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第二百三十二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唐寅在异界最新章节!
第二百三十二章
齐横如愿以偿的当上风国骑兵军团的军团长,虽然军阶还只是中将军,但他明白,只要等到资历再深一些,战功再多一些,升到上将军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最新章节。
对于给他出谋划策的郭诀,齐横满心感激,甚至想把唐寅赏赐他的宅第让给郭诀。
不过郭诀当场就拒绝了,他深知结党营私是朝堂的大忌,避嫌都来不及,哪里还敢收齐横这么重的大礼TXT下载。
他硬是不收,齐横则认为郭诀为人风清云淡,施恩不图回报,对他也更加信任和倚仗,但凡遇到大事小情,总是事先来找郭诀商议一下,两人的关系也越走越近。
现在齐横无疑已成为莫人在风国朝堂上的武官代表人物,而郭诀则是文官的代表人物,他二人勾搭在一起,自然成了莫人官员的翘楚。
很快,莫人的官员便纷纷依附过来,以他二人马首是瞻,也有许多欲在风国拓展仕途的莫人找上他二人,想通过他俩的关系谋个一官半职。
原本只是两个人的小圈子,但在种种因素的趋势下却急速膨胀起来,很快变成纯粹由莫人官员组成的大集团。
齐横做上军团长之后,没过几天,贝萨运送过来的第一批战马和军备抵达盐城。
接下来,齐横开始忙碌起来,又要从新兵中挑人,又要亲自征兵,还得督导将士们的训练,忙得昏天暗地,好在他身边还有叶堂和高宇两位副手,帮他分担了不少军务。
自从风莫战争结束,风国大刀阔斧地展开一系列的改革,使兵源得到充分的保障,两个多月过去,风军又变得兵强马壮,各军团的兵力补充也达到了饱和状态。
现在唯一还没有成型的就是第九兵团,那需要贝萨方面把第九军团所需的物资一批批的运送过来,风国这边急也没有用。
时间流逝飞快,转眼又过了一个月,贝萨承诺的物资相继到位,风国的第一支骑兵军团也正式宣告成立。
这是一支十万人的重装骑兵军团,除了人之外,战马、盔甲、武器皆产自贝萨,至于军团的威力如何,那只有上了战场上才能得到印证。
骑兵军团的成立本是一件喜事,但风国这边可高兴不起来,因为就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件恶**件。
风国囤积于莫北合田镇的物资突然遭受到偷袭,敌人在偷袭得手之后还放了一把大火,虽说赶去援救的风军抢救出一批辎重,但还是有数目庞大的武器、军备被大火毁于一旦。
风国囤积于合田镇的军备大多都是为南侵做准备的大型武器,极为重要,现在大半被毁,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财,更重要的是时间。合田镇的遇袭也直接打乱了风**政堂的筹划。
唐寅对此大为气愤,当即下令,撤掉合田镇的主将职务,押送回都严查。
风军在合田镇的驻军有过万人,而前来偷袭的敌人只有百十来号,若非主将玩忽职守,根本没有偷袭成功的可能。
另外,敌人又是怎么知道己方有重要辎重囤积于合田镇的?这十有**是己方内部有奸细,把情报偷偷传给了敌人。
唐寅责令暗箭和中尉府,严查此事,但凡是有嫌疑的人,必须立刻扣押,严加审查,一经核实,立刻处斩。
此次偷袭合田镇的人大多是修灵者,打完就跑,风军想找都没地方去找,调查起来也十分艰难。
十多天下来,暗箭和中尉府一无所获,别说没抓到人,就连对方的身份、来历甚至是哪国人干的都没查清楚。
唐寅对这样的结果当然不满意,这次拿敌人毫无办法,任其逍遥法外,那么下一次他们还会卷土重来,再偷袭己方囤积的辎重,这没时候是个头。
为此风国的大臣们也纷纷向唐寅进谏,希望他能改变囤积物资的地点,由合田镇改成霸关。
毕竟合田镇是莫人的地方,如果偷袭之人是莫人的话,那么混在百姓当中根本无从查找,辎重囤积于霸关自然要安全许多。
霸关是安全没错,但距离南方战争也很遥远,等到开战时再把物资南调,要耽误不少的时间。
思前想后,唐寅还是决定不更换囤积地点,但合田镇要施行军管制,镇子里的百姓必须接受风军的管理,如有不适应的百姓,风军也可以定数额的金银帮其搬迁。
这个办法总算让风国囤积于合田镇的物资相对安全了一些,不过接下来,风国还得对损失的辎重进行补充,第二次的对莫之战也被无限期的拖延了下来。
正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即便只是耽搁两三个月,军政堂的所有计划都得重新制定。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莫国各郡县的兵力、主将甚至朝廷的态度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这需要天眼和地网重新探查,得到确切的情报后再回传到军政堂,与以前的情报进行核对,如有出入,哪怕只是一县一城的军情有出入,军政堂这边就得对原计划重新修订。
系统化的代价就是繁琐。
风国这边正在制定对莫战争的新计划,上京方面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故。
自从川贞联军联手攻入上京,吓跑了天子殷谆,川贞两国就一直共同管理着上京。
可是这次上京传来消息,贞王李弘已召告天下,准备废黜殷谆,自己登顶皇位。
这个消息对于风国而言无疑如一颗重磅炸弹。川贞两国是盟国,李弘欲登顶皇位,自然也是得到川国的首肯,而桓国和安国又一向以川贞二国马首是瞻,不用问,这两国也会赞同李弘登基,如此一来,李弘就得到大多数公国的支持,登基也变得顺理成章,那掌握在风国手上的殷谆还有什么用?失去天子这张王牌,风国日后将何去何从?
得知此事后,唐寅第一时间召见乐天和艾嘉,令二人赶快把天眼和地网的探子散播出去,务必要查明上京那边的动态,也要查明各国对于此事的态度。
在唐寅看来,如果李弘真要称皇的话,到时可能除了风国不会承认外,其他诸国都会承认,甚至包括玉国,届时川贞完全可以借此大做文章,孤立风国,那么,离第二次伐风同盟的成立也就不远了。事关重大,唐寅也很紧张。
等到第二天的早朝,风国的文武大臣们都在就此事议论纷纷。
若李弘真的登记做了天子,风国要如何应对,是承认还是反对?若承认,便要听令于李弘,若反对,可能要遭受诸国的联手讨伐,而这一次,莫国不会再站在风国这一边。
坐在王椅上的唐寅环视下面众人,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声,眉头皱得紧紧的。这时候,即便邱真和上官元吉也是愁眉不展,脸色阴沉,垂首不语。
自己的左膀右臂都是这般凝重的表情,唐寅的心里就更没底了,他心烦意乱的站起身,背着手,在王位前来回踱步。
朝堂之上,除了邱真和上官元吉这边异常安静外,还有一处也很安静,就是蔡圭跪坐的地方。
不管周围人讨论的如何激烈,争论的如何脸红脖子粗,他半闭着眼睛,不为所动,脸上还挂着似有似无的微笑,好像此事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唐寅眼睛尖得很,很快便发现蔡圭的反应和旁人不同。他停下脚步,清了清喉咙,可是在场的大臣都没听到,大堂里依然嘈杂得厉害。
啪!
唐寅沉着脸,猛的一拍桌案,大声喝道:“都别吵了!”
只是一瞬间,大堂里的一切杂音消失,现场寂静得落针可闻。
他举目望向蔡圭,语气平缓地说道:“蔡大人?”
“臣在!”蔡圭似的早料到大王会叫自己,他不急不慢地拱手,低头,施礼。
“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唐寅审视他片刻,开口问道。
“臣的看法是……”蔡圭悠然一笑,抬起头来,瞥了瞥前后左右的众人,含笑说道:“贞国要亡了。”
啊?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无不大吃一惊,没有人会想到蔡圭竟然能得出这么一个惊世骇俗、匪夷所思的结论。
唐寅亦是心头一震,眯缝起眼睛,疑问道:“此话怎讲?”
蔡圭沉吟片刻,说道:“川贞两国一直都是合力管理上京,而李弘欲在上京登基,他不会不得到川国的同意吧?”
“这还用说?!”治粟内史张鑫哼笑道:“若非川国支持,李弘即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觊觎皇位。”
蔡圭点点头,反问道:“那么张大人认为川贞两国之间的关系又如何?”
张鑫想也没想,脱口说道:“川贞一直是盟国,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怎么?难道蔡大人不知?”说话时,他撇着嘴,用眼角余光睨着蔡圭。
他看不起蔡圭,觉得蔡圭能有今天,全靠他当初在大王面前举荐,何况他是风人,而蔡圭是宁人,又才二十多岁,其见解怎能和他相比?
“我觉得不然。”蔡圭正色说道:“早在我国与莫国交战的时候,我就说过川贞两国貌合神离,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化解。”
唐寅、邱真等人点头,这话蔡圭当初确实是有说过。
第二百三十二章
齐横如愿以偿的当上风国骑兵军团的军团长,虽然军阶还只是中将军,但他明白,只要等到资历再深一些,战功再多一些,升到上将军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最新章节。
对于给他出谋划策的郭诀,齐横满心感激,甚至想把唐寅赏赐他的宅第让给郭诀。
不过郭诀当场就拒绝了,他深知结党营私是朝堂的大忌,避嫌都来不及,哪里还敢收齐横这么重的大礼TXT下载。
他硬是不收,齐横则认为郭诀为人风清云淡,施恩不图回报,对他也更加信任和倚仗,但凡遇到大事小情,总是事先来找郭诀商议一下,两人的关系也越走越近。
现在齐横无疑已成为莫人在风国朝堂上的武官代表人物,而郭诀则是文官的代表人物,他二人勾搭在一起,自然成了莫人官员的翘楚。
很快,莫人的官员便纷纷依附过来,以他二人马首是瞻,也有许多欲在风国拓展仕途的莫人找上他二人,想通过他俩的关系谋个一官半职。
原本只是两个人的小圈子,但在种种因素的趋势下却急速膨胀起来,很快变成纯粹由莫人官员组成的大集团。
齐横做上军团长之后,没过几天,贝萨运送过来的第一批战马和军备抵达盐城。
接下来,齐横开始忙碌起来,又要从新兵中挑人,又要亲自征兵,还得督导将士们的训练,忙得昏天暗地,好在他身边还有叶堂和高宇两位副手,帮他分担了不少军务。
自从风莫战争结束,风国大刀阔斧地展开一系列的改革,使兵源得到充分的保障,两个多月过去,风军又变得兵强马壮,各军团的兵力补充也达到了饱和状态。
现在唯一还没有成型的就是第九兵团,那需要贝萨方面把第九军团所需的物资一批批的运送过来,风国这边急也没有用。
时间流逝飞快,转眼又过了一个月,贝萨承诺的物资相继到位,风国的第一支骑兵军团也正式宣告成立。
这是一支十万人的重装骑兵军团,除了人之外,战马、盔甲、武器皆产自贝萨,至于军团的威力如何,那只有上了战场上才能得到印证。
骑兵军团的成立本是一件喜事,但风国这边可高兴不起来,因为就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件恶**件。
风国囤积于莫北合田镇的物资突然遭受到偷袭,敌人在偷袭得手之后还放了一把大火,虽说赶去援救的风军抢救出一批辎重,但还是有数目庞大的武器、军备被大火毁于一旦。
风国囤积于合田镇的军备大多都是为南侵做准备的大型武器,极为重要,现在大半被毁,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财,更重要的是时间。合田镇的遇袭也直接打乱了风**政堂的筹划。
唐寅对此大为气愤,当即下令,撤掉合田镇的主将职务,押送回都严查。
风军在合田镇的驻军有过万人,而前来偷袭的敌人只有百十来号,若非主将玩忽职守,根本没有偷袭成功的可能。
另外,敌人又是怎么知道己方有重要辎重囤积于合田镇的?这十有**是己方内部有奸细,把情报偷偷传给了敌人。
唐寅责令暗箭和中尉府,严查此事,但凡是有嫌疑的人,必须立刻扣押,严加审查,一经核实,立刻处斩。
此次偷袭合田镇的人大多是修灵者,打完就跑,风军想找都没地方去找,调查起来也十分艰难。
十多天下来,暗箭和中尉府一无所获,别说没抓到人,就连对方的身份、来历甚至是哪国人干的都没查清楚。
唐寅对这样的结果当然不满意,这次拿敌人毫无办法,任其逍遥法外,那么下一次他们还会卷土重来,再偷袭己方囤积的辎重,这没时候是个头。
为此风国的大臣们也纷纷向唐寅进谏,希望他能改变囤积物资的地点,由合田镇改成霸关。
毕竟合田镇是莫人的地方,如果偷袭之人是莫人的话,那么混在百姓当中根本无从查找,辎重囤积于霸关自然要安全许多。
霸关是安全没错,但距离南方战争也很遥远,等到开战时再把物资南调,要耽误不少的时间。
思前想后,唐寅还是决定不更换囤积地点,但合田镇要施行军管制,镇子里的百姓必须接受风军的管理,如有不适应的百姓,风军也可以定数额的金银帮其搬迁。
这个办法总算让风国囤积于合田镇的物资相对安全了一些,不过接下来,风国还得对损失的辎重进行补充,第二次的对莫之战也被无限期的拖延了下来。
正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即便只是耽搁两三个月,军政堂的所有计划都得重新制定。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莫国各郡县的兵力、主将甚至朝廷的态度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这需要天眼和地网重新探查,得到确切的情报后再回传到军政堂,与以前的情报进行核对,如有出入,哪怕只是一县一城的军情有出入,军政堂这边就得对原计划重新修订。
系统化的代价就是繁琐。
风国这边正在制定对莫战争的新计划,上京方面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故。
自从川贞联军联手攻入上京,吓跑了天子殷谆,川贞两国就一直共同管理着上京。
可是这次上京传来消息,贞王李弘已召告天下,准备废黜殷谆,自己登顶皇位。
这个消息对于风国而言无疑如一颗重磅炸弹。川贞两国是盟国,李弘欲登顶皇位,自然也是得到川国的首肯,而桓国和安国又一向以川贞二国马首是瞻,不用问,这两国也会赞同李弘登基,如此一来,李弘就得到大多数公国的支持,登基也变得顺理成章,那掌握在风国手上的殷谆还有什么用?失去天子这张王牌,风国日后将何去何从?
得知此事后,唐寅第一时间召见乐天和艾嘉,令二人赶快把天眼和地网的探子散播出去,务必要查明上京那边的动态,也要查明各国对于此事的态度。
在唐寅看来,如果李弘真要称皇的话,到时可能除了风国不会承认外,其他诸国都会承认,甚至包括玉国,届时川贞完全可以借此大做文章,孤立风国,那么,离第二次伐风同盟的成立也就不远了。事关重大,唐寅也很紧张。
等到第二天的早朝,风国的文武大臣们都在就此事议论纷纷。
若李弘真的登记做了天子,风国要如何应对,是承认还是反对?若承认,便要听令于李弘,若反对,可能要遭受诸国的联手讨伐,而这一次,莫国不会再站在风国这一边。
坐在王椅上的唐寅环视下面众人,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声,眉头皱得紧紧的。这时候,即便邱真和上官元吉也是愁眉不展,脸色阴沉,垂首不语。
自己的左膀右臂都是这般凝重的表情,唐寅的心里就更没底了,他心烦意乱的站起身,背着手,在王位前来回踱步。
朝堂之上,除了邱真和上官元吉这边异常安静外,还有一处也很安静,就是蔡圭跪坐的地方。
不管周围人讨论的如何激烈,争论的如何脸红脖子粗,他半闭着眼睛,不为所动,脸上还挂着似有似无的微笑,好像此事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唐寅眼睛尖得很,很快便发现蔡圭的反应和旁人不同。他停下脚步,清了清喉咙,可是在场的大臣都没听到,大堂里依然嘈杂得厉害。
啪!
唐寅沉着脸,猛的一拍桌案,大声喝道:“都别吵了!”
只是一瞬间,大堂里的一切杂音消失,现场寂静得落针可闻。
他举目望向蔡圭,语气平缓地说道:“蔡大人?”
“臣在!”蔡圭似的早料到大王会叫自己,他不急不慢地拱手,低头,施礼。
“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唐寅审视他片刻,开口问道。
“臣的看法是……”蔡圭悠然一笑,抬起头来,瞥了瞥前后左右的众人,含笑说道:“贞国要亡了。”
啊?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无不大吃一惊,没有人会想到蔡圭竟然能得出这么一个惊世骇俗、匪夷所思的结论。
唐寅亦是心头一震,眯缝起眼睛,疑问道:“此话怎讲?”
蔡圭沉吟片刻,说道:“川贞两国一直都是合力管理上京,而李弘欲在上京登基,他不会不得到川国的同意吧?”
“这还用说?!”治粟内史张鑫哼笑道:“若非川国支持,李弘即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觊觎皇位。”
蔡圭点点头,反问道:“那么张大人认为川贞两国之间的关系又如何?”
张鑫想也没想,脱口说道:“川贞一直是盟国,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怎么?难道蔡大人不知?”说话时,他撇着嘴,用眼角余光睨着蔡圭。
他看不起蔡圭,觉得蔡圭能有今天,全靠他当初在大王面前举荐,何况他是风人,而蔡圭是宁人,又才二十多岁,其见解怎能和他相比?
“我觉得不然。”蔡圭正色说道:“早在我国与莫国交战的时候,我就说过川贞两国貌合神离,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化解。”
唐寅、邱真等人点头,这话蔡圭当初确实是有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