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伐序曲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最新章节!
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伐序曲
“这个臭鞑子,就一张嘴硬。”焦裕很是不满,嘀咕起来,不住地搓着拳头,指关节不时人他捏得格格直响,瞧他那副模样,恨不得对真金一通老拳打过去。
正如李隽所料,真金真的是水火不浸,口风很紧,滴水不漏,应变非常机智,无论李隽他们说什么都沉着应对,不卑不亢,李隽他们费了好多口舌,都没有撬开他的嘴巴,没有得到具有实质性的东西,性格有些暴燥的焦裕一想起来就不爽之极,要不是李隽阻止他,肯定是把真金砸趴在地上了。
这也不能怪焦袷心急,换作谁也受不了,撞大运无意之中顺手牵羊抓住真金,本以为这种大鱼定有极其重要的发现,万未想到他竟是一点消息也不透露,任谁想起来都极为不爽。
“这种级别的人物要是轻易就把他的嘴巴撬开了,《元史》就不会对他有如此之高的评价了。”李隽在心里暗笑焦裕的心急,挥挥手,特种兵驾着真金出去了。
李隽站起来,笑对清风子道:“虎父无犬子,真金不愧是忽必烈的儿子,应对有法,进退有序,我们难以有的收获。蒙古人数十年来能够如此气势,在就一番霸业,实在是不容易。从一个四分五裂的部落变成征服欧亚大陆的强大民族,绝对不是上天的幸运,而是他们自己奋斗的结果,真金这般不惧不畏的可贵品质才是他们强大起来的极其重要原因。”
清风子点头赞成:“皇上此言极是。贫道昔年游于大都,对鞑子有所了解,贫道总结出四个字:不乏虎气!不论是鞑子皇室,还是朝臣官员,还是平民原姓,无不是富有朝气,这些非昔日朝廷所能比拟。皇上,贫道失言,贫道失言。”他一时说得顺口了,居然直言朝廷过失,说南宋不如蒙古。
“这有什么好自责的,这是事实,千年以来,后人都是这样认为。”李隽在心里如是想,笑道:“道长所言是真话,我也是这么认为。当时的朝廷积弊太多,方方面面的问题太多了,权奸当道、竖宦弄权、颠倒黑白、军功不彰,虽有广大军民的积极抗战,也是无力回天,不能却敌于境外。”想起南宋之不堪,在心里不住叹息。
历朝历代对当朝之事极是忌讳,象李隽这般直斥宋朝得失真的不多见,他的话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让柳河子他们震惊难言,个个都惊得象呆头鹅,傻傻地看着李隽。就是万事不萦于怀的清风子也没有想到竟会说出如此重话,愣了好一阵,才向李隽深深一揖,道:“皇上警醒若此,朝廷必昌!”
他的行为马上提醒了柳河子他们,一齐向李隽施礼道:“皇上警醒,朝廷必昌!”
李隽笑着道:“你们说的比唱的好听。我说的不过是真话,你们就如此大的动静,要是天天这样说,我一听习惯了,就有点飘飘然,听不得不入耳的话,你们的罪过就大了去了喽。”指着清风子笑道:“尤其是道长,世外高人,居然带头拍马屁,要不得的哦。”
不用想都知道李隽的心情极好,焦裕是个实在人,想不清楚其中的道理,一跺脚,埋怨道:“皇上,真金鞑子不配合,我们一点收获也没有,臣都急死了,你还笑得这么开心。”
李隽看着他道:“不笑,那哭,行不?”调皮地冲焦裕扯了两下嘴角。
焦裕万未想到李隽打蛇随棍上,居然和他闹上了,愣了愣,什么话也没有说,右脚重重一下跺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响。
柳河子,清风子看着焦裕,微笑不语,一副你不懂君心的样子。
“柳将军,道长,你们这是怎么了?”焦裕一副愣头愣脑样子,道:“这是冬天,我脸上又没有蚊子,有什么好看的。”
清风子捋捋白胡子,笑道:“焦将军的脸上是有蚊子,在这里,在这里。”手里的拂尘拂出,朝焦裕的脸上拍去。
焦裕头一偏,闪开了,责备道:“老仙儿,你怎么也跟皇上一般不正经了?”
“表面上看,真金什么也没有说,其实他已经告诉我们了。我们有了天大的收获。”清风子提醒焦裕道:“焦将军有没有想过,真金是鞑子的太子,为什么会来中原?”
焦裕想也没有想,脱口而道:“脚长在他身上,他要来就来,要走就走,谁管得着?”
“焦将军有没有想过,太子是一国的储君,怎能轻易离开大都,尤其是现在正是两国打得不可交的关头,真金其他地方不去,偏偏来到中原?”清风子再次开导。
焦裕摸摸脑袋,嘀咕道:“这也有玄机?老仙儿,什么玄机?老仙儿世外高人,不食人间烟火,陆地神仙,能掐会算,一定知道。”心急之下居然拍起清风子的马屁了。
清风子畅快地一笑,道:“皇上刚刚说了,拍马屁的罪过很大,你拍我的马屁,我就不能告诉你。”清风子一向说话都带贫道二字,很少用我字,这只能说明他的心情极佳。
“不说就不说,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你一个人知道。”焦裕嘀咕起来,向李隽道:“皇上……”李隽摇手打断他的马屁,笑道:“你想一下,真金这种人来到中原能有什么事?必然是总督中原的军政事务,准备应付即将到来的危机。这充分说明忽必烈已经感到危机了,感觉到朝廷对中原地区构成的巨大威胁,换句话说:朝廷光复中原的条件成熟了!”
自从靖康之耻发生以来,光复中原一直是宋人的心声,不知道多少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历代南宋皇帝也在努力,想光复河山,出于多种原因不仅没有付诸行动,南宋反而越来越弱,几致于覆灭。
“光复中原的条件成熟了”这话对于宋人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就是没有人有那本事说得出来。现在,这话从李隽嘴里说出来了,对于焦裕他们来说,比天音仙乐还要好听一万倍,焦裕一下蹦得老高,大叫一声道:“老子可以光复中原了!”接着就是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呜呜地低泣起来。
清风子,柳河子,许光汉,扬明扬风等人也如焦裕一般擦着眼泪,低低饮泣起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这句话不对,应该改成“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功成时”才能符合眼前的情景。
光复中原一直是宋人的最大心愿,一百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努力,有人抛妻别子,有世身死人手,有人身残体缺,都没有实现。当这一刻即将到来时,柳河子他们心中的激动有多么的强烈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李隽很是理解他们的心情,道:“北伐之事极是重要,我们去好好合计合计。”
北伐的条件虽然成熟了,但是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谁都想得到象这种大事,牵涉的事务太多,要解决的问题多如牛毛,必须要好好合计合计,清风子他们默默地点头,很是兴奋地跟着李隽出门而去。
“关中已定,朝廷东进的大门已经打开,赵良淳将军和赵佥将军进行的山东战事,张珏将军主理的大理战事即将结束,解晋将军在关中的行动极是顺利,朝廷的形势是越来越好,这都是皇上圣明!”清风子缓缓道来,发表他的看法:“贫道以为,最迟到期来年春天,这些地方的战事就会结束,朝廷当趁大战百胜之余威北伐中原,光复故土!”
北伐中原,光复故土已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要说如清风子这样的明眼人,就是焦裕这样的心急之人也知道,就是南宋最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根本就算不得新鲜事,但是这话清风子说来却是声情并茂,任谁都听得出来,他这是在用心说话,底气十足,很是兴奋。
当前这种情况下已经近乎常识的话,柳河子他们却是听得如痴如醉,好象饮了醇酒一般痴迷。只要熟知历史的人都想象得到,北伐中原有无数的人喊出过,其中不乏英雄豪杰,不乏帝王,但是那也仅仅是喊喊而已,能不能实现谁都不知道,只能当作理想来追求,来鞭策自己。现在却不同了,说北伐肯定是北伐,柳河子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无数先辈为之努力的目标即将实现,要他们不痴迷都不行。
清风子很是陶醉地道:“皇上,贫道以为,当前急务并不是利用真金和鞑子谈判,而是皇上应当马上驾回临安,为北伐中原做准备。”
抓住真金固然是好事,想利用他得到太多好处的想法不太可能行得通,原因很简单,南宋要光复旧山河,对于忽必烈来说,他们的胃口太大了,他不可能因为儿子落到南宋手里就把大片大片的河山还给南宋。
河山的光复只能靠真刀真枪去打出来,要靠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来实现。
清风子这话非常富有远见,李隽点头赞同道:“道长所言极是,我也是这么认为。中原是华夏的根本重地,谁得中原谁得到天下,朝廷北伐中原之时也就是和鞑子决战之时。现在,各路大军捷报频传,形势喜人,但是问题也还多得很,北伐之事是该先行筹划了。”
中原的重要性我想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和中原有关的词汇很多,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逐鹿中原”四字,这四字很好地说明了中原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经济重心南移东进,政治重心北上,中原的战略地位相对来说有所降低。在宋代恰恰相反,关中因为唐末长安毁坏严重,战略地位降低了不少,中原的重要性比起以前就大得多了。
正如李隽所言,南宋北伐中原必然是一场决战,是战略决战,有关华夏的气运,不得不重视。不用说,忽必烈已经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大战的重要性,才会派真金南下中原,为即将到来的生死之战预为准备。要是南宋不马上着手准备北伐的话,后果会非常严重。
象这样的生死之战,要准备的事务太多了,比如军队的调动、部署,武器装备,兵力的投送方式,后勤保障,战略规划、战术运用,预备兵力的征召与训练。要是这把些名词汇总的话,足以写成厚厚一部名词索引了。
如此之多的事务非李隽这个灵魂人物,非李隽这个南宋战略的总设计师,非李隽这个最高决策者参与不可,准备北伐的最好地方当然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临安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清风子才进谏,要李隽赶回临安。
顿了顿,李隽接着道:“抓住真金毕竟是好事,他的作用比起即将进行的决战小得太多,但是这也是一步棋,不能不好好利用利用。四两瘦骨头还能熬出二两油,堂堂一国的太子至少比四两瘦骨头有价值吧?一定要好好用用。”嘴角上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
熟悉李隽笑容的柳河子知道李隽种商人似的笑容一出现,必然有大好事,很是期待地问道:“请问皇上,要如何利用好真金?”他明明是想知道李隽要如何打真金这张牌,如此一说非常委婉,一点痕迹也不露。
焦裕他们也是很想知道李隽的想法,无比期待地看着李隽,就是清风子也不例外。
“具体的情况现在还不好说,我的意思是派一人去大都,还是是辛苦一下扬明道长,与忽必烈谈谈,看看他的反应再说。真金在我们手上,我们拥有主动权,不怕他不开出条件。”李隽笑着预言,道:“可以想象得到,忽必烈开出的条件不会差,我们再加上一点点,好处就多了去了。”
“一点点,你这个奸商处学来的本事岂止加一点点。”柳河子在心里暗笑李隽的生意经。
清风子大是赞成,道:“皇上所言,贫道也是赞成。贫道以为,真金不能留在长安,还是押回临安的好。”这种大事,李隽肯定是要亲自过问,自然是让真金去临安比较好。
李隽笑对许光汉,道:“如此,又要辛苦许将军把真金从秦岭押回临安。”
许光汉领命道:“臣遵旨。”
柳河子听出李隽话外之意,问道:“请问皇上,皇上不与许将军一道?”
“是啊。”李隽点头道:“我想从中原回临安,顺道去中原游览一下。”说得轻描淡写,好象他真是要去中原游览似的。
中原还处在蒙古人的控制中,李隽以堂堂九五至尊去到中原,无异于冒险,是蹈不测之渊,一个不好就是羊入虎口,这是极其凶险之事,清风子率先表示反对,道:“不可,皇上,万万不可。此是危地,皇上天下所系,万万不可冒此大险。”
他的话马上得到柳河子他们的响应,一齐站起来,向李隽施礼,道:“请皇上收回成命。”
李隽摇手要他们坐下,道:“这事就这么决定了。中原,我是真想去看看,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中东战争,以色列打得中东国家大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军的指挥官非常务实,敢于到敌国境内去侦察敌情。其中最好的表率就是以色列的国防部长,亲自去侦察地形,经他之手制订出来的进攻计划堪称杰作。
李隽明明是要亲自去侦察中原的情况,以他之精明要是去了中原必是大有收获,他这个最高决策者要是了解到实际情况,对北伐起到的作用会有多大,谁都可以想象得到,却给他说成意外收获,真是让人想不到。
李隽说得很是轻松,谁都听得出话中的坚决之意,柳河子他们知道李隽主意已定,无法更改,柳河子道:“皇上,请让臣随侍皇上左右,效奔走之劳。”
李隽笑道:“这事就不必了,柳将军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你呢。关中虽然收复了,但是北方的大门还没有关上,眼下正是天寒地冻时节,非用兵之季,等到春暖花之时,柳将军就率军把关中的北大门彻底关上。”
“皇上所言有理,柳将军就不必随侍皇上了,还是让贫道去吧。贫道好多年没有去临安了,不知道现在的临安是何等的喜人,贫道想去见识一下。”清风子摸着白胡子,抢着说话,很是期待。
清风子才气非凡,要是有他陪着李隽,自然不会出问题,柳河子他们深表赞同,道:“还请皇上允准。”
“能得道长相伴,人生乐事也。”李隽大是赞叹,道:“只可惜道长还有重任。关中新复之地,百业待举,极待恢复,非道长担此大任不可。”
中原决战时,关中必然是南宋的战略基地和跳板,北伐之前必然是大军云集,必须要给大军准备好条件,任务非常之重,非一能人不可,清风子担任最好不过。
“皇上,柳将军足以当此大任……”清风子还待再说,给李隽打断了,道:“道长不要再说了。柳将军负责军队的训练,道长负责民心的重拾,非你二人共同努力不可。道长要知道,留给朝廷的时间不太多,朝廷务必尽早北伐,不要让鞑子恢复过来。”
清风子沉默了一会,道:“既如此,贫道无话可说。请皇上放心,贫道一定办好。”
“嗯。”李隽很是放心,对段干木道:“干木,收拾收拾,我们好出发。”
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伐序曲
“这个臭鞑子,就一张嘴硬。”焦裕很是不满,嘀咕起来,不住地搓着拳头,指关节不时人他捏得格格直响,瞧他那副模样,恨不得对真金一通老拳打过去。
正如李隽所料,真金真的是水火不浸,口风很紧,滴水不漏,应变非常机智,无论李隽他们说什么都沉着应对,不卑不亢,李隽他们费了好多口舌,都没有撬开他的嘴巴,没有得到具有实质性的东西,性格有些暴燥的焦裕一想起来就不爽之极,要不是李隽阻止他,肯定是把真金砸趴在地上了。
这也不能怪焦袷心急,换作谁也受不了,撞大运无意之中顺手牵羊抓住真金,本以为这种大鱼定有极其重要的发现,万未想到他竟是一点消息也不透露,任谁想起来都极为不爽。
“这种级别的人物要是轻易就把他的嘴巴撬开了,《元史》就不会对他有如此之高的评价了。”李隽在心里暗笑焦裕的心急,挥挥手,特种兵驾着真金出去了。
李隽站起来,笑对清风子道:“虎父无犬子,真金不愧是忽必烈的儿子,应对有法,进退有序,我们难以有的收获。蒙古人数十年来能够如此气势,在就一番霸业,实在是不容易。从一个四分五裂的部落变成征服欧亚大陆的强大民族,绝对不是上天的幸运,而是他们自己奋斗的结果,真金这般不惧不畏的可贵品质才是他们强大起来的极其重要原因。”
清风子点头赞成:“皇上此言极是。贫道昔年游于大都,对鞑子有所了解,贫道总结出四个字:不乏虎气!不论是鞑子皇室,还是朝臣官员,还是平民原姓,无不是富有朝气,这些非昔日朝廷所能比拟。皇上,贫道失言,贫道失言。”他一时说得顺口了,居然直言朝廷过失,说南宋不如蒙古。
“这有什么好自责的,这是事实,千年以来,后人都是这样认为。”李隽在心里如是想,笑道:“道长所言是真话,我也是这么认为。当时的朝廷积弊太多,方方面面的问题太多了,权奸当道、竖宦弄权、颠倒黑白、军功不彰,虽有广大军民的积极抗战,也是无力回天,不能却敌于境外。”想起南宋之不堪,在心里不住叹息。
历朝历代对当朝之事极是忌讳,象李隽这般直斥宋朝得失真的不多见,他的话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让柳河子他们震惊难言,个个都惊得象呆头鹅,傻傻地看着李隽。就是万事不萦于怀的清风子也没有想到竟会说出如此重话,愣了好一阵,才向李隽深深一揖,道:“皇上警醒若此,朝廷必昌!”
他的行为马上提醒了柳河子他们,一齐向李隽施礼道:“皇上警醒,朝廷必昌!”
李隽笑着道:“你们说的比唱的好听。我说的不过是真话,你们就如此大的动静,要是天天这样说,我一听习惯了,就有点飘飘然,听不得不入耳的话,你们的罪过就大了去了喽。”指着清风子笑道:“尤其是道长,世外高人,居然带头拍马屁,要不得的哦。”
不用想都知道李隽的心情极好,焦裕是个实在人,想不清楚其中的道理,一跺脚,埋怨道:“皇上,真金鞑子不配合,我们一点收获也没有,臣都急死了,你还笑得这么开心。”
李隽看着他道:“不笑,那哭,行不?”调皮地冲焦裕扯了两下嘴角。
焦裕万未想到李隽打蛇随棍上,居然和他闹上了,愣了愣,什么话也没有说,右脚重重一下跺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响。
柳河子,清风子看着焦裕,微笑不语,一副你不懂君心的样子。
“柳将军,道长,你们这是怎么了?”焦裕一副愣头愣脑样子,道:“这是冬天,我脸上又没有蚊子,有什么好看的。”
清风子捋捋白胡子,笑道:“焦将军的脸上是有蚊子,在这里,在这里。”手里的拂尘拂出,朝焦裕的脸上拍去。
焦裕头一偏,闪开了,责备道:“老仙儿,你怎么也跟皇上一般不正经了?”
“表面上看,真金什么也没有说,其实他已经告诉我们了。我们有了天大的收获。”清风子提醒焦裕道:“焦将军有没有想过,真金是鞑子的太子,为什么会来中原?”
焦裕想也没有想,脱口而道:“脚长在他身上,他要来就来,要走就走,谁管得着?”
“焦将军有没有想过,太子是一国的储君,怎能轻易离开大都,尤其是现在正是两国打得不可交的关头,真金其他地方不去,偏偏来到中原?”清风子再次开导。
焦裕摸摸脑袋,嘀咕道:“这也有玄机?老仙儿,什么玄机?老仙儿世外高人,不食人间烟火,陆地神仙,能掐会算,一定知道。”心急之下居然拍起清风子的马屁了。
清风子畅快地一笑,道:“皇上刚刚说了,拍马屁的罪过很大,你拍我的马屁,我就不能告诉你。”清风子一向说话都带贫道二字,很少用我字,这只能说明他的心情极佳。
“不说就不说,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你一个人知道。”焦裕嘀咕起来,向李隽道:“皇上……”李隽摇手打断他的马屁,笑道:“你想一下,真金这种人来到中原能有什么事?必然是总督中原的军政事务,准备应付即将到来的危机。这充分说明忽必烈已经感到危机了,感觉到朝廷对中原地区构成的巨大威胁,换句话说:朝廷光复中原的条件成熟了!”
自从靖康之耻发生以来,光复中原一直是宋人的心声,不知道多少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历代南宋皇帝也在努力,想光复河山,出于多种原因不仅没有付诸行动,南宋反而越来越弱,几致于覆灭。
“光复中原的条件成熟了”这话对于宋人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就是没有人有那本事说得出来。现在,这话从李隽嘴里说出来了,对于焦裕他们来说,比天音仙乐还要好听一万倍,焦裕一下蹦得老高,大叫一声道:“老子可以光复中原了!”接着就是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呜呜地低泣起来。
清风子,柳河子,许光汉,扬明扬风等人也如焦裕一般擦着眼泪,低低饮泣起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这句话不对,应该改成“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功成时”才能符合眼前的情景。
光复中原一直是宋人的最大心愿,一百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努力,有人抛妻别子,有世身死人手,有人身残体缺,都没有实现。当这一刻即将到来时,柳河子他们心中的激动有多么的强烈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李隽很是理解他们的心情,道:“北伐之事极是重要,我们去好好合计合计。”
北伐的条件虽然成熟了,但是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谁都想得到象这种大事,牵涉的事务太多,要解决的问题多如牛毛,必须要好好合计合计,清风子他们默默地点头,很是兴奋地跟着李隽出门而去。
“关中已定,朝廷东进的大门已经打开,赵良淳将军和赵佥将军进行的山东战事,张珏将军主理的大理战事即将结束,解晋将军在关中的行动极是顺利,朝廷的形势是越来越好,这都是皇上圣明!”清风子缓缓道来,发表他的看法:“贫道以为,最迟到期来年春天,这些地方的战事就会结束,朝廷当趁大战百胜之余威北伐中原,光复故土!”
北伐中原,光复故土已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要说如清风子这样的明眼人,就是焦裕这样的心急之人也知道,就是南宋最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根本就算不得新鲜事,但是这话清风子说来却是声情并茂,任谁都听得出来,他这是在用心说话,底气十足,很是兴奋。
当前这种情况下已经近乎常识的话,柳河子他们却是听得如痴如醉,好象饮了醇酒一般痴迷。只要熟知历史的人都想象得到,北伐中原有无数的人喊出过,其中不乏英雄豪杰,不乏帝王,但是那也仅仅是喊喊而已,能不能实现谁都不知道,只能当作理想来追求,来鞭策自己。现在却不同了,说北伐肯定是北伐,柳河子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无数先辈为之努力的目标即将实现,要他们不痴迷都不行。
清风子很是陶醉地道:“皇上,贫道以为,当前急务并不是利用真金和鞑子谈判,而是皇上应当马上驾回临安,为北伐中原做准备。”
抓住真金固然是好事,想利用他得到太多好处的想法不太可能行得通,原因很简单,南宋要光复旧山河,对于忽必烈来说,他们的胃口太大了,他不可能因为儿子落到南宋手里就把大片大片的河山还给南宋。
河山的光复只能靠真刀真枪去打出来,要靠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来实现。
清风子这话非常富有远见,李隽点头赞同道:“道长所言极是,我也是这么认为。中原是华夏的根本重地,谁得中原谁得到天下,朝廷北伐中原之时也就是和鞑子决战之时。现在,各路大军捷报频传,形势喜人,但是问题也还多得很,北伐之事是该先行筹划了。”
中原的重要性我想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和中原有关的词汇很多,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逐鹿中原”四字,这四字很好地说明了中原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经济重心南移东进,政治重心北上,中原的战略地位相对来说有所降低。在宋代恰恰相反,关中因为唐末长安毁坏严重,战略地位降低了不少,中原的重要性比起以前就大得多了。
正如李隽所言,南宋北伐中原必然是一场决战,是战略决战,有关华夏的气运,不得不重视。不用说,忽必烈已经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大战的重要性,才会派真金南下中原,为即将到来的生死之战预为准备。要是南宋不马上着手准备北伐的话,后果会非常严重。
象这样的生死之战,要准备的事务太多了,比如军队的调动、部署,武器装备,兵力的投送方式,后勤保障,战略规划、战术运用,预备兵力的征召与训练。要是这把些名词汇总的话,足以写成厚厚一部名词索引了。
如此之多的事务非李隽这个灵魂人物,非李隽这个南宋战略的总设计师,非李隽这个最高决策者参与不可,准备北伐的最好地方当然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临安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清风子才进谏,要李隽赶回临安。
顿了顿,李隽接着道:“抓住真金毕竟是好事,他的作用比起即将进行的决战小得太多,但是这也是一步棋,不能不好好利用利用。四两瘦骨头还能熬出二两油,堂堂一国的太子至少比四两瘦骨头有价值吧?一定要好好用用。”嘴角上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
熟悉李隽笑容的柳河子知道李隽种商人似的笑容一出现,必然有大好事,很是期待地问道:“请问皇上,要如何利用好真金?”他明明是想知道李隽要如何打真金这张牌,如此一说非常委婉,一点痕迹也不露。
焦裕他们也是很想知道李隽的想法,无比期待地看着李隽,就是清风子也不例外。
“具体的情况现在还不好说,我的意思是派一人去大都,还是是辛苦一下扬明道长,与忽必烈谈谈,看看他的反应再说。真金在我们手上,我们拥有主动权,不怕他不开出条件。”李隽笑着预言,道:“可以想象得到,忽必烈开出的条件不会差,我们再加上一点点,好处就多了去了。”
“一点点,你这个奸商处学来的本事岂止加一点点。”柳河子在心里暗笑李隽的生意经。
清风子大是赞成,道:“皇上所言,贫道也是赞成。贫道以为,真金不能留在长安,还是押回临安的好。”这种大事,李隽肯定是要亲自过问,自然是让真金去临安比较好。
李隽笑对许光汉,道:“如此,又要辛苦许将军把真金从秦岭押回临安。”
许光汉领命道:“臣遵旨。”
柳河子听出李隽话外之意,问道:“请问皇上,皇上不与许将军一道?”
“是啊。”李隽点头道:“我想从中原回临安,顺道去中原游览一下。”说得轻描淡写,好象他真是要去中原游览似的。
中原还处在蒙古人的控制中,李隽以堂堂九五至尊去到中原,无异于冒险,是蹈不测之渊,一个不好就是羊入虎口,这是极其凶险之事,清风子率先表示反对,道:“不可,皇上,万万不可。此是危地,皇上天下所系,万万不可冒此大险。”
他的话马上得到柳河子他们的响应,一齐站起来,向李隽施礼,道:“请皇上收回成命。”
李隽摇手要他们坐下,道:“这事就这么决定了。中原,我是真想去看看,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中东战争,以色列打得中东国家大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军的指挥官非常务实,敢于到敌国境内去侦察敌情。其中最好的表率就是以色列的国防部长,亲自去侦察地形,经他之手制订出来的进攻计划堪称杰作。
李隽明明是要亲自去侦察中原的情况,以他之精明要是去了中原必是大有收获,他这个最高决策者要是了解到实际情况,对北伐起到的作用会有多大,谁都可以想象得到,却给他说成意外收获,真是让人想不到。
李隽说得很是轻松,谁都听得出话中的坚决之意,柳河子他们知道李隽主意已定,无法更改,柳河子道:“皇上,请让臣随侍皇上左右,效奔走之劳。”
李隽笑道:“这事就不必了,柳将军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你呢。关中虽然收复了,但是北方的大门还没有关上,眼下正是天寒地冻时节,非用兵之季,等到春暖花之时,柳将军就率军把关中的北大门彻底关上。”
“皇上所言有理,柳将军就不必随侍皇上了,还是让贫道去吧。贫道好多年没有去临安了,不知道现在的临安是何等的喜人,贫道想去见识一下。”清风子摸着白胡子,抢着说话,很是期待。
清风子才气非凡,要是有他陪着李隽,自然不会出问题,柳河子他们深表赞同,道:“还请皇上允准。”
“能得道长相伴,人生乐事也。”李隽大是赞叹,道:“只可惜道长还有重任。关中新复之地,百业待举,极待恢复,非道长担此大任不可。”
中原决战时,关中必然是南宋的战略基地和跳板,北伐之前必然是大军云集,必须要给大军准备好条件,任务非常之重,非一能人不可,清风子担任最好不过。
“皇上,柳将军足以当此大任……”清风子还待再说,给李隽打断了,道:“道长不要再说了。柳将军负责军队的训练,道长负责民心的重拾,非你二人共同努力不可。道长要知道,留给朝廷的时间不太多,朝廷务必尽早北伐,不要让鞑子恢复过来。”
清风子沉默了一会,道:“既如此,贫道无话可说。请皇上放心,贫道一定办好。”
“嗯。”李隽很是放心,对段干木道:“干木,收拾收拾,我们好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