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6章 瞎指挥的朝廷呢?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
平心而论,范文程提出的“攻昌平、袭皇陵,诱京营”之策还是很高明的。只要大明朝廷能够发挥正常,一准会中了圈套!
那是昌平皇陵啊!朱明王朝的祖宗陵寝所在,京畿之内,除了北京城就数昌平皇陵最要紧了吧?
现在大金国的摸金大汗黄台吉和发丘贝勒爷多尔衮要去昌平天寿山挖陵取宝了,大明朝廷能不着急?小皇帝朱由检能不跳脚?不可能啊!他们方寸一乱,当然得逼着辽镇军和京营军放弃乌龟战术,快速前进去找黄台吉决战啊!
而京营假账兵一旦快速进军,就没办法继续以车阵互相掩护,交替前行的方式进军,大金天兵可就有机可趁了!
因为步军作战靠得就是结硬阵凭坚寨守险要,结成硬阵的步兵很难行军。行军要快就得列成纵队,走官道大路。如京营假账兵这样组成三十六个车营方阵,是没办法走官道的,一两千人的方阵怎么走官道?所以只能在麦田里行军,所以速度是快不了的。
而列成纵队走官道的步军虽然快,但面对敌人骑兵集群的突袭,却很难组织抵抗的。布阵筑垒需要时间啊!而且明军步军惯用的车阵布置起来非常麻烦,不如西式的各种方阵、横阵容易展开。
所以步军大队在行军时,也许要少量的精锐骑兵在前后左右进行掩护和侦察,以防遭到敌人的突袭或伏击。
可是后金的白甲兵实在太厉害的,单兵和小队战力爆表,明军的夜不收也不是他们对手,很容易就会打死打跑。失去了骑兵遮护的明军步军,自然就变成了瞎子聋子,也就没办法在后金八旗兵打过来的时候及时组成坚阵或占据有利地形了。
另外,现在出阵的京营军和蓟辽军都采取了步步为营的打法,每天就走六七里地,走完就下寨扎营。也不是从零开始,而是找寻现成的庄子村子改建。京畿之内到底是繁华之地,村镇庄园众多,很容易找到一个进行改建。
改建完毕之后,就是一处可以用来遮护后路和粮道的据点,留个几百精兵固守,粮道后路就都稳了。如果大部队在前进过程中受挫,也可以退回据点坚守。可谓是稳扎稳打,立于不败。
但是明军的“不败”,是建立在后金军顿于顺义坚城之下的基础上的。
现在后金军突然向西急行80里,直扑天寿山皇陵所在的昌平而去,稳扎稳打的明军也该着急了吧?就算明军不急,躲在北京城内的朝廷也该跳脚了吧?
“本兵,你可接到昌镇的急报?建奴大军已经逼近昌平县城和天寿山皇陵了!”
“本兵,赶紧给成国公和袁元素下令,让他们日夜兼程赴援昌平啊!”
“是啊,决不能让昌平皇陵有丝毫闪失!”
“本兵,快下令吧!”
北京皇城,午门之外的兵部衙门里,今儿上午就跟炸了锅似的,来了一大群部阁重臣,都嚷嚷着要兵部尚书王在晋给朱纯臣、袁崇焕、张凤翼他们下令。
虽然这群外行都知道这种急急忙忙催战的行为,很有可能变成催命的行径......但是保卫皇陵是政治正确,谁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啊!
而王在晋的回答就是三个字儿——得请旨!
王在晋扫了急急忙忙来表示政治正确的大臣们一眼,不紧不慢地说:“宣府行在昨日送来消息,说是万岁爷于前日回到镇城,并且将于今日率兵三万出宣镇前往居庸关......万岁爷一旦抵达,畿内之战就是万岁爷亲征。无论是昌镇军、京营军、蓟辽军,都是万岁爷亲领之兵。兵部只能请旨,不能直接下令催战。”
政治正确的重臣们都是一愣,细细一琢磨,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啊!
现在小皇帝御驾亲征......北京城外的军队当然得听皇帝的,兵部怎么能无旨调兵?
不!这不是无旨调兵,而是无旨背黑锅啊!
京营兵什么货色王在晋能不知道?现在摆出持重缓进的乌龟阵都不一定能自保,让他们急赴昌平......没准半道就散伙了!
京营一散,蓟辽军再来个孤军急行,撞上奴贼大军一准也得惨败。
京畿地区的两路大军如果都惨败了,那黄台吉可就爽了,想抢哪儿就抢哪儿!到时候王在晋这个本兵就不是下诏狱,而是要掉脑袋了。
这王在晋不愧是万历二十年就入仕的四朝老臣,就是高明啊!
事关皇陵和京畿地方的安危,稍有差错就得去掉脑袋......这锅能甩就得甩啊!
首辅黄立极捋着胡子,眉头紧锁:“本兵,从宣镇到居庸关有200里,万岁爷得走多久才能到?天寿山皇陵要有什么万一......”
王在晋认真的想了想,道:“万岁爷是马上天子,又是至孝之君,闻之皇陵有难,一定日行千里而归,现在多半已到居庸。现在是天子在外领兵而我等居于内......我等若是不请旨而调兵,岂不是夺了天子临阵指挥之权?”
这顶帽子也够大,甩锅的水平也够高,话说的更是滴水不漏!
王在晋顿了顿,又道:“不过这旨还是要请的......首辅,兵部已经拟好了急调京营、蓟辽两军赴援昌镇的奏章,就差内阁的条旨了。”
这只狐狸不是一般的老奸巨猾啊!
王在晋明明知道不能让京营和蓟辽军去送死,但是为了甩锅,依旧拟了急调两军赴援的奏章。
只是这北京城到居庸关一百多里地,而且还有可能会遇到鞑子的白甲兵劫道,这奏章能不能送到都难说!就算送到了,小皇帝也批准了,再送回北京,再由兵部去给朱纯臣、袁崇焕、张凤翼他们下令......这来来去去的得多少天啊?京营军和蓟辽军差不多也该爬到昌平了!
只是不知道天寿山的皇陵会不会已经让多尔衮给挖开了?
如果多尔衮知道大明朝这边都管他叫“发丘贝勒爷”,他一准是要喊冤的。因为他和袭扰天寿山皇陵的事儿一点关系没有。打昌平的主意是范文程出的!而且多尔衮也没跟着去昌平,黄台吉给了他一个殿后并且监视两路“乌龟大军”的差事,所以他和多铎两人就领着两白旗的两千多骑,在顺义县、昌平州和北京城之间晃悠。
到了九月二十二日,已经在昌平州城以西十里扎下大营的黄台吉左等右等都没等到“乌龟大军”变成“兔子大军”的消息,有点不耐烦,于是就给了多尔衮几百个喀喇沁蒙古骑兵和一个诱敌的任务。黄台吉想让他诈败几阵,看看能不能把经验不足的京营兵给引来。
结果......多尔衮名留青史的时候就到了!
“来了来了,总戎......建奴的大队终于来了,看着有几千人呢!”
九月二十五日凌晨,出北京土墙后,沿着温榆水(这条河流在顺义县城以西拐弯向西,往昌平而去)爬了快十天的京营大军,终于等到了他们盼望已久的后金“大军”。
正在一所不知是谁家的豪宅当中和几个副将还有兵部右侍郎张凤翼一起用早饭的朱纯臣,听见宁远伯李尊祖通报的紧急军情(宁远伯家还有一些堪用的家丁,可以在大军周围境界),猛地就站了起来,脸上的表情那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建奴杀过来了!
喜的是终于可以平账了!
平心而论,范文程提出的“攻昌平、袭皇陵,诱京营”之策还是很高明的。只要大明朝廷能够发挥正常,一准会中了圈套!
那是昌平皇陵啊!朱明王朝的祖宗陵寝所在,京畿之内,除了北京城就数昌平皇陵最要紧了吧?
现在大金国的摸金大汗黄台吉和发丘贝勒爷多尔衮要去昌平天寿山挖陵取宝了,大明朝廷能不着急?小皇帝朱由检能不跳脚?不可能啊!他们方寸一乱,当然得逼着辽镇军和京营军放弃乌龟战术,快速前进去找黄台吉决战啊!
而京营假账兵一旦快速进军,就没办法继续以车阵互相掩护,交替前行的方式进军,大金天兵可就有机可趁了!
因为步军作战靠得就是结硬阵凭坚寨守险要,结成硬阵的步兵很难行军。行军要快就得列成纵队,走官道大路。如京营假账兵这样组成三十六个车营方阵,是没办法走官道的,一两千人的方阵怎么走官道?所以只能在麦田里行军,所以速度是快不了的。
而列成纵队走官道的步军虽然快,但面对敌人骑兵集群的突袭,却很难组织抵抗的。布阵筑垒需要时间啊!而且明军步军惯用的车阵布置起来非常麻烦,不如西式的各种方阵、横阵容易展开。
所以步军大队在行军时,也许要少量的精锐骑兵在前后左右进行掩护和侦察,以防遭到敌人的突袭或伏击。
可是后金的白甲兵实在太厉害的,单兵和小队战力爆表,明军的夜不收也不是他们对手,很容易就会打死打跑。失去了骑兵遮护的明军步军,自然就变成了瞎子聋子,也就没办法在后金八旗兵打过来的时候及时组成坚阵或占据有利地形了。
另外,现在出阵的京营军和蓟辽军都采取了步步为营的打法,每天就走六七里地,走完就下寨扎营。也不是从零开始,而是找寻现成的庄子村子改建。京畿之内到底是繁华之地,村镇庄园众多,很容易找到一个进行改建。
改建完毕之后,就是一处可以用来遮护后路和粮道的据点,留个几百精兵固守,粮道后路就都稳了。如果大部队在前进过程中受挫,也可以退回据点坚守。可谓是稳扎稳打,立于不败。
但是明军的“不败”,是建立在后金军顿于顺义坚城之下的基础上的。
现在后金军突然向西急行80里,直扑天寿山皇陵所在的昌平而去,稳扎稳打的明军也该着急了吧?就算明军不急,躲在北京城内的朝廷也该跳脚了吧?
“本兵,你可接到昌镇的急报?建奴大军已经逼近昌平县城和天寿山皇陵了!”
“本兵,赶紧给成国公和袁元素下令,让他们日夜兼程赴援昌平啊!”
“是啊,决不能让昌平皇陵有丝毫闪失!”
“本兵,快下令吧!”
北京皇城,午门之外的兵部衙门里,今儿上午就跟炸了锅似的,来了一大群部阁重臣,都嚷嚷着要兵部尚书王在晋给朱纯臣、袁崇焕、张凤翼他们下令。
虽然这群外行都知道这种急急忙忙催战的行为,很有可能变成催命的行径......但是保卫皇陵是政治正确,谁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啊!
而王在晋的回答就是三个字儿——得请旨!
王在晋扫了急急忙忙来表示政治正确的大臣们一眼,不紧不慢地说:“宣府行在昨日送来消息,说是万岁爷于前日回到镇城,并且将于今日率兵三万出宣镇前往居庸关......万岁爷一旦抵达,畿内之战就是万岁爷亲征。无论是昌镇军、京营军、蓟辽军,都是万岁爷亲领之兵。兵部只能请旨,不能直接下令催战。”
政治正确的重臣们都是一愣,细细一琢磨,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啊!
现在小皇帝御驾亲征......北京城外的军队当然得听皇帝的,兵部怎么能无旨调兵?
不!这不是无旨调兵,而是无旨背黑锅啊!
京营兵什么货色王在晋能不知道?现在摆出持重缓进的乌龟阵都不一定能自保,让他们急赴昌平......没准半道就散伙了!
京营一散,蓟辽军再来个孤军急行,撞上奴贼大军一准也得惨败。
京畿地区的两路大军如果都惨败了,那黄台吉可就爽了,想抢哪儿就抢哪儿!到时候王在晋这个本兵就不是下诏狱,而是要掉脑袋了。
这王在晋不愧是万历二十年就入仕的四朝老臣,就是高明啊!
事关皇陵和京畿地方的安危,稍有差错就得去掉脑袋......这锅能甩就得甩啊!
首辅黄立极捋着胡子,眉头紧锁:“本兵,从宣镇到居庸关有200里,万岁爷得走多久才能到?天寿山皇陵要有什么万一......”
王在晋认真的想了想,道:“万岁爷是马上天子,又是至孝之君,闻之皇陵有难,一定日行千里而归,现在多半已到居庸。现在是天子在外领兵而我等居于内......我等若是不请旨而调兵,岂不是夺了天子临阵指挥之权?”
这顶帽子也够大,甩锅的水平也够高,话说的更是滴水不漏!
王在晋顿了顿,又道:“不过这旨还是要请的......首辅,兵部已经拟好了急调京营、蓟辽两军赴援昌镇的奏章,就差内阁的条旨了。”
这只狐狸不是一般的老奸巨猾啊!
王在晋明明知道不能让京营和蓟辽军去送死,但是为了甩锅,依旧拟了急调两军赴援的奏章。
只是这北京城到居庸关一百多里地,而且还有可能会遇到鞑子的白甲兵劫道,这奏章能不能送到都难说!就算送到了,小皇帝也批准了,再送回北京,再由兵部去给朱纯臣、袁崇焕、张凤翼他们下令......这来来去去的得多少天啊?京营军和蓟辽军差不多也该爬到昌平了!
只是不知道天寿山的皇陵会不会已经让多尔衮给挖开了?
如果多尔衮知道大明朝这边都管他叫“发丘贝勒爷”,他一准是要喊冤的。因为他和袭扰天寿山皇陵的事儿一点关系没有。打昌平的主意是范文程出的!而且多尔衮也没跟着去昌平,黄台吉给了他一个殿后并且监视两路“乌龟大军”的差事,所以他和多铎两人就领着两白旗的两千多骑,在顺义县、昌平州和北京城之间晃悠。
到了九月二十二日,已经在昌平州城以西十里扎下大营的黄台吉左等右等都没等到“乌龟大军”变成“兔子大军”的消息,有点不耐烦,于是就给了多尔衮几百个喀喇沁蒙古骑兵和一个诱敌的任务。黄台吉想让他诈败几阵,看看能不能把经验不足的京营兵给引来。
结果......多尔衮名留青史的时候就到了!
“来了来了,总戎......建奴的大队终于来了,看着有几千人呢!”
九月二十五日凌晨,出北京土墙后,沿着温榆水(这条河流在顺义县城以西拐弯向西,往昌平而去)爬了快十天的京营大军,终于等到了他们盼望已久的后金“大军”。
正在一所不知是谁家的豪宅当中和几个副将还有兵部右侍郎张凤翼一起用早饭的朱纯臣,听见宁远伯李尊祖通报的紧急军情(宁远伯家还有一些堪用的家丁,可以在大军周围境界),猛地就站了起来,脸上的表情那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建奴杀过来了!
喜的是终于可以平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