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家人团聚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明末传奇最新章节!
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因为剿灭流寇有功,在左佥都御史、延绥巡抚郑勋睿和延安府知府杨廷枢的举荐之下,进入到国子监读书,成为了贡监其中的一人,有了贡监的身份,若是在朝廷之中有关系,预示着一脚已经踏进了朝廷的大门,当然贡监不可能做很大的官,就如同文震亨一样,能够做到七品的中书舍人,就很是不错了,两人在国子监学习的时间为一年,一年之后,只要品学皆优,那就可以由吏部授官了。
送走了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郑勋睿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郑家军之中了。
郑家军再次吸纳了投降的流寇,俘虏的四千八百多流寇之中,有三千七百人经过了严酷的考核,进入到郑家军之中,算上作战的损失,等等,如今的郑家军,总人数达到了九千四百人,当然这个数目不会禀报朝廷,因为朝廷没有承担郑家军的军饷,这些都是当年郑勋睿自己争取到的政策,军饷也是自筹的。
战马也是逐步在增加,经过数次的战斗,缴获的战马很快编入到军队之中,郑凯华回到江宁县去,带走了三百匹乌珠穆沁马,延绥各地驿站派遣了一百五十匹的战马,大军剩下的战马还有七千七百匹,这个数字听起来很是不错,可郑勋睿一点都不满意,以他延绥巡抚的身份,直接℃∽,掌控榆林边镇,正是获取战马的最好时机,若是郑家军的战马不能够达到万匹以上的规模,那就算是巨大的遗憾,所以和蒙古部落的交易还是要继续进行的。
军士人员增加,战马数目增加,意味着开销也是大幅度的增加。
每月的开销需要三万两白银左右,这包括了军饷和粮草等等,雷打不动,而且战马和军士数目增加,开销还要直线上升,要知道这个时候普通军士的军饷,不过是二两银子。
剿灭闯王高迎祥的战斗,获取最多的就是黄金白银和珠宝等等,价值一百多万两白银,从这一点上面,郑勋睿看透了所谓的农民起义军,他们攻城拔寨之后,疯狂的劫掠,且不说那些士大夫的钱财是怎么来的,至少高迎祥等人的钱财,来路也不光明。
黄金白银的具体数目,知道的就是郑勋睿和郑锦宏,包括杨廷枢都不知道。
所有的缴获物资,全部都运送到军营,有专人守护,谁也不能够擅自进入。
手里有钱粮,短时间之内,郑勋睿就不用过于操心军饷粮草的事宜了,否则依靠延绥各地,根本无法养活郑家军,再说和蒙古部落的交易,可以赚取到大量的黄金白银,用这些银子购买粮食,也不失为很好的办法。
正月底,郑锦宏回来了,和他一起来的,有文曼珊等人,还有几十个下人。
崇祯四年八月,郑勋睿与文曼珊就分开了,一直到崇祯六年的正月,才再次的见面,看到文曼珊的时候,郑勋睿差点没有认出来。
文曼珊更加的漂亮了,而且带有了一丝成熟的气息,说来文曼珊也是十七岁的年纪了,正是少女花季的年龄,包括冬梅、荷叶和杨爱珍,透露出来的都有成熟的气息。
众人见面的时候,是在巡抚衙门,当着很多人的面,什么都不能够表露出来。
不过进入到后院,情况就不一样了,下人还在忙碌收拾,文曼珊就扑到郑勋睿的怀里痛哭流涕了,新婚三个月的时间,马上就是一年半时间的分离,谁都难以承受。
冬梅等人是站在旁边流泪,这让郑勋睿的鼻子也有些发酸。
好在是团聚了,以前的那一幕总算是揭过去了。
后院早就收拾好了,特别是后花园,杨贺专门安排军士,种上了一些花草树木。
巡抚衙门的后院很大,毕竟是巡抚大人家人生活的地方,过于的寒酸有失颜面,就算是文曼珊带来了几十个下人,住下去之后,也没有表现出来拥挤。
按照规矩,巡抚衙门的官吏,也应该是住在里面的,不过榆林边镇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延绥巡抚以军事为主,巡抚衙门的官吏,也是多关心军事方面事宜的,所以很多的官吏都是住在延绥镇的,自己找的房子,只有一些职责繁重的官吏,才居住在巡抚衙门。
夜晚终于来临了,一番缠绵之后,文曼珊靠在郑勋睿的胸前开口了。
“相公,分别这么长的时间,总是听说延绥各地的局势不稳定,奴家在家里的时候,担心死了,要是夫君出现了什么意外,奴家就万死莫辞了。”
“娘子为什么说这些话啊,这不是很好吗。”
“奴家当时想着,没有能够为夫君延续香火。。。”
郑勋睿有些愕然,想不到文曼珊会说这样的话语,想想当初,文曼珊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女了,不可能想到这些事情的,看来成家之后就是不一样。
文曼珊的话语,勾起了郑勋睿内心深处的情绪,他也不知道穿越之后,前世的那个家如何了,也不可能知道什么情况了。
看见郑勋睿有些失落的情绪,文曼珊再次开口了。
“相公,冬梅、荷叶和杨爱珍,年纪都不小了,冬梅一直都是跟随奴家的,既然跟随嫁到了郑家,那也就是郑家的人了,荷叶一直都是陪在夫君的身边,早就是夫君的人了,杨爱珍和夫君之间,有着不一般的关系,不可能分开的,这次奴家和夫君分别这么长的时间,想到了好多,有些时候想着都害怕,这次回到夫君的身边,奴家做主,将婚事都办理了,冬梅的事情,奴家可以做主,荷叶的事情,奴家早就征得父亲和母亲的同意了,至于杨爱珍,奴家也仔细询问过,她都不知道父母究竟在什么地方,那杨爱珍的事情,奴家也就可以做主了。”
郑勋睿听的胆战心惊,这样的事情,几百年之后是难以想象的,不过这个时代不一样了,文曼珊可能也有这样的认识,再说几个女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文曼珊的地位是非常巩固的,在家里也是说一不二的,不用担心自身的地位遭受到影响,而且从几个人的地位来看,冬梅跟随在文曼珊的身边,是贴身丫鬟,在家里的地位不错,而且也能够直接帮助文曼珊管理诸多的事宜,荷叶性格淳朴,不存在争什么权力,杨爱珍冰雪聪明,能够看清楚所有的形势,也不会去争夺权力的。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表面上看是非常稳固的,所有的结构都不会被打破。
郑勋睿不会反对文曼珊的安排,冬梅已经跟着嫁过来,不可能离开文曼珊了,荷叶和杨爱珍一直都在他的身边,也是不大可能分开的,只不过身边有了四个女人,郑勋睿觉得自己太奢侈了一些,用几百年之后的形势来比较,这就是典型的违法犯罪了。
“相公,奴家这次到延绥来,携带了五千两黄金,这是父亲特意嘱托和安排的,家里的玉蜀黍和甘薯种子,销量很好,都是供不应求,而且收成都很好,奴家的父亲都专门托人来,说是需要一些玉蜀黍和甘薯种子了。”
郑勋睿没有关心文曼珊带来了多少的钱财,他关心的是玉蜀黍和甘薯种子的事宜。
“娘子说什么,玉蜀黍和甘薯种子的销售,苏州那边都知道了吗。”
“是啊,玉蜀黍和甘薯,早就在四周传开了,这么高的产量,人家怎么可能不注意啊,如今前来求购种子的,有苏州、扬州、镇江、常州、滁州、和州等地的士绅富户,父亲已经将种植的面积,扩大了五千亩,就算是这样,还是供不应求的。”
郑勋睿有些严肃了,这些事情,父亲郑富贵没有告诉他,大概是不想他担心,不过这么大的事情,郑富贵应该说的。
“娘子,我在延绥这边的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奴家当然知道了,特别是相公剿灭流寇,奴家都听说了,一次杀掉的流寇都是万人以上了,就连奴家的父亲,都知道相公的英勇了。”
郑勋睿微微点头,这是好事情,他的名气越大,家里就越安全,如今父母和二娘到京城去居住了,郑凯华守着家里的摊子,不会遭遇到任何的麻烦,要知道这生意做的太大了,就有树大招风的嫌疑了,除非是背景特别的牢固,人家不敢动你,否则这么好的生意,谁不想着分一杯羹。
家里稳定,延绥各地稳定,对于他来说,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个时候,不要想太多其他的事情,闷头发展才是大事情,若是不能够把握好这段时间,后悔都来不及,大明没有多少稳定的时间,几乎每年都有大事情发生,局部的稳定也不可能很持久,特别延绥边镇,毕竟地理位置特殊了,和南方是不能够比较的。
闷头发展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郑家军,包括榆林边镇的军士,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大量的集聚粮草,尽可能多的储存,以备不时之需。
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因为剿灭流寇有功,在左佥都御史、延绥巡抚郑勋睿和延安府知府杨廷枢的举荐之下,进入到国子监读书,成为了贡监其中的一人,有了贡监的身份,若是在朝廷之中有关系,预示着一脚已经踏进了朝廷的大门,当然贡监不可能做很大的官,就如同文震亨一样,能够做到七品的中书舍人,就很是不错了,两人在国子监学习的时间为一年,一年之后,只要品学皆优,那就可以由吏部授官了。
送走了赵单羽和梁兴力两人,郑勋睿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郑家军之中了。
郑家军再次吸纳了投降的流寇,俘虏的四千八百多流寇之中,有三千七百人经过了严酷的考核,进入到郑家军之中,算上作战的损失,等等,如今的郑家军,总人数达到了九千四百人,当然这个数目不会禀报朝廷,因为朝廷没有承担郑家军的军饷,这些都是当年郑勋睿自己争取到的政策,军饷也是自筹的。
战马也是逐步在增加,经过数次的战斗,缴获的战马很快编入到军队之中,郑凯华回到江宁县去,带走了三百匹乌珠穆沁马,延绥各地驿站派遣了一百五十匹的战马,大军剩下的战马还有七千七百匹,这个数字听起来很是不错,可郑勋睿一点都不满意,以他延绥巡抚的身份,直接℃∽,掌控榆林边镇,正是获取战马的最好时机,若是郑家军的战马不能够达到万匹以上的规模,那就算是巨大的遗憾,所以和蒙古部落的交易还是要继续进行的。
军士人员增加,战马数目增加,意味着开销也是大幅度的增加。
每月的开销需要三万两白银左右,这包括了军饷和粮草等等,雷打不动,而且战马和军士数目增加,开销还要直线上升,要知道这个时候普通军士的军饷,不过是二两银子。
剿灭闯王高迎祥的战斗,获取最多的就是黄金白银和珠宝等等,价值一百多万两白银,从这一点上面,郑勋睿看透了所谓的农民起义军,他们攻城拔寨之后,疯狂的劫掠,且不说那些士大夫的钱财是怎么来的,至少高迎祥等人的钱财,来路也不光明。
黄金白银的具体数目,知道的就是郑勋睿和郑锦宏,包括杨廷枢都不知道。
所有的缴获物资,全部都运送到军营,有专人守护,谁也不能够擅自进入。
手里有钱粮,短时间之内,郑勋睿就不用过于操心军饷粮草的事宜了,否则依靠延绥各地,根本无法养活郑家军,再说和蒙古部落的交易,可以赚取到大量的黄金白银,用这些银子购买粮食,也不失为很好的办法。
正月底,郑锦宏回来了,和他一起来的,有文曼珊等人,还有几十个下人。
崇祯四年八月,郑勋睿与文曼珊就分开了,一直到崇祯六年的正月,才再次的见面,看到文曼珊的时候,郑勋睿差点没有认出来。
文曼珊更加的漂亮了,而且带有了一丝成熟的气息,说来文曼珊也是十七岁的年纪了,正是少女花季的年龄,包括冬梅、荷叶和杨爱珍,透露出来的都有成熟的气息。
众人见面的时候,是在巡抚衙门,当着很多人的面,什么都不能够表露出来。
不过进入到后院,情况就不一样了,下人还在忙碌收拾,文曼珊就扑到郑勋睿的怀里痛哭流涕了,新婚三个月的时间,马上就是一年半时间的分离,谁都难以承受。
冬梅等人是站在旁边流泪,这让郑勋睿的鼻子也有些发酸。
好在是团聚了,以前的那一幕总算是揭过去了。
后院早就收拾好了,特别是后花园,杨贺专门安排军士,种上了一些花草树木。
巡抚衙门的后院很大,毕竟是巡抚大人家人生活的地方,过于的寒酸有失颜面,就算是文曼珊带来了几十个下人,住下去之后,也没有表现出来拥挤。
按照规矩,巡抚衙门的官吏,也应该是住在里面的,不过榆林边镇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延绥巡抚以军事为主,巡抚衙门的官吏,也是多关心军事方面事宜的,所以很多的官吏都是住在延绥镇的,自己找的房子,只有一些职责繁重的官吏,才居住在巡抚衙门。
夜晚终于来临了,一番缠绵之后,文曼珊靠在郑勋睿的胸前开口了。
“相公,分别这么长的时间,总是听说延绥各地的局势不稳定,奴家在家里的时候,担心死了,要是夫君出现了什么意外,奴家就万死莫辞了。”
“娘子为什么说这些话啊,这不是很好吗。”
“奴家当时想着,没有能够为夫君延续香火。。。”
郑勋睿有些愕然,想不到文曼珊会说这样的话语,想想当初,文曼珊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女了,不可能想到这些事情的,看来成家之后就是不一样。
文曼珊的话语,勾起了郑勋睿内心深处的情绪,他也不知道穿越之后,前世的那个家如何了,也不可能知道什么情况了。
看见郑勋睿有些失落的情绪,文曼珊再次开口了。
“相公,冬梅、荷叶和杨爱珍,年纪都不小了,冬梅一直都是跟随奴家的,既然跟随嫁到了郑家,那也就是郑家的人了,荷叶一直都是陪在夫君的身边,早就是夫君的人了,杨爱珍和夫君之间,有着不一般的关系,不可能分开的,这次奴家和夫君分别这么长的时间,想到了好多,有些时候想着都害怕,这次回到夫君的身边,奴家做主,将婚事都办理了,冬梅的事情,奴家可以做主,荷叶的事情,奴家早就征得父亲和母亲的同意了,至于杨爱珍,奴家也仔细询问过,她都不知道父母究竟在什么地方,那杨爱珍的事情,奴家也就可以做主了。”
郑勋睿听的胆战心惊,这样的事情,几百年之后是难以想象的,不过这个时代不一样了,文曼珊可能也有这样的认识,再说几个女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文曼珊的地位是非常巩固的,在家里也是说一不二的,不用担心自身的地位遭受到影响,而且从几个人的地位来看,冬梅跟随在文曼珊的身边,是贴身丫鬟,在家里的地位不错,而且也能够直接帮助文曼珊管理诸多的事宜,荷叶性格淳朴,不存在争什么权力,杨爱珍冰雪聪明,能够看清楚所有的形势,也不会去争夺权力的。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表面上看是非常稳固的,所有的结构都不会被打破。
郑勋睿不会反对文曼珊的安排,冬梅已经跟着嫁过来,不可能离开文曼珊了,荷叶和杨爱珍一直都在他的身边,也是不大可能分开的,只不过身边有了四个女人,郑勋睿觉得自己太奢侈了一些,用几百年之后的形势来比较,这就是典型的违法犯罪了。
“相公,奴家这次到延绥来,携带了五千两黄金,这是父亲特意嘱托和安排的,家里的玉蜀黍和甘薯种子,销量很好,都是供不应求,而且收成都很好,奴家的父亲都专门托人来,说是需要一些玉蜀黍和甘薯种子了。”
郑勋睿没有关心文曼珊带来了多少的钱财,他关心的是玉蜀黍和甘薯种子的事宜。
“娘子说什么,玉蜀黍和甘薯种子的销售,苏州那边都知道了吗。”
“是啊,玉蜀黍和甘薯,早就在四周传开了,这么高的产量,人家怎么可能不注意啊,如今前来求购种子的,有苏州、扬州、镇江、常州、滁州、和州等地的士绅富户,父亲已经将种植的面积,扩大了五千亩,就算是这样,还是供不应求的。”
郑勋睿有些严肃了,这些事情,父亲郑富贵没有告诉他,大概是不想他担心,不过这么大的事情,郑富贵应该说的。
“娘子,我在延绥这边的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奴家当然知道了,特别是相公剿灭流寇,奴家都听说了,一次杀掉的流寇都是万人以上了,就连奴家的父亲,都知道相公的英勇了。”
郑勋睿微微点头,这是好事情,他的名气越大,家里就越安全,如今父母和二娘到京城去居住了,郑凯华守着家里的摊子,不会遭遇到任何的麻烦,要知道这生意做的太大了,就有树大招风的嫌疑了,除非是背景特别的牢固,人家不敢动你,否则这么好的生意,谁不想着分一杯羹。
家里稳定,延绥各地稳定,对于他来说,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个时候,不要想太多其他的事情,闷头发展才是大事情,若是不能够把握好这段时间,后悔都来不及,大明没有多少稳定的时间,几乎每年都有大事情发生,局部的稳定也不可能很持久,特别延绥边镇,毕竟地理位置特殊了,和南方是不能够比较的。
闷头发展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郑家军,包括榆林边镇的军士,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大量的集聚粮草,尽可能多的储存,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