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杀功臣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最新章节!
一个王朝的内部,永远离不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每一任皇帝的最大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得亡国。
皇帝能力不行的,就启用太监制衡,然纵观历史,但凡宦官擅权的,无一不是亡国征兆。
手法高明点的皇帝便会利用好权和利,恩威并施约束文武,使得朝廷上下一心,将工作重心放在朝廷大事上。
当然,凡遇野心勃勃之人,威胁皇权的臣子,所有皇帝的选择几乎是一致的,那便是无情诛杀!
眼下朝廷中便有这么几个不知死活之人!
朝国公李少游,外放征东都护府大都护,防守东瀛省,明面上仍然效忠朝廷,然暗地里却打着一个小算盘,想要趁乱攘取“定策之功”,增强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不乏有封王之念。
内阁首辅杨士聪,当了首辅后差事办的确很卖力,很认真,特别朱慈烺西征这两三年,太子和汉王都在海外,杨阁老摇身一变成了大明最有实权之人。
人一旦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容易飘,杨士聪任免官员,处理政务,甚至在内阁代皇帝批阅各地呈上来的奏章。
皇帝批阅奏章,那是朱笔御批,杨士聪倒好,为显独特,竟专门用了绿笔,被人誉为“杨批”!
杨士聪为人睚眦必报,从不手软,凡是支持汉王的官员,一个不饶,全得想方设法打下去。
接着,便是重用党羽,安插亲信,把忠于自己的官员和学生,纷纷提拔到重要位置上,借着“太子党”的名头,培植自己的“杨党”。
其子杨通俊,也因此名声鹊起,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一片跪舔,比之嘉靖朝的严世蕃更甚,嚣张跋扈!
不仅如此,杨士聪意识到军权的重要性,竟染指军机事务!
首席军机大臣曹变蛟和兵部尚书徐青山随驾西征,给了他很好的机会,加上其子杨通俊本就是军方的赞画部侍郎。
杨士聪借机将自己的亲信安排在京师和直隶的军队中,抓住带兵、用兵的实权,更是一味的结交征东大都护李少游。
可是,杨士聪却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低估了朱皇帝的洞察力和底线!
自天武二年起,大明实行文武分治,内阁管政务,军机掌军事,二者官员不可越界,战时地方以武御文。
朱慈烺对杨士聪的做法,心如明镜却一言不发,西征在外时遇到内阁急奏,便按着杨阁老的票拟一一批准,你说用谁就用谁,你说贬谁就贬谁。
朱慈烺倒想看看,一向如同忠犬一样的杨士聪,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如何处理最保险?很明显,只有死人最保险!
慈不掌兵,义不主财,朱慈烺是个浑身染血的主,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之辈,他早就有杀杨士聪来震慑地方总督和骄兵悍将之心。
杨士聪有从龙之功不能杀?
你觉得朱皇帝对杀功臣有心里负担?
对不起,那只是你的负担!
然杀功臣,是个技术活!
杀或者不杀,那是要经过仔细考量的,不是一句话就弄死了事的。
特别是这些类似开疆拓土的功勋老臣,更是有讲究的!
首先,身为皇帝要考虑到,以什么理由杀?杀了他们以后用谁?
杀了他们是否安全,会不会引起反弹?以至于导致政局不稳?
这些问题几乎是每个开国皇帝都考虑过的,最后根据个人能力来处理那些从龙的功臣们。
如唐高祖李渊,他是隋朝的世家望族们推举出来的利益代言人,宋太祖赵匡胤则是北周的诸位武夫们共同选出的代言人。
他们更像是个利益联盟,谁家都有点实力,李渊和赵匡胤想要杀功臣什么的,根本就不敢!
即便要弄,也是挑没大世家背景的软柿子弄,以此维护皇帝的威严。
对那些手握实权的大爷们,他们还得哄着,富贵世袭爵位,美女豪宅土地打包送!
若是那些大爷们作威作福犯点事,皇帝还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外人看来是皇帝宽容大量,恋旧。
实际上,皇帝恨不得第一时间弄死这些混账东西!
赵匡胤脑子好使点,加上一肚子坏水的赵普出谋划算,整出一场杯酒释兵权的软刀子把戏,好歹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给北宋留下了重文轻武的亡国之策。
明太祖朱元璋,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为古今异数,他手下的开国元勋,基本都是他从淮西老家带出来的,老朱对军权的把握可谓是稳稳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在位时重视民生,赢得了民心,并且他有足够的能力,赢得各个将领的服从,无人能与其抗衡,杀起胡惟庸、蓝玉等一干开国元勋那是毫不费劲。
至于天武朝,情况和洪武朝类似,一些宵小只敢在皇帝快不行的时候出手。
只是,他们似乎严重低估了形势,更低估了天武皇帝的命格!
天武三十三年二月,震惊天下的明朝重大史事“天武逆案”爆发了!
南京城的夜空,乌云密布,遮住暗淡的月光。
出了午门,失去了宫灯的照映,徐明武只觉得大片大片的黑肆意曼延周围,不出一会儿就如一座封闭的世界,伸手不见五指,黑的让人窒息。
昭阳公主和世子徐长俊被留在宫中,彻底冲淡了徐明武封王的那一丝喜悦,他隐隐感觉到,自己的性命扔攥在别人手中。
他甚至怀疑,朱皇帝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自己.......
走出十几步,管家徐福打着灯笼迎了上来,一见面便贼兮兮地小声道:“爷,皇城外出事了,全是兵!”
徐明武一惊,问:“应天府五城兵马司的人?”
“那帮玩意儿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围了皇城啊,听说是......”
徐福压低了声音道:“听说是南府军,太子殿下从台湾调来的!”
惊讶间,忽听急速的跑步声打破了下钥后宫门的岑寂,只见一队队卫戍皇城的天武军,从北面大教场向承天门急急而去。
其中一队人马直奔午门,在宫门两侧列开,一队执枪的天武军沿着紫禁城护城河巡弋,加强防卫。
为首的天武军团总看到徐明武,先是一怔,随即连忙上前行礼:“卑职参见驸马爷!”
这名团总是徐明德的部下,一眼便认出了徐家二少、当朝驸马。
徐明武看了看突然增加的护宫军队,心里已然雪亮,表面仍问道:“出什么事了吗?为什么突然增兵?”
团总略一犹疑,旋即趋近徐明武身边低声答道:“回驸马爷,是师帅大人的军令,命卑职加强宫城防范,估摸着今晚也许不太平.......卑职斗胆说一句,驸马爷最好回府休息,哪里也不去......”
徐明武若有所思,看了眼午门的方向,隐隐看到门内有人影浮动,他立刻转头冲着徐福喝道:“速速回府,闭门谢客!”
这一刻,徐二害怕了,总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他甚至可以想象出,如果自己贸然调动远东军来蹚今晚的浑水,或许便有性命之忧!
一个王朝的内部,永远离不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每一任皇帝的最大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得亡国。
皇帝能力不行的,就启用太监制衡,然纵观历史,但凡宦官擅权的,无一不是亡国征兆。
手法高明点的皇帝便会利用好权和利,恩威并施约束文武,使得朝廷上下一心,将工作重心放在朝廷大事上。
当然,凡遇野心勃勃之人,威胁皇权的臣子,所有皇帝的选择几乎是一致的,那便是无情诛杀!
眼下朝廷中便有这么几个不知死活之人!
朝国公李少游,外放征东都护府大都护,防守东瀛省,明面上仍然效忠朝廷,然暗地里却打着一个小算盘,想要趁乱攘取“定策之功”,增强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不乏有封王之念。
内阁首辅杨士聪,当了首辅后差事办的确很卖力,很认真,特别朱慈烺西征这两三年,太子和汉王都在海外,杨阁老摇身一变成了大明最有实权之人。
人一旦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容易飘,杨士聪任免官员,处理政务,甚至在内阁代皇帝批阅各地呈上来的奏章。
皇帝批阅奏章,那是朱笔御批,杨士聪倒好,为显独特,竟专门用了绿笔,被人誉为“杨批”!
杨士聪为人睚眦必报,从不手软,凡是支持汉王的官员,一个不饶,全得想方设法打下去。
接着,便是重用党羽,安插亲信,把忠于自己的官员和学生,纷纷提拔到重要位置上,借着“太子党”的名头,培植自己的“杨党”。
其子杨通俊,也因此名声鹊起,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一片跪舔,比之嘉靖朝的严世蕃更甚,嚣张跋扈!
不仅如此,杨士聪意识到军权的重要性,竟染指军机事务!
首席军机大臣曹变蛟和兵部尚书徐青山随驾西征,给了他很好的机会,加上其子杨通俊本就是军方的赞画部侍郎。
杨士聪借机将自己的亲信安排在京师和直隶的军队中,抓住带兵、用兵的实权,更是一味的结交征东大都护李少游。
可是,杨士聪却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低估了朱皇帝的洞察力和底线!
自天武二年起,大明实行文武分治,内阁管政务,军机掌军事,二者官员不可越界,战时地方以武御文。
朱慈烺对杨士聪的做法,心如明镜却一言不发,西征在外时遇到内阁急奏,便按着杨阁老的票拟一一批准,你说用谁就用谁,你说贬谁就贬谁。
朱慈烺倒想看看,一向如同忠犬一样的杨士聪,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如何处理最保险?很明显,只有死人最保险!
慈不掌兵,义不主财,朱慈烺是个浑身染血的主,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之辈,他早就有杀杨士聪来震慑地方总督和骄兵悍将之心。
杨士聪有从龙之功不能杀?
你觉得朱皇帝对杀功臣有心里负担?
对不起,那只是你的负担!
然杀功臣,是个技术活!
杀或者不杀,那是要经过仔细考量的,不是一句话就弄死了事的。
特别是这些类似开疆拓土的功勋老臣,更是有讲究的!
首先,身为皇帝要考虑到,以什么理由杀?杀了他们以后用谁?
杀了他们是否安全,会不会引起反弹?以至于导致政局不稳?
这些问题几乎是每个开国皇帝都考虑过的,最后根据个人能力来处理那些从龙的功臣们。
如唐高祖李渊,他是隋朝的世家望族们推举出来的利益代言人,宋太祖赵匡胤则是北周的诸位武夫们共同选出的代言人。
他们更像是个利益联盟,谁家都有点实力,李渊和赵匡胤想要杀功臣什么的,根本就不敢!
即便要弄,也是挑没大世家背景的软柿子弄,以此维护皇帝的威严。
对那些手握实权的大爷们,他们还得哄着,富贵世袭爵位,美女豪宅土地打包送!
若是那些大爷们作威作福犯点事,皇帝还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外人看来是皇帝宽容大量,恋旧。
实际上,皇帝恨不得第一时间弄死这些混账东西!
赵匡胤脑子好使点,加上一肚子坏水的赵普出谋划算,整出一场杯酒释兵权的软刀子把戏,好歹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给北宋留下了重文轻武的亡国之策。
明太祖朱元璋,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为古今异数,他手下的开国元勋,基本都是他从淮西老家带出来的,老朱对军权的把握可谓是稳稳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在位时重视民生,赢得了民心,并且他有足够的能力,赢得各个将领的服从,无人能与其抗衡,杀起胡惟庸、蓝玉等一干开国元勋那是毫不费劲。
至于天武朝,情况和洪武朝类似,一些宵小只敢在皇帝快不行的时候出手。
只是,他们似乎严重低估了形势,更低估了天武皇帝的命格!
天武三十三年二月,震惊天下的明朝重大史事“天武逆案”爆发了!
南京城的夜空,乌云密布,遮住暗淡的月光。
出了午门,失去了宫灯的照映,徐明武只觉得大片大片的黑肆意曼延周围,不出一会儿就如一座封闭的世界,伸手不见五指,黑的让人窒息。
昭阳公主和世子徐长俊被留在宫中,彻底冲淡了徐明武封王的那一丝喜悦,他隐隐感觉到,自己的性命扔攥在别人手中。
他甚至怀疑,朱皇帝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自己.......
走出十几步,管家徐福打着灯笼迎了上来,一见面便贼兮兮地小声道:“爷,皇城外出事了,全是兵!”
徐明武一惊,问:“应天府五城兵马司的人?”
“那帮玩意儿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围了皇城啊,听说是......”
徐福压低了声音道:“听说是南府军,太子殿下从台湾调来的!”
惊讶间,忽听急速的跑步声打破了下钥后宫门的岑寂,只见一队队卫戍皇城的天武军,从北面大教场向承天门急急而去。
其中一队人马直奔午门,在宫门两侧列开,一队执枪的天武军沿着紫禁城护城河巡弋,加强防卫。
为首的天武军团总看到徐明武,先是一怔,随即连忙上前行礼:“卑职参见驸马爷!”
这名团总是徐明德的部下,一眼便认出了徐家二少、当朝驸马。
徐明武看了看突然增加的护宫军队,心里已然雪亮,表面仍问道:“出什么事了吗?为什么突然增兵?”
团总略一犹疑,旋即趋近徐明武身边低声答道:“回驸马爷,是师帅大人的军令,命卑职加强宫城防范,估摸着今晚也许不太平.......卑职斗胆说一句,驸马爷最好回府休息,哪里也不去......”
徐明武若有所思,看了眼午门的方向,隐隐看到门内有人影浮动,他立刻转头冲着徐福喝道:“速速回府,闭门谢客!”
这一刻,徐二害怕了,总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他甚至可以想象出,如果自己贸然调动远东军来蹚今晚的浑水,或许便有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