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梦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魏国(东魏)武定五年,元月初一,晋阳,渤海王府。
连日以来,渤海王高欢卧病在床,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此时醒来,看着上方帷幕,却想着昨晚做过的梦。
那年,他喜欢的韩娘子嫁人了,新郎不是他。
当然不是他,他只是怀朔镇一个破落军户,家境拮据,穿一身破旧戎服,在城头站岗放哨,没有前途。
所以,当他东拼西凑,凑了些许钱财,向韩家提亲时,结果可想而知。
那日,韩娘子出嫁,他依旧穿着一身破旧戎服,站在城头,看着迎亲队伍将韩娘子接走,穿过城门,走向远方。
那一刻,他觉得心好痛。
又是一日,城下经过十余骑,当中一人勒住马,抬头看着他。
那是个年轻貌美的娘子,两眼盯着他,如同天上的星星,闪烁着光芒。
她看着他,他也看着她。
“大王醒了?”
耳边传来说话声,高欢转头一看,和王妃娄昭君四目相对。
好像回到了那一天,怀朔城头上的他,和城下骑着马的她,四目相对的时候。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老了,都老了。
“是啊,醒了,做了个梦。”
高欢要坐起来,娄昭君赶紧上前搀扶,侍女们随即服侍,为大王更衣。
“大王梦到谁了?”娄昭君问,高欢笑起来:“我又梦到了当年,在城头站岗,你从城下经过,抬头看着我。”
娄昭君也笑起来,见高欢一脸病容,心中忧虑,却没说出来。
去年十月,高欢亲自帅军讨伐西贼,大军围攻玉璧城,攻了五十日,伤亡惨重,却始终攻不下这座小城。
出师不利,高欢郁郁寡欢,回师路上病倒了。
医官仔细看过,向娄昭君交底:渤海王病入膏肓,又有心病,恐怕时日无多。
想到这里,娄昭君心中难受,见高欢今日忽然精神起来,她更加心惊:莫不是回光返照?
高欢起身,在房内慢慢走动,舒展四肢,问:“大郎呢?”
“在邺城,今日是元日,他要盯着文武百官,稍后,会赶回来。”
“是么,那就好。”
高欢走出房外,如今虽然是晴天,但风大,娄昭君赶紧拿来披风给他披上。
高欢是魏国的实际掌权人,霸府在晋阳,但傀儡皇帝在邺城,所以,高欢让长子高澄坐镇邺城,监视皇帝和朝臣,处理政务,自己在晋阳,掌握重兵。
去年年底,西征不利、抱病而归的高欢,回到晋阳养病,急召高澄来晋阳,托付后事。
因为元日很重要,所以高澄返回邺城,现在,高欢自觉时日无多,还有一些话,要亲自嘱咐儿子,却只能等儿子赶来才能说。
不过,有些事和娄昭君说也是一样的。
“我死后,侯跛子必反,该如何应对,之前我已嘱咐大郎,你莫要担心。”
娄昭君闻言点头,扶着高欢站在屋檐下。
天色渐渐变暗,高欢走到院子里,抬头望天,却见日蚀如弯钩,娄昭君见了,心中震惊:这天象,莫非是...
她有些担心的看着高欢,高欢依旧抬头看天,忽然笑起来:
“日蚀,是为我而出现的么?那死也无憾了!”
。。。。。。
建康,台城,皇宫,年迈的萧衍,兴致勃勃的看着降表,降表为东魏河南行台侯景所书,对方意图归顺大梁,向他称臣。
今年是中大同二年,元月一日时天象有变,日蚀如弯钩,萧衍觉得是不是上天在给自己警示。
元月十七日时,萧衍做了个梦,梦到东魏的中原牧守纷纷以地来降,随后中原一统,朝野欢庆。
他很少做梦,一旦做梦了,事情就会成真,所以,这是个好兆头。
现在,东魏的河南行台侯景,派人入京献表归降,来人声称,侯景决定归顺大梁,正是元月十七日下的决心。
所以,萧衍真的很高兴。
侯景在降表中称,东魏权臣高欢逝世后,他与其世子高澄势同水火,愿以治下豫、广、郢、荆、襄、兖、南兖、济、东豫、洛、阳、北荆、北扬等十三州内附。
至于青州、徐州,只需一封信,就能劝降,也就是说,黄河以南东魏各地,即将为梁国所有。
然后,河北燕赵之地,可徐图之。
如此美好的前景,让萧衍欢欣鼓舞,但是,大臣们却对接纳侯景多有疑虑。
尚书仆射谢举认为,近年来梁国和东魏交好,两国边境一直平安无事,现在若要收留东魏叛臣,恐怕不合适。
一旦接纳侯景,两国必然大动刀兵,而侯景此人不可信,若接受归降,恐怕是引狼入室。
许多大臣都附和谢举的看法,萧衍却不以为然,因为历年南投的北国人物数不胜数,此次侯景南投,不正说明人心所向?
萧衍认为,若此次拒绝侯景归顺,那么从今往后,就不会再有人愿意弃暗投明,南下投奔梁国。
而魏国(东魏),如今权臣高欢新丧,其子根基不稳,一时半会哪里能抽出手来,兴师问罪?
只要官军接应,合侯景之力,足以击退魏军,将河南、淮北之地悉数纳入治下。
为此,封侯景为河南王也不是不行,还可借此机会,向北人展现大梁求贤若渴之意,人心浮动之下,那年纪轻轻的高澄能否稳住局面,还未可知。
但是,要怎么说服这些死脑筋呢?
正思索间,宦者来报,说中领军到了。
中领军朱异,字彦和,是萧衍的心腹,萧衍见心腹来了,便把降表交给对方。
朱异看看降表,又看看天子,见天子一脸喜色,心中想得明白。
天子希望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这才是为臣之道。
“微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收复中原,指日可待。”
“彦和也赞成接纳侯景归顺?”萧衍来了兴致,朱异点点头:“陛下,此乃天意,天授不取,反受其咎。”
“侯景为高氏镇守河南多年,拥兵十余万,却无法南侵一步,王师兵强马壮,不怕与他侯景交锋,怎么能叫引狼入室?其人不过为陛下守户之犬尔。”
“如今他带兵归顺,王师如虎添翼,又如何会怕高氏?”
“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萧衍激动起来,他和近臣私下交谈时,很少称“朕”。
萧衍在案前来回走动,喜形于色,决定接纳侯景,趁着东魏国内人心不定,将河南、淮北稳稳收入版图。
如此来,他的成就便与宋武帝刘裕相近了。
回想自己登基称帝四十余载,如今有一个天大机会就在眼前,不抓住,悔之不及。
想到梁国版图辽阔,国力强盛,萧衍不想留下遗憾,下定决心:“我国家如金瓯,无一伤缺,承平四十余载,今受河南之地,有何不可?”
魏国(东魏)武定五年,元月初一,晋阳,渤海王府。
连日以来,渤海王高欢卧病在床,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此时醒来,看着上方帷幕,却想着昨晚做过的梦。
那年,他喜欢的韩娘子嫁人了,新郎不是他。
当然不是他,他只是怀朔镇一个破落军户,家境拮据,穿一身破旧戎服,在城头站岗放哨,没有前途。
所以,当他东拼西凑,凑了些许钱财,向韩家提亲时,结果可想而知。
那日,韩娘子出嫁,他依旧穿着一身破旧戎服,站在城头,看着迎亲队伍将韩娘子接走,穿过城门,走向远方。
那一刻,他觉得心好痛。
又是一日,城下经过十余骑,当中一人勒住马,抬头看着他。
那是个年轻貌美的娘子,两眼盯着他,如同天上的星星,闪烁着光芒。
她看着他,他也看着她。
“大王醒了?”
耳边传来说话声,高欢转头一看,和王妃娄昭君四目相对。
好像回到了那一天,怀朔城头上的他,和城下骑着马的她,四目相对的时候。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老了,都老了。
“是啊,醒了,做了个梦。”
高欢要坐起来,娄昭君赶紧上前搀扶,侍女们随即服侍,为大王更衣。
“大王梦到谁了?”娄昭君问,高欢笑起来:“我又梦到了当年,在城头站岗,你从城下经过,抬头看着我。”
娄昭君也笑起来,见高欢一脸病容,心中忧虑,却没说出来。
去年十月,高欢亲自帅军讨伐西贼,大军围攻玉璧城,攻了五十日,伤亡惨重,却始终攻不下这座小城。
出师不利,高欢郁郁寡欢,回师路上病倒了。
医官仔细看过,向娄昭君交底:渤海王病入膏肓,又有心病,恐怕时日无多。
想到这里,娄昭君心中难受,见高欢今日忽然精神起来,她更加心惊:莫不是回光返照?
高欢起身,在房内慢慢走动,舒展四肢,问:“大郎呢?”
“在邺城,今日是元日,他要盯着文武百官,稍后,会赶回来。”
“是么,那就好。”
高欢走出房外,如今虽然是晴天,但风大,娄昭君赶紧拿来披风给他披上。
高欢是魏国的实际掌权人,霸府在晋阳,但傀儡皇帝在邺城,所以,高欢让长子高澄坐镇邺城,监视皇帝和朝臣,处理政务,自己在晋阳,掌握重兵。
去年年底,西征不利、抱病而归的高欢,回到晋阳养病,急召高澄来晋阳,托付后事。
因为元日很重要,所以高澄返回邺城,现在,高欢自觉时日无多,还有一些话,要亲自嘱咐儿子,却只能等儿子赶来才能说。
不过,有些事和娄昭君说也是一样的。
“我死后,侯跛子必反,该如何应对,之前我已嘱咐大郎,你莫要担心。”
娄昭君闻言点头,扶着高欢站在屋檐下。
天色渐渐变暗,高欢走到院子里,抬头望天,却见日蚀如弯钩,娄昭君见了,心中震惊:这天象,莫非是...
她有些担心的看着高欢,高欢依旧抬头看天,忽然笑起来:
“日蚀,是为我而出现的么?那死也无憾了!”
。。。。。。
建康,台城,皇宫,年迈的萧衍,兴致勃勃的看着降表,降表为东魏河南行台侯景所书,对方意图归顺大梁,向他称臣。
今年是中大同二年,元月一日时天象有变,日蚀如弯钩,萧衍觉得是不是上天在给自己警示。
元月十七日时,萧衍做了个梦,梦到东魏的中原牧守纷纷以地来降,随后中原一统,朝野欢庆。
他很少做梦,一旦做梦了,事情就会成真,所以,这是个好兆头。
现在,东魏的河南行台侯景,派人入京献表归降,来人声称,侯景决定归顺大梁,正是元月十七日下的决心。
所以,萧衍真的很高兴。
侯景在降表中称,东魏权臣高欢逝世后,他与其世子高澄势同水火,愿以治下豫、广、郢、荆、襄、兖、南兖、济、东豫、洛、阳、北荆、北扬等十三州内附。
至于青州、徐州,只需一封信,就能劝降,也就是说,黄河以南东魏各地,即将为梁国所有。
然后,河北燕赵之地,可徐图之。
如此美好的前景,让萧衍欢欣鼓舞,但是,大臣们却对接纳侯景多有疑虑。
尚书仆射谢举认为,近年来梁国和东魏交好,两国边境一直平安无事,现在若要收留东魏叛臣,恐怕不合适。
一旦接纳侯景,两国必然大动刀兵,而侯景此人不可信,若接受归降,恐怕是引狼入室。
许多大臣都附和谢举的看法,萧衍却不以为然,因为历年南投的北国人物数不胜数,此次侯景南投,不正说明人心所向?
萧衍认为,若此次拒绝侯景归顺,那么从今往后,就不会再有人愿意弃暗投明,南下投奔梁国。
而魏国(东魏),如今权臣高欢新丧,其子根基不稳,一时半会哪里能抽出手来,兴师问罪?
只要官军接应,合侯景之力,足以击退魏军,将河南、淮北之地悉数纳入治下。
为此,封侯景为河南王也不是不行,还可借此机会,向北人展现大梁求贤若渴之意,人心浮动之下,那年纪轻轻的高澄能否稳住局面,还未可知。
但是,要怎么说服这些死脑筋呢?
正思索间,宦者来报,说中领军到了。
中领军朱异,字彦和,是萧衍的心腹,萧衍见心腹来了,便把降表交给对方。
朱异看看降表,又看看天子,见天子一脸喜色,心中想得明白。
天子希望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这才是为臣之道。
“微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收复中原,指日可待。”
“彦和也赞成接纳侯景归顺?”萧衍来了兴致,朱异点点头:“陛下,此乃天意,天授不取,反受其咎。”
“侯景为高氏镇守河南多年,拥兵十余万,却无法南侵一步,王师兵强马壮,不怕与他侯景交锋,怎么能叫引狼入室?其人不过为陛下守户之犬尔。”
“如今他带兵归顺,王师如虎添翼,又如何会怕高氏?”
“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萧衍激动起来,他和近臣私下交谈时,很少称“朕”。
萧衍在案前来回走动,喜形于色,决定接纳侯景,趁着东魏国内人心不定,将河南、淮北稳稳收入版图。
如此来,他的成就便与宋武帝刘裕相近了。
回想自己登基称帝四十余载,如今有一个天大机会就在眼前,不抓住,悔之不及。
想到梁国版图辽阔,国力强盛,萧衍不想留下遗憾,下定决心:“我国家如金瓯,无一伤缺,承平四十余载,今受河南之地,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