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SU-27的致命缺陷(为盟主小包更)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国战隼最新章节!
八月十五日,后勤保障的所有人员装备才到位,机务这边的各项准备工作才完成,李战一个月之内完成改装训练的想法是绝对要落空的了。
改装需要用到的模拟座舱是最后到的,二师一直用到上级给他们配发的新模拟座舱到达才把旧的装车发过来。七十三师不但捡二手飞机,简直什么都捡。
大概是因为齐宏已经知道李战挖他墙角的事情。严格走程序给你点颜色看看也不是什么让人惊讶的事情,不然的话知道你这边着急先给你拉过来也不是不可以。
李战必须得面对现实情况,尽管非常想尽快的形成战斗力。在2010年的下半年,他没来由的有很强的紧迫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感到时间紧任务中压力山大。三大队改装歼-7E,由训练大队升格为歼击大队,他们直接就开始训练了,可是一大队(破坏王大队)这边的SU-27战机已经停在地面半月有余。李战只能看着着急干瞪眼。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利用这半个月时间,聂剑锋为首的教员组和杨锦山、韩红军、李梓辛三人组成的理论协助组对破坏王大队进行了SU-27战斗机理论的系统教学,兵们也很给力,硬生生地把那些枯燥的理论数据给啃了下来。
相对而言,他们现在改装SU-27比当初第一批改装此机型的前辈要轻松多了,要知道当年不光教材是俄文的,连战机上所有需要标注的地方都是俄文。改装之前先学俄文,所以当年参与改装过SU-27的人俄文俄语都溜得很。
方成河就是其中一员,到现在他随便和俄罗斯人对话一点压力没有。
又上了一周的模拟座舱,李战在八月的最后一周终于接到了可以进行实操训练的命令。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八月二十五日,破坏王大队开始进行地面滑跑训练。
因为训练任务繁重,二大队和三大队转场到了东库场站驻训,北库场站成了破坏王大队的专属地盘了。
十六架战机的大队,也就比一般的飞行团少八架而已。况且这是十六架重型战斗机,不是原来的十八架轻型战斗机可以比拟的。论最大起飞重量,十六架SU-27差不多是同等数量的歼-7的三倍。
“按照流程操作就行,注意踩刹车。”后舱的聂剑锋这么对李战说。
李战坐在前舱,看着布满了仪表的控制台,执行着飞行前的检查程序。SU-27早期型号的座舱也是一片糟糕,不比歼-7EG整洁多少,甚至可能还不如歼-7EG。什么一平两下就别想了,都是仪表,充满了老毛子粗狂不堪的风格——能用就行。右侧是雷达的显示屏,勉强和先进搭上边。
二师移交过来的这一批SU-27前后进行过两次改进,第一次是汉化,第二次是换装国产新型多普勒机载雷达。这让SU-27用起来顺手了一些。在早期,由于俄方不卖火控系统源代码,这些侧卫无法使用国产霹雳弹等弹药,更无法接入我军的敌我识别系统,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成了样子货,也就吓唬吓唬人。后来破解了这些问题,进口侧卫才算是真正形成了战斗力。
李战认真按照步骤完成,报告道,“两拐飞行前检查完毕。”
聂剑锋侧头看了看右翼可视位置的地面管制员,只见他举起了红旗,聂剑锋便给李战下达口令,“启动左发。”
“启动左发。”
左发顺利开车。
聂剑锋检查过左发的状态,确认正常启动,接着下令,“启动右发。”
“启动右发。”李战按部就班启动右发。
SU-27机身庞大起飞重量大,可以搭载较强的自主电源,因此经常可以不依靠地面电源车进行开车。不过一般情况下还是会由地面电源车进行辅助。
再一次确认正常,聂剑锋下令,“关闭座舱盖。”
“关闭座舱盖。”
座舱盖缓缓盖下。
“解开前轮转向锁。”
“解开前轮转向锁。”
“油门杆慢车位置,开始滑行。”
“油门杆慢车位置,开始滑行,卧槽,推力这么大。”李战连忙摁了一下操作杆上的刹车按钮刹了一下。
聂剑锋笑道,“你以为还是歼七啊,一台AL-31F的推力等于两台WP-7P,推力有多大你心里没数吗,为什么让你注意刹车,不注点意就要跑草地上去了。”
“这不是穷惯了吗呵呵,以前开一点六排量的,突然炸死八个缸六点零排量的肌肉车,油门掌握不好很正常嘛。”李战笑道。
聂剑锋说,“以后别动不动就开加力了,这玩意儿加力一开再带点俯冲角度,轻轻松松一点五马赫。”
“不会,还有,这个操作杆也是很灵敏,传动系统的反应很快,稍稍动一下立马就有反馈了,比歼七好太多了。”李战稳稳地操作着27号SU-27UBK沿着滑行道滑向跑道。
“这就是三代机的特征,慢慢适应,苏两七还是比较难驾驭的。”聂剑锋说。
学习过了理论以及过去十几年部队使用总结出来的经验以及各种险情的应对方案后,李战对SU-27的优劣点是非常清楚的。SU-27采用的是混合传动操纵系统,纵向是电传操纵,横向是机械传动。该机研发早期原型机采用的是机械传动操纵,后面发生了事故暴露了问题才加装的电传,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混合传动操纵系统。
国产化型号歼-11A、歼-11B同样如此。
SU-27之所以难驾驭,指的是飞机的俯仰姿态转换的时候非常容易超出飞行包线从而导致失速过载迅速损失动能,如果是在低高度的话,极容易造成坠机事故。
人们常说SU-27的缺陷在于软骨病,实际上最终量产的时候软骨病已经不复在了,量产机已经解决了机体强度不够的问题。
要命的是当时前所未见的升力体结构。因为这个升力体和边条设计,造成了一种现象——轻轻一拉干机头猛抬,过载一下子五六个G。一般战机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两个G左右,可见SU-27的抬头过载有多厉害。
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压杆把机头摁下去,可是飞控系统会自动介入修整,这就导致机体来回震荡,然后空中解体。这也是被误会有软骨病的原因之一,其实与机体结构强度关系并不大。
但是在血的教训之后,毛子的设计团队们痛定思痛,给SU-27加装了电传操纵系统,为什么是纵向的,目的就是针对这个拉杆猛抬头的毛病。其实最简单最可靠的办法是改动气动布局,但是为了获得四千公里的大航程和优秀的机动性能,毛子的设计团队死硬不改气动布局。他们的坚持也造就了世界航空兵器史上伟大的一款战机,后期更是获得了超出想象的经济收益。
沈霍伊国产化SU-27为什么花了那么多年的时间,成洛马的歼-10在2004年就装备部队了,你堂堂老大厂还在啃SU-27?歼-11A型是进口零件组装型,歼-11B才是改进版本的完全国产化型号,因此说B型比A型不知道先进多少。
B型为什么一直搞到2008年才下线,比歼-10这个完全自主研发的居然还要晚了四年!
因为俄方不但不卖火控系统代码,也不肯卖至关重要的飞控系统。我给你的是二百架生产许可,关键系统我来提供,你要代码要飞控干什么?
毛子当年搞出的那套飞控就是为了解决SU-27这种升力体特性造成的猛抬头猛低头毛病的,为此他们牺牲了很多试飞员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既然毛子不肯卖,那就自己搞。沈霍伊那些年就是在啃这个骨头,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终搞出了比毛子更加先进的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毛子用在SU-27上面的混合体制电传,有横航向机械杆系,重量大体积大,而且过于复杂。
正是应了那句话:凡是被限制的,我们发展得很好比别人的更好,凡是能轻松得到的,反而几十年过去了也没什么长进(比如汽车工业搞得跟屎一样)。
因此,实际上那些年我们冤枉了沈霍伊,他们一直在埋头苦干,因为他们身上背负着把SU-27国产化并且发扬光大的重任。成洛马除了搞点歼-7系列就没别的政治任务,又得了以色列人的部分电传技术,搞歼-10搞得呼啦啦的,当然是轻快无比。
不过,我国搞的这一套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也不是完美的,张超的牺牲和该该系统有很大的关系,跟拦阻索半毛钱关系没有。歼-15用的是和歼-11B一样的操纵系统,在着陆勾住了拦阻索的时候,该系统突然失灵,别忘了,战机触地的时候机头是微抬的,飞控系统失灵,战机就像暴躁的野马猛抬头,张超下意识压杆要保住战机,只有压杆让前轮着地才能避免战机受损。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战机已经失控了。
让人痛心的是,张超弹射之后因弹射条件远远低于最低要求而牺牲,他整个人几乎是朝地面弹射过去的,而战机在他弹射后停止了抬头,前起落架落地,最终只是轻微受损。如果张超第一时间弹射,他有很大概率是可以活下来的,但是他最终选择用生命保住了战机。
客观地说,如果要比较起来的话,歼-10用的那一套飞控是要比歼-11B前期用的那一套靠谱很多的。
言归正传,回到李战的故事。他很清楚SU-27的致命毛病在哪,因此知道最可怕的情况是飞控失灵。这长腿苏是没有机械备份的,哪怕有,就那个爱猛抬头猛低头的毛病,真要遇上了还是赶紧的跳伞保命吧,不然一抬头一低头之间就要玩天女散花了。
按照聂剑锋一步步的指令,李战滑上了跑道,推油门滑跑至正常起飞速度二百四,随即收油门刹车,完成了第一次滑跑训练。
驶出跑道的时候,聂剑锋说,“我真怕你拉杆起飞了。”
李战笑着说道,“真有那么股冲动,反正有你。”
“你别乱来我跟你说,我现在是教员你是学员,你得听我的,敢违反我的指令,我绝对不会给你及格,你继续开歼七赚那三瓜两枣去吧。”聂剑锋威胁道。
他太了解李战了,你以为他不敢直接开飞吗?他升空转几圈下来,聂剑锋甚至敢保证101团的领导也就顶多训斥几句。
李战一听这话连忙说道,“别别别,别呀聂教员,我坚决服从命令还不行吗?总之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还差不多。行了,回吧,到下一位了。”
“我再跑一圈?”
“不行!”
开回停机坪,李战只能叹着气下了飞机,看着杨锦山过年似的爬上座舱,他羡慕的却是聂剑锋——这小子可以一直坐在后舱。从第一次开车起,塔台的记录员就开始给他计算拉杆时间了。一坐至少半天,拉杆费由七十三师转移支付,而且他们教员还有由二师支付的出差补贴。
李战忽然意识到当教员也是蛮不错的,一想到自己是歼-7E方面的飞行专家,他心思就活泛起来了,
要不去东库场站兼职一下教员?
不过一想到隔着五百公里的距离他就打消了念头,做人不是这样的,做飞行员也不是这样的,做空军的飞行员更不是这样的。
今天上午没他事了,下午再滑跑一趟,明天再熟悉一天,后天就开始安排带飞训练了。有四名教员,四架SU-27UBK同时展开练习,效率还是蛮高的。想到“228”课题还有个总结没写,他打算回“228”办公室工作一会儿,裴磊却是驾车风驰电掣地过来了。
“大队长!”裴磊车也没下,直接冲这边兴奋地喊道,“大队长快上车!你女朋友来了,在团长那里呢!”
李战顿时呆了,“什么?什么女朋友?”
“快上车啊,上车再说,政委也回来了,都在团长那里,快啊!”裴磊激动地喊道。
李战提着头盔连忙的上车了,尽管他满头雾水。
八月十五日,后勤保障的所有人员装备才到位,机务这边的各项准备工作才完成,李战一个月之内完成改装训练的想法是绝对要落空的了。
改装需要用到的模拟座舱是最后到的,二师一直用到上级给他们配发的新模拟座舱到达才把旧的装车发过来。七十三师不但捡二手飞机,简直什么都捡。
大概是因为齐宏已经知道李战挖他墙角的事情。严格走程序给你点颜色看看也不是什么让人惊讶的事情,不然的话知道你这边着急先给你拉过来也不是不可以。
李战必须得面对现实情况,尽管非常想尽快的形成战斗力。在2010年的下半年,他没来由的有很强的紧迫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感到时间紧任务中压力山大。三大队改装歼-7E,由训练大队升格为歼击大队,他们直接就开始训练了,可是一大队(破坏王大队)这边的SU-27战机已经停在地面半月有余。李战只能看着着急干瞪眼。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利用这半个月时间,聂剑锋为首的教员组和杨锦山、韩红军、李梓辛三人组成的理论协助组对破坏王大队进行了SU-27战斗机理论的系统教学,兵们也很给力,硬生生地把那些枯燥的理论数据给啃了下来。
相对而言,他们现在改装SU-27比当初第一批改装此机型的前辈要轻松多了,要知道当年不光教材是俄文的,连战机上所有需要标注的地方都是俄文。改装之前先学俄文,所以当年参与改装过SU-27的人俄文俄语都溜得很。
方成河就是其中一员,到现在他随便和俄罗斯人对话一点压力没有。
又上了一周的模拟座舱,李战在八月的最后一周终于接到了可以进行实操训练的命令。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八月二十五日,破坏王大队开始进行地面滑跑训练。
因为训练任务繁重,二大队和三大队转场到了东库场站驻训,北库场站成了破坏王大队的专属地盘了。
十六架战机的大队,也就比一般的飞行团少八架而已。况且这是十六架重型战斗机,不是原来的十八架轻型战斗机可以比拟的。论最大起飞重量,十六架SU-27差不多是同等数量的歼-7的三倍。
“按照流程操作就行,注意踩刹车。”后舱的聂剑锋这么对李战说。
李战坐在前舱,看着布满了仪表的控制台,执行着飞行前的检查程序。SU-27早期型号的座舱也是一片糟糕,不比歼-7EG整洁多少,甚至可能还不如歼-7EG。什么一平两下就别想了,都是仪表,充满了老毛子粗狂不堪的风格——能用就行。右侧是雷达的显示屏,勉强和先进搭上边。
二师移交过来的这一批SU-27前后进行过两次改进,第一次是汉化,第二次是换装国产新型多普勒机载雷达。这让SU-27用起来顺手了一些。在早期,由于俄方不卖火控系统源代码,这些侧卫无法使用国产霹雳弹等弹药,更无法接入我军的敌我识别系统,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成了样子货,也就吓唬吓唬人。后来破解了这些问题,进口侧卫才算是真正形成了战斗力。
李战认真按照步骤完成,报告道,“两拐飞行前检查完毕。”
聂剑锋侧头看了看右翼可视位置的地面管制员,只见他举起了红旗,聂剑锋便给李战下达口令,“启动左发。”
“启动左发。”
左发顺利开车。
聂剑锋检查过左发的状态,确认正常启动,接着下令,“启动右发。”
“启动右发。”李战按部就班启动右发。
SU-27机身庞大起飞重量大,可以搭载较强的自主电源,因此经常可以不依靠地面电源车进行开车。不过一般情况下还是会由地面电源车进行辅助。
再一次确认正常,聂剑锋下令,“关闭座舱盖。”
“关闭座舱盖。”
座舱盖缓缓盖下。
“解开前轮转向锁。”
“解开前轮转向锁。”
“油门杆慢车位置,开始滑行。”
“油门杆慢车位置,开始滑行,卧槽,推力这么大。”李战连忙摁了一下操作杆上的刹车按钮刹了一下。
聂剑锋笑道,“你以为还是歼七啊,一台AL-31F的推力等于两台WP-7P,推力有多大你心里没数吗,为什么让你注意刹车,不注点意就要跑草地上去了。”
“这不是穷惯了吗呵呵,以前开一点六排量的,突然炸死八个缸六点零排量的肌肉车,油门掌握不好很正常嘛。”李战笑道。
聂剑锋说,“以后别动不动就开加力了,这玩意儿加力一开再带点俯冲角度,轻轻松松一点五马赫。”
“不会,还有,这个操作杆也是很灵敏,传动系统的反应很快,稍稍动一下立马就有反馈了,比歼七好太多了。”李战稳稳地操作着27号SU-27UBK沿着滑行道滑向跑道。
“这就是三代机的特征,慢慢适应,苏两七还是比较难驾驭的。”聂剑锋说。
学习过了理论以及过去十几年部队使用总结出来的经验以及各种险情的应对方案后,李战对SU-27的优劣点是非常清楚的。SU-27采用的是混合传动操纵系统,纵向是电传操纵,横向是机械传动。该机研发早期原型机采用的是机械传动操纵,后面发生了事故暴露了问题才加装的电传,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混合传动操纵系统。
国产化型号歼-11A、歼-11B同样如此。
SU-27之所以难驾驭,指的是飞机的俯仰姿态转换的时候非常容易超出飞行包线从而导致失速过载迅速损失动能,如果是在低高度的话,极容易造成坠机事故。
人们常说SU-27的缺陷在于软骨病,实际上最终量产的时候软骨病已经不复在了,量产机已经解决了机体强度不够的问题。
要命的是当时前所未见的升力体结构。因为这个升力体和边条设计,造成了一种现象——轻轻一拉干机头猛抬,过载一下子五六个G。一般战机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两个G左右,可见SU-27的抬头过载有多厉害。
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压杆把机头摁下去,可是飞控系统会自动介入修整,这就导致机体来回震荡,然后空中解体。这也是被误会有软骨病的原因之一,其实与机体结构强度关系并不大。
但是在血的教训之后,毛子的设计团队们痛定思痛,给SU-27加装了电传操纵系统,为什么是纵向的,目的就是针对这个拉杆猛抬头的毛病。其实最简单最可靠的办法是改动气动布局,但是为了获得四千公里的大航程和优秀的机动性能,毛子的设计团队死硬不改气动布局。他们的坚持也造就了世界航空兵器史上伟大的一款战机,后期更是获得了超出想象的经济收益。
沈霍伊国产化SU-27为什么花了那么多年的时间,成洛马的歼-10在2004年就装备部队了,你堂堂老大厂还在啃SU-27?歼-11A型是进口零件组装型,歼-11B才是改进版本的完全国产化型号,因此说B型比A型不知道先进多少。
B型为什么一直搞到2008年才下线,比歼-10这个完全自主研发的居然还要晚了四年!
因为俄方不但不卖火控系统代码,也不肯卖至关重要的飞控系统。我给你的是二百架生产许可,关键系统我来提供,你要代码要飞控干什么?
毛子当年搞出的那套飞控就是为了解决SU-27这种升力体特性造成的猛抬头猛低头毛病的,为此他们牺牲了很多试飞员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既然毛子不肯卖,那就自己搞。沈霍伊那些年就是在啃这个骨头,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终搞出了比毛子更加先进的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毛子用在SU-27上面的混合体制电传,有横航向机械杆系,重量大体积大,而且过于复杂。
正是应了那句话:凡是被限制的,我们发展得很好比别人的更好,凡是能轻松得到的,反而几十年过去了也没什么长进(比如汽车工业搞得跟屎一样)。
因此,实际上那些年我们冤枉了沈霍伊,他们一直在埋头苦干,因为他们身上背负着把SU-27国产化并且发扬光大的重任。成洛马除了搞点歼-7系列就没别的政治任务,又得了以色列人的部分电传技术,搞歼-10搞得呼啦啦的,当然是轻快无比。
不过,我国搞的这一套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也不是完美的,张超的牺牲和该该系统有很大的关系,跟拦阻索半毛钱关系没有。歼-15用的是和歼-11B一样的操纵系统,在着陆勾住了拦阻索的时候,该系统突然失灵,别忘了,战机触地的时候机头是微抬的,飞控系统失灵,战机就像暴躁的野马猛抬头,张超下意识压杆要保住战机,只有压杆让前轮着地才能避免战机受损。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战机已经失控了。
让人痛心的是,张超弹射之后因弹射条件远远低于最低要求而牺牲,他整个人几乎是朝地面弹射过去的,而战机在他弹射后停止了抬头,前起落架落地,最终只是轻微受损。如果张超第一时间弹射,他有很大概率是可以活下来的,但是他最终选择用生命保住了战机。
客观地说,如果要比较起来的话,歼-10用的那一套飞控是要比歼-11B前期用的那一套靠谱很多的。
言归正传,回到李战的故事。他很清楚SU-27的致命毛病在哪,因此知道最可怕的情况是飞控失灵。这长腿苏是没有机械备份的,哪怕有,就那个爱猛抬头猛低头的毛病,真要遇上了还是赶紧的跳伞保命吧,不然一抬头一低头之间就要玩天女散花了。
按照聂剑锋一步步的指令,李战滑上了跑道,推油门滑跑至正常起飞速度二百四,随即收油门刹车,完成了第一次滑跑训练。
驶出跑道的时候,聂剑锋说,“我真怕你拉杆起飞了。”
李战笑着说道,“真有那么股冲动,反正有你。”
“你别乱来我跟你说,我现在是教员你是学员,你得听我的,敢违反我的指令,我绝对不会给你及格,你继续开歼七赚那三瓜两枣去吧。”聂剑锋威胁道。
他太了解李战了,你以为他不敢直接开飞吗?他升空转几圈下来,聂剑锋甚至敢保证101团的领导也就顶多训斥几句。
李战一听这话连忙说道,“别别别,别呀聂教员,我坚决服从命令还不行吗?总之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还差不多。行了,回吧,到下一位了。”
“我再跑一圈?”
“不行!”
开回停机坪,李战只能叹着气下了飞机,看着杨锦山过年似的爬上座舱,他羡慕的却是聂剑锋——这小子可以一直坐在后舱。从第一次开车起,塔台的记录员就开始给他计算拉杆时间了。一坐至少半天,拉杆费由七十三师转移支付,而且他们教员还有由二师支付的出差补贴。
李战忽然意识到当教员也是蛮不错的,一想到自己是歼-7E方面的飞行专家,他心思就活泛起来了,
要不去东库场站兼职一下教员?
不过一想到隔着五百公里的距离他就打消了念头,做人不是这样的,做飞行员也不是这样的,做空军的飞行员更不是这样的。
今天上午没他事了,下午再滑跑一趟,明天再熟悉一天,后天就开始安排带飞训练了。有四名教员,四架SU-27UBK同时展开练习,效率还是蛮高的。想到“228”课题还有个总结没写,他打算回“228”办公室工作一会儿,裴磊却是驾车风驰电掣地过来了。
“大队长!”裴磊车也没下,直接冲这边兴奋地喊道,“大队长快上车!你女朋友来了,在团长那里呢!”
李战顿时呆了,“什么?什么女朋友?”
“快上车啊,上车再说,政委也回来了,都在团长那里,快啊!”裴磊激动地喊道。
李战提着头盔连忙的上车了,尽管他满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