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朱由榔的决策(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南明第一狠人最新章节!
大约在同样的时间,朱由榔一先一后接到了两份奏疏。
其中之一是刚刚抵达不久国子监监生的联名奏疏。其二是李定国呈递的请罪奏疏。
两者说的是同一件事,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听起来完全不同。
国子监监生们联名弹劾李定国嚣张跋扈,目无王法。
而李定国在请罪奏疏之中说明了自己直接拿下这些国子监监生打他们板子的事实。
虽然如此,李定国还是让这份联名弹劾奏疏安然的送到了京师,完全像是在赌气。
不得不说李定国的这个处置让朱由榔哭笑不得。
你说不爽吧,多少还是会有的。
毕竟李定国打的是朱由榔派去西域的读书人,但是李定国又没有遮掩这件事,而是大大方方的表示我就是做了,而且我是受害者。
朱由榔仔细一想似乎李定国做的也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
确实是这些国子监监生犯贱挑衅李定国在先的。
如果李定国一点也不反抗,而是认怂装傻,那朱由榔反倒是要有些瞧不起他了。
综合来看李定国这次确实没有做错什么,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他错的理由,那怕就是先斩后奏打了一众国子监监生板子了。
但这最多只是小错,朱由榔下旨申斥一番就罢了,绝对不值得小题大做。
通过这件事倒是让朱由榔认识到一点,那就是一定不能飘飘然。
如今大明虽然富有四海,甚至将势力延伸到了西域,但归根到底也就是百废待兴的状态。
这些读书人觉得可以卸磨杀驴,可以重新骑在武夫的头上,朱由榔却一定不能这么想。
如果连他这个做君王的都这么想了,那才真的是可怕至极。
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但朱由榔毕竟有超脱这个时代的认知,如果连他也陷入到这个怪圈之中,就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李定国的能力,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李定国的忠心。
如果说这个世上还有谁不会反他永历的话,那一定就是晋王李定国。
如果李定国要造反的话,他有无数的机会造反,完全没有必要等到现在。
如果李定国要造反的话,朱由榔的皇位完全不会坐的这么稳。
如果李定国要造反的话,大明不可能重新光复天下。
所以天下人都可以不信任李定国,唯独朱由榔不能不信任他。
如果朱由榔这个时候猜忌李定国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朱由榔没有良心。
虽说良心对君王并不是一个必须品,可朱由榔还是不希望自己陷入到一个冤杀忠臣的怪圈中。
大明要想继续前行,少不了李定国、郑成功、李来亨这样的忠臣良将一齐用力。所以他必须给到李定国等人足够的信任,赋予他们相当程度上的自主权。
只有如此,李定国等人才能够帮助朱由榔拿下西域,才能帮助大明完成汉唐未能完成的基业。
对此朱由榔很有信心,所以这件事朱由榔不会再做太多的裁夺,而是会尽可能的冷处理。
不偏不倚,既不再责斥那些上书的读书人,也不过于苛责李定国。
这件事只要没人提起,用不了多久就不会有人记得了。
唉,都说做皇帝的很爽,可以随心所欲。
但朱由榔通过这五六年的试验,感触着实良多。
君王完全不像是想象中的那么畅快,反倒是得平衡各方势力,让所有人感到受到重视,不能让他们委屈。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啊。
但一想到大明的前途,朱由榔也只能忍下来。
就算他是一个裱糊匠,他也要竭尽所能的把大明裱糊好。
...
...
源源不断的白银从马尼拉经由海路运送回了京师。
这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大明白银紧张的糟糕局面。
朱由榔当然是感到欣喜的,不过他也在给郑成功的圣旨中指明不可过于竭泽而渔,以免引发当地的矛盾。
毕竟他想要经略南洋,想要重建海上丝绸之路,就必须保持大明一个十分良好的天朝上国的形象。
决不能让番邦小民看来认为大明是粗暴无礼的。
如此只会对朱由榔的大政方针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马尼拉是南洋之路十分重要的中转站,但并不是全部。
朱由榔也在圣旨中十分明确的要求郑成功尽可能多的探索港口。
毕竟这是一个大航海的时代,如果可能的话,郑成功甚至可以去探寻美洲。
这个时代若是淘金,可以淘到大量的金子,所带来的巨额收益是白银所比不了的。
大明朝廷在历史上之所以步履维艰,就是陷入到了一个怪圈之中,就是只敢加征收农税,而且是主要对贫民农户收税。
如此一来自然是恶性循环。
所谓收入无非是开源节流,节流就不说了,开源才是最重要的。
但若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那不管接下来作何努力都是白费了。
朱由榔如今就是想要大明少走弯路,这样哪怕他的继承人资质愚钝平庸了一些也不打紧,大明仍然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从整体趋势上来说,大航海是一定需要的。
这不仅仅是帮助大明积累更多的财富,完成科技树的攀升,更是要让大明的百姓能够开眼看世界。
毕竟这个时期是世界飞速发展的时期,如果还是抱残守缺,用迂腐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是一定会被远远的甩在身后的。
远的不说,就说百十年后会发生的工业革命,就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如果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之中大明不能加入进去,反而被狠狠的甩在了身后,就意味着很难再追赶上了。
有的时候当权者的一个决定真的影响的不只是一家一姓,甚至不只是一个王朝,而是整个国家。
所以朱由榔愈发觉得自己双肩上的责任之重,所以他在做决定的时候也愈发谨慎,绝对不会轻易的一拍脑袋就做出决定。
李定国也好郑成功也罢,都是朱由榔十分重要的助力。
身为君王,就要把手中能够打的牌都尽可能的打好,至于剩下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
...
大约在同样的时间,朱由榔一先一后接到了两份奏疏。
其中之一是刚刚抵达不久国子监监生的联名奏疏。其二是李定国呈递的请罪奏疏。
两者说的是同一件事,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听起来完全不同。
国子监监生们联名弹劾李定国嚣张跋扈,目无王法。
而李定国在请罪奏疏之中说明了自己直接拿下这些国子监监生打他们板子的事实。
虽然如此,李定国还是让这份联名弹劾奏疏安然的送到了京师,完全像是在赌气。
不得不说李定国的这个处置让朱由榔哭笑不得。
你说不爽吧,多少还是会有的。
毕竟李定国打的是朱由榔派去西域的读书人,但是李定国又没有遮掩这件事,而是大大方方的表示我就是做了,而且我是受害者。
朱由榔仔细一想似乎李定国做的也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
确实是这些国子监监生犯贱挑衅李定国在先的。
如果李定国一点也不反抗,而是认怂装傻,那朱由榔反倒是要有些瞧不起他了。
综合来看李定国这次确实没有做错什么,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他错的理由,那怕就是先斩后奏打了一众国子监监生板子了。
但这最多只是小错,朱由榔下旨申斥一番就罢了,绝对不值得小题大做。
通过这件事倒是让朱由榔认识到一点,那就是一定不能飘飘然。
如今大明虽然富有四海,甚至将势力延伸到了西域,但归根到底也就是百废待兴的状态。
这些读书人觉得可以卸磨杀驴,可以重新骑在武夫的头上,朱由榔却一定不能这么想。
如果连他这个做君王的都这么想了,那才真的是可怕至极。
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但朱由榔毕竟有超脱这个时代的认知,如果连他也陷入到这个怪圈之中,就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李定国的能力,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李定国的忠心。
如果说这个世上还有谁不会反他永历的话,那一定就是晋王李定国。
如果李定国要造反的话,他有无数的机会造反,完全没有必要等到现在。
如果李定国要造反的话,朱由榔的皇位完全不会坐的这么稳。
如果李定国要造反的话,大明不可能重新光复天下。
所以天下人都可以不信任李定国,唯独朱由榔不能不信任他。
如果朱由榔这个时候猜忌李定国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朱由榔没有良心。
虽说良心对君王并不是一个必须品,可朱由榔还是不希望自己陷入到一个冤杀忠臣的怪圈中。
大明要想继续前行,少不了李定国、郑成功、李来亨这样的忠臣良将一齐用力。所以他必须给到李定国等人足够的信任,赋予他们相当程度上的自主权。
只有如此,李定国等人才能够帮助朱由榔拿下西域,才能帮助大明完成汉唐未能完成的基业。
对此朱由榔很有信心,所以这件事朱由榔不会再做太多的裁夺,而是会尽可能的冷处理。
不偏不倚,既不再责斥那些上书的读书人,也不过于苛责李定国。
这件事只要没人提起,用不了多久就不会有人记得了。
唉,都说做皇帝的很爽,可以随心所欲。
但朱由榔通过这五六年的试验,感触着实良多。
君王完全不像是想象中的那么畅快,反倒是得平衡各方势力,让所有人感到受到重视,不能让他们委屈。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啊。
但一想到大明的前途,朱由榔也只能忍下来。
就算他是一个裱糊匠,他也要竭尽所能的把大明裱糊好。
...
...
源源不断的白银从马尼拉经由海路运送回了京师。
这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大明白银紧张的糟糕局面。
朱由榔当然是感到欣喜的,不过他也在给郑成功的圣旨中指明不可过于竭泽而渔,以免引发当地的矛盾。
毕竟他想要经略南洋,想要重建海上丝绸之路,就必须保持大明一个十分良好的天朝上国的形象。
决不能让番邦小民看来认为大明是粗暴无礼的。
如此只会对朱由榔的大政方针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马尼拉是南洋之路十分重要的中转站,但并不是全部。
朱由榔也在圣旨中十分明确的要求郑成功尽可能多的探索港口。
毕竟这是一个大航海的时代,如果可能的话,郑成功甚至可以去探寻美洲。
这个时代若是淘金,可以淘到大量的金子,所带来的巨额收益是白银所比不了的。
大明朝廷在历史上之所以步履维艰,就是陷入到了一个怪圈之中,就是只敢加征收农税,而且是主要对贫民农户收税。
如此一来自然是恶性循环。
所谓收入无非是开源节流,节流就不说了,开源才是最重要的。
但若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那不管接下来作何努力都是白费了。
朱由榔如今就是想要大明少走弯路,这样哪怕他的继承人资质愚钝平庸了一些也不打紧,大明仍然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从整体趋势上来说,大航海是一定需要的。
这不仅仅是帮助大明积累更多的财富,完成科技树的攀升,更是要让大明的百姓能够开眼看世界。
毕竟这个时期是世界飞速发展的时期,如果还是抱残守缺,用迂腐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是一定会被远远的甩在身后的。
远的不说,就说百十年后会发生的工业革命,就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如果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之中大明不能加入进去,反而被狠狠的甩在了身后,就意味着很难再追赶上了。
有的时候当权者的一个决定真的影响的不只是一家一姓,甚至不只是一个王朝,而是整个国家。
所以朱由榔愈发觉得自己双肩上的责任之重,所以他在做决定的时候也愈发谨慎,绝对不会轻易的一拍脑袋就做出决定。
李定国也好郑成功也罢,都是朱由榔十分重要的助力。
身为君王,就要把手中能够打的牌都尽可能的打好,至于剩下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