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典籍永浩渺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琉璃世琉璃塔最新章节!
到底是冬天了,说冷就冷,这一天寒风呼啸,呵气成霜,听松居外的松树也有些瑟缩,不像往日那么舒展自在。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莲花看着窗外的青松,一边念着手上的唐诗,默默记诵。室内烧了火炕,还是相当暖和。
燕王府极大,莲花住了几天也没搞明白方位路径。朱棣一直在忙于公务,自前日晚宴后就没看到过。但马三宝一直跟着嘘寒问暖,什么事不用说就都提前准备好了。
海寿每日绝早就到校场,和马三宝王景弘等人一起练功。虽然时日尚短,鞭法却快速提高,至于人是否能变得机灵些,就尚未可知。知恩和王府里的侍女管家媳妇相处愉快,莲花不要她一直跟着,她就每天兴高采烈地去点心房学做点心,去绣房学刺绣,去衣房学裁衣,甚至去酿酒坊去看酿酒。天朝的一切对于这个小姑娘都是这么新鲜,满王府都听到她卷着舌头趣怪的声音,上上下下也都喜欢她。
莲花正坐在炕上继续看唐诗,马三宝进来了。莲花见海寿没跟着一起,奇怪地问道:“海寿呢?” 马三宝笑眯眯地道:“他和景弘那帮兄弟一起还在练着呢。我先来瞧瞧你”。
莲花好奇:“他练得怎么样?”
马三宝笑道:“算是难得了”。
莲花见他说的含糊,追问道:“他在我朝鲜算是一流的高手了,连五王兄也和他差不多平手,怎么在这里好象和你们差距很大呢?前几日我问他,他直说差太多,要拼命学。”
马三宝见莲花问的认真,笑笑道:“他的功夫即使在大明,也算不弱了。不过王府里的都惯经杀伐,尤其和蒙古人打过多年,招式倒在其次,消灭敌人才是第一要务。海寿招式功力都不错,还是临敌经验少了些。”看了看莲花又补充道:“倒是宁可他一直少,不碰到敌人就好了”。
莲花笑:“那当然,谁想再碰一次强盗?”想起深林几次遇险,仍然心有余悸。
马三宝安慰她:“这次去京师,王爷派了我送你,太平盛世,没事的”。
莲花高兴地拍手:“王爷派了你?太好了! 说了什么时候走吗?”
马三宝见她高兴不由也开心:“没说什么时候。前天让人去找大观寺的指空师父了,你不是要去见他?王爷已经派人找到了他,吩咐我这两天陪你先去大观寺。”
莲花想了想:“那明天去?”
马三宝笑眯眯:“随你,我反正没事”。伸头看了看莲花案上放着的一本书,是朱权送的一本《左传》,莲花看得很仔细,书上用小楷密密麻麻地标注着。马三宝随口说道:“王府里有个藏书阁,你要不要去看看?”
莲花一听藏书阁,立刻笑道:“好啊!现在就去好不好?”
两个人笑着出了门,一路行来,却是往拥雪庐的方向。原来藏书阁就在拥雪庐的旁边,是一个高大的殿宇,轩峻壮丽,正面有一块巨大的匾,上书“文楼”两个金字。
两人推开门进去,莲花不由赞叹:“哇,这么多书!”只见自东向西,有十二排楠木书架,每个书架都是隔成上下七层,所有的层里都垒着满满的书。莲花心中约莫估算,大约这里有六七千册书,不由又赞叹一声。
那时候,中国的书籍在朝鲜是奢侈品。官宦人家一般要学习基本的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可是书籍都是自中原远路贩来,要价极高,即使是曹家也难以负担。朝鲜国王每年进贡人参海豹皮这些去京师,朝廷往往会还礼赏一些书籍,李成桂拿到书籍赐部分给各位大臣,曹家的书基本就是来源于此,相当有限。莲花常常不得不到宫里去看,但是时间地点都受限制。李芳远大大咧咧的,有时候拿一些宫里的书给莲花,莲花觉得不大好,总是快速看完就还回去,好些精彩的就硬抄写下来。
可这里,竟然有这么多书!随便看!
莲花欢喜地不知如何是好,兴奋地抽出一本,坐到临窗的案边炕上,顾不上马三宝,就自己看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静悄悄中响起了脚步声,步履缓慢。莲花浑然不觉,直到脚步声走到了面前,问道:“公主在此看书?”
莲花自书中抬起头,原来是世子朱高炽微笑着站在面前,莲花看书看得有些迷糊,甩甩头才明白他是在问自己,而自己在王府的藏书阁里,马三宝不知何时已经走了。清醒过来连忙答道:“是。世子也是来看书?”
朱高炽笑道:“是,我来找一本《春秋》,公主你看你的,不用管我”,说着自去找书。莲花不以为意,自己低了头继续看书。
朱棣进到藏书阁的时候,眼前就是这样一幅画面:窗外薄雪未融,莲花坐在临窗的炕上,捧着一本《尔雅》正专注地阅读。嘴角带着笑容,一身淡淡的蓝色衣衫印着她绯红的面颊,乌黑的云鬓和玉颜上如描如画的娥眉。面前案上有一杯茶,一盘点心,却动也没动。朱棣不由笑了,轻轻坐在了莲花对面,莲花仍旧不觉,自己翻着书,抿嘴含笑。
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朱高炽一声高叫:“可找到了!”。莲花一惊,自书中抬起头,见朱棣坐在对面,一时有些迷惘,傻傻笑看着。突然觉得不对,揉揉眼睛,神智才渐渐清醒,不好意思地道:“你来多久了?我都糊涂了”。
朱棣尚未答言,朱高炽已经走了过来,见到朱棣行礼叫道:“父王”。
朱棣含笑摆摆手:“高炽找到什么了?”
朱高炽把手中的书拿给朱棣看:“就是本《春秋》。媳妇无事和儿子学学读书,儿子在教她自十三经读起”。
莲花知道十三经指的是儒家十三经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论语》,《孝经》,《尔雅》,《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孟子》。不由睁大眼睛:“世子妃真了不起,学这么多!”
朱高炽谦虚道:“她孕中无事,读书消遣罢了”,说着拭了拭额头的汗:“找本书可不容易”。
莲花也道:“是啊,这里几千本书,是有什么顺序吗?”
朱高炽摇摇头:“没有,就随便放着。”
莲花问道:“为什么不归归类呢?”
朱高炽看了眼朱棣:“归类不难,明儿叫几个人来分一分就好了。不过这里的书也不全,大部分都是经史子集,其他类别的很少”。
莲花叹道:“我自小就听说,天朝的书籍自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煌煌何止万卷!那天朝哪里的藏书最多呢?”
朱高炽笑道:“最多当然是京师最多,宫里有个文渊阁,是藏书最多的。”停了停又道:“但也是经史粗备,连子集也多缺,别的类别就更多散落在外的”。
莲花惊讶:“那些散落的岂非可惜?不是要失传吗?”。
朱高炽道:“是啊。不过若想把天下书籍都集于一体,这个工程太浩大了, 怕不容易”。
莲花想了想点点头:“是太难了,不过比失传的好。”
朱高炽有些好奇地问道:“朝鲜也看汉语的书籍吗?”
“是啊,书籍都是汉语的。朝鲜没有自己的文字,汉字在我们那里称为‘吏读文字’,因为一般平民认识的不多。”
朱高炽惊讶:“朝鲜没有文字?那不大方便吧?”
“是不方便,几时能有就好了”,莲花语带沉思。
五十年之后即公元1446年,太宗李芳远的儿子,即朝鲜的世宗和许多朝鲜集贤殿的优秀学者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才发明创造了朝鲜文字。这中间有没有宜宁公主的推动,正史没有记载也。
莲花定了定神又笑道“世子知道吗?在我们朝鲜,天朝的书籍是相当珍贵的,一般人家都买不起。”说着有些腼腆:“我们家里书很少,经常要到宫里蹭书看”,一边指指手上的书:“象这么好的带书衣包背装的书,只有王宫里有几本。”
朱高炽连忙道:“那公主在这里尽管看好了,有喜欢的拿去无妨。”
莲花伸伸舌头,难得地调皮:“那可不敢。有的看已经很幸福啦。”
朱高炽不由笑,胖胖的脸上眼睛眯成了缝。
朱棣在一旁含笑看着二人讨论书籍,并不多说,只是看着莲花手上的书,若有所思。
他年朱棣登基后,果然按照莲花今日所说,在永乐二年集天下之书,包括纂集四库之书,购天下遗籍,兼收并取,动用朝野上下文人儒臣三千余人,历时六年,编纂成了《永乐大典》。该典籍保存了十四世纪以前几乎所有的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各类书籍和百科文献。共计二万二千九百多卷,全书约三亿七千万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每册大典约有五十页左右,书叶采用雪白厚实的树皮纸,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还有一层黄绢包裹,十分讲究美观。
明成祖当日看到定稿,一动不动久久不语。那一刻,他是想起了多年前,窗含薄雪下的淡淡蓝色身影吗?
到底是冬天了,说冷就冷,这一天寒风呼啸,呵气成霜,听松居外的松树也有些瑟缩,不像往日那么舒展自在。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莲花看着窗外的青松,一边念着手上的唐诗,默默记诵。室内烧了火炕,还是相当暖和。
燕王府极大,莲花住了几天也没搞明白方位路径。朱棣一直在忙于公务,自前日晚宴后就没看到过。但马三宝一直跟着嘘寒问暖,什么事不用说就都提前准备好了。
海寿每日绝早就到校场,和马三宝王景弘等人一起练功。虽然时日尚短,鞭法却快速提高,至于人是否能变得机灵些,就尚未可知。知恩和王府里的侍女管家媳妇相处愉快,莲花不要她一直跟着,她就每天兴高采烈地去点心房学做点心,去绣房学刺绣,去衣房学裁衣,甚至去酿酒坊去看酿酒。天朝的一切对于这个小姑娘都是这么新鲜,满王府都听到她卷着舌头趣怪的声音,上上下下也都喜欢她。
莲花正坐在炕上继续看唐诗,马三宝进来了。莲花见海寿没跟着一起,奇怪地问道:“海寿呢?” 马三宝笑眯眯地道:“他和景弘那帮兄弟一起还在练着呢。我先来瞧瞧你”。
莲花好奇:“他练得怎么样?”
马三宝笑道:“算是难得了”。
莲花见他说的含糊,追问道:“他在我朝鲜算是一流的高手了,连五王兄也和他差不多平手,怎么在这里好象和你们差距很大呢?前几日我问他,他直说差太多,要拼命学。”
马三宝见莲花问的认真,笑笑道:“他的功夫即使在大明,也算不弱了。不过王府里的都惯经杀伐,尤其和蒙古人打过多年,招式倒在其次,消灭敌人才是第一要务。海寿招式功力都不错,还是临敌经验少了些。”看了看莲花又补充道:“倒是宁可他一直少,不碰到敌人就好了”。
莲花笑:“那当然,谁想再碰一次强盗?”想起深林几次遇险,仍然心有余悸。
马三宝安慰她:“这次去京师,王爷派了我送你,太平盛世,没事的”。
莲花高兴地拍手:“王爷派了你?太好了! 说了什么时候走吗?”
马三宝见她高兴不由也开心:“没说什么时候。前天让人去找大观寺的指空师父了,你不是要去见他?王爷已经派人找到了他,吩咐我这两天陪你先去大观寺。”
莲花想了想:“那明天去?”
马三宝笑眯眯:“随你,我反正没事”。伸头看了看莲花案上放着的一本书,是朱权送的一本《左传》,莲花看得很仔细,书上用小楷密密麻麻地标注着。马三宝随口说道:“王府里有个藏书阁,你要不要去看看?”
莲花一听藏书阁,立刻笑道:“好啊!现在就去好不好?”
两个人笑着出了门,一路行来,却是往拥雪庐的方向。原来藏书阁就在拥雪庐的旁边,是一个高大的殿宇,轩峻壮丽,正面有一块巨大的匾,上书“文楼”两个金字。
两人推开门进去,莲花不由赞叹:“哇,这么多书!”只见自东向西,有十二排楠木书架,每个书架都是隔成上下七层,所有的层里都垒着满满的书。莲花心中约莫估算,大约这里有六七千册书,不由又赞叹一声。
那时候,中国的书籍在朝鲜是奢侈品。官宦人家一般要学习基本的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可是书籍都是自中原远路贩来,要价极高,即使是曹家也难以负担。朝鲜国王每年进贡人参海豹皮这些去京师,朝廷往往会还礼赏一些书籍,李成桂拿到书籍赐部分给各位大臣,曹家的书基本就是来源于此,相当有限。莲花常常不得不到宫里去看,但是时间地点都受限制。李芳远大大咧咧的,有时候拿一些宫里的书给莲花,莲花觉得不大好,总是快速看完就还回去,好些精彩的就硬抄写下来。
可这里,竟然有这么多书!随便看!
莲花欢喜地不知如何是好,兴奋地抽出一本,坐到临窗的案边炕上,顾不上马三宝,就自己看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静悄悄中响起了脚步声,步履缓慢。莲花浑然不觉,直到脚步声走到了面前,问道:“公主在此看书?”
莲花自书中抬起头,原来是世子朱高炽微笑着站在面前,莲花看书看得有些迷糊,甩甩头才明白他是在问自己,而自己在王府的藏书阁里,马三宝不知何时已经走了。清醒过来连忙答道:“是。世子也是来看书?”
朱高炽笑道:“是,我来找一本《春秋》,公主你看你的,不用管我”,说着自去找书。莲花不以为意,自己低了头继续看书。
朱棣进到藏书阁的时候,眼前就是这样一幅画面:窗外薄雪未融,莲花坐在临窗的炕上,捧着一本《尔雅》正专注地阅读。嘴角带着笑容,一身淡淡的蓝色衣衫印着她绯红的面颊,乌黑的云鬓和玉颜上如描如画的娥眉。面前案上有一杯茶,一盘点心,却动也没动。朱棣不由笑了,轻轻坐在了莲花对面,莲花仍旧不觉,自己翻着书,抿嘴含笑。
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朱高炽一声高叫:“可找到了!”。莲花一惊,自书中抬起头,见朱棣坐在对面,一时有些迷惘,傻傻笑看着。突然觉得不对,揉揉眼睛,神智才渐渐清醒,不好意思地道:“你来多久了?我都糊涂了”。
朱棣尚未答言,朱高炽已经走了过来,见到朱棣行礼叫道:“父王”。
朱棣含笑摆摆手:“高炽找到什么了?”
朱高炽把手中的书拿给朱棣看:“就是本《春秋》。媳妇无事和儿子学学读书,儿子在教她自十三经读起”。
莲花知道十三经指的是儒家十三经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论语》,《孝经》,《尔雅》,《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孟子》。不由睁大眼睛:“世子妃真了不起,学这么多!”
朱高炽谦虚道:“她孕中无事,读书消遣罢了”,说着拭了拭额头的汗:“找本书可不容易”。
莲花也道:“是啊,这里几千本书,是有什么顺序吗?”
朱高炽摇摇头:“没有,就随便放着。”
莲花问道:“为什么不归归类呢?”
朱高炽看了眼朱棣:“归类不难,明儿叫几个人来分一分就好了。不过这里的书也不全,大部分都是经史子集,其他类别的很少”。
莲花叹道:“我自小就听说,天朝的书籍自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煌煌何止万卷!那天朝哪里的藏书最多呢?”
朱高炽笑道:“最多当然是京师最多,宫里有个文渊阁,是藏书最多的。”停了停又道:“但也是经史粗备,连子集也多缺,别的类别就更多散落在外的”。
莲花惊讶:“那些散落的岂非可惜?不是要失传吗?”。
朱高炽道:“是啊。不过若想把天下书籍都集于一体,这个工程太浩大了, 怕不容易”。
莲花想了想点点头:“是太难了,不过比失传的好。”
朱高炽有些好奇地问道:“朝鲜也看汉语的书籍吗?”
“是啊,书籍都是汉语的。朝鲜没有自己的文字,汉字在我们那里称为‘吏读文字’,因为一般平民认识的不多。”
朱高炽惊讶:“朝鲜没有文字?那不大方便吧?”
“是不方便,几时能有就好了”,莲花语带沉思。
五十年之后即公元1446年,太宗李芳远的儿子,即朝鲜的世宗和许多朝鲜集贤殿的优秀学者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才发明创造了朝鲜文字。这中间有没有宜宁公主的推动,正史没有记载也。
莲花定了定神又笑道“世子知道吗?在我们朝鲜,天朝的书籍是相当珍贵的,一般人家都买不起。”说着有些腼腆:“我们家里书很少,经常要到宫里蹭书看”,一边指指手上的书:“象这么好的带书衣包背装的书,只有王宫里有几本。”
朱高炽连忙道:“那公主在这里尽管看好了,有喜欢的拿去无妨。”
莲花伸伸舌头,难得地调皮:“那可不敢。有的看已经很幸福啦。”
朱高炽不由笑,胖胖的脸上眼睛眯成了缝。
朱棣在一旁含笑看着二人讨论书籍,并不多说,只是看着莲花手上的书,若有所思。
他年朱棣登基后,果然按照莲花今日所说,在永乐二年集天下之书,包括纂集四库之书,购天下遗籍,兼收并取,动用朝野上下文人儒臣三千余人,历时六年,编纂成了《永乐大典》。该典籍保存了十四世纪以前几乎所有的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各类书籍和百科文献。共计二万二千九百多卷,全书约三亿七千万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每册大典约有五十页左右,书叶采用雪白厚实的树皮纸,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还有一层黄绢包裹,十分讲究美观。
明成祖当日看到定稿,一动不动久久不语。那一刻,他是想起了多年前,窗含薄雪下的淡淡蓝色身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