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昭武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夜明最新章节!
昭武十六年。
大周皇帝颁发铁大明律,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对丞相权力的变动限制。
鉴于丞相位高权重,限制任职年限,四年考核一次,不合格者当罢免,且连任不得超过八年。同时限定丞相提拔制度,丞相任职期限内,若无确凿谋逆、里通外国等违反大明律罪行,皇帝不得随意罢免。
设中书省参知政事一名,分管吏部,以分丞相之权。
枢密院增设至枢密使四人,武职两人,文职两人,位同参知政事。保证了武职的上升通道,又不至于让武将擅权。讲武堂山长逢勤、原北军都督车风被任命为武职首任枢密使。
中军都督许义阳被调回西域,统管西域军政,筹划与哈萨克建立联盟,共同应对准格尔和罗刹人。左军都督李定国被改任中军都督,负责京畿防备。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在为传位太子做准备了。许义阳被调走,是因为皇帝暂时还不想见到太子在京师的势力太大。
翟哲继续回漠南草原狩猎,他不是爱好狩猎,他是给太子示范怎么去当皇帝。天天呆在憋闷的紫禁城中,处理永无止境的朝政,并不意味就是个好皇帝。
皇帝经常在塞外巡游,让漠南草原越来越繁荣,也让漠南和漠东蒙古各部不敢有异心。蒙古的王公们都办起了马场,牧民们变成了的农奴,只是个无法逆转的时代。
方以智辞去大祭酒一职,随汤若望远赴欧罗巴。
海船到达南洋时,他发现大周虽然禁止昆仑奴入境,但许多工坊坊主在南洋各地强占土地,强迫当地土人和昆仑奴种植水稻等各种农作物。这里有富可敌国的汉人,也有一贫如洗的汉人,但都充满了于劲。
南海都护府施琅睁一只闭一只眼,都护府的军职也是人,也有欲望。昆仑奴和土人在他们眼里就是可用的劳力,诏书改变不了脑子里的观念。
这还算好的,听说孙可望在安南杀人如麻,缅甸等地国王走到都护府衙门前都是战战兢兢。但从每年从安南运往北京城的粮食只会多不会少。孙可望为调回大周花了许多钱,宗茂罢相后,他终于如愿以偿。
“难怪大周能填满所有的粮仓。”
掠夺果然是获得财富最快的方式。
昭武二十二年,冬。
大周皇帝在狩猎时坠马昏厥,在送回北京城中途中清醒过两次,传旨召见丞相张英、参知政事陈潢、枢密院使姚启圣、逢勤。
回到北京城时,皇帝已经睁不开眼睛,但还没断气,太子和几位大臣都跪在灵柩前。
午夜时,紫禁城中静悄悄,宫女和侍从都躲在角落里。
皇城门外,侍卫们高举火把身披冰冷的铁甲跪在雪地中为陛下祈福。
皇帝终于醒过来了,精神状态还不错。太医知道这是回光返照,皇帝大限将至,但是不敢明说。
翟哲张开脸,笑容像在雪地里孤独绽放的腊梅花。
“朕的时刻就到这里了,朕已经做了能做到的一切,其他的无能为力。”
一个人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吧。
工坊主为了挣钱会发展技术,大周的国库已经离不开来自海外的财富,皇帝也只能顺应这个时代。工商农三者皆本,是他这二十年来努力唯一的成果,并通过书院和科考改变了天下的观念。
至于权力,也许后世有人会踩着翟家子孙的尸首迎接新时代。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它的交割常常少不了鲜血作为祭品。
这东西,不能幻想别人赐予,就像他赐予宗茂的,一道圣旨就可以收回。
播下的种子迟早会发芽,会成长,到最后推翻压在上面的石头。
翟哲闭上眼睛,仿佛见到了大周庞大的疆土,那些弯着腰劳作的百姓。
“你们想要什么,就站出来伸手争取啊,也许能抢到,也许会让他们害怕从而给你们分享。有人会死去,有人会获的新的荣耀,但总要做点什么,这终究还是个弱肉强食的的时代。随随便便就获得的东西,也不会珍惜吧。就像崇祯年间的文官,能把皇帝逼的无可奈何,最终却让整个帝国崩溃。”
昭武二十三年,冬,大周皇帝翟哲驾崩,太子翟天健继位。
前丞相宗茂在沈阳听闻消息后,在深夜中自缢。
锦衣卫统领季弘终于如愿卸任。
两年后。
浙东宁波府。
黄宗羲从朝露未于的田间溜达回来。东边天空的太阳刚刚露脸,红彤彤的,像个鸭蛋黄,煞是好看。他看见门楼处停着一个小轿子,轿子边站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
回到老家后,他谢绝一切访客腾出空来,开始编写《明史》。除了几个嫡传弟子,其他人被拒的次数多了,也就不再来吃闭门羹。
见到来人,这位儒学泰斗脸上波澜不惊,淡淡的说:“没想到你还能活着回来?”
方以智笑道:“你的修为功夫见长啊”
“你回来的晚了。”
“我是听说先帝驾崩才特地赶回来的。”
“在欧罗巴也这么快就知道了先帝去了?”
“那里有很多汉人,你想不到的那么多人。”
方以智朝候在一边的随从召手道:“我把这几年一路见闻记录下来,编了一本《海上行记》,请你帮我写个序,让我挣点银子花。”
黄宗羲翘起嘴巴道:“你写的书还怕卖不出去吗。”
“我不行了,好多年没回来,现在的年轻人哪里还记得我的名字,倒是你弟子满天下。”
黄宗羲气鼓鼓的说:“有什么用,还不是被赶回家养老。”皇帝劝他从大祭酒的位置上退下来,他很不高兴。但皇帝能劝他,已经给足了他面子,再不从就是不识相了。
方以智拉住他的胳膊走进门,道:“回家不是挺好,祸从口出啊,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容忍你坐在大祭酒的位置上骂他。”
“说到底,是他胆太小,我骂了先帝二十多年,也没见怎么地。”
(全书完)
漫长的一年,感谢你们元旦之前再见
昭武十六年。
大周皇帝颁发铁大明律,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对丞相权力的变动限制。
鉴于丞相位高权重,限制任职年限,四年考核一次,不合格者当罢免,且连任不得超过八年。同时限定丞相提拔制度,丞相任职期限内,若无确凿谋逆、里通外国等违反大明律罪行,皇帝不得随意罢免。
设中书省参知政事一名,分管吏部,以分丞相之权。
枢密院增设至枢密使四人,武职两人,文职两人,位同参知政事。保证了武职的上升通道,又不至于让武将擅权。讲武堂山长逢勤、原北军都督车风被任命为武职首任枢密使。
中军都督许义阳被调回西域,统管西域军政,筹划与哈萨克建立联盟,共同应对准格尔和罗刹人。左军都督李定国被改任中军都督,负责京畿防备。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在为传位太子做准备了。许义阳被调走,是因为皇帝暂时还不想见到太子在京师的势力太大。
翟哲继续回漠南草原狩猎,他不是爱好狩猎,他是给太子示范怎么去当皇帝。天天呆在憋闷的紫禁城中,处理永无止境的朝政,并不意味就是个好皇帝。
皇帝经常在塞外巡游,让漠南草原越来越繁荣,也让漠南和漠东蒙古各部不敢有异心。蒙古的王公们都办起了马场,牧民们变成了的农奴,只是个无法逆转的时代。
方以智辞去大祭酒一职,随汤若望远赴欧罗巴。
海船到达南洋时,他发现大周虽然禁止昆仑奴入境,但许多工坊坊主在南洋各地强占土地,强迫当地土人和昆仑奴种植水稻等各种农作物。这里有富可敌国的汉人,也有一贫如洗的汉人,但都充满了于劲。
南海都护府施琅睁一只闭一只眼,都护府的军职也是人,也有欲望。昆仑奴和土人在他们眼里就是可用的劳力,诏书改变不了脑子里的观念。
这还算好的,听说孙可望在安南杀人如麻,缅甸等地国王走到都护府衙门前都是战战兢兢。但从每年从安南运往北京城的粮食只会多不会少。孙可望为调回大周花了许多钱,宗茂罢相后,他终于如愿以偿。
“难怪大周能填满所有的粮仓。”
掠夺果然是获得财富最快的方式。
昭武二十二年,冬。
大周皇帝在狩猎时坠马昏厥,在送回北京城中途中清醒过两次,传旨召见丞相张英、参知政事陈潢、枢密院使姚启圣、逢勤。
回到北京城时,皇帝已经睁不开眼睛,但还没断气,太子和几位大臣都跪在灵柩前。
午夜时,紫禁城中静悄悄,宫女和侍从都躲在角落里。
皇城门外,侍卫们高举火把身披冰冷的铁甲跪在雪地中为陛下祈福。
皇帝终于醒过来了,精神状态还不错。太医知道这是回光返照,皇帝大限将至,但是不敢明说。
翟哲张开脸,笑容像在雪地里孤独绽放的腊梅花。
“朕的时刻就到这里了,朕已经做了能做到的一切,其他的无能为力。”
一个人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吧。
工坊主为了挣钱会发展技术,大周的国库已经离不开来自海外的财富,皇帝也只能顺应这个时代。工商农三者皆本,是他这二十年来努力唯一的成果,并通过书院和科考改变了天下的观念。
至于权力,也许后世有人会踩着翟家子孙的尸首迎接新时代。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它的交割常常少不了鲜血作为祭品。
这东西,不能幻想别人赐予,就像他赐予宗茂的,一道圣旨就可以收回。
播下的种子迟早会发芽,会成长,到最后推翻压在上面的石头。
翟哲闭上眼睛,仿佛见到了大周庞大的疆土,那些弯着腰劳作的百姓。
“你们想要什么,就站出来伸手争取啊,也许能抢到,也许会让他们害怕从而给你们分享。有人会死去,有人会获的新的荣耀,但总要做点什么,这终究还是个弱肉强食的的时代。随随便便就获得的东西,也不会珍惜吧。就像崇祯年间的文官,能把皇帝逼的无可奈何,最终却让整个帝国崩溃。”
昭武二十三年,冬,大周皇帝翟哲驾崩,太子翟天健继位。
前丞相宗茂在沈阳听闻消息后,在深夜中自缢。
锦衣卫统领季弘终于如愿卸任。
两年后。
浙东宁波府。
黄宗羲从朝露未于的田间溜达回来。东边天空的太阳刚刚露脸,红彤彤的,像个鸭蛋黄,煞是好看。他看见门楼处停着一个小轿子,轿子边站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
回到老家后,他谢绝一切访客腾出空来,开始编写《明史》。除了几个嫡传弟子,其他人被拒的次数多了,也就不再来吃闭门羹。
见到来人,这位儒学泰斗脸上波澜不惊,淡淡的说:“没想到你还能活着回来?”
方以智笑道:“你的修为功夫见长啊”
“你回来的晚了。”
“我是听说先帝驾崩才特地赶回来的。”
“在欧罗巴也这么快就知道了先帝去了?”
“那里有很多汉人,你想不到的那么多人。”
方以智朝候在一边的随从召手道:“我把这几年一路见闻记录下来,编了一本《海上行记》,请你帮我写个序,让我挣点银子花。”
黄宗羲翘起嘴巴道:“你写的书还怕卖不出去吗。”
“我不行了,好多年没回来,现在的年轻人哪里还记得我的名字,倒是你弟子满天下。”
黄宗羲气鼓鼓的说:“有什么用,还不是被赶回家养老。”皇帝劝他从大祭酒的位置上退下来,他很不高兴。但皇帝能劝他,已经给足了他面子,再不从就是不识相了。
方以智拉住他的胳膊走进门,道:“回家不是挺好,祸从口出啊,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容忍你坐在大祭酒的位置上骂他。”
“说到底,是他胆太小,我骂了先帝二十多年,也没见怎么地。”
(全书完)
漫长的一年,感谢你们元旦之前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