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人逢喜事精神爽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农家考霸(科举)最新章节!
在顾训导的书房里, 赵九福就像是掉进了米缸的老鼠一般乐不思蜀, 恨不得日日夜夜都在里头读书,甚至连闪电都有些忽略, 害的这老马吃醋的咬破了他的衣襟不让走。
古代的书有多珍贵, 说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大家就能理解, 古时候读书难,农民读书就更难,因为书籍昂贵, 更有深层次垄断读书的缘故,一般人有书是不乐意借给人家的。
好不容易借到书, 通常也有一个期限在,到时间了你不管看没看完都得原样的还回去, 若是还的晚了,或者书被损坏了一些, 下次可别想再借了。
有一个农民的孩子叫做匡衡,他想读书, 但借不到书, 想着办法去给人家打短工, 也不要钱, 就借主家的书来看,但他白天得干活没时间,只得晚上看。
古代可不像是现代, 你随便找哪儿路灯下就能看清楚字, 在蜡烛昂贵的情况下, 匡衡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墙上挖一个洞,偷别人家的光来看书,以希望在期限内把书看完。
这个故事就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凿壁偷光,在以后读起来,或许只是佩服匡衡刻苦学习的毅力,只有在这个时代的人才会理解其中的无奈和艰辛。
赵九福在快要读完县学里头所有书的时候,也曾想过是不是要去府学试试看,毕竟地方不同,那边的书肯定会多一些。
为什么都说寒门难出贵子,不是因为寒门的人都愚蠢笨,而是周围环境能够提供的资源决定的,科举开始的试题一次比一次宽泛,但处于底层的人能接触的东西却太少。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在看见顾训导书房里头一整面近千本书籍的时候,赵九福才会露出这般失态的神情,这实在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大馅饼。
好不容易从书上挪开视线,赵九福两只眼睛亮晶晶的看着顾训导,开口说道:“顾先生,阿福在这里先谢谢您了。”
顾训导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口中却带着几分戏谑问道:“你谢我什么?”
赵九福带着几分感激说道:“多谢先生给我看书的机会。”
顾训导挑了挑眉,就问了:“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把书借给你了?就是让你跟我回来瞧一瞧你顾先生的书房有多大,有多多,至于其他的,我可什么都没有说。”
赵九福的脸色立刻僵住,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先生。
顾训导哈哈一笑,伸手给了他一个板栗子,笑着说道:“得了,你继续帮我把闪电照顾的舒舒服服,这些书就随便你看,除了孤本,其余的你想借走也可以。”
赵九福几乎没蹦跶起来,实在是太高兴了以至于脸上都露出两个小梨涡来:“谢谢先生。”
顾训导第一次注意到这孩子还有梨涡,主要是赵九福平时都是微笑,十分克制的那一种,他脸上的梨涡又太浅了,以至于旁人都还没发现。
“难得看见你像个孩子。”顾训导笑了笑,自己去找了一本书坐下来看起来,没有再搭理他的意思,显然也没有仔细介绍的意思。
赵九福抿了抿嘴角,一边走一边观察这里头的书,眼中是掩不住的高兴和雀跃,看得出来顾训导是个十分有条理的人,他的书分门别类干净利落。
这些书里头,除了一小部分赵九福是看过的,其余都是闻所未闻。
小部分的书是四书五经的注解,无一不是历史名人留下的,其中甚至还有一二孤本,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东西,赵九福觉得就算是孔教谕怕也不一定能有。
其余的书就很杂了,从讲述乡土人情的游记到水利农事的农书,甚至连一些时兴话本都有,赵九福瞄了一眼那卖油郎独占花魁,暗暗想着顾训导的审美还挺通俗。
赵九福见猎心喜,这一天待的时间就久了一些,好不容易才找准了一本书准备借走慢慢读,从顾家离开的时候天色都黑了。
顾训导倒是有心留他住一晚,但赵九福担心家里人不知道情况着急还是回去了。
赶在城门关闭前出了城,赵九福熟门熟路的往陈家村走,随着他在县学读书的时间越来越久,他偶尔也有晚归的时候,这条路走得熟了倒是也有是好害怕的。
这也是戴河镇的治安一直不错,赵九福才敢在这么晚回家,踩着星光,怀中抱着刚借到的书,赵九福还有心情跟系统开玩笑:“你说我花一年的时间,能不能把顾先生书房里头的书都看完?到时候去考乡试也更有把握一些。”
万亨的声音还是冷冰冰的,带着电子音特有的质感,但听在赵九福的耳中却并不冰冷,毕竟一个能在他无法赚取积分的时候让他赊账的系统,肯定不是看起来这么不近人情的:“阿福发现了读书的魅力,自主学习的精神不错,请继续保持。”
赵九福也不在意,口中哼哼着民间小调,心情好的不得了,走着走着,他老远就看见一个人影朝着戴河镇的方向走,仔细一看可不就是他老爹吗。
“爹,我在这儿。”赵九福快步走过去,笑着说道,“爹,不是说了我入夜前肯定能回来,不回来就会给家里头带口信,您怎么又出来接我了?”
老赵头看见平平安安的儿子也高兴,笑着说道:“这天色都黑啦,我琢磨着在家待着也是待着,索性就散散步,顺便看看你回来没。”
赵九福心中明白老人们的担心,笑着说道:“那走吧,爹,我扶着你。”
老赵头却笑道:“你爹我还硬朗着呢,哪里要你扶着,阿福,你书袋是不是很重,爹给你拿一些吧,你还在长身体呢,可不能被书压累了,那样子不长个子。”
赵九福哪能让老赵头帮忙拎着书,于是两人都退了一步,老赵头自己走,赵九福的书也自己提着,一路走赵九福还说了顾训导愿意借给他书看的事儿,老赵头听了顿时笑道:“我就知道你这先生好,以后你多请他回来做做,咱家的果子还有呢,上山来吃果子也好的。”
赵家种着的果树成熟季节各有不同,不过到了秋天还有果子的就那么几颗,赵九福想到之前两次自己请了先生和同窗回来玩耍,老赵头和老陈氏那高兴的样子,心中也觉得好笑。
“最近大伙儿估计没时间,再说正好农忙呢,他们来了也乱,等空下来再说吧。”他也曾邀请过孙训导和胡训导一块儿来玩,不过除了爱玩闹的顾训导,另外两人都推辞了。
老赵头琢磨着也确实是这个道理,转而跟儿子说起其他的事情来,比如说他们村今年的收成实在是好,都是隔壁村的两倍有余,弄得现在十里八乡都说他们村子风水好,不然为什么稻子产粮高,还出了一个被皇帝夸过的赵家呢。
父子俩不快不慢的往陈家村走,没一会儿就到了家门口,老赵头一边走进去,一边喊道:“阿福他娘,咱儿子回来喽,快开饭吧。”
话音落下,里头却没有人答应,老赵头顿时有些奇怪,平时赵九福回到家里头,老陈氏肯定是第一个迎出来的,嘘寒问暖从没少过。
赵九福进屋子一看,果然没瞧见老陈氏的人,也有些奇怪起来,两人去隔壁一看,赵老大家也没看见人,再去赵老四家一看,也没瞧见人。
老赵头有些着急起来,正打算去其他儿子家看看,就瞧见隔壁陈家的探出头来,看见他就喊道:“老赵回来啦,是找阿福他娘吧,你家老三媳妇要生啦,她肯定是过去看着了。”
“邓氏?”老赵头奇怪的问了一句,要知道邓氏怀孕的时间比小陈氏和温氏都晚一些,虽说如今几个儿媳妇肚子都大了,但老赵头真没料到要生孩子的是她。
不过知道是儿媳妇要生孩子,老赵头倒是不着急了,回头对赵九福说道:“是你嫂子要生了,你娘估计看着去了,咱先回去吃饭吧,吃完了再过去看一眼就是了。”
毕竟是女人生孩子,他们父子俩就是过去了也帮不得忙,于是就真的回家吃了饭,这才往赵老三家走,赵老三家距离赵家老宅略远了一些,他们走过去就瞧见赵家几个兄弟正在门口吃饭摆了个桌子坐着唠嗑。
瞧见老赵头过来,赵老三连忙站起来让位,一边说:“爹,你怎么过来了,没事儿,就是要生了,产婆也请过来了,您老回家休息吧,等生完了我给您报喜。”
老赵头只是问了一句:“怎么这就要生了,老大家的老四家的还没动静呢。”
赵老三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只是说道:“这婆娘自己折腾的,哎,这次可得长教训了,虽说提前了一些,不过产婆说她生的还算顺利,没啥事儿。”
老赵头这才放心了,再一看赵老四不在,估计是来看过之后就陪着媳妇回家了,赵老大和赵老二倒是都在,不过她们媳妇估计也都回去了,乡下人家不讲究,但也没有让大肚子陪在产房的道理,这里头是有些忌讳的。
来都来了,老赵头就坐了一会儿,不过生孩子并不是迅速的事情,赵家父子坐了坐,见这边有老陈氏张罗着,产婆也都在,桂花兰花也能帮得上忙,又请了隔壁的几个婶子帮忙井井有条,于是也就放心的先回去了。
在顾训导的书房里, 赵九福就像是掉进了米缸的老鼠一般乐不思蜀, 恨不得日日夜夜都在里头读书,甚至连闪电都有些忽略, 害的这老马吃醋的咬破了他的衣襟不让走。
古代的书有多珍贵, 说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大家就能理解, 古时候读书难,农民读书就更难,因为书籍昂贵, 更有深层次垄断读书的缘故,一般人有书是不乐意借给人家的。
好不容易借到书, 通常也有一个期限在,到时间了你不管看没看完都得原样的还回去, 若是还的晚了,或者书被损坏了一些, 下次可别想再借了。
有一个农民的孩子叫做匡衡,他想读书, 但借不到书, 想着办法去给人家打短工, 也不要钱, 就借主家的书来看,但他白天得干活没时间,只得晚上看。
古代可不像是现代, 你随便找哪儿路灯下就能看清楚字, 在蜡烛昂贵的情况下, 匡衡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墙上挖一个洞,偷别人家的光来看书,以希望在期限内把书看完。
这个故事就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凿壁偷光,在以后读起来,或许只是佩服匡衡刻苦学习的毅力,只有在这个时代的人才会理解其中的无奈和艰辛。
赵九福在快要读完县学里头所有书的时候,也曾想过是不是要去府学试试看,毕竟地方不同,那边的书肯定会多一些。
为什么都说寒门难出贵子,不是因为寒门的人都愚蠢笨,而是周围环境能够提供的资源决定的,科举开始的试题一次比一次宽泛,但处于底层的人能接触的东西却太少。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在看见顾训导书房里头一整面近千本书籍的时候,赵九福才会露出这般失态的神情,这实在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大馅饼。
好不容易从书上挪开视线,赵九福两只眼睛亮晶晶的看着顾训导,开口说道:“顾先生,阿福在这里先谢谢您了。”
顾训导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口中却带着几分戏谑问道:“你谢我什么?”
赵九福带着几分感激说道:“多谢先生给我看书的机会。”
顾训导挑了挑眉,就问了:“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把书借给你了?就是让你跟我回来瞧一瞧你顾先生的书房有多大,有多多,至于其他的,我可什么都没有说。”
赵九福的脸色立刻僵住,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先生。
顾训导哈哈一笑,伸手给了他一个板栗子,笑着说道:“得了,你继续帮我把闪电照顾的舒舒服服,这些书就随便你看,除了孤本,其余的你想借走也可以。”
赵九福几乎没蹦跶起来,实在是太高兴了以至于脸上都露出两个小梨涡来:“谢谢先生。”
顾训导第一次注意到这孩子还有梨涡,主要是赵九福平时都是微笑,十分克制的那一种,他脸上的梨涡又太浅了,以至于旁人都还没发现。
“难得看见你像个孩子。”顾训导笑了笑,自己去找了一本书坐下来看起来,没有再搭理他的意思,显然也没有仔细介绍的意思。
赵九福抿了抿嘴角,一边走一边观察这里头的书,眼中是掩不住的高兴和雀跃,看得出来顾训导是个十分有条理的人,他的书分门别类干净利落。
这些书里头,除了一小部分赵九福是看过的,其余都是闻所未闻。
小部分的书是四书五经的注解,无一不是历史名人留下的,其中甚至还有一二孤本,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东西,赵九福觉得就算是孔教谕怕也不一定能有。
其余的书就很杂了,从讲述乡土人情的游记到水利农事的农书,甚至连一些时兴话本都有,赵九福瞄了一眼那卖油郎独占花魁,暗暗想着顾训导的审美还挺通俗。
赵九福见猎心喜,这一天待的时间就久了一些,好不容易才找准了一本书准备借走慢慢读,从顾家离开的时候天色都黑了。
顾训导倒是有心留他住一晚,但赵九福担心家里人不知道情况着急还是回去了。
赶在城门关闭前出了城,赵九福熟门熟路的往陈家村走,随着他在县学读书的时间越来越久,他偶尔也有晚归的时候,这条路走得熟了倒是也有是好害怕的。
这也是戴河镇的治安一直不错,赵九福才敢在这么晚回家,踩着星光,怀中抱着刚借到的书,赵九福还有心情跟系统开玩笑:“你说我花一年的时间,能不能把顾先生书房里头的书都看完?到时候去考乡试也更有把握一些。”
万亨的声音还是冷冰冰的,带着电子音特有的质感,但听在赵九福的耳中却并不冰冷,毕竟一个能在他无法赚取积分的时候让他赊账的系统,肯定不是看起来这么不近人情的:“阿福发现了读书的魅力,自主学习的精神不错,请继续保持。”
赵九福也不在意,口中哼哼着民间小调,心情好的不得了,走着走着,他老远就看见一个人影朝着戴河镇的方向走,仔细一看可不就是他老爹吗。
“爹,我在这儿。”赵九福快步走过去,笑着说道,“爹,不是说了我入夜前肯定能回来,不回来就会给家里头带口信,您怎么又出来接我了?”
老赵头看见平平安安的儿子也高兴,笑着说道:“这天色都黑啦,我琢磨着在家待着也是待着,索性就散散步,顺便看看你回来没。”
赵九福心中明白老人们的担心,笑着说道:“那走吧,爹,我扶着你。”
老赵头却笑道:“你爹我还硬朗着呢,哪里要你扶着,阿福,你书袋是不是很重,爹给你拿一些吧,你还在长身体呢,可不能被书压累了,那样子不长个子。”
赵九福哪能让老赵头帮忙拎着书,于是两人都退了一步,老赵头自己走,赵九福的书也自己提着,一路走赵九福还说了顾训导愿意借给他书看的事儿,老赵头听了顿时笑道:“我就知道你这先生好,以后你多请他回来做做,咱家的果子还有呢,上山来吃果子也好的。”
赵家种着的果树成熟季节各有不同,不过到了秋天还有果子的就那么几颗,赵九福想到之前两次自己请了先生和同窗回来玩耍,老赵头和老陈氏那高兴的样子,心中也觉得好笑。
“最近大伙儿估计没时间,再说正好农忙呢,他们来了也乱,等空下来再说吧。”他也曾邀请过孙训导和胡训导一块儿来玩,不过除了爱玩闹的顾训导,另外两人都推辞了。
老赵头琢磨着也确实是这个道理,转而跟儿子说起其他的事情来,比如说他们村今年的收成实在是好,都是隔壁村的两倍有余,弄得现在十里八乡都说他们村子风水好,不然为什么稻子产粮高,还出了一个被皇帝夸过的赵家呢。
父子俩不快不慢的往陈家村走,没一会儿就到了家门口,老赵头一边走进去,一边喊道:“阿福他娘,咱儿子回来喽,快开饭吧。”
话音落下,里头却没有人答应,老赵头顿时有些奇怪,平时赵九福回到家里头,老陈氏肯定是第一个迎出来的,嘘寒问暖从没少过。
赵九福进屋子一看,果然没瞧见老陈氏的人,也有些奇怪起来,两人去隔壁一看,赵老大家也没看见人,再去赵老四家一看,也没瞧见人。
老赵头有些着急起来,正打算去其他儿子家看看,就瞧见隔壁陈家的探出头来,看见他就喊道:“老赵回来啦,是找阿福他娘吧,你家老三媳妇要生啦,她肯定是过去看着了。”
“邓氏?”老赵头奇怪的问了一句,要知道邓氏怀孕的时间比小陈氏和温氏都晚一些,虽说如今几个儿媳妇肚子都大了,但老赵头真没料到要生孩子的是她。
不过知道是儿媳妇要生孩子,老赵头倒是不着急了,回头对赵九福说道:“是你嫂子要生了,你娘估计看着去了,咱先回去吃饭吧,吃完了再过去看一眼就是了。”
毕竟是女人生孩子,他们父子俩就是过去了也帮不得忙,于是就真的回家吃了饭,这才往赵老三家走,赵老三家距离赵家老宅略远了一些,他们走过去就瞧见赵家几个兄弟正在门口吃饭摆了个桌子坐着唠嗑。
瞧见老赵头过来,赵老三连忙站起来让位,一边说:“爹,你怎么过来了,没事儿,就是要生了,产婆也请过来了,您老回家休息吧,等生完了我给您报喜。”
老赵头只是问了一句:“怎么这就要生了,老大家的老四家的还没动静呢。”
赵老三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只是说道:“这婆娘自己折腾的,哎,这次可得长教训了,虽说提前了一些,不过产婆说她生的还算顺利,没啥事儿。”
老赵头这才放心了,再一看赵老四不在,估计是来看过之后就陪着媳妇回家了,赵老大和赵老二倒是都在,不过她们媳妇估计也都回去了,乡下人家不讲究,但也没有让大肚子陪在产房的道理,这里头是有些忌讳的。
来都来了,老赵头就坐了一会儿,不过生孩子并不是迅速的事情,赵家父子坐了坐,见这边有老陈氏张罗着,产婆也都在,桂花兰花也能帮得上忙,又请了隔壁的几个婶子帮忙井井有条,于是也就放心的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