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科举与门荫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唐雄最新章节!
正如周承业盘算的那样,想在大唐朝做官,真的不是只有死读书一条道可以走。
按照当时的官吏选拔制度,至少有三种途径可以做官,分别是科举、门荫和流外铨。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被誉为中国“四大文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当时隋文帝废除了魏晋以来选官上只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吏,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于是形成。这么看来,史上有名的一代昏君隋炀帝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
其实,隋炀帝何止不是一无是处,在他做皇帝的时候,真心干了不少惠及后世的大事。唐代的统治者们为了宣扬自己统治地位的合理姓,所以把许多的屎盆子都往杨广头上扣,但最后却是基本上沿袭隋朝的许多做法和制度,比如这科举制。
说好听一些,这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难听一些,这叫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
从历朝历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隋文帝时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到了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也有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唐朝的科举考试主要形式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
自从周承业从大哥周承志这里得知了读书入仕这条道路的艰辛之后,立即便放弃了读书做官的打算。在周二郎看来,这哪里是读书当官,简直是他妹的找虐呢。
让周承业这样一个现代人成天坐在学馆里面看着繁体字,还要背诵四书五经,天天之乎者也,那比拿刀割他的肉还要痛苦呀!
幸好,除了科举一途,周承业还有门荫和流外铨两条便捷通道可以走。
说是两条路,实际上流外铨这条已经直接被周承业无视了。所谓的流外铨做官,又叫做杂色入流,光是听名字就让人十分不爽,实际上也就是针对流外官员而设。
大唐有数量庞大的流外官,充任各衙门的具体办事人员,统称吏员。他们没有品级,按年度对其功过行能进行考课,经三考逐级升转,转迁时均要试判。最后可以经考试人流,成为正式品官。
如果周子谅今后不能高升,一辈子就当个正八品的御史,那他的大儿子周承志从四门馆毕业时,除了走科举一途入仕,剩下的就是分配到各衙门充当吏员,也就是流外铨。
周承业觉得科举太麻烦,杂色入流辱没身份,那就只好指望门荫做官了。
所谓的门荫,就是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门荫者,即以父祖官位,豪门世家的余荫而得官。唐荫任之制规定,三品以上大官可以荫及曾孙,五品以上荫孙。被荫之孙品阶降荫子一等,曾孙又降孙一等。
在大唐朝,门荫入仕可通过学馆入仕和直接以门荫入仕。通过学馆入仕,就是充当弘文馆,崇文馆(三品以上官员子孙)或国子学,太学(五品以上官员子孙)的学生,学成后通过考试入仕途。
直接以门荫入仕则需要先充当千牛和三卫,也就是皇帝或太子的侍卫,期满后兵部考试合格,再送吏部考核,合格者授官。
有唐一代,因门荫得官而做出政绩留名于史册的极少。以门荫而至宰相的数十人之中,有政绩者不过褚遂良、姚崇和李吉甫、韦应物、李德裕父子等数人而已。一代贤相张九龄便是通过科举入仕,而一代歼相李林甫则是通过门荫入官,先为千牛直长,后来得到源乾曜的赏识和举荐,逐渐走上了高位。
周承业不仅想要走门荫入仕这条捷径,他还想直接入仕,也就是先给皇帝或者太子当侍卫,然后再往上爬。
如此看来,周承业这货岂不是想要做第二个李林甫?
实际上,周承业的目标和李林甫还是有区别的。李林甫最终走的是在朝为官的道路,而且还是担任了文官。周承业则不同,他打算走外放为官,而且是武官这条道路。
唐朝不似后世的宋朝,武官的地位与文官的地位一样高,在一些边关和偏远地区,出任节度使这种封疆大吏的几乎全是武官出身。正因为唐朝对于武官的限制较少,在兵制和军队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所以才导致了唐末各镇节度使自立门户,实际上分裂大唐的严重后果。
周承业前世是军队大机关的高级参谋出身,将来要是混进了大唐武官队伍里面,说不得真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他脑子里面装着的这些来自后世的系统现代军事理论知识,那可是穿越者最大的一根“金手指”啊!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周承业经过这几个月的适应之后,已经暗暗定下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要手握兵权,将刀把子始终握在自己的手中。
然而,这门荫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有先决条件。
前面已经说过,想要门荫,那得是祖父辈或者父辈做了五品以上的大官才有资格,如今周子谅不过是八品上的监察御史,他距离正五品这道门槛,中间还隔着从七品上下、正七品上下、从六品上下、正六品上下、从五品上下足足十道级别。
按照周子谅目前的晋升速度,只怕干到老死也不见得能混到正五品御史中丞那个位置,岂不等于是周承业门荫无望?
周承业对于这个问题还真是不着急。虽然在大唐朝帮自己老爹混个高官不容易,想要让周子谅拜相封侯那就更是难于上青天,但是周子谅早就有了打算。
前面有李林甫,后面还有安禄山这种人做榜样和示范,周承业只需要仔细琢磨他们是如何在李隆基手下步步高升,然后照猫画虎地给自己老爹也设计这样一条道路即可。
就算是让周子谅连升三级,那也不见得没有可能。如今的李隆基好大喜功,贪图安逸,周承业只要开动脑筋整出一些稀奇新鲜的玩意,让自己老爹献给大唐皇帝,保准可以讨得李隆基的欢喜,只要皇帝陛下龙颜大悦,这升官的事情还远么?
当然了,如今周承业之所以还没有行动,那是因为他一直在熟悉和适应穿越之后的生存环境,收集和分析可行的办法。别看有些人如今在朝堂之上闹腾的欢实,到最后谁能平步青云还是两说。
正如周承业盘算的那样,想在大唐朝做官,真的不是只有死读书一条道可以走。
按照当时的官吏选拔制度,至少有三种途径可以做官,分别是科举、门荫和流外铨。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被誉为中国“四大文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当时隋文帝废除了魏晋以来选官上只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吏,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于是形成。这么看来,史上有名的一代昏君隋炀帝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
其实,隋炀帝何止不是一无是处,在他做皇帝的时候,真心干了不少惠及后世的大事。唐代的统治者们为了宣扬自己统治地位的合理姓,所以把许多的屎盆子都往杨广头上扣,但最后却是基本上沿袭隋朝的许多做法和制度,比如这科举制。
说好听一些,这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难听一些,这叫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
从历朝历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隋文帝时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到了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也有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唐朝的科举考试主要形式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
自从周承业从大哥周承志这里得知了读书入仕这条道路的艰辛之后,立即便放弃了读书做官的打算。在周二郎看来,这哪里是读书当官,简直是他妹的找虐呢。
让周承业这样一个现代人成天坐在学馆里面看着繁体字,还要背诵四书五经,天天之乎者也,那比拿刀割他的肉还要痛苦呀!
幸好,除了科举一途,周承业还有门荫和流外铨两条便捷通道可以走。
说是两条路,实际上流外铨这条已经直接被周承业无视了。所谓的流外铨做官,又叫做杂色入流,光是听名字就让人十分不爽,实际上也就是针对流外官员而设。
大唐有数量庞大的流外官,充任各衙门的具体办事人员,统称吏员。他们没有品级,按年度对其功过行能进行考课,经三考逐级升转,转迁时均要试判。最后可以经考试人流,成为正式品官。
如果周子谅今后不能高升,一辈子就当个正八品的御史,那他的大儿子周承志从四门馆毕业时,除了走科举一途入仕,剩下的就是分配到各衙门充当吏员,也就是流外铨。
周承业觉得科举太麻烦,杂色入流辱没身份,那就只好指望门荫做官了。
所谓的门荫,就是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门荫者,即以父祖官位,豪门世家的余荫而得官。唐荫任之制规定,三品以上大官可以荫及曾孙,五品以上荫孙。被荫之孙品阶降荫子一等,曾孙又降孙一等。
在大唐朝,门荫入仕可通过学馆入仕和直接以门荫入仕。通过学馆入仕,就是充当弘文馆,崇文馆(三品以上官员子孙)或国子学,太学(五品以上官员子孙)的学生,学成后通过考试入仕途。
直接以门荫入仕则需要先充当千牛和三卫,也就是皇帝或太子的侍卫,期满后兵部考试合格,再送吏部考核,合格者授官。
有唐一代,因门荫得官而做出政绩留名于史册的极少。以门荫而至宰相的数十人之中,有政绩者不过褚遂良、姚崇和李吉甫、韦应物、李德裕父子等数人而已。一代贤相张九龄便是通过科举入仕,而一代歼相李林甫则是通过门荫入官,先为千牛直长,后来得到源乾曜的赏识和举荐,逐渐走上了高位。
周承业不仅想要走门荫入仕这条捷径,他还想直接入仕,也就是先给皇帝或者太子当侍卫,然后再往上爬。
如此看来,周承业这货岂不是想要做第二个李林甫?
实际上,周承业的目标和李林甫还是有区别的。李林甫最终走的是在朝为官的道路,而且还是担任了文官。周承业则不同,他打算走外放为官,而且是武官这条道路。
唐朝不似后世的宋朝,武官的地位与文官的地位一样高,在一些边关和偏远地区,出任节度使这种封疆大吏的几乎全是武官出身。正因为唐朝对于武官的限制较少,在兵制和军队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所以才导致了唐末各镇节度使自立门户,实际上分裂大唐的严重后果。
周承业前世是军队大机关的高级参谋出身,将来要是混进了大唐武官队伍里面,说不得真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他脑子里面装着的这些来自后世的系统现代军事理论知识,那可是穿越者最大的一根“金手指”啊!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周承业经过这几个月的适应之后,已经暗暗定下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要手握兵权,将刀把子始终握在自己的手中。
然而,这门荫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有先决条件。
前面已经说过,想要门荫,那得是祖父辈或者父辈做了五品以上的大官才有资格,如今周子谅不过是八品上的监察御史,他距离正五品这道门槛,中间还隔着从七品上下、正七品上下、从六品上下、正六品上下、从五品上下足足十道级别。
按照周子谅目前的晋升速度,只怕干到老死也不见得能混到正五品御史中丞那个位置,岂不等于是周承业门荫无望?
周承业对于这个问题还真是不着急。虽然在大唐朝帮自己老爹混个高官不容易,想要让周子谅拜相封侯那就更是难于上青天,但是周子谅早就有了打算。
前面有李林甫,后面还有安禄山这种人做榜样和示范,周承业只需要仔细琢磨他们是如何在李隆基手下步步高升,然后照猫画虎地给自己老爹也设计这样一条道路即可。
就算是让周子谅连升三级,那也不见得没有可能。如今的李隆基好大喜功,贪图安逸,周承业只要开动脑筋整出一些稀奇新鲜的玩意,让自己老爹献给大唐皇帝,保准可以讨得李隆基的欢喜,只要皇帝陛下龙颜大悦,这升官的事情还远么?
当然了,如今周承业之所以还没有行动,那是因为他一直在熟悉和适应穿越之后的生存环境,收集和分析可行的办法。别看有些人如今在朝堂之上闹腾的欢实,到最后谁能平步青云还是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