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平辽也是门生意啊!(求订阅)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
洪兴朝的朝会和之前的历代都不一样,除了礼仪性质的大朝会外,都是小会,小会又分两府朝会、议政朝会、内阁朝会、大元帅府朝会等四种。其中两府朝会和议政朝会都是定期举行的例会,如果天子身在应天,两府朝会每个月至少开二十次,而议政朝会则开五次。
而内阁朝会和大元帅府朝会并不是常会,而是在遇到内政或军事方面的难题时才会召开——譬如讨论大工、赈灾或贸易问题的时候,大元帅府就不必参加了(军队在内阁里面有一个兵部尚书)。而讨论军事问题的时候,内阁府的一帮文官也不必与会,有兵部尚书代表内阁就行了......与会的人多了,不仅人多嘴杂,而且还容易走漏消息。
所以洪兴朝的军事行动布署,一般是不让内阁文官来讨论的——他们根本就不懂,还能拿出什么好办法?
而今天的大元帅府朝会则多了一个“文官”,就是户部尚书泉国公郑芝龙。
虽然郑芝龙懂军事,还当过军阀,但是他的出现,还是让吴三辅、孙富贵、朱纯杰、阎应元、戚元弼和兵部尚书李若琏等一干北军将帅感到非常惊讶。
“诸卿平身,都坐吧!”
看到臣子们都揖拜完毕,朱慈烺就挥挥手,让他们各自落座——现在大明的臣子们很少磕头了,除了大朝会之外的各种朝会都只行揖拜礼。之所以这样,也不是朱慈烺不喜欢人家磕头,而是朱慈烺喜欢在召开各种小朝会的殿堂里摆一个很长的会议桌。这样大家可以一边开会一边记录,臣子们还可以携带一些文件与会,看着也有个开会的样子。而这个长桌子一摆,磕头就不方便了,看着也不庄重,有点像钻桌子。如果让大家站到桌子上面磕头,爬上爬下的更不雅观......都是挺大的大臣,又不是小孩子,钻桌子爬桌子的,像什么样子?
所以朱皇帝干脆让大家站在桌子边上揖拜一下就行了。
“大元帅府上呈的方略朕已经看过了......兵分五路,很好啊!就是看着有点像万历四十七年的那一回,不会让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吧?”
朱皇帝也看出问题了——这方案怎么那么像萨尔浒呢?十四五万野战军分了五路,好像没有办法呼应啊!
而且还是深入东虏的牢固控制区作战,光靠一两万的黑枪骡子兵,恐怕没有办法屏蔽五路大军的行动吧?
到时候多尼再来个“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可怎么办?
“陛下,”吴三辅说,“十个师的兵力分了五路,每一路都有两个师,算上各种辅兵和临时配属的部队,人数接近三万......东虏即便集中六万大军,也不可能在正面交战中取胜。如果两个师的新军能够及时抢占有利地形,然后展开阵地防御,足以抵挡十万东虏的轮番猛攻。
所以分兵五路之法,并无任何不妥。”
“那......五路大军如何协调,谁可以充任主帅?”朱慈烺接着问。
吴三辅道:“现任辽东总督朱纯臣久历行伍,功勋卓著,老成持重,可以为五路大军之主帅。”
什么?朱纯臣当主帅?朱慈烺心说:你们不是闹着玩的吧?作战计划和萨尔浒之战时一样,而且还让朱纯臣为帅,这是要给大清招魂吗?
“阎应元,你以为如何?”朱慈烺觉得吴三辅的意见不靠谱,转而向参谋司使阎应元征求意见。
“陛下,臣以为成国公可以当此重任。”阎应元说,“成国公自甲申迁都以来,一直在军中任官,历任京营、凤阳、河南、山西等处总镇或总督,自洪兴九年起就在辽东任官。对辽东、辽西事务非常熟悉。如果陛下要在今年秋天用兵,成国公是最合适的主帅人选。”
朱慈烺皱了皱眉,不置可否。
过了一会儿,他又道:“这次朕准备亲征,所以要设立平辽行宫!”
亲征?
还要设平辽行宫?
这是要干什么?
军方大佬们都是一愣。
户部尚书郑芝龙笑着开口道:“关外沃野数千里,物产更是极为丰饶,是不亚于美洲湾富庶之地。而渤海湾之沿岸,又是关外的精华所在。一旦被朝廷收复,那可又是一次发财的机遇了!”
发财?
怎么就扯到发财上去了?
这不是在军事会议吗?刚才还在说平辽行宫,咋就突然讨论起发财了?那么这个财到底怎么个发法呢?
朱慈烺笑着说:“平辽也是一门生意啊!做好了,朝廷的税赋可以大增,有功将士又能得授田土,辽东、幽燕、山东的生民也能安居乐业,这就皆大欢喜了!要是做不好......复了辽土,也很难长久掌控,更难以从中取利!”
亏本生意该做还得做,但是关外沃土肯定不能做亏了......这都能亏,还去什么新大陆?
“不知陛下准备如何从平辽之战中取利?”吴三辅问。
这下好了,军事会议开成投资分析会了。
朱慈烺思索着道:“开发辽土,当以运输之利为先,而运输之利,首推水运。水运之利,一是海运,二是河运。现在辽东、辽西的海军和辽河水运并没有衔接起来。所以在辽河河口地带建立海港,建立河运、海运之枢纽,当是开发辽土的第一要务!”
他说的地方就是日后的营口。在后世是不知道是三线还是四线城市......不过现在没有几十万吨的巨轮,也没有火车铁路。所以辽河及其支流在货物运输上的价值是极大的!因为辽地的出产,除了人参、鹿茸、毛皮、东珠这些价格挺贵,但是对整体经济带动不大的物产,就是粮食、木材、牲口这三样了。
而这三样东西的运输成本都很大,走陆路运往关内就亏了!
如果不能把粮食、木材、牲口运往关内,那么辽河流域的经济就很难有什么的大的发展,经济发展不起来,辽河流域也就负担不起规模庞大的驻军,大明经营辽地的成本就会变得非常高昂,以至于不能负担。
另外,辽地的经济和内地不能充分交流、融合还会产生另一个结果,就是辽地会变成一个在经济上相对独立的区域。
这意味着中央很难通过经济和金融手段控制辽地......
朱慈烺说:“辽土所产的粮食、牲口、木材,当会大量供应关内的河北、山东,而辽地物资运往关内的最佳路线,则是辽河河口至天津。所以天津将是平辽之后,所受利益最大的城市!
朕的平辽行宫,就设在天津!”
从地图上看,登州和旅顺之间的航线,似乎才是辽地物资外运的主要路线。
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旅顺和登州的背后都没有内河运输体系支撑。所以辐射能力有限,远远比不上辽河河口和天津有利。
朱慈烺又道:“以后天津升级为府,就是北地之腹心,而辽河河口......朕赐名为天河府,就是辽地的根本之地!”
朱皇帝说到这里就是一停,目光在会议桌两边一扫,除了郑芝龙,其他人都在埋头记录——这是又一个发财的风口啊!赶紧去天津府投资置业吧......一定要只租不卖,以后可以传给子孙的!
洪兴朝的朝会和之前的历代都不一样,除了礼仪性质的大朝会外,都是小会,小会又分两府朝会、议政朝会、内阁朝会、大元帅府朝会等四种。其中两府朝会和议政朝会都是定期举行的例会,如果天子身在应天,两府朝会每个月至少开二十次,而议政朝会则开五次。
而内阁朝会和大元帅府朝会并不是常会,而是在遇到内政或军事方面的难题时才会召开——譬如讨论大工、赈灾或贸易问题的时候,大元帅府就不必参加了(军队在内阁里面有一个兵部尚书)。而讨论军事问题的时候,内阁府的一帮文官也不必与会,有兵部尚书代表内阁就行了......与会的人多了,不仅人多嘴杂,而且还容易走漏消息。
所以洪兴朝的军事行动布署,一般是不让内阁文官来讨论的——他们根本就不懂,还能拿出什么好办法?
而今天的大元帅府朝会则多了一个“文官”,就是户部尚书泉国公郑芝龙。
虽然郑芝龙懂军事,还当过军阀,但是他的出现,还是让吴三辅、孙富贵、朱纯杰、阎应元、戚元弼和兵部尚书李若琏等一干北军将帅感到非常惊讶。
“诸卿平身,都坐吧!”
看到臣子们都揖拜完毕,朱慈烺就挥挥手,让他们各自落座——现在大明的臣子们很少磕头了,除了大朝会之外的各种朝会都只行揖拜礼。之所以这样,也不是朱慈烺不喜欢人家磕头,而是朱慈烺喜欢在召开各种小朝会的殿堂里摆一个很长的会议桌。这样大家可以一边开会一边记录,臣子们还可以携带一些文件与会,看着也有个开会的样子。而这个长桌子一摆,磕头就不方便了,看着也不庄重,有点像钻桌子。如果让大家站到桌子上面磕头,爬上爬下的更不雅观......都是挺大的大臣,又不是小孩子,钻桌子爬桌子的,像什么样子?
所以朱皇帝干脆让大家站在桌子边上揖拜一下就行了。
“大元帅府上呈的方略朕已经看过了......兵分五路,很好啊!就是看着有点像万历四十七年的那一回,不会让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吧?”
朱皇帝也看出问题了——这方案怎么那么像萨尔浒呢?十四五万野战军分了五路,好像没有办法呼应啊!
而且还是深入东虏的牢固控制区作战,光靠一两万的黑枪骡子兵,恐怕没有办法屏蔽五路大军的行动吧?
到时候多尼再来个“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可怎么办?
“陛下,”吴三辅说,“十个师的兵力分了五路,每一路都有两个师,算上各种辅兵和临时配属的部队,人数接近三万......东虏即便集中六万大军,也不可能在正面交战中取胜。如果两个师的新军能够及时抢占有利地形,然后展开阵地防御,足以抵挡十万东虏的轮番猛攻。
所以分兵五路之法,并无任何不妥。”
“那......五路大军如何协调,谁可以充任主帅?”朱慈烺接着问。
吴三辅道:“现任辽东总督朱纯臣久历行伍,功勋卓著,老成持重,可以为五路大军之主帅。”
什么?朱纯臣当主帅?朱慈烺心说:你们不是闹着玩的吧?作战计划和萨尔浒之战时一样,而且还让朱纯臣为帅,这是要给大清招魂吗?
“阎应元,你以为如何?”朱慈烺觉得吴三辅的意见不靠谱,转而向参谋司使阎应元征求意见。
“陛下,臣以为成国公可以当此重任。”阎应元说,“成国公自甲申迁都以来,一直在军中任官,历任京营、凤阳、河南、山西等处总镇或总督,自洪兴九年起就在辽东任官。对辽东、辽西事务非常熟悉。如果陛下要在今年秋天用兵,成国公是最合适的主帅人选。”
朱慈烺皱了皱眉,不置可否。
过了一会儿,他又道:“这次朕准备亲征,所以要设立平辽行宫!”
亲征?
还要设平辽行宫?
这是要干什么?
军方大佬们都是一愣。
户部尚书郑芝龙笑着开口道:“关外沃野数千里,物产更是极为丰饶,是不亚于美洲湾富庶之地。而渤海湾之沿岸,又是关外的精华所在。一旦被朝廷收复,那可又是一次发财的机遇了!”
发财?
怎么就扯到发财上去了?
这不是在军事会议吗?刚才还在说平辽行宫,咋就突然讨论起发财了?那么这个财到底怎么个发法呢?
朱慈烺笑着说:“平辽也是一门生意啊!做好了,朝廷的税赋可以大增,有功将士又能得授田土,辽东、幽燕、山东的生民也能安居乐业,这就皆大欢喜了!要是做不好......复了辽土,也很难长久掌控,更难以从中取利!”
亏本生意该做还得做,但是关外沃土肯定不能做亏了......这都能亏,还去什么新大陆?
“不知陛下准备如何从平辽之战中取利?”吴三辅问。
这下好了,军事会议开成投资分析会了。
朱慈烺思索着道:“开发辽土,当以运输之利为先,而运输之利,首推水运。水运之利,一是海运,二是河运。现在辽东、辽西的海军和辽河水运并没有衔接起来。所以在辽河河口地带建立海港,建立河运、海运之枢纽,当是开发辽土的第一要务!”
他说的地方就是日后的营口。在后世是不知道是三线还是四线城市......不过现在没有几十万吨的巨轮,也没有火车铁路。所以辽河及其支流在货物运输上的价值是极大的!因为辽地的出产,除了人参、鹿茸、毛皮、东珠这些价格挺贵,但是对整体经济带动不大的物产,就是粮食、木材、牲口这三样了。
而这三样东西的运输成本都很大,走陆路运往关内就亏了!
如果不能把粮食、木材、牲口运往关内,那么辽河流域的经济就很难有什么的大的发展,经济发展不起来,辽河流域也就负担不起规模庞大的驻军,大明经营辽地的成本就会变得非常高昂,以至于不能负担。
另外,辽地的经济和内地不能充分交流、融合还会产生另一个结果,就是辽地会变成一个在经济上相对独立的区域。
这意味着中央很难通过经济和金融手段控制辽地......
朱慈烺说:“辽土所产的粮食、牲口、木材,当会大量供应关内的河北、山东,而辽地物资运往关内的最佳路线,则是辽河河口至天津。所以天津将是平辽之后,所受利益最大的城市!
朕的平辽行宫,就设在天津!”
从地图上看,登州和旅顺之间的航线,似乎才是辽地物资外运的主要路线。
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旅顺和登州的背后都没有内河运输体系支撑。所以辐射能力有限,远远比不上辽河河口和天津有利。
朱慈烺又道:“以后天津升级为府,就是北地之腹心,而辽河河口......朕赐名为天河府,就是辽地的根本之地!”
朱皇帝说到这里就是一停,目光在会议桌两边一扫,除了郑芝龙,其他人都在埋头记录——这是又一个发财的风口啊!赶紧去天津府投资置业吧......一定要只租不卖,以后可以传给子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