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第722章 巴达维亚城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1627崛起南海最新章节!
信鸽虽然是一种不错的信息传递工具,但其可靠性还是比较低,有可能因为各种意外而无法飞抵预定的目的地,亦或是出现绑在信鸽腿上的情报在途中脱落的状况。而且这种办法有一个无法克服的致命缺点,就是信鸽所能额外承载的重量和体积都非常有限,这导致情报人员只能用细小文字写成小纸条作为信息传送手段,这大大限制了情报的详尽程度,在很多情况下也难以满足军方和情报部门的实际需求。因此基于综合的考虑,安全部并没有尝试在巴达维亚的情报机构中采用信鸽这种不算太稳妥的传信工具。
白克思在听完郝万清的解释之后,也没有再继续纠结这个问题,毕竟他在这方面并非专业人士,而海汉体制中是很反对外行领导内行,屁股决定脑袋这类的做法。执委们可以对某项工作提出质疑,但不能轻易干涉专业领域内所作出的决定。
“军方能不能派侦察船前出到巴达维亚附近海域观战?”
既然安全部已经表示了目前没有可靠的情报传递手段,那么执委会的注意力也只能从安全部回到军方这边了。虽然执委会的意见是不出兵介入巴达维亚的战事,但在第一时间掌握战局走向的情报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场战争的结果有可能会影响到海汉今后对南亚地区的政策和态度,这也是执委们接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聚在这里开会的根本原因。
然而颜楚杰的回答也很无奈:“安不纳港距离巴达维亚有600多海里,一来一去,差不多就得半个月,如果是派航速快的战船去执行任务,海上续航能力估计不够,还得要派出补给船跟随才行。但如果派出一支船队南下,就会很容易暴露行迹。参战的双方大概没人会乐意在巴达维亚附近的海面上看到我们的舰队出现,这很容易给我们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颜楚杰的意思是船可以派,但由此可能会引发的后果,军方是不会承担的。这也不能怪颜楚杰推卸责任,海军驻扎在安不纳岛的船只本来就不多,规划的行动半径也远远没有达到巴达维亚的位置,强行将其派往交战区域执行侦察任务,本来就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情。如果因为被发现行迹而阴差阳错地拖入了战争,那就跟海汉作壁上观的初衷彻底背道而驰了。
海汉虽然有着超越同时代竞争对手的软实力,但遇到这样的突发状况,依然拿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最后商量了半天,也只是由安全部和军方组织一支临时工作组南下到安不纳岛,伺机再设法与潜伏在巴达维亚的情报人员取得联系。但所有人都明白这种措施未必能有什么实际作用,在当前的情况下也只是聊胜于无而已,真正能起到作用的,还是那些目前仍然在巴达维亚生死未卜的安全部情报人员。
1632年7月8日,南海爪哇岛西北海岸,巴达维亚港湾。
港湾外的海面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马打蓝国的舰队,剌登·郎桑为这次攻势调集了爪哇、婆罗洲、苏门答腊三地的海上武装力量。由于舰队太过庞大,目前仍然还有大量船只处在向巴达维亚港集结的途中。而已经抵达这里的马打蓝战船,总数超过了千艘,在外围将盆状的巴达维亚港湾封锁了起来。港湾外西北海上的连片岛礁,已经尽数被马打蓝国的大军占领,作为临时泊地。
由于事发突然,马打蓝国的大军在开拔时也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先头部队在大约十天前就已经抵达了巴达维亚港,还与本地驻扎的荷兰武装船队进行了小规模的交锋。荷兰人虽然船坚炮利,善于海战,但占据了数量优势的马打蓝舰队也没有吃太大的亏,而且他们的船上还装备了不少英国人提供的小口径火炮,这让荷兰帆船不得不在作战时多加了几分小心。
英国人的据点也同样在爪哇岛西部,就位于巽他海峡以南的万丹地区,与巴达维亚的陆上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不过英国人并不太敢主动出面来招惹荷兰人,因为早年他们可是在荷兰人手下吃过大亏。
1617年科恩被任命为第四任荷属东印度地区总督之后,英国人的舰队也脚跟脚地来了,试图在在同一地点修筑城堡并驱逐荷兰人。这场战事一致持续到1619年,荷兰人最吃紧的时候已经失去了自家的据点,但科恩并没有放弃,将荷兰在整个南洋地区的船只和人员悉数召回,并于当年5月回到巴达维亚与英国人展开决战。
这场决战的结果是荷兰人不但夺回了自己的城堡,赶走了英国人,而且还对逃往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英国船只进行了追击,并在马来半岛的北大年港附近海域重创了英国舰队。1620年两国在伦敦议和之后,科恩依然不依不饶,处死了30名到马鲁古群岛做生意的英国人,逼得英国人彻底退出了东印度地区。1621年,科恩重建了荷兰人在西爪哇北部海岸的据点,并用“荷兰”的罗马名称Batavia对其命名,即后人所知的巴达维亚。
1622年,科恩为了独霸肉豆蔻的贸易,对班达群岛与英国人交易的土著人进行了屠杀。死于这场屠杀的当地土著超过一万五千人,剩下的活人也悉数被松岛了其他荷兰殖民地充当奴工。澎湖和台湾岛上的荷兰城堡,大部分便是由这些来自南洋的奴工修筑。
科恩的一系列措施压得英国人抬不起头来,最后只能放弃了占领巴达维亚的奢望,转而在临近的万丹地区建立据点。前两次马打蓝国发兵攻打巴达维亚城的时候,英国人就已经跃跃欲试了。不过碍于科恩的赫赫威名,英国人也不敢公开参战,只能是在战后偷偷摸摸地卖了一批军火给马打蓝国,指望他们能够在下一次的战争中干掉巴达维亚城里的宿敌。
科恩病逝的第三天,英国人和马打蓝人几乎是同时得到了消息。而马打蓝国的统治者剌登·郎桑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就宣布开战,派出使者前往各地传令调兵,向巴达维亚集结。英国人却因为不太敢确定科恩病逝的消息是真还是故弄玄虚,因此没有选择直接出兵参战,但还是向马打蓝国提供了四十门火炮和相应的弹药,指望他们能够在这次的交战中攻破巴达维亚城。
在科恩病逝二十天之后,已经有大约三万七千至四万名马打蓝国战士抵达了巴达维亚外海,并且已经有小股部队从巴达维亚港东西两侧约二十多公里的海岸登陆,并对周边的种植园、农场及所有荷兰人名下的产业进行捣毁。
不过荷兰人也没有试图要在城外的开阔地区抵抗马打蓝大军的入侵,早早就放弃了城外的这些地区,移民们也已经回到城中。因此这期间的主要损失都集中在经济方面,人员倒是没有太多的折损。
随着马打蓝舰队的分批抵达,双方参战船只的数量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巴达维亚港的荷兰帆船也逐渐陷入了劣势。巴达维亚议事会在范迪门等军方人员的强烈建议之下,不得不命令所有船只突围离开港口,放弃在海上与对手进行决战的打算。
这种应对手段并不是历史上的首次实施,当初英国人攻打这里的时候,科恩就曾经用过这一招,而且他是亲自率船队突围出去,召集了各个殖民地的力量之后才进行了反扑。而前几年马打蓝国攻打巴达维亚的时候,科恩也坚持了这一做法,保存自家的实力不与对手硬拼,通过固守坚城的方式来耗垮对手的后勤供应,而突围出去的船只还可以从外围骚扰对方的补给线。至少从前两次的效果来看,这套办法还挺有效的。
荷兰船队付出了二十多条船的代价,终于突围出去。好在被击沉击伤的船只基本都是小船,对于整体实力的影响还不是太大。但随着船队的离开,也就意味着接下来马打蓝大军在巴达维亚港的登陆将毫无阻碍,他们面前的障碍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经历了多次战火洗礼的巴达维亚城了。
巴达维亚城内的气氛虽然紧张,但社会秩序倒还没有因此而乱掉。毕竟这已经是在五年当中第三次遭受外敌攻城,本地不管是荷兰人、华人还是依附于他们的土著,其实都已经不太紧张了。毕竟他们也知道敌人虽然人多势众,但拿坚固的巴达维亚城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顶多围困一两个月,等到对手补给撑不下去的时候,自然也只有撤兵一途。
当然了,非常时期还是会有非常政策,议事会已经在几天前下了命令,城内所有的粮食物资都必须接受统一调配和安排,凡在战时试图囤货居奇、抬高物价、强买强卖者,一律都作通敌处理——简单说就是施以绞刑。城中央的小广场上已经立起了绞刑架,并且从牢里拖了几个重刑犯当众行刑,以儆效尤。
作为巴达维亚城的粮食供应商之一,与总督府只有百米距离的“大成米行”自然也就被临时纳入到议事会的直属机构中。今天一早,议事会就派来了一队人,开始清点粮仓中的存粮。
“大成米行”的老板就姓成,名叫成大朋。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名汉人,与巴达维亚城里的众多下南洋的汉人一样,他也是来自大明的两广地区。今年已经是成大朋来到巴达维亚的第三个年头,相比其他汉人同胞初来乍到还需要从底层劳工做起,成大朋的起点显然要高得多,他是自带资金和项目来巴达维亚做粮食买卖,在巴达维亚城亮相就是老板的身份。
成大朋的主要经营项目就是稻米类的粮食,从安南和占城组织货源,通过海运送到巴达维亚进行贩售。虽然这种渠道会导致其销售成本高于本地种植的粮食,但由于巴达维亚附近开发的田地面积有限,加之近年战事频发,仅仅只靠本地出产的粮食并不足以供应市场所需,因此成大朋的米行生意一直还是稳稳地有钱可挣。
成大朋在本地商界和华人圈的风评也一向不错,特别是与一直掌控华人甲必丹职位的苏家来往甚密,这层关系也让“大成米行”成为了荷兰议事会的专属粮食供应商。
今天议事会派来清点粮食的队伍,带队的就是苏家的苏克易。本来这种事情根本无需他这种级别的人物出面,不过因为对象是成大朋,他才特地接了这个差事亲自跑这一趟。
“苏世兄,怎地你亲自来了?”看到苏克易出现,成大朋也微微有些吃惊,连忙从柜台后站起身来迎接。
“鄙人也是担心成老板对议事会的决定有所不满,所以特地过来向成老板说明一下。”苏克易拱手应道。
成大朋道:“苏世兄多虑了,既是议事会定下了,鄙人自然遵命行事。再说这城外大兵压境,眼看便是旷日持久的战争,鄙人这米行中的粮食,自然是要接受官府的统一调度才是,这浅显道理,鄙人还是很明白的。”
“成老板真是明事理的人,看来的确是鄙人多虑了。”苏克易赞道:“先前还担心成老板不愿配合,所以特地向议事会请下了这个差事,打算过来劝解一下成老板来着。”
成大朋笑道:“不用劝,鄙人这便开仓,让差人们进仓清点。”
具体的事情自然不需要他们去操持,各自都有手下去负责清点交接的事宜。成大朋便邀请苏克易去后院的书房里坐一坐,苏克易也知道这“大成米行”粮仓里的粮食少说也有二三十万斤,不是一时半会能清点完的,而他这个负责人也只能在这里待着等结果,当下便欣然同意了。
信鸽虽然是一种不错的信息传递工具,但其可靠性还是比较低,有可能因为各种意外而无法飞抵预定的目的地,亦或是出现绑在信鸽腿上的情报在途中脱落的状况。而且这种办法有一个无法克服的致命缺点,就是信鸽所能额外承载的重量和体积都非常有限,这导致情报人员只能用细小文字写成小纸条作为信息传送手段,这大大限制了情报的详尽程度,在很多情况下也难以满足军方和情报部门的实际需求。因此基于综合的考虑,安全部并没有尝试在巴达维亚的情报机构中采用信鸽这种不算太稳妥的传信工具。
白克思在听完郝万清的解释之后,也没有再继续纠结这个问题,毕竟他在这方面并非专业人士,而海汉体制中是很反对外行领导内行,屁股决定脑袋这类的做法。执委们可以对某项工作提出质疑,但不能轻易干涉专业领域内所作出的决定。
“军方能不能派侦察船前出到巴达维亚附近海域观战?”
既然安全部已经表示了目前没有可靠的情报传递手段,那么执委会的注意力也只能从安全部回到军方这边了。虽然执委会的意见是不出兵介入巴达维亚的战事,但在第一时间掌握战局走向的情报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场战争的结果有可能会影响到海汉今后对南亚地区的政策和态度,这也是执委们接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聚在这里开会的根本原因。
然而颜楚杰的回答也很无奈:“安不纳港距离巴达维亚有600多海里,一来一去,差不多就得半个月,如果是派航速快的战船去执行任务,海上续航能力估计不够,还得要派出补给船跟随才行。但如果派出一支船队南下,就会很容易暴露行迹。参战的双方大概没人会乐意在巴达维亚附近的海面上看到我们的舰队出现,这很容易给我们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颜楚杰的意思是船可以派,但由此可能会引发的后果,军方是不会承担的。这也不能怪颜楚杰推卸责任,海军驻扎在安不纳岛的船只本来就不多,规划的行动半径也远远没有达到巴达维亚的位置,强行将其派往交战区域执行侦察任务,本来就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情。如果因为被发现行迹而阴差阳错地拖入了战争,那就跟海汉作壁上观的初衷彻底背道而驰了。
海汉虽然有着超越同时代竞争对手的软实力,但遇到这样的突发状况,依然拿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最后商量了半天,也只是由安全部和军方组织一支临时工作组南下到安不纳岛,伺机再设法与潜伏在巴达维亚的情报人员取得联系。但所有人都明白这种措施未必能有什么实际作用,在当前的情况下也只是聊胜于无而已,真正能起到作用的,还是那些目前仍然在巴达维亚生死未卜的安全部情报人员。
1632年7月8日,南海爪哇岛西北海岸,巴达维亚港湾。
港湾外的海面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马打蓝国的舰队,剌登·郎桑为这次攻势调集了爪哇、婆罗洲、苏门答腊三地的海上武装力量。由于舰队太过庞大,目前仍然还有大量船只处在向巴达维亚港集结的途中。而已经抵达这里的马打蓝战船,总数超过了千艘,在外围将盆状的巴达维亚港湾封锁了起来。港湾外西北海上的连片岛礁,已经尽数被马打蓝国的大军占领,作为临时泊地。
由于事发突然,马打蓝国的大军在开拔时也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先头部队在大约十天前就已经抵达了巴达维亚港,还与本地驻扎的荷兰武装船队进行了小规模的交锋。荷兰人虽然船坚炮利,善于海战,但占据了数量优势的马打蓝舰队也没有吃太大的亏,而且他们的船上还装备了不少英国人提供的小口径火炮,这让荷兰帆船不得不在作战时多加了几分小心。
英国人的据点也同样在爪哇岛西部,就位于巽他海峡以南的万丹地区,与巴达维亚的陆上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不过英国人并不太敢主动出面来招惹荷兰人,因为早年他们可是在荷兰人手下吃过大亏。
1617年科恩被任命为第四任荷属东印度地区总督之后,英国人的舰队也脚跟脚地来了,试图在在同一地点修筑城堡并驱逐荷兰人。这场战事一致持续到1619年,荷兰人最吃紧的时候已经失去了自家的据点,但科恩并没有放弃,将荷兰在整个南洋地区的船只和人员悉数召回,并于当年5月回到巴达维亚与英国人展开决战。
这场决战的结果是荷兰人不但夺回了自己的城堡,赶走了英国人,而且还对逃往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英国船只进行了追击,并在马来半岛的北大年港附近海域重创了英国舰队。1620年两国在伦敦议和之后,科恩依然不依不饶,处死了30名到马鲁古群岛做生意的英国人,逼得英国人彻底退出了东印度地区。1621年,科恩重建了荷兰人在西爪哇北部海岸的据点,并用“荷兰”的罗马名称Batavia对其命名,即后人所知的巴达维亚。
1622年,科恩为了独霸肉豆蔻的贸易,对班达群岛与英国人交易的土著人进行了屠杀。死于这场屠杀的当地土著超过一万五千人,剩下的活人也悉数被松岛了其他荷兰殖民地充当奴工。澎湖和台湾岛上的荷兰城堡,大部分便是由这些来自南洋的奴工修筑。
科恩的一系列措施压得英国人抬不起头来,最后只能放弃了占领巴达维亚的奢望,转而在临近的万丹地区建立据点。前两次马打蓝国发兵攻打巴达维亚城的时候,英国人就已经跃跃欲试了。不过碍于科恩的赫赫威名,英国人也不敢公开参战,只能是在战后偷偷摸摸地卖了一批军火给马打蓝国,指望他们能够在下一次的战争中干掉巴达维亚城里的宿敌。
科恩病逝的第三天,英国人和马打蓝人几乎是同时得到了消息。而马打蓝国的统治者剌登·郎桑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就宣布开战,派出使者前往各地传令调兵,向巴达维亚集结。英国人却因为不太敢确定科恩病逝的消息是真还是故弄玄虚,因此没有选择直接出兵参战,但还是向马打蓝国提供了四十门火炮和相应的弹药,指望他们能够在这次的交战中攻破巴达维亚城。
在科恩病逝二十天之后,已经有大约三万七千至四万名马打蓝国战士抵达了巴达维亚外海,并且已经有小股部队从巴达维亚港东西两侧约二十多公里的海岸登陆,并对周边的种植园、农场及所有荷兰人名下的产业进行捣毁。
不过荷兰人也没有试图要在城外的开阔地区抵抗马打蓝大军的入侵,早早就放弃了城外的这些地区,移民们也已经回到城中。因此这期间的主要损失都集中在经济方面,人员倒是没有太多的折损。
随着马打蓝舰队的分批抵达,双方参战船只的数量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巴达维亚港的荷兰帆船也逐渐陷入了劣势。巴达维亚议事会在范迪门等军方人员的强烈建议之下,不得不命令所有船只突围离开港口,放弃在海上与对手进行决战的打算。
这种应对手段并不是历史上的首次实施,当初英国人攻打这里的时候,科恩就曾经用过这一招,而且他是亲自率船队突围出去,召集了各个殖民地的力量之后才进行了反扑。而前几年马打蓝国攻打巴达维亚的时候,科恩也坚持了这一做法,保存自家的实力不与对手硬拼,通过固守坚城的方式来耗垮对手的后勤供应,而突围出去的船只还可以从外围骚扰对方的补给线。至少从前两次的效果来看,这套办法还挺有效的。
荷兰船队付出了二十多条船的代价,终于突围出去。好在被击沉击伤的船只基本都是小船,对于整体实力的影响还不是太大。但随着船队的离开,也就意味着接下来马打蓝大军在巴达维亚港的登陆将毫无阻碍,他们面前的障碍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经历了多次战火洗礼的巴达维亚城了。
巴达维亚城内的气氛虽然紧张,但社会秩序倒还没有因此而乱掉。毕竟这已经是在五年当中第三次遭受外敌攻城,本地不管是荷兰人、华人还是依附于他们的土著,其实都已经不太紧张了。毕竟他们也知道敌人虽然人多势众,但拿坚固的巴达维亚城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顶多围困一两个月,等到对手补给撑不下去的时候,自然也只有撤兵一途。
当然了,非常时期还是会有非常政策,议事会已经在几天前下了命令,城内所有的粮食物资都必须接受统一调配和安排,凡在战时试图囤货居奇、抬高物价、强买强卖者,一律都作通敌处理——简单说就是施以绞刑。城中央的小广场上已经立起了绞刑架,并且从牢里拖了几个重刑犯当众行刑,以儆效尤。
作为巴达维亚城的粮食供应商之一,与总督府只有百米距离的“大成米行”自然也就被临时纳入到议事会的直属机构中。今天一早,议事会就派来了一队人,开始清点粮仓中的存粮。
“大成米行”的老板就姓成,名叫成大朋。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名汉人,与巴达维亚城里的众多下南洋的汉人一样,他也是来自大明的两广地区。今年已经是成大朋来到巴达维亚的第三个年头,相比其他汉人同胞初来乍到还需要从底层劳工做起,成大朋的起点显然要高得多,他是自带资金和项目来巴达维亚做粮食买卖,在巴达维亚城亮相就是老板的身份。
成大朋的主要经营项目就是稻米类的粮食,从安南和占城组织货源,通过海运送到巴达维亚进行贩售。虽然这种渠道会导致其销售成本高于本地种植的粮食,但由于巴达维亚附近开发的田地面积有限,加之近年战事频发,仅仅只靠本地出产的粮食并不足以供应市场所需,因此成大朋的米行生意一直还是稳稳地有钱可挣。
成大朋在本地商界和华人圈的风评也一向不错,特别是与一直掌控华人甲必丹职位的苏家来往甚密,这层关系也让“大成米行”成为了荷兰议事会的专属粮食供应商。
今天议事会派来清点粮食的队伍,带队的就是苏家的苏克易。本来这种事情根本无需他这种级别的人物出面,不过因为对象是成大朋,他才特地接了这个差事亲自跑这一趟。
“苏世兄,怎地你亲自来了?”看到苏克易出现,成大朋也微微有些吃惊,连忙从柜台后站起身来迎接。
“鄙人也是担心成老板对议事会的决定有所不满,所以特地过来向成老板说明一下。”苏克易拱手应道。
成大朋道:“苏世兄多虑了,既是议事会定下了,鄙人自然遵命行事。再说这城外大兵压境,眼看便是旷日持久的战争,鄙人这米行中的粮食,自然是要接受官府的统一调度才是,这浅显道理,鄙人还是很明白的。”
“成老板真是明事理的人,看来的确是鄙人多虑了。”苏克易赞道:“先前还担心成老板不愿配合,所以特地向议事会请下了这个差事,打算过来劝解一下成老板来着。”
成大朋笑道:“不用劝,鄙人这便开仓,让差人们进仓清点。”
具体的事情自然不需要他们去操持,各自都有手下去负责清点交接的事宜。成大朋便邀请苏克易去后院的书房里坐一坐,苏克易也知道这“大成米行”粮仓里的粮食少说也有二三十万斤,不是一时半会能清点完的,而他这个负责人也只能在这里待着等结果,当下便欣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