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4、十三年5月9日 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宋北云最新章节!
电报终究没有出现,但它的衍生物却仍是让人欣喜,留声机的诞生让宋北云第一次听到了这个时代相隔千百里的声音。
一首茉莉花从留声机中缓缓流出,让他喜笑颜开。
在信中,妙言说现在电报和无线电的最大难度就剩下两个了,一个是电力的稳定、持续供应,一个是长距离输电所需要的大量资源。
换而言之就是电力应用问题不大,最大的是电网的铺设,而这个建设是需要从无到有开始的,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但其实也不是没有好消息,那就是电报虽然暂时没有那么长的线路可以使用,但却可以沿途设置无线电的中转战,虽然做不到即时通讯,但矿石收音机问题可不大。
除了这些,剩下的都是坏消息,比如宋北云心心念念的五对负重轮,他那年走的时候是个壳子,现在仍然是个壳子,发动机以现在的技术实在太难解决了。而第三四艘战列舰也正在建设之中,一时半会也得不到结果。
不过宋北云倒也是认下了,他毕竟不是神仙,没有开口即事实的能力,有些东西还是慢慢来吧。
前些日子宋北云听说赵性在西北、西南最贫困的地方开始搞起了农场制,而且还从各地的学堂中调了一大批学生和老师共同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现在主要开设了农业、工业和医学三个方向的课程而且也将会主攻这三个课程。
大运河继续在挖,水坝也有在建,这几年天气都很糟糕,传统作物减产四成,但因为新的高产抗病抗寒抗旱作物的栽培,总体粮食增产了大概有百分之三十五。
只是黄河仍然泛滥、长江也不是那么友好,就在前日,汉江、沅江、湘江、赣江,长江八条支流中的四条同时超出了水文记录,宋北云发动官兵转移人群超三百万人,并且以极快的速度调集了大批的物资进行支援。
他和晏殊、完颜皇帝还有新相夏竦四人已经三天没合眼了,在例行晨会之后,他们四个或坐或趴,却没有一个人敢回去休息,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紧急的消息。
宋北云瘦了也老了,他以肉眼可见的衰老速度变得像一个他这个年纪的人了,没遇见也没有了十年前那如沐春风的少年感,如今的他坐在那里便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只是他都忘记自己究竟有多久没有放声大笑过了,济世救民从来不是用口号可以换来的,那必须是从上到下所有人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一榔头一榔头敲出来的。
宋辽两国进入了超高速发展阶段,这个时间节点上,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否则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
这段时间以来,他最大的欣慰就是子侄们写来的信,他每次夜深人静时总是会翻出来看上几遍,稚嫩而纯真的笔触,让他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
“诸位大人!”
户部尚书满脸汗水的冲了进来,也顾不得礼仪了,气喘吁吁的说道:“赣江决堤!滚滚江水一路而下,受灾百万亩。”
听到这句话的第一时间,宋北云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伤亡情况怎么样?”
“有数千人来不及撤离被围困于山中,其余人都已安全撤出。”
“我这就赶过去!”
宋北云刚起身,就被夏竦给拉住了袖子:“宋大人,你这些日子累怀了,还是我去吧。”
“好。”宋北云也不客气:“那就辛苦夏大人了。”
“理所应当。”
夏竦起身后也是摇晃了几下才站稳了身形,走路却因为腿脚发麻而像一只螃蟹,只是现在却没有人会拿这个开玩笑,因为他们都没有好到哪里去。
洪水泛滥持续了半月有余,受灾前后何止百万亩良田,看到那些损失的账目,宋北云急得晚上睡不着觉,因为如果按照这样下去,今年粮食恐怕还要持续减产,人口在涨,粮食减产。
这是要闹饥荒的!
但不管怎么样,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生产,抢救还能抢救的田地和粮食。
所有士兵都进入了紧急状态,十万士兵除了极少数保持边防安稳之外,其余人全部都投入了恢复生产的运动中。
而任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这缺人缺粮缺药材的时候,赵性回来了,他不光回来了,还带了近三十万人加入了生产运动之中,之后还有陆续加入的人,总数竟达到了五十万之多。
谁能想到这个胡闹的家伙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干出这种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情。
这些千里迢迢赶来协助百姓有宋国的、有辽国的,甚至有草原的居民,反正浩浩荡荡。但在赵性那伙人的安排下却丝毫不显乱。
他们抵达一个地方就会留下一批人来进行抢种抢收,然后剩下的队伍就会继续前进到下一个地方,所有人似乎都充满干劲,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重建工作,在他们的加入之后,几乎不用十天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这绝对是一次神奇的壮举,甚至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件事情来。
赵性的声望再一次暴涨一波,而他甚至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创造了会被载入史册的壮举。
这近五十万人,严格说来应该是四十七万人,按照赵性的指示将会参与中原地区未来的建设,而他们也会陆续将家庭都迁过来以补充生产密集区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对此,赵性的解释很简单,既能够把他们从穷山沟里解放出来又能在短时间内扩充劳动力,这绝对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当宋北云问起这些劳动力都过来了,他们家乡怎么办的时候,出乎意料的是赵性居然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因为他们的家乡大多都是贫瘠之地,要么就是荒漠戈壁要么就是崇山峻岭,如果不把这些人带出那里,那些地方根本就没办法让这些人好好的活着。
而当地的建设他也留下了一部分的人,这些人会在朝廷的支持下继续建设家乡。
宋北云这才知道赵性这几年究竟有多么牛批……他在民间的声望已经完成了从一个勉强及格的明君到风帆舵手的转变,百姓甚至愿意跟着他跨越千里向另外一个地方迁徙。
而在赵性送来的材料里,宋北云这才知道除了最初的两年混乱期之外,之后的时间,只要是赵性去的地方,各方面都没有落后,各方面的产能相较于以前出现了翻倍甚至翻数倍的情况。
“你老了啊。”
“你以为你好到哪里去?”
赵性的手上全是老茧,皮肤也被大西北的风吹皱了起来,浑身精壮的腱子肉让他再也看不出半分养尊处优的样子,只是模样上却苍老了许多,有一种怎么样也洗不干净的灰土感。
几人相互揶揄一阵,赵性将自己这阶段的工作内容报告往桌子上一放,转身便潇洒离开了。
临走时候只留下一句话:“你们别高兴的太早,我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这只是个开头。”
宋北云送他到衙门口:“有需要就开口。”
“我需要读书人,大量读书人。只要还有一个地方还有不识字的人,咱们就得继续干下去!”
“这件事不是十年二十年能干完的。”
“那就干一百年!”赵性将草帽往头上一扣:“只要有人干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走了,爷很忙。”
“自己小心。”
“你也是。”赵性说着,走回到宋北云的手中,将一枚红铜的徽记塞入他的手中:“你给我种下的种子,现在再回到你手里。”
宋北云低头看了一眼,笑了起来:“好歹给个黄金的啊,用个铜的糊弄谁呢。”
“你他娘的做梦去吧。”
赵性每次都是这样神出鬼没的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极潇洒也极帅气。
被留下的宋北云却只是低头看着手里的星星,他已经能感觉到热量了,他擦去上头的尘土小心翼翼的放入口袋之中。
因为赵性的支援,这次的事情算是有惊无险,但损失仍是损失,但幸好没有伤筋动骨。
当到了九月时,今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消息来了,那就是第一条铁路终于贯通了。
虽然离通车还需要一些日子,但全线贯通之后,剩下的铺设工作就简单太多了。
数十万人、数年、数以亿计的物资,终于贯通了这一条连通西北与中原的大动脉。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而在那地势险峻的路段,不知究竟有多少人牺牲才完成了这种创世一般的壮举。
而接下来,好消息接踵而至,金陵、西北联大几乎同时宣布完成了新作物的脱毒和二次育种,并分别将土豆和玉米的产量提高到了两千七百斤每亩和一千五百斤每亩。
这看似没什么了不得,但这并非是试验田产量而是广泛种植后的实际产量。
第三个好消息就是西南联大,也就是赵性拉出去的那个分部,第一个提出了水坝的结构问题,接着便是重力坝的设计图被设计了出来,并且他们还研制出了第一台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测的细菌光学镜。
这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显微镜,证实了之前所说的微生物论的真实性,而伴随着这个学说被证实,许多被认为无解的疾病也就随之攻克,许多离奇的瘟疫也正式宣告永远消失。
这是人类与细菌几十万年的协同斗争史上,第一次宣布阶段性战役的胜利,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或许赵性真的是时代之子,自从他出面之后,真的是一扫上半年的阴霾,在接连三个好消息之后,第四个重大的消息也接踵而至。
就在十月收获的前夕,弘文馆也正式宣布中华文明框架内的第一部字音字典完成编撰,用时七年零三个月,前后共有五千一百人参与编撰工作。
字音字典的诞生,标志着大中华区未来将会实现语言和文字的同步,上头包括了突厥文、蒙文、女真文和契丹文的汉文转译和发音。
这也成为了所有学堂必学的一门课程,甚至做生意的商队也都会随队携带。
而之后不到一个月,第二版便出现了,上头追加了波斯文、瓦剌文等不同变种的文字翻译。
之后弘文馆更是宣布,第一本大宋百科全书也已经进入尾声,其中包括人文、天文、水文、历法、地理、音乐、织造、典籍等等一百四十个大类的统计归纳,是当今最全面的百科全书。
宋北云这日参加完弘文馆的庆祝活动,与北坡二人携手登上了金陵城的最高处,遥遥眺望远方。
“北坡兄,开心么?”
“夕死可矣!”北坡哈哈大笑道:“这辈子值了。”
“那可不能死,还有的你忙呢。”宋北云双手撑在城墙上:“我泱泱中华上下四千年了,所知之甚少,能在咱们手里干的事,就别等着子孙来干了。”
“那北云你呢?开心不开心?”
“开心。”宋北云笑着长出一口气来:“好像什么窝囊气都一口散了。”
“对了,你说他们那些外族信这个信那个,咱们究竟该信点什么?”北坡突然有些迷茫的问道:“该以何为图腾?”
宋北云思索片刻:“《尚书》中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论语》中曰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若还觉得不够,那再加上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看,还都是四句,朗朗上口。这不比什么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更有底蕴一点?”
北坡听罢,哈哈大笑起来,拍掌叫好:“到底是北云,才学思辨,我等不及万一。”
“哎呀,别捧了别捧了,我就是个站在他人肩膀上的人罢了,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只不过有幸与时代造就的伟人们并肩而立罢了。”
北坡听完,深深鞠躬:“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电报终究没有出现,但它的衍生物却仍是让人欣喜,留声机的诞生让宋北云第一次听到了这个时代相隔千百里的声音。
一首茉莉花从留声机中缓缓流出,让他喜笑颜开。
在信中,妙言说现在电报和无线电的最大难度就剩下两个了,一个是电力的稳定、持续供应,一个是长距离输电所需要的大量资源。
换而言之就是电力应用问题不大,最大的是电网的铺设,而这个建设是需要从无到有开始的,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但其实也不是没有好消息,那就是电报虽然暂时没有那么长的线路可以使用,但却可以沿途设置无线电的中转战,虽然做不到即时通讯,但矿石收音机问题可不大。
除了这些,剩下的都是坏消息,比如宋北云心心念念的五对负重轮,他那年走的时候是个壳子,现在仍然是个壳子,发动机以现在的技术实在太难解决了。而第三四艘战列舰也正在建设之中,一时半会也得不到结果。
不过宋北云倒也是认下了,他毕竟不是神仙,没有开口即事实的能力,有些东西还是慢慢来吧。
前些日子宋北云听说赵性在西北、西南最贫困的地方开始搞起了农场制,而且还从各地的学堂中调了一大批学生和老师共同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现在主要开设了农业、工业和医学三个方向的课程而且也将会主攻这三个课程。
大运河继续在挖,水坝也有在建,这几年天气都很糟糕,传统作物减产四成,但因为新的高产抗病抗寒抗旱作物的栽培,总体粮食增产了大概有百分之三十五。
只是黄河仍然泛滥、长江也不是那么友好,就在前日,汉江、沅江、湘江、赣江,长江八条支流中的四条同时超出了水文记录,宋北云发动官兵转移人群超三百万人,并且以极快的速度调集了大批的物资进行支援。
他和晏殊、完颜皇帝还有新相夏竦四人已经三天没合眼了,在例行晨会之后,他们四个或坐或趴,却没有一个人敢回去休息,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紧急的消息。
宋北云瘦了也老了,他以肉眼可见的衰老速度变得像一个他这个年纪的人了,没遇见也没有了十年前那如沐春风的少年感,如今的他坐在那里便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只是他都忘记自己究竟有多久没有放声大笑过了,济世救民从来不是用口号可以换来的,那必须是从上到下所有人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一榔头一榔头敲出来的。
宋辽两国进入了超高速发展阶段,这个时间节点上,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否则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
这段时间以来,他最大的欣慰就是子侄们写来的信,他每次夜深人静时总是会翻出来看上几遍,稚嫩而纯真的笔触,让他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
“诸位大人!”
户部尚书满脸汗水的冲了进来,也顾不得礼仪了,气喘吁吁的说道:“赣江决堤!滚滚江水一路而下,受灾百万亩。”
听到这句话的第一时间,宋北云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伤亡情况怎么样?”
“有数千人来不及撤离被围困于山中,其余人都已安全撤出。”
“我这就赶过去!”
宋北云刚起身,就被夏竦给拉住了袖子:“宋大人,你这些日子累怀了,还是我去吧。”
“好。”宋北云也不客气:“那就辛苦夏大人了。”
“理所应当。”
夏竦起身后也是摇晃了几下才站稳了身形,走路却因为腿脚发麻而像一只螃蟹,只是现在却没有人会拿这个开玩笑,因为他们都没有好到哪里去。
洪水泛滥持续了半月有余,受灾前后何止百万亩良田,看到那些损失的账目,宋北云急得晚上睡不着觉,因为如果按照这样下去,今年粮食恐怕还要持续减产,人口在涨,粮食减产。
这是要闹饥荒的!
但不管怎么样,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生产,抢救还能抢救的田地和粮食。
所有士兵都进入了紧急状态,十万士兵除了极少数保持边防安稳之外,其余人全部都投入了恢复生产的运动中。
而任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这缺人缺粮缺药材的时候,赵性回来了,他不光回来了,还带了近三十万人加入了生产运动之中,之后还有陆续加入的人,总数竟达到了五十万之多。
谁能想到这个胡闹的家伙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干出这种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情。
这些千里迢迢赶来协助百姓有宋国的、有辽国的,甚至有草原的居民,反正浩浩荡荡。但在赵性那伙人的安排下却丝毫不显乱。
他们抵达一个地方就会留下一批人来进行抢种抢收,然后剩下的队伍就会继续前进到下一个地方,所有人似乎都充满干劲,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重建工作,在他们的加入之后,几乎不用十天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这绝对是一次神奇的壮举,甚至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件事情来。
赵性的声望再一次暴涨一波,而他甚至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创造了会被载入史册的壮举。
这近五十万人,严格说来应该是四十七万人,按照赵性的指示将会参与中原地区未来的建设,而他们也会陆续将家庭都迁过来以补充生产密集区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对此,赵性的解释很简单,既能够把他们从穷山沟里解放出来又能在短时间内扩充劳动力,这绝对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当宋北云问起这些劳动力都过来了,他们家乡怎么办的时候,出乎意料的是赵性居然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因为他们的家乡大多都是贫瘠之地,要么就是荒漠戈壁要么就是崇山峻岭,如果不把这些人带出那里,那些地方根本就没办法让这些人好好的活着。
而当地的建设他也留下了一部分的人,这些人会在朝廷的支持下继续建设家乡。
宋北云这才知道赵性这几年究竟有多么牛批……他在民间的声望已经完成了从一个勉强及格的明君到风帆舵手的转变,百姓甚至愿意跟着他跨越千里向另外一个地方迁徙。
而在赵性送来的材料里,宋北云这才知道除了最初的两年混乱期之外,之后的时间,只要是赵性去的地方,各方面都没有落后,各方面的产能相较于以前出现了翻倍甚至翻数倍的情况。
“你老了啊。”
“你以为你好到哪里去?”
赵性的手上全是老茧,皮肤也被大西北的风吹皱了起来,浑身精壮的腱子肉让他再也看不出半分养尊处优的样子,只是模样上却苍老了许多,有一种怎么样也洗不干净的灰土感。
几人相互揶揄一阵,赵性将自己这阶段的工作内容报告往桌子上一放,转身便潇洒离开了。
临走时候只留下一句话:“你们别高兴的太早,我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这只是个开头。”
宋北云送他到衙门口:“有需要就开口。”
“我需要读书人,大量读书人。只要还有一个地方还有不识字的人,咱们就得继续干下去!”
“这件事不是十年二十年能干完的。”
“那就干一百年!”赵性将草帽往头上一扣:“只要有人干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走了,爷很忙。”
“自己小心。”
“你也是。”赵性说着,走回到宋北云的手中,将一枚红铜的徽记塞入他的手中:“你给我种下的种子,现在再回到你手里。”
宋北云低头看了一眼,笑了起来:“好歹给个黄金的啊,用个铜的糊弄谁呢。”
“你他娘的做梦去吧。”
赵性每次都是这样神出鬼没的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极潇洒也极帅气。
被留下的宋北云却只是低头看着手里的星星,他已经能感觉到热量了,他擦去上头的尘土小心翼翼的放入口袋之中。
因为赵性的支援,这次的事情算是有惊无险,但损失仍是损失,但幸好没有伤筋动骨。
当到了九月时,今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消息来了,那就是第一条铁路终于贯通了。
虽然离通车还需要一些日子,但全线贯通之后,剩下的铺设工作就简单太多了。
数十万人、数年、数以亿计的物资,终于贯通了这一条连通西北与中原的大动脉。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而在那地势险峻的路段,不知究竟有多少人牺牲才完成了这种创世一般的壮举。
而接下来,好消息接踵而至,金陵、西北联大几乎同时宣布完成了新作物的脱毒和二次育种,并分别将土豆和玉米的产量提高到了两千七百斤每亩和一千五百斤每亩。
这看似没什么了不得,但这并非是试验田产量而是广泛种植后的实际产量。
第三个好消息就是西南联大,也就是赵性拉出去的那个分部,第一个提出了水坝的结构问题,接着便是重力坝的设计图被设计了出来,并且他们还研制出了第一台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测的细菌光学镜。
这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显微镜,证实了之前所说的微生物论的真实性,而伴随着这个学说被证实,许多被认为无解的疾病也就随之攻克,许多离奇的瘟疫也正式宣告永远消失。
这是人类与细菌几十万年的协同斗争史上,第一次宣布阶段性战役的胜利,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或许赵性真的是时代之子,自从他出面之后,真的是一扫上半年的阴霾,在接连三个好消息之后,第四个重大的消息也接踵而至。
就在十月收获的前夕,弘文馆也正式宣布中华文明框架内的第一部字音字典完成编撰,用时七年零三个月,前后共有五千一百人参与编撰工作。
字音字典的诞生,标志着大中华区未来将会实现语言和文字的同步,上头包括了突厥文、蒙文、女真文和契丹文的汉文转译和发音。
这也成为了所有学堂必学的一门课程,甚至做生意的商队也都会随队携带。
而之后不到一个月,第二版便出现了,上头追加了波斯文、瓦剌文等不同变种的文字翻译。
之后弘文馆更是宣布,第一本大宋百科全书也已经进入尾声,其中包括人文、天文、水文、历法、地理、音乐、织造、典籍等等一百四十个大类的统计归纳,是当今最全面的百科全书。
宋北云这日参加完弘文馆的庆祝活动,与北坡二人携手登上了金陵城的最高处,遥遥眺望远方。
“北坡兄,开心么?”
“夕死可矣!”北坡哈哈大笑道:“这辈子值了。”
“那可不能死,还有的你忙呢。”宋北云双手撑在城墙上:“我泱泱中华上下四千年了,所知之甚少,能在咱们手里干的事,就别等着子孙来干了。”
“那北云你呢?开心不开心?”
“开心。”宋北云笑着长出一口气来:“好像什么窝囊气都一口散了。”
“对了,你说他们那些外族信这个信那个,咱们究竟该信点什么?”北坡突然有些迷茫的问道:“该以何为图腾?”
宋北云思索片刻:“《尚书》中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论语》中曰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若还觉得不够,那再加上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看,还都是四句,朗朗上口。这不比什么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更有底蕴一点?”
北坡听罢,哈哈大笑起来,拍掌叫好:“到底是北云,才学思辨,我等不及万一。”
“哎呀,别捧了别捧了,我就是个站在他人肩膀上的人罢了,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只不过有幸与时代造就的伟人们并肩而立罢了。”
北坡听完,深深鞠躬:“乃圣乃神,乃武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