敢干的,他还只是肃州道台级别不够他要是干了保不准就有人告他谋反。
在赤厅休息了一天之后李端澄便带着大军向曲先和沙洲出发了。在出发之前他已经打听清楚了沙洲,曲先和哈密三地的情况了。此时的沙洲和曲先和赤厅一样,基本上就没有像样的守军。这一次兵犯大明满速尔也才带来了十万大军,其中在进攻哈密的时候还折损在那里了三万人。可以说哈密城被攻下之后满速尔只剩下了七万多人,这里面还有一部分是从哈密城里面的蒙古之中新选出来的士兵。再后来为了拉拢回回人他有留在了哈密一万人帮助嘎西木防守哈密城。
可以说此时除了哈密有将近两万的比较正规的守军之外,沙洲和曲先两地也和赤厅一样都是刚刚招募起来的士兵在防守着。柿子要捡软的捏,所以李端澄先把目标定在了沙洲和曲先两城,他有信心能够向收复赤厅那样快速的收复两地。
离开赤厅之后李端澄兵分两路,一路由自己亲率三万人兵进沙洲,另一路由嘉峪关参将胡坤率领向着曲先进发。
最后的结果和李端澄预想的几乎一样,沙洲和曲先根本就没有怎么交战便被攻下了。虽说两地没有像赤厅那样大军一到便立马投降,因为两地还是有少量亦力把里之前的正规军存在的,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他们带着那群新兵蛋子还是能抵挡挡一会的。不过也就是抵挡一会而已,在李端澄和胡坤两人发动猛攻之后城上的士兵便崩溃了,而两人带来的士兵也直接攀上了城墙。而城内的守军一看大势已去便有大部分的人投降了。而那些不投降的顽固分子在剿灭了之后城内便再也没有了抵抗的势力了。
之后李端澄再次把兵力收拢在了一起,带着五万大军向哈密发动了进攻。哈密城高大的城墙虽然在最初给明军制造了很多的麻烦,但是随着城内守军军心的涣散,哈密城还是很快便被攻破了。在李端澄带军到来的时候哈密城里边的守军就已经知道了满速尔身死还有赤厅、沙洲、曲先三城都已经被大明收复的消息。
可以说这个消息在当时便极大的打击了城内守军的军心。当时便有人提议撤退,不过由于有一些人妄图凭借着建城和大明展开一战,谈们认为大明来攻的人数不多只有五万人只要城内的守军能够齐心一力打败大明的军队还是很有可能的。毕竟虽然满速尔死了但是到手的哈密城他们也是不愿意放弃的。而同时城内的嘎西木也是极力反对撤退的人员之一。虽然他不属于亦力把里的人,也不归满速尔统治,但是城内的守军毕竟有将近一半都是回回人。所以他的话还是很管用的。
不过他们妄图凭借着大明人修建的哈密城和大明较量一番的打算很快就落空了。哈密城是大明人修建的,城池的结构大明人才是最熟悉的。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李端澄终于找到了哈密城的一个弱点,之后凭借着这个弱点明军多次攻上城墙,虽然最后没能够一举那些哈密城,但是对城内的守军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第三天,哈密城西城打开城门向明军投降。哈密城里边想和大明较量一番的人不少,但同时还有很多的人更加的珍惜自己的性命。两天交战下来在看到基本上已经没有胜算之后城内的守军便出现了投降派。他们结合在一起趁着夜晚困住了西城的守军然后打开城门把城外的明军迎到了城内。
李端澄没有白白的浪费这一次的好机会,西门打开之后他便亲自带着大军从西门进到了城内,之后经过一晚上的交战,到了天亮的时候战斗基本上已经落下了帷幕。除了最初投降的人之外其余的人全都被歼灭了。而嘎西木这个造成哈密失守的最主要的负责人也在偷跑的时候被抓了个正着。
至此,满速尔带来的十万大军已经全军覆没,而大明被攻陷的国土也都已经成功的收复。在收复了哈密之后李端澄并没有立刻对亦力把里展开报复性的进攻而是选择了对三城之内的投靠亦力把里的势力展开了围剿。特别是哈密更是他照顾的重点。
李端澄并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在面对那些少*数民族的人的时候他并没有因为顾及而放过他们一命,在短短的半月的时间里哈密、沙洲、曲先还有赤厅几个地方有超过一万多人被杀,特别是哈密城中的回回人更是有超过六千人被杀头,超过三万人被抓。而嘎西木也被李端澄在哈密城中当着众人的面给五马分尸了。
﹋﹋
“将
咱们什么时候派兵去亦力把里啊?”这段时间不断的有人来向李端澄请求发兵亦力把里。只挨打不还手可不是大明的性
更何况对方还只是一个小国,大明要是不给亦力把里一点教训那还不得让周围的小国都有样学样啊。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有人来向李端澄请战要求带兵去教训一下亦力把里告诉他们大明不是他们惹得起的。不过这些请求都被李端澄给压了下来。
“你们可是好奇本将为何一直不同意你们的请求?”看着有点不满的众人李端澄说道。
“将军,俺就不明白了那亦力把里只是一个小国有什么好怕的,况且还是他们出兵在先将军你还有什么顾虑的。”
等那人说完之后李端澄说道:“不是本将军顾虑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亦力把里近百年来一直内斗不断,虽然近些年来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地方上还是有很多人一直便有拥兵自立的心思,只不过以前有他们的大汗在上面压着,并且以前满速尔和他的父亲实力都不弱,所以畏惧于他们的强大那些人一直都不敢乱动。但是现在满速尔全军覆没,能够被就连满速尔也死在了嘉峪关下,你们以为没了满速尔和他的大军的亦力把里会变成什么样子?”
“那还用说,肯定是战乱四起了。”
“对,那些有自立心思的人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不过听说那满速尔有一个儿子叫做速檀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在亦力把里却已经很有威望了。”
听到了速檀这个名字李端澄接过话说道:“嗯,这个速檀我听说过。听说他已经被满速尔确立为继承人了,不过虽然如此但是他现在毕竟还只是一个还未成年的小孩,到时候亦力把里乱起来也就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控制的住的。”
速檀也就是亦力把里在满速尔死后的继位者,他被称为沙汗。不过等到他即位的时候整个亦力把里已经是积重难返了。一方面当时瓦剌不断南下企图控制西域等地,速檀从一即位便不断的和瓦剌展开交战,最后他本人更是战死于和瓦剌的交战之中,另一方面当时他的叔叔赛义德成立的叶尔羌汗国也已经强大了起来了,速檀已经很难再压制自己的叔叔了。而在他死后叶尔羌汗国抓住时机主动出击一举占领了速檀在当时还能控制的住的大部分地区,而亦力把里也正是宣告亡国。
“所以说我才会不让你们这个时候进入亦力把里,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派大军进去了说不定亦力把里人在害怕被消灭的情况下会联合起来,那样的话就对我们以后的行动大大不利了。”
“对了,亦力把里周边的几个国家的情况调查的怎么样了?”李端澄知道大明内部现在是有灭了亦力把里的打算的,所以在这之前他也必须调查好亦力把里在西面的几个国家的情况。因为如果大明得到了所有的西疆的土地之后无疑就和这些国家接壤了,但是在这之前大明基本上就就没有和这些国家有过太多的往来,对他们可是十分的不了解,这对大明是十分不利的。
现在的亦力把里周围除了和大明交往很深的瓦剌、鞑靼之外还有三个强大的国家,特别是其中有一个在今年刚刚灭亡了有着中亚征服者之称的帖木儿帝国的乌孜别克汗国。其他两个分别是哈萨克汗国和德里苏丹国。这三个国家之中除了已经衰落的德里苏丹国之外其余两个乌兹别克汗国和哈萨克汗国都处于最初的鼎盛时期。
其中哈萨克汗国是由哈萨克民族建立的一个汗国。哈萨克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族源包括突厥人、塞种人、辛梅里安人、斯基泰人,乌孙,高加索人等,其族名有自由之民、游牧战神、白天鹅之意,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和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哈萨克王朝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俄白帐汗国分裂时期。而哈萨克汗国的土地更是和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不过看过之后更多的是觉得对不起老祖宗,后人竟然把以前的国土丢完了。
﹋﹋
现在的哈萨克东部大部分从西汉一直到西晋都属于中国版图,唐朝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元朝时为蒙古族察合台汗国地,清朝时再次纳入中国版图,东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中国新疆,西部属中国清朝藩属国浩罕汗国。从中国西汉汉武帝时,现在吉尔吉斯大部分首次纳入中国版图:汉武帝又命李广利于太初元年(前104年)、三年两伐大宛(在现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使西域的许多城国相继臣服于汉。太初三年(前102年)战胜大宛后,西汉朝廷在轮台(今新疆轮台东)、渠犁(今新疆库尔勒西南)置使者、校尉,这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之始。后又设置伊循都尉、护鄯善以西使者。后来扩大统治范围,“最凡国五十”,西至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乌孙,今铂尔河上游的大宛,今帕米尔地区的无雷,今阿赖谷地的休循等国,都受其管辖。“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域正式纳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最高军政机构,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并“督察乌孙(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康居(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起初负责“护西域三十六国”,后来扩大统治范围,“最凡国五十”,西至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乌孙,今铂尔河上游的大宛,今帕米尔地区的无雷,今阿赖谷地的休循等国,都受其管辖。“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域正式纳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1864年10月7日,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边界条约,强行割让中国新疆西部44万平方公里领土,其中就包括原来的中国领土,现今吉尔吉斯斯坦的大部分土地。1876年清朝藩属国浩罕汗国被沙俄吞并,至此,原来的中国领土、吉尔吉斯全部土地被沙皇俄罗斯吞并。 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设置安西都护府。治所西(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统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辖境相当今新疆及哈萨克东部、吉尔吉斯北部楚河流域。自显庆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这期间,是武则天为皇后辅佐高宗到垂帘听政阶段。显庆、龙朔年间(661-663年),唐军平定西突厥,辖区扩大至今阿尔泰山西至咸海及葱岭的东西各部直至阿姆河两岸城的诸城邦
包括今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分。唐朝咸亨元年(670年),安西都护府治所移至碎叶城。
再说哈萨克汗国,它是从白帐汗国白帐汗国分裂出来的一个汗国。白帐汗国是金帐汗国的一部分,由拔都的兄弟斡儿答创立,他因把管事权让给拔都,另一方面,他在事情上甚少发言权。因此得到相当于现在哈萨克斯坦的地区作为封土。他起初是臣下,但后来基本上处于自治地位。
自斡儿答起,传十一代,将近二百年,在金帐汗别儿迪别死后,汗位由白帐汗继位,脱脱迷失时代,两汗国合并,但他被帖木儿打败后,汗国东方被昔班家族占有,在最后一位白帐八剌汗死后,汗位落在阿布海儿汗手上,至克烈与贾尼别克汗脱离乌兹别克汗国后,才算重建白帐汗国,哈萨克汗国基本上是白帐汗国的化身。有一位白帐那颜也迪古在1399年打败立陶
在1408年进军俄罗
但未能打下莫斯科。
15世纪,白帐汗国发生内讧,分裂出诺盖汗国和乌孜别克(月即别)汗国等。1456年,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巴拉克之子克烈汗 ,乘乌兹别克阿不勒海尔汗败于瓦剌之机,与贾尼别克汗一起,率领部分游牧部落向东迁徙,进入巴尔喀什湖以南明代西域察合台后裔政权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境内,在楚河、塔拉斯河广阔的土地上建立了哈萨克汗国。人类历史上消失至2千年之久的“哈萨克”名字再次重现。
萨克汗国建立后,克烈汗、贾尼别克汗与亦力把里统治者联盟,共同对抗阿不勒海尔汗。
1468年冬,利用阿不勒海尔汗在往征哈萨克汗国途中丧生,乌兹别克汗国内乱之机,征服东钦察草原各游牧部落,乘机占领锡尔河流域的卡腊套山大部分地区。附近哈萨克部落纷纷归附,逼使乌兹别克继位者穆罕默德?昔班尼汗逃往帖木儿汗国的土耳克斯坦城。
1470年,又率军攻土耳克斯坦城,迫昔班尼逃往布哈拉。随着军事的胜利,汗国领土不断扩展至巴尔喀什湖西北广大草原及以南的楚河、塔拉斯河流域,直至中亚塔什干、安集延、撒马尔罕等地。并不断与南迁的乌孜别克人和察合台汗国中从游牧转向定居的蒙古人融合,人口增至20余万。
16世纪初,哈萨克汗国在贾尼别克汗之子哈斯木统治时期(1511~1523年或1508—1518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达到空前繁荣。哈斯木汗联合东察哈台汗国统治者,与昔班尼汗进行了长期战争。对内统一哈萨克诸部,其领地南部包括锡尔河流域及其城市,东南包括七河流域,东北达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西部至雅克河流域。首府从锡晏那克城迁至土耳克斯坦城。
1513年,与赛德汗缔结反对塔什干统治者的联盟,和邻近地区特别是中亚农业区及城市的商业贸易甚为频繁,并采取措施促进哈萨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汗国人口增至100余万,兵额达30万。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自己的统治,结合当时社会情况,哈斯木汗在自古相传的习惯法基础上进行整理,于著名的比会议上,制定通过了哈萨克汗国第一部法典,即《哈斯木汗国名鉴》,世称《哈斯木汗法典》或《明显法律》。其中包括财产法:关于解决牲畜、牧场、土地诉讼的规定;刑事法:关于杀人、抢掠人口和牲畜、盗窃等刑事犯罪的判刑规定;兵役法:有关组建军队、兵役义务规定;使臣法:挑选使臣的条件,指出使臣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熟悉各国情况,能言善辩,精通外交礼节等;民事法:有关婚丧等礼俗和节日庆典等具体规定。
1523年,哈斯木汗卒,汗国内发生争夺汗位的斗争。哈斯木汗之子马玛什继位不久被杀,哈斯木汗堂弟塔赫尔即汗位。他对内暴虐无道、倒行逆施,对外则不分敌友,四处出击,使汗国走向衰落。至布达什时(1533—1538年在位),汗国处于分裂状态,诸部落自立可汗,各据一方。
现在的哈萨克汗国正处于穆伦德克汗的统治时期,他是克烈汗之子。而哈萨克也是国力正式蒸蒸日上的时期。大明未来的称霸它也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国家。
另一个汗国乌兹别克汗国 它是昔班也就是是拔都的弟弟建立的,1350年左右改名“月即别”;昔班家族王子阿布海尔为乌兹别克汗国创建人,故又称阿布海尔汗国;1468年阿布海尔在与吉尔吉斯---哈萨克人的决战中被杀,三年后,乌兹别克人被东察合台汗国驱散;留在阿布海尔汗国的游牧人称为乌兹别克人,从阿布海尔汗国分离出去的人称为哈萨克人。
乌兹别克汗国解体后一部分人随穆罕默德?昔班尼汗南下,前往河中农业区定居下来,征服了当地的撒尔塔人并与他们融合。形成了以后强大一时的乌孜别克族。
穆罕默德?昔班尼(1451年-1510年)是河中乌兹别克汗国的开国之君,阿布海儿孙,布达克之子。他继续巩固各乌兹别克部族和奠定基础。1468年阿布尔海尔死后,昔班尼一度逃亡到阿斯特拉罕,后回到钦察草原。昔班尼生于1451年,其祖父阿布海尔死时,他才17岁。 在各部落和部落联盟酋长之间的不断斗争中,他逃亡到阿斯特拉罕,在卡西姆埃米尔处避难。后来,因金帐汗的军队攻打阿斯特拉罕,昔班尼又返回钦察草原。他在草原上征集到一支由草原部落民组成的军队,投入与哈萨克汗争夺锡尔河下游的斗争之中。1487年,昔班尼投靠当时占据着塔什干的察合台汗马合木,以一个士兵的身份为他效劳。马合木对他很满意,把突厥斯坦城作为采邑赐给了他。在马合木汗的帮助下,昔班尼很快强盛起来。河中地区帖木儿朝后王们之间的争吵给了昔班尼夺取河中地区政权的机会。
为重建他祖父的霸业,他还求助于河山地区帖木儿王朝的统治者阿赫默德苏丹 。1494年阿赫默德死后,昔班尼遂率乌兹别克游牧民大举侵入河中绿洲地区,1500年攻陷布哈拉。1501年,昔班尼在泽拉夫尚河畔的萨里普尔打败帖木儿朝亲王巴布尔,占领撒马尔罕,建立昔班尼王朝,并定都于此。1503年,占领塔什干地区。此后昔班尼着手进攻帖木儿王朝的南方领地。1505年攻陷花拉子模的首府乌尔根奇(玉龙杰赤)。1507年5月下旬,攻陷赫拉特。这样,从里海到中国边境,从锡尔河到伊朗高原的辽阔地区一时都处于他的统治之下。在他控制河中后与波斯萨非王朝伊斯迈尔一世冲突,在呼罗珊麦什德开战,他的儿子受哈萨克人攻
首尾不救在马夫城兵败被杀。他的一支成立了希瓦汗国。
现在的乌兹别克汗国正处于刚刚打败曾经强大的帖木儿帝国时期,它是一个不弱以鞑靼和瓦剌的对手,而大明在西疆的统治也必定会和这个国家发生战争,因为它控制着大明及其想要的以前大宛国的地方。
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7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于1370年开创的一个堪与蒙古帝国、苏联、美国相媲美的超级大国,首都为撒马尔罕,后迁都赫拉特(herat,又译哈烈、黑拉特)。鼎盛时期其疆域包括今天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的西亚、中亚、和南亚,被称为中亚征服者。
而德里苏丹国现在则处于印度北部。和亦力把里在西南方有接壤的地方,不但如此,它还和乌思藏都司接壤。
德里苏丹国被称为伊斯兰对印度的的统治时期之一,它的征服开始于11世纪,是由中亚的突厥人进行的。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茂德入侵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严重破坏。伽色尼王朝在中亚的领土于1173年被其位于阿富汗的原附庸廓尔王朝吞并。廓尔王朝的统治者穆伊兹-乌德-丁?穆罕默德(廓尔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赖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兆汉人;他留在印度的总督(出身奴隶)顾特卜-乌德-丁?艾伯克于1206年采用苏丹头衔统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区,定都德里。此后直到莫卧儿帝国建立,北印度的历史即为德里苏丹国的历史。
德里苏丹国是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权。先后有5个王朝在德里进行过统治:奴隶王朝,卡尔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赛义德王朝和罗第王朝。不过,德里苏丹国并非统一了整个印度的帝国。除了在阿拉-乌德-丁?卡尔吉等极强大的苏丹统治时期,德里苏丹国充其量只是北印度的一个最大的王国。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继续保有强大的力量,而南印度则几乎从未进入苏丹政权的版图。阿拉-乌德-丁?卡尔吉时期对德干地区的3次大举入侵使德干北部服从苏丹统治直到14世纪;菲罗兹?图格鲁克苏丹臣服了印度教王公统治的奥里萨。困扰苏丹的问题主要是叛乱和外部入侵。在整个德里苏丹国存在时期,叛乱和王室内讧层出不穷。各地的分立势头从未被有效遏止,几个著名的苏丹都曾镇压过大规模的叛乱。外部入侵的威胁开始主要是来自蒙古人,后来则是中亚的征服者帖木儿。帖木儿的可怕入侵终于使摇摇欲坠的苏丹政权彻底崩溃。德里苏丹国在帖木儿撤离之后不久解体,**王国林立各地,虽然还有名义上的苏丹,但其实各地都已经既不听宣也不听调了。
现在的德里苏丹国正处于罗第王朝时期。罗第王朝是德里苏丹国第五个王朝﹐其创建者为巴赫鲁尔.罗第。
巴赫鲁尔.罗第原为赛义德王朝信德总督。1451年﹐巴赫鲁尔夺取了德里﹐成立了罗第王朝。王朝共历3代苏丹﹐管辖范围包括信德﹑旁遮普﹑北方邦等地区。1521年﹐莫卧儿帝国攻入德里﹐罗第王朝逐亡。
虽然现在的罗第王朝控制着印度北部,但其实他已经是一个垂暮的老人了。
在了解了亦力把里周边的国家之后李端澄一直在观察着亦力把里的情况。而同样的亦力把里也在看着大明。
亦力把里从建立之初便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外部纷争不断而内部也从来没有安静过。从建立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里内乱一直都是亦力把里的最基本的基调。
在哈密被李端澄收复之后满速尔已死并且他的十万大军也都已经全军覆没的消息很快便在亦力把里的土地上传播了起来。顿时本就不平静的亦力把里再次变得暗流涌动了。那些地方上掌握着重权的人纷纷开始张望了起来,他们无疑是十分的想自立的,他们也不得不考虑一下大明的因素。
在满速尔已经战死的消息传开之后关于大明会不会进攻亦力把里也是亦力把里人不断在讨论的一个话题。现在的那些有自立之心的人都在看亦力把里汗庭还有大明的反映。特别是大明是否会进攻亦力把里更是直接关系到他们能不能自立。
大明的强大他们所有人的都是知道的,要是大明在这个时候进攻那么亦力把里无疑是有可能面临灭国的危险的, 如果亦力把里没了,那么还会有他们的生存空间吗,肯定没了。所以如果大明在这里时候向他们进攻的话为了生存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的。
然而虽然满速尔死亡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一个月了之后大明还没有派一兵一卒进入亦力把里,顿时亦力把里便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