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珍妮机与科技树(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南明第一狠人最新章节!
其实朗廷佐也觉得耿继茂不会善罢甘休。
此人继承了奶父阴狠的性格,凡是有仇者必会狠厉报复。明军如此羞辱于他,差点害他丢了性命,这口恶气耿继茂怎么可能忍得下?
而且耿继茂和尚可喜的情况不同。
尚可喜还有儿子尚之信攥在明军手中,必定会投鼠忌器。
可是耿继茂完全没有这个顾虑。若是放开手脚去干,至少能给明军造成些麻烦。
只是...
朗廷佐觉得不能主动去贴耿继茂的冷屁股。
此人对明军有仇不假,恐怕现在对清廷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这种情况下如果朗廷佐再贸然凑过去,恐怕效果不会好。
仔细想想眼下能够靠得住的也就只有施琅了。
不知这是可悲还是可叹。
只能指望朝廷大军南下了,那时候他们南北夹击方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
...
南京紫禁城中朱由榔召集了一干工部的官员商议要事。
如今大明实际控制的地盘有五六个省,不能算多,但也绝对不算少了。
如果说之前朱由榔一直把重心放在打仗上,那现在着重关注一下科技树也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只有科技树点亮了,明军和大明才能以一个较为合理的方式发展。
朱由榔首先关注的是纺织业。
大明的手工业很发达,织布什么的不在话下。
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效率。
如果以朝廷的名义进行集中制作尚且能赶制出一批来,但总不能次次都靠旨意去压吧?
就比如大军军服。
朱由榔一直想给明军统一军服,这样有助于敌我辨别,以及培养将士们的认同感,荣誉感。
但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二十多万人的衣裳短时间内很难赶制的出来。
即便把南直隶、浙江的所有织造工匠全加在一起恐怕都不够。
要知道这可不是给皇家织造龙袍那样精造就行,是要走量的。
这个量恐怕还会吓死人。
当然,将来随着明军扩军,军服所需要的数量还会急剧增加。
以现有的织造技术肯定不足以满足需求。
所以朱由榔准备仿制出珍妮机来解决这个问题。
珍妮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珍妮机甚至代表了工业革命。
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只要提到工业革命一般都会想到珍妮机。
其不仅极大的提高了纺织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将织造的成本降了下来。
毕竟之前织造都是纯手工劳作。
人力成本巨大的情况下肯定会导致不弄的价格往上走。
这种情况下要想降低成本一是引入竞争,二是提高效率。
后者效果更为明显。
如何提高效率呢?
最简单的方式自然就是机器了。
珍妮机织造出来的布帛也许没有手工的那样精致,但完全够用。
朱由榔又不是要用珍妮机做龙袍出来,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当初朱由榔在欧洲留学的时候曾经参观过英国的博物馆,对珍妮机十分感兴趣的他事后查阅了许多资料。
虽然未必能把珍妮机的整个结构复刻下来,但大的框架还是能够搭出来的。核心部件他也都记在心中。
朱由榔当初学的专业虽然是工业设计,但选修了素描,因为他对艺术很感兴趣。
可以说是一个理工男和文艺青年的结合体。
这份经历对他重现珍妮机十分有帮助。
朱由榔先是画出一份草图,然后用透视的视角对关键部件进行拆解,最大程度的还原了珍妮织布机。
然后他用一页纸详细描述了珍妮机如何运作的,不仅说原理也会提到一些细节。
这无疑对工部官员来说是极有帮助的。
虽然他们从未听说过珍妮机,但经过皇帝陛下这么声情并茂的一番讲解,他们基本上已经能够想象出珍妮机的样子了。
当然,术业有专攻。
珍妮机他们肯定是造不出来的。
他们只是负责把皇帝陛下的意图传递给匠人们。
南京城的工匠数不胜数,要想实现皇帝陛下的意图做出这珍妮机还是不难的。
对于工部官员的反应朱由榔很是满意。
一开始他还有些担心这些官员不能够理解朱由榔的意图。
可现在看来这些人聪明的很啊。
还是不能太过轻视古人的智慧啊。
从现有的资源来看,让他们做出珍妮机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朱由榔不是一个渴求完美的人。
他也明白第一次造出的珍妮机不会和他见到的那个样品一样完美。
没关系,慢慢迭代慢慢改进,总有一天能够达到那个完美的状态。
朱由榔现在越发期待珍妮机普及了。
那意味着不仅可以解决大军军服的问题,还能最大程度的惠及百姓。
批量生产意味着降低成本,当成本很低廉的时候,便是再穷苦百姓也能够穿的起新衣裳了。
所谓盛世不就是让百姓吃得饱饭,穿的起衣裳吗?
工部的官员退下后朱由榔又对着一张纸涂涂画画了起来。
他脑子中有很多类似的玩意,可能未必记得像珍妮机那样清晰,但朱由榔在尽可能的还原。
毕竟如果能记起来一些对大明的助力是极大的。
促使朱由榔尽其所能制造这些先进机器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他发现他已经无法进入那个博物馆空间了。
也许就是从打完湖广准备进军江西之后,他与博物馆的联系就变得越来越弱。
一开始多试几次勉强还能进入。
但到了最后无论他怎么倒腾那玉玺就是无法再进入那个博物馆空间。
这可不是一个好事情,这意味着朱由榔无法直接获得枪炮补给。
他必须依赖于自己的工业知识基础和现有的资源尽快点亮科技树。
不然在接下来的北伐战中明军将没有明显的优势可言。
仿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武昌时朱由榔就命工匠们研究过燧发枪和普鲁士炮。
工匠们都表示以现有的技术完全无法做出。
朱由榔来到南京后也问过同样的话,结果自然也是一样的。
珍妮机只是一个试点和起步,等待朱由榔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
...
其实朗廷佐也觉得耿继茂不会善罢甘休。
此人继承了奶父阴狠的性格,凡是有仇者必会狠厉报复。明军如此羞辱于他,差点害他丢了性命,这口恶气耿继茂怎么可能忍得下?
而且耿继茂和尚可喜的情况不同。
尚可喜还有儿子尚之信攥在明军手中,必定会投鼠忌器。
可是耿继茂完全没有这个顾虑。若是放开手脚去干,至少能给明军造成些麻烦。
只是...
朗廷佐觉得不能主动去贴耿继茂的冷屁股。
此人对明军有仇不假,恐怕现在对清廷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这种情况下如果朗廷佐再贸然凑过去,恐怕效果不会好。
仔细想想眼下能够靠得住的也就只有施琅了。
不知这是可悲还是可叹。
只能指望朝廷大军南下了,那时候他们南北夹击方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
...
南京紫禁城中朱由榔召集了一干工部的官员商议要事。
如今大明实际控制的地盘有五六个省,不能算多,但也绝对不算少了。
如果说之前朱由榔一直把重心放在打仗上,那现在着重关注一下科技树也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只有科技树点亮了,明军和大明才能以一个较为合理的方式发展。
朱由榔首先关注的是纺织业。
大明的手工业很发达,织布什么的不在话下。
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效率。
如果以朝廷的名义进行集中制作尚且能赶制出一批来,但总不能次次都靠旨意去压吧?
就比如大军军服。
朱由榔一直想给明军统一军服,这样有助于敌我辨别,以及培养将士们的认同感,荣誉感。
但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二十多万人的衣裳短时间内很难赶制的出来。
即便把南直隶、浙江的所有织造工匠全加在一起恐怕都不够。
要知道这可不是给皇家织造龙袍那样精造就行,是要走量的。
这个量恐怕还会吓死人。
当然,将来随着明军扩军,军服所需要的数量还会急剧增加。
以现有的织造技术肯定不足以满足需求。
所以朱由榔准备仿制出珍妮机来解决这个问题。
珍妮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珍妮机甚至代表了工业革命。
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只要提到工业革命一般都会想到珍妮机。
其不仅极大的提高了纺织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将织造的成本降了下来。
毕竟之前织造都是纯手工劳作。
人力成本巨大的情况下肯定会导致不弄的价格往上走。
这种情况下要想降低成本一是引入竞争,二是提高效率。
后者效果更为明显。
如何提高效率呢?
最简单的方式自然就是机器了。
珍妮机织造出来的布帛也许没有手工的那样精致,但完全够用。
朱由榔又不是要用珍妮机做龙袍出来,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当初朱由榔在欧洲留学的时候曾经参观过英国的博物馆,对珍妮机十分感兴趣的他事后查阅了许多资料。
虽然未必能把珍妮机的整个结构复刻下来,但大的框架还是能够搭出来的。核心部件他也都记在心中。
朱由榔当初学的专业虽然是工业设计,但选修了素描,因为他对艺术很感兴趣。
可以说是一个理工男和文艺青年的结合体。
这份经历对他重现珍妮机十分有帮助。
朱由榔先是画出一份草图,然后用透视的视角对关键部件进行拆解,最大程度的还原了珍妮织布机。
然后他用一页纸详细描述了珍妮机如何运作的,不仅说原理也会提到一些细节。
这无疑对工部官员来说是极有帮助的。
虽然他们从未听说过珍妮机,但经过皇帝陛下这么声情并茂的一番讲解,他们基本上已经能够想象出珍妮机的样子了。
当然,术业有专攻。
珍妮机他们肯定是造不出来的。
他们只是负责把皇帝陛下的意图传递给匠人们。
南京城的工匠数不胜数,要想实现皇帝陛下的意图做出这珍妮机还是不难的。
对于工部官员的反应朱由榔很是满意。
一开始他还有些担心这些官员不能够理解朱由榔的意图。
可现在看来这些人聪明的很啊。
还是不能太过轻视古人的智慧啊。
从现有的资源来看,让他们做出珍妮机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朱由榔不是一个渴求完美的人。
他也明白第一次造出的珍妮机不会和他见到的那个样品一样完美。
没关系,慢慢迭代慢慢改进,总有一天能够达到那个完美的状态。
朱由榔现在越发期待珍妮机普及了。
那意味着不仅可以解决大军军服的问题,还能最大程度的惠及百姓。
批量生产意味着降低成本,当成本很低廉的时候,便是再穷苦百姓也能够穿的起新衣裳了。
所谓盛世不就是让百姓吃得饱饭,穿的起衣裳吗?
工部的官员退下后朱由榔又对着一张纸涂涂画画了起来。
他脑子中有很多类似的玩意,可能未必记得像珍妮机那样清晰,但朱由榔在尽可能的还原。
毕竟如果能记起来一些对大明的助力是极大的。
促使朱由榔尽其所能制造这些先进机器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他发现他已经无法进入那个博物馆空间了。
也许就是从打完湖广准备进军江西之后,他与博物馆的联系就变得越来越弱。
一开始多试几次勉强还能进入。
但到了最后无论他怎么倒腾那玉玺就是无法再进入那个博物馆空间。
这可不是一个好事情,这意味着朱由榔无法直接获得枪炮补给。
他必须依赖于自己的工业知识基础和现有的资源尽快点亮科技树。
不然在接下来的北伐战中明军将没有明显的优势可言。
仿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武昌时朱由榔就命工匠们研究过燧发枪和普鲁士炮。
工匠们都表示以现有的技术完全无法做出。
朱由榔来到南京后也问过同样的话,结果自然也是一样的。
珍妮机只是一个试点和起步,等待朱由榔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