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大战开启(20)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汉龙骑最新章节!
这个世上很多人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刘澜的威名,最典型的莫过于陈珪嫡次子陈应了,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刘澜,并将他视为崇拜之人,这也是为何他不顾父亲的反对进入军伍之中的原因,可当他第一次见到刘澜的时候,却发现,刘澜进入如此年轻,要知道他第一次听说刘澜的时候,还是灵帝中平三年,那时候他才十岁,可当他看到刘澜的一刻,他大为吃惊,在他的感觉里,刘澜应该是和父亲这样的年纪或者是皇甫嵩这样的年纪,但没想到,他的年龄并不大,而且,与他认识中的刘澜不同,毕竟很糟他听说的刘澜,是领兵征战的将,所向披靡,他的屠龙刀还有白金弓,还有那匹汗血马是他的标志,如果说皇甫嵩当时算得上当世第一帅,那刘澜一定是当世第一将,可是当他真正对刘澜了解,甚至是在徐州从军之后他才明白,刘澜最厉害的不是战场杀敌,而是统帅千军万马,不然的话,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此时的徐州完全进入到了战备的状态,与以往不同,作为郡治的徐州每当有战事大多都会以守为主,最少很少出现主队出击的情况,但现在不同以往了,随着治所的南迁,在徐州的赵云在攻守之间能够更灵活的做出选择,对于刘澜给他的任务,赵云在徐州做出了部署,张承与陈应,这是他目前为止帐下最得力的两员干将,但这里还有一人,却不得不说,一名少年郎袁綝,今年只有十八岁,说起这孩子,其实还有一段渊源,当年刘澜在沛县收留虎子之后便起了一个收留少年的念头,而他也真是那时被收留的少年,不过相比于虎子无名无姓连亲生父母都不知晓,袁綝不仅有名字,还知道自己的籍贯,只不过因为兵祸随父母来到沛县之后又遇到了曹操攻打徐州,父母惨死才沦落街头,被刘澜收留之后,这孩子就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天赋,可以说在那波被收留的孤儿之中,只有袁綝一人小小年纪便冒头,而且他的才华更是得到了赵云的欣赏,破格提拔,在赵云的眼里,袁綝未来的成就,绝对要超过陈应乃至张承的。
当然因为他的年纪原因,他现在还不可能像张承陈应那样独自带兵,只是留在赵云身边,这一点有点像刘澜身边的近卫军,主将中坚将军许褚是雷打不动的,可是副将到现在已经换了三五人,他们在刘澜的身边,长则二三年,短则七八月,然后便去了各军,莫不是故当一面的统兵将领。
就拿最早的闫志来说,这些年在辽东凭借着自己的表现,以及功绩,甚至取代了李翔等人,成为了辽东第二人,仅次于徐晃的副督,而张萍更是在张飞的副将,与闫志一样独当一面,而要是混得最好的一个,则要属陈果,斥候将军,就官职来说,以及能够与关张赵等人相提并论了。
而刘澜对袁綝,便是学着刘澜的方式培养着这些极具潜力的年轻人,就好比现在,对于徐州的战备,袁綝自然是没资格与会的,可赵云偏偏破例让他在厅内旁听,除非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是建议,不然只能静静的旁听。
但这样的机会,对于年纪轻轻的袁綝来讲,已经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了,不仅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如今主公政策的大方向,更能够提升丰富自己的眼界。就好比子龙将军的一些部署,可远比他看什么曹秽论战、孙子兵法,这些兵书只能让他知其然,而亲身去感受子龙将军的部署,则能够知其所以然,这是本质的不同,所以他也学着子龙将军将他房间的兵书都收了起来,不是说兵书没有用,而是在子龙将军身边切身去琢磨去感受,在战场之上去观察去体会。
就好像现在,子龙将军的每一个部署,他都会去想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如果是自己他有该如何去布置,会不会与子龙将军所想的一样,又或者是为何没有想到甚至是想到了更好的办法。
不过对于他这样的年轻人,他的一些想法是足够大胆的,甚至是冒险,虽然成功之后会获取最大的利益,但是一旦失败,却同样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当然了,这是年轻人所特有的,就好像现在袁綝的一些建议就能够得到陈应与张承的赞成,却必然会被赵云所拒绝,不是现在的赵云不敢冒险,而是所处的位置必须要让他老成持重。
因为治所迁移了,看似徐州变得相对不重要,其实不然,徐州反而变得更为重要,随着治所南迁秣陵,徐州已经悄然转变成为军事重地,而身为徐州主帅,他要做的,就是一个字,稳。
徐州不能丢,更不能乱,一切都要谋定而后动,虽然,主公在传达命令之前已经为他把握好了一个大方向,可以说已经尽在掌握之中,可是要把手中这幅好牌打出去,却同样考验着赵云,不能大意,更不能冒险,但这又并不等同于保守,所以在攻与守直接作出抉择是很困难的,就比如此刻,主公只是让他做好准备,先是防袁绍,现在又要防曹操,但这对于赵云的部署来说,却根本不碍事。
如果一开始,赵云就只是对如何防御袁绍进行了布置的话,那么现在一定会措手不及,因为主公的最新命令等于彻底打乱了他之前的所有部署,虽然现在再去部署也无妨,可这样一来二去,士兵就会会所疑虑,因为在如此仓促之下改变之前计划的前提下,他们会不确定将领的真实意图。
可赵云并没有,他提前就做出了预判,虽然那时候的曹操还在宛城,但是他提前就对兖州和冀州做出了一套方案,而这套方案,不管是只有袁绍出兵还是曹操出兵甚至是两人一起出兵,都有了妥善的布置,只要他们赶来,就能第一时间做出应对,不会太过被动。”
可是,此刻,不管是袁綝还是陈应甚至是张承,他们在见到赵云的的一刻,都看到了他眼中透出的那一道深深忧虑之色,三人都感受到了这一仗的困难,也许这一仗远没有他们看起来的那么乐观,尤其是之前赵云在部署时看起来很是从容的样子,此刻的反应反而说明,他对这一仗其实一点把握都没有。
相比于陈应和张承,二人跟随赵云的时间虽然不能算太长,但经过第二次徐州之战并肩战斗,也算是对彼此都有所了解,反而是年轻的袁綝,他是近卫少年营被赵云直接挑选而出的,对于这位年轻的徐州主将,他是久仰其名,可毕竟对于赵云,就好像陈应对于刘澜一样,所有的了解,都只是道听途说。
赵云并没有传闻中所谓的儒将风采,反而和关羽一样都有着一股说不上来的大将风度,这样的感觉,其实会让人觉得十万安全的,可是他此刻表现出来的忧虑,却让肌肉心里都有些没底气。
这样的忧虑,他们现在所能想到的,是赵云很害怕这个时候袁绍和曹操就来进攻,到时候两线作战之下,徐州自然危险,除非主公放弃九江又或是他们放弃徐州,可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主公不可能轻易退出九江,而子龙将军也没那个单子放弃徐州,所以这估摸着才是真正让赵云将军赶到忧虑的原因所在,他不得不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下对敌作战。
但其实他们的猜测都不对,真正的困难不是两线作战,而是袁绍的大军南下,刘澜已经想到了,而赵云自然也想到了,这一仗将是无比困难的,所以现在的九江之战,更像是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而并非是他不愿意放弃九江,宁愿两线作战的大胆之举。
因为接下来,只要一旦与袁绍开战,那战况将是自群雄讨董、袁绍与公孙瓒的冀州之战、曹操与袁术的匡亭之战后规模最为庞大的一场大战。
到时候双方投入的兵力,战斗的规模甚至完全可能超越上述两战,就算无法超过,那也一定是最近几年甚至是未来几年中原乃至整个天下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大决战。
这一仗可以说将拉开天下由乱而治的序幕,亦可以说将决定天下最后的走向,谁在这场战斗能笑到最后,哪一方很可能就会在争夺天下时笑到最后。
届时,交战的双方,绝对不仅仅只是袁绍和他之间的正面较量,到时曹操和袁术也必定会来分杯羹,这是刘澜对接下来他与袁绍之间决战的分析,也正因为如此,他在九江之战中就必须要留下纪灵。
为日后的袁刘之战消除一些心腹大患,最少在那时刘澜所要应对的敌人只是曹操和袁绍,而不是袁氏兄弟和曹操。
少一路诸侯,就能少三分危险,到时候三线作战变成两线作战,刘澜才能有取胜的机会,这完全是从全局谋划的结果,不然的话,就他现在的兵力,挡住袁绍与曹操的主力都困难,就更不要说在三路诸侯的围攻之下了。
这一回,袁绍可再也不是小打小闹了,他击败了公孙瓒,主力彻底南下,可以说他现在所放眼的乃是天下,一个黄河对于刘澜现在算得上是防御袁绍的屏障并不会阻挡他南下的步伐,所以在此次南下时,他必然要彻底取得青州,消灭刘澜这一心腹大患。
毕竟,如今在中原,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刘澜脱颖而出,已经算得上是中原最为强势的一路诸侯了,而且他还掌握着辽东,这一嘴有可能影响到他后方的根基所在,袁绍要立帝王基业,就不可能坐视不理,而且刘澜的表现,尤其是这些年与袁绍所展现出来的强势,也是他必须要消灭刘澜的原因所在。
因为在他的心目中,真正能威胁到他的,只有刘澜,至于曹操和袁术,还真没在他的眼中。
所以这一仗,一旦主公没有结束九江之战,而袁绍或者是曹操一旦出兵,他们在徐州将承受极大的压力,以少敌众,以弱对强,付出惨重的代价是绝对可能的,很多人都还记得去年的第二次徐州之战,那一仗死了多少人,光是徐州精兵就足以近万人,这还不算青州和关羽帐下的摄山营,最后虽然徐州保住了,可是各县被毁,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农业一夜之间又变为零,这几乎把刘澜在徐州这些年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更毁掉了刘澜短时间内称霸中原,取曹操而代之的希望。
可以说,这一战虽然徐州保证了,可是最后付出的代价却是难以想象的,虽然一切都以进入正轨,可是损失的人口,却难以短时间弥补,早知如此,刘澜还真有些后悔从广陵迁民。
赵云望向了张承,下达了第一道命令,而此刻在余汗,战场之上的交锋却变得越来越激烈,两军对垒,几乎是一瞬间混战在一起,战场之上刀枪戟戈不停舞动,秣陵军勇往无前,为了突破敌军的胃口,疯狂前冲。
寿春军占据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他们在纪灵的指挥下,不停歇的把包围圈加固,不管是岑宁还是乐蒙,他们已经连续突击了数十次,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此刻的二人早已筋疲力尽,气喘吁吁喘着大气,可是别看两人好似是强弩之末一般,可是两人还有他们身后的秣陵军却从没有放弃,乐蒙再一次将长枪高举而起,指向了正前方的官道,那里是军师的第三道防线,由张萍将军亲自驻守,他们唯一的希望就在哪里。
可同样,一旦到了那里,也就意味着军师给他们各布置的抵御寿春军一天的任务彻底失败。
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可耻的,没有守住两夜,甚至连一天一夜的任务都没有完成,如此耻辱,是两人所无法接受的,可是两人却不得不面对现实,对于寿春军,他们已经尽力了,毕竟在求生意志面前,他们的士卒远无法与寿春军相提并论。
这个世上很多人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刘澜的威名,最典型的莫过于陈珪嫡次子陈应了,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刘澜,并将他视为崇拜之人,这也是为何他不顾父亲的反对进入军伍之中的原因,可当他第一次见到刘澜的时候,却发现,刘澜进入如此年轻,要知道他第一次听说刘澜的时候,还是灵帝中平三年,那时候他才十岁,可当他看到刘澜的一刻,他大为吃惊,在他的感觉里,刘澜应该是和父亲这样的年纪或者是皇甫嵩这样的年纪,但没想到,他的年龄并不大,而且,与他认识中的刘澜不同,毕竟很糟他听说的刘澜,是领兵征战的将,所向披靡,他的屠龙刀还有白金弓,还有那匹汗血马是他的标志,如果说皇甫嵩当时算得上当世第一帅,那刘澜一定是当世第一将,可是当他真正对刘澜了解,甚至是在徐州从军之后他才明白,刘澜最厉害的不是战场杀敌,而是统帅千军万马,不然的话,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此时的徐州完全进入到了战备的状态,与以往不同,作为郡治的徐州每当有战事大多都会以守为主,最少很少出现主队出击的情况,但现在不同以往了,随着治所的南迁,在徐州的赵云在攻守之间能够更灵活的做出选择,对于刘澜给他的任务,赵云在徐州做出了部署,张承与陈应,这是他目前为止帐下最得力的两员干将,但这里还有一人,却不得不说,一名少年郎袁綝,今年只有十八岁,说起这孩子,其实还有一段渊源,当年刘澜在沛县收留虎子之后便起了一个收留少年的念头,而他也真是那时被收留的少年,不过相比于虎子无名无姓连亲生父母都不知晓,袁綝不仅有名字,还知道自己的籍贯,只不过因为兵祸随父母来到沛县之后又遇到了曹操攻打徐州,父母惨死才沦落街头,被刘澜收留之后,这孩子就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天赋,可以说在那波被收留的孤儿之中,只有袁綝一人小小年纪便冒头,而且他的才华更是得到了赵云的欣赏,破格提拔,在赵云的眼里,袁綝未来的成就,绝对要超过陈应乃至张承的。
当然因为他的年纪原因,他现在还不可能像张承陈应那样独自带兵,只是留在赵云身边,这一点有点像刘澜身边的近卫军,主将中坚将军许褚是雷打不动的,可是副将到现在已经换了三五人,他们在刘澜的身边,长则二三年,短则七八月,然后便去了各军,莫不是故当一面的统兵将领。
就拿最早的闫志来说,这些年在辽东凭借着自己的表现,以及功绩,甚至取代了李翔等人,成为了辽东第二人,仅次于徐晃的副督,而张萍更是在张飞的副将,与闫志一样独当一面,而要是混得最好的一个,则要属陈果,斥候将军,就官职来说,以及能够与关张赵等人相提并论了。
而刘澜对袁綝,便是学着刘澜的方式培养着这些极具潜力的年轻人,就好比现在,对于徐州的战备,袁綝自然是没资格与会的,可赵云偏偏破例让他在厅内旁听,除非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是建议,不然只能静静的旁听。
但这样的机会,对于年纪轻轻的袁綝来讲,已经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了,不仅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如今主公政策的大方向,更能够提升丰富自己的眼界。就好比子龙将军的一些部署,可远比他看什么曹秽论战、孙子兵法,这些兵书只能让他知其然,而亲身去感受子龙将军的部署,则能够知其所以然,这是本质的不同,所以他也学着子龙将军将他房间的兵书都收了起来,不是说兵书没有用,而是在子龙将军身边切身去琢磨去感受,在战场之上去观察去体会。
就好像现在,子龙将军的每一个部署,他都会去想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如果是自己他有该如何去布置,会不会与子龙将军所想的一样,又或者是为何没有想到甚至是想到了更好的办法。
不过对于他这样的年轻人,他的一些想法是足够大胆的,甚至是冒险,虽然成功之后会获取最大的利益,但是一旦失败,却同样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当然了,这是年轻人所特有的,就好像现在袁綝的一些建议就能够得到陈应与张承的赞成,却必然会被赵云所拒绝,不是现在的赵云不敢冒险,而是所处的位置必须要让他老成持重。
因为治所迁移了,看似徐州变得相对不重要,其实不然,徐州反而变得更为重要,随着治所南迁秣陵,徐州已经悄然转变成为军事重地,而身为徐州主帅,他要做的,就是一个字,稳。
徐州不能丢,更不能乱,一切都要谋定而后动,虽然,主公在传达命令之前已经为他把握好了一个大方向,可以说已经尽在掌握之中,可是要把手中这幅好牌打出去,却同样考验着赵云,不能大意,更不能冒险,但这又并不等同于保守,所以在攻与守直接作出抉择是很困难的,就比如此刻,主公只是让他做好准备,先是防袁绍,现在又要防曹操,但这对于赵云的部署来说,却根本不碍事。
如果一开始,赵云就只是对如何防御袁绍进行了布置的话,那么现在一定会措手不及,因为主公的最新命令等于彻底打乱了他之前的所有部署,虽然现在再去部署也无妨,可这样一来二去,士兵就会会所疑虑,因为在如此仓促之下改变之前计划的前提下,他们会不确定将领的真实意图。
可赵云并没有,他提前就做出了预判,虽然那时候的曹操还在宛城,但是他提前就对兖州和冀州做出了一套方案,而这套方案,不管是只有袁绍出兵还是曹操出兵甚至是两人一起出兵,都有了妥善的布置,只要他们赶来,就能第一时间做出应对,不会太过被动。”
可是,此刻,不管是袁綝还是陈应甚至是张承,他们在见到赵云的的一刻,都看到了他眼中透出的那一道深深忧虑之色,三人都感受到了这一仗的困难,也许这一仗远没有他们看起来的那么乐观,尤其是之前赵云在部署时看起来很是从容的样子,此刻的反应反而说明,他对这一仗其实一点把握都没有。
相比于陈应和张承,二人跟随赵云的时间虽然不能算太长,但经过第二次徐州之战并肩战斗,也算是对彼此都有所了解,反而是年轻的袁綝,他是近卫少年营被赵云直接挑选而出的,对于这位年轻的徐州主将,他是久仰其名,可毕竟对于赵云,就好像陈应对于刘澜一样,所有的了解,都只是道听途说。
赵云并没有传闻中所谓的儒将风采,反而和关羽一样都有着一股说不上来的大将风度,这样的感觉,其实会让人觉得十万安全的,可是他此刻表现出来的忧虑,却让肌肉心里都有些没底气。
这样的忧虑,他们现在所能想到的,是赵云很害怕这个时候袁绍和曹操就来进攻,到时候两线作战之下,徐州自然危险,除非主公放弃九江又或是他们放弃徐州,可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主公不可能轻易退出九江,而子龙将军也没那个单子放弃徐州,所以这估摸着才是真正让赵云将军赶到忧虑的原因所在,他不得不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下对敌作战。
但其实他们的猜测都不对,真正的困难不是两线作战,而是袁绍的大军南下,刘澜已经想到了,而赵云自然也想到了,这一仗将是无比困难的,所以现在的九江之战,更像是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而并非是他不愿意放弃九江,宁愿两线作战的大胆之举。
因为接下来,只要一旦与袁绍开战,那战况将是自群雄讨董、袁绍与公孙瓒的冀州之战、曹操与袁术的匡亭之战后规模最为庞大的一场大战。
到时候双方投入的兵力,战斗的规模甚至完全可能超越上述两战,就算无法超过,那也一定是最近几年甚至是未来几年中原乃至整个天下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大决战。
这一仗可以说将拉开天下由乱而治的序幕,亦可以说将决定天下最后的走向,谁在这场战斗能笑到最后,哪一方很可能就会在争夺天下时笑到最后。
届时,交战的双方,绝对不仅仅只是袁绍和他之间的正面较量,到时曹操和袁术也必定会来分杯羹,这是刘澜对接下来他与袁绍之间决战的分析,也正因为如此,他在九江之战中就必须要留下纪灵。
为日后的袁刘之战消除一些心腹大患,最少在那时刘澜所要应对的敌人只是曹操和袁绍,而不是袁氏兄弟和曹操。
少一路诸侯,就能少三分危险,到时候三线作战变成两线作战,刘澜才能有取胜的机会,这完全是从全局谋划的结果,不然的话,就他现在的兵力,挡住袁绍与曹操的主力都困难,就更不要说在三路诸侯的围攻之下了。
这一回,袁绍可再也不是小打小闹了,他击败了公孙瓒,主力彻底南下,可以说他现在所放眼的乃是天下,一个黄河对于刘澜现在算得上是防御袁绍的屏障并不会阻挡他南下的步伐,所以在此次南下时,他必然要彻底取得青州,消灭刘澜这一心腹大患。
毕竟,如今在中原,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刘澜脱颖而出,已经算得上是中原最为强势的一路诸侯了,而且他还掌握着辽东,这一嘴有可能影响到他后方的根基所在,袁绍要立帝王基业,就不可能坐视不理,而且刘澜的表现,尤其是这些年与袁绍所展现出来的强势,也是他必须要消灭刘澜的原因所在。
因为在他的心目中,真正能威胁到他的,只有刘澜,至于曹操和袁术,还真没在他的眼中。
所以这一仗,一旦主公没有结束九江之战,而袁绍或者是曹操一旦出兵,他们在徐州将承受极大的压力,以少敌众,以弱对强,付出惨重的代价是绝对可能的,很多人都还记得去年的第二次徐州之战,那一仗死了多少人,光是徐州精兵就足以近万人,这还不算青州和关羽帐下的摄山营,最后虽然徐州保住了,可是各县被毁,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农业一夜之间又变为零,这几乎把刘澜在徐州这些年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更毁掉了刘澜短时间内称霸中原,取曹操而代之的希望。
可以说,这一战虽然徐州保证了,可是最后付出的代价却是难以想象的,虽然一切都以进入正轨,可是损失的人口,却难以短时间弥补,早知如此,刘澜还真有些后悔从广陵迁民。
赵云望向了张承,下达了第一道命令,而此刻在余汗,战场之上的交锋却变得越来越激烈,两军对垒,几乎是一瞬间混战在一起,战场之上刀枪戟戈不停舞动,秣陵军勇往无前,为了突破敌军的胃口,疯狂前冲。
寿春军占据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他们在纪灵的指挥下,不停歇的把包围圈加固,不管是岑宁还是乐蒙,他们已经连续突击了数十次,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此刻的二人早已筋疲力尽,气喘吁吁喘着大气,可是别看两人好似是强弩之末一般,可是两人还有他们身后的秣陵军却从没有放弃,乐蒙再一次将长枪高举而起,指向了正前方的官道,那里是军师的第三道防线,由张萍将军亲自驻守,他们唯一的希望就在哪里。
可同样,一旦到了那里,也就意味着军师给他们各布置的抵御寿春军一天的任务彻底失败。
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可耻的,没有守住两夜,甚至连一天一夜的任务都没有完成,如此耻辱,是两人所无法接受的,可是两人却不得不面对现实,对于寿春军,他们已经尽力了,毕竟在求生意志面前,他们的士卒远无法与寿春军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