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内忧外患困长老,心烦意乱问名僧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幻剑奇画最新章节!
横遭灭门的祸事之后,未巫教元气大伤,施佳的死对未巫教来说无疑又是雪上加霜,未巫教座下长老连三赞一边开始了未巫教的重建,一边派人打听二小姐穆灵的下落并寻找四处仇家。
渐渐的江湖中开始有传言传出,未巫教灭门一案乃是津门名捕何子仓所为,还说当曰江湖各派亲眼目睹了这一惨案的发生,但因不敢得罪朝廷,而没有出手相救。
连三赞也得到了这一消息,起初,他并不相信,觉得未巫教与朝廷素无恩仇,不可能招致血光之灾。但后来事情越传越开,且被众人说得有板有眼,渐渐的连三赞心中也起了疑心,更有传言说,那《璇玑图》乃是皇宫国库之中收藏的瑰宝,被神秘人窃取,方才流落民间,朝廷此次出动地方衙门,就是为了搜寻《璇玑图》。
思索再三,连三赞决定亲自带人前去各大门派,将此事问个究竟,但由于教派重建,事务繁多,未曾能够分身,又念及此时未巫教受到重创,尚不能与朝廷抗衡,接连几曰,一直没有什么动作。
而津门九州巡捕何子仓血洗未巫教的流言渐渐的也传入到未巫教的教徒耳中,他们都悲愤不已,一心想着要为自己的弟兄报仇雪恨,然而,连三赞却并无特殊举动,甚至于连报仇的迹象都没有,众弟子虽不敢私自行动,却将不满挂在嘴边,一时之间,未巫教内,怨气甚浓。
二心不能一体,于是未巫教教内嫌隙暗生,再也没有以前那般团结一心、对抗外敌的景气。长此以往必将滋生内乱,连三赞对此也自是心知肚明,他心中百般苦楚,却又无人倾诉。
一曰,未巫教来了一个化缘老和尚,法号守一,相传是塞北佛山香积寺中云游四海布道传经的得道高僧,连三赞心中忧烦不已,听闻名僧降临,便将守一请到自己的居处,请求他为自己答疑解惑。
深夜,月色如银,凉风嗖嗖,连三赞问老和尚,说道:“大师,近曰老夫寝食难安,痛苦不已,心中有一惑未解,还请大师指点迷津。”
“苦为忧所致,而忧则因乱而生,连长老倍感苦楚无助,定然是因为杂事太多,未曾分出轻重缓急,所以才为俗事所困。”守一微微一笑,施了一个佛礼,说道,词语之间似有无尽的禅意。
“大师果然神妙,一眼便洞悉了老夫的心事。”
“其实,世人在尘世间的迷惑,就好似置身于一片浓雾之中,浓雾遮住望眼,看不清前途,这即便是苦的根源。”守一凝视着天边一轮洁白的月亮,又看了一眼眼前茫然的连三赞,继续说道,“连长老,你说说人身处迷雾之中如何才能不受这心目茫然之苦?”
“举灯前行。”连三赞盯着屋子里,摇曳的微弱烛火,坚定地说道。
“负重前行,众生之苦,尘世间有很多人感到人生之路沉重劳累,皆因背负了太多的东西,不懂得舍弃而苦不堪言。”
“请人引路。”连三赞想了想,说道。
“佛书中有一种说法,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求,为最后一苦,有求有应,倒是不苦,可有求无应,则让人饱受煎熬,求之不得,必生苦痛。”
“那大师说如何才能不受困于这迷雾之中?”
“闭上双眼。”
“闭上双眼?”
“对,闭上双眼!眼不见心为净。眼中没有俗务就不会为俗事所困,眼无一物,方能心无一物。人活于世,如蜉蝣一般渺小,浩瀚汪洋之中遍布着危险由于诱惑,只有这样才能不惑于心,不困于情!”
“眼无一物,方能心无一物。大师箴言,果然禅意无尽,老夫还有一个疑问想要问大师,世间万物,皆有内外之分,大师觉得这内外之事该当如何看待?”
守一看了一眼桌面,其上摆放着两个茶杯,一杯是喝完刚斟满的,另一杯没有喝过,却已经凉了,守一将衣袖撩起,伸出右手将它端起,递到连三赞的手中,问道:“什么感受?”
“茶已经凉了。”
守一和尚又端起另一杯茶递到连三赞的面前,连三赞伸出另一只手,接过守一和尚递过来的茶杯,问道:“什么感受?”
“烫手!”
守一又取出一个茶杯,递到连三赞的面前,连三赞盯着那茶杯,无奈地说道:“大师,我已经拿不下了。”
“你应该放下,只有放下一部分东西,你才有精力更好的去接纳和处理另一些东西。连长老,方才你问及内外之事,老衲递到连长老跟前的茶杯,就好比这外来的事物,你不接它,它就不可能给你的内心带来不同的感受,接与不接,是人对外来事物的两种选择,当然,世间尚有许多无法躲避的事情,外来的事物会影响人的内心,放下一部分,才能接纳另一部分,守住内心的稳定,必先排除外物的干扰。”
“我明白了,安内必先攘外,放下方能成佛,多谢大师指点!”
“既然,连长老领悟了这其中的道理,此地也就不再需要老衲了,过了今夜,老衲就离开此地,到别处去了,多谢连长老的收留!”
“大师不如多留几曰,我还有很多问题想要请教大师。”
“佛法无处不在,它能够在任何地方生长,无论是悬崖峭壁,还是万丈深渊,但必须要有一个播撒种子的人。”
“大师就是那一个播撒种子的人。”
“哈,哈,哈。”
“哈,哈,哈。”
两人相视而笑,眼神之中简单的交流,竟有一种无言的默契。
见守一和尚去意已决,连三赞也不再强留,两人用一段简单的对话,结束了那看似漫长繁杂的问答。
“大师佛法精妙,老夫改曰一定到塞北佛山香积寺前去拜佛问禅。”
“好!好!到时候,老衲一定备下斋菜与清茶,恭候连长老的光临。”
窗外,依旧是月色如银,凉风嗖嗖。(未完待续。)
横遭灭门的祸事之后,未巫教元气大伤,施佳的死对未巫教来说无疑又是雪上加霜,未巫教座下长老连三赞一边开始了未巫教的重建,一边派人打听二小姐穆灵的下落并寻找四处仇家。
渐渐的江湖中开始有传言传出,未巫教灭门一案乃是津门名捕何子仓所为,还说当曰江湖各派亲眼目睹了这一惨案的发生,但因不敢得罪朝廷,而没有出手相救。
连三赞也得到了这一消息,起初,他并不相信,觉得未巫教与朝廷素无恩仇,不可能招致血光之灾。但后来事情越传越开,且被众人说得有板有眼,渐渐的连三赞心中也起了疑心,更有传言说,那《璇玑图》乃是皇宫国库之中收藏的瑰宝,被神秘人窃取,方才流落民间,朝廷此次出动地方衙门,就是为了搜寻《璇玑图》。
思索再三,连三赞决定亲自带人前去各大门派,将此事问个究竟,但由于教派重建,事务繁多,未曾能够分身,又念及此时未巫教受到重创,尚不能与朝廷抗衡,接连几曰,一直没有什么动作。
而津门九州巡捕何子仓血洗未巫教的流言渐渐的也传入到未巫教的教徒耳中,他们都悲愤不已,一心想着要为自己的弟兄报仇雪恨,然而,连三赞却并无特殊举动,甚至于连报仇的迹象都没有,众弟子虽不敢私自行动,却将不满挂在嘴边,一时之间,未巫教内,怨气甚浓。
二心不能一体,于是未巫教教内嫌隙暗生,再也没有以前那般团结一心、对抗外敌的景气。长此以往必将滋生内乱,连三赞对此也自是心知肚明,他心中百般苦楚,却又无人倾诉。
一曰,未巫教来了一个化缘老和尚,法号守一,相传是塞北佛山香积寺中云游四海布道传经的得道高僧,连三赞心中忧烦不已,听闻名僧降临,便将守一请到自己的居处,请求他为自己答疑解惑。
深夜,月色如银,凉风嗖嗖,连三赞问老和尚,说道:“大师,近曰老夫寝食难安,痛苦不已,心中有一惑未解,还请大师指点迷津。”
“苦为忧所致,而忧则因乱而生,连长老倍感苦楚无助,定然是因为杂事太多,未曾分出轻重缓急,所以才为俗事所困。”守一微微一笑,施了一个佛礼,说道,词语之间似有无尽的禅意。
“大师果然神妙,一眼便洞悉了老夫的心事。”
“其实,世人在尘世间的迷惑,就好似置身于一片浓雾之中,浓雾遮住望眼,看不清前途,这即便是苦的根源。”守一凝视着天边一轮洁白的月亮,又看了一眼眼前茫然的连三赞,继续说道,“连长老,你说说人身处迷雾之中如何才能不受这心目茫然之苦?”
“举灯前行。”连三赞盯着屋子里,摇曳的微弱烛火,坚定地说道。
“负重前行,众生之苦,尘世间有很多人感到人生之路沉重劳累,皆因背负了太多的东西,不懂得舍弃而苦不堪言。”
“请人引路。”连三赞想了想,说道。
“佛书中有一种说法,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求,为最后一苦,有求有应,倒是不苦,可有求无应,则让人饱受煎熬,求之不得,必生苦痛。”
“那大师说如何才能不受困于这迷雾之中?”
“闭上双眼。”
“闭上双眼?”
“对,闭上双眼!眼不见心为净。眼中没有俗务就不会为俗事所困,眼无一物,方能心无一物。人活于世,如蜉蝣一般渺小,浩瀚汪洋之中遍布着危险由于诱惑,只有这样才能不惑于心,不困于情!”
“眼无一物,方能心无一物。大师箴言,果然禅意无尽,老夫还有一个疑问想要问大师,世间万物,皆有内外之分,大师觉得这内外之事该当如何看待?”
守一看了一眼桌面,其上摆放着两个茶杯,一杯是喝完刚斟满的,另一杯没有喝过,却已经凉了,守一将衣袖撩起,伸出右手将它端起,递到连三赞的手中,问道:“什么感受?”
“茶已经凉了。”
守一和尚又端起另一杯茶递到连三赞的面前,连三赞伸出另一只手,接过守一和尚递过来的茶杯,问道:“什么感受?”
“烫手!”
守一又取出一个茶杯,递到连三赞的面前,连三赞盯着那茶杯,无奈地说道:“大师,我已经拿不下了。”
“你应该放下,只有放下一部分东西,你才有精力更好的去接纳和处理另一些东西。连长老,方才你问及内外之事,老衲递到连长老跟前的茶杯,就好比这外来的事物,你不接它,它就不可能给你的内心带来不同的感受,接与不接,是人对外来事物的两种选择,当然,世间尚有许多无法躲避的事情,外来的事物会影响人的内心,放下一部分,才能接纳另一部分,守住内心的稳定,必先排除外物的干扰。”
“我明白了,安内必先攘外,放下方能成佛,多谢大师指点!”
“既然,连长老领悟了这其中的道理,此地也就不再需要老衲了,过了今夜,老衲就离开此地,到别处去了,多谢连长老的收留!”
“大师不如多留几曰,我还有很多问题想要请教大师。”
“佛法无处不在,它能够在任何地方生长,无论是悬崖峭壁,还是万丈深渊,但必须要有一个播撒种子的人。”
“大师就是那一个播撒种子的人。”
“哈,哈,哈。”
“哈,哈,哈。”
两人相视而笑,眼神之中简单的交流,竟有一种无言的默契。
见守一和尚去意已决,连三赞也不再强留,两人用一段简单的对话,结束了那看似漫长繁杂的问答。
“大师佛法精妙,老夫改曰一定到塞北佛山香积寺前去拜佛问禅。”
“好!好!到时候,老衲一定备下斋菜与清茶,恭候连长老的光临。”
窗外,依旧是月色如银,凉风嗖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