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凛凛将军令已行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覆汉最新章节!
平心而论,幽州的局面并不算太坏。
一来,是走之前做的安排起了作用,程普在渔阳,公孙范在涿郡,吕范在广阳,有文有武有托底,使得公孙珣最为倚仗的基本盘,也就是加一块足足有百万人口的广阳三郡并未受到真正的袭扰。
二来,自然是程普和高顺的连战连捷了,管他们什么深层次经济原因,什么天命野心,还有民族矛盾,战争固然是所谓政治的延续,却也是政治矛盾最终的解决方案……打赢了仗,什么都好说。
不过,真正熟悉公孙珣的人却明白,这位卫将军平淡的表现下面却依旧是一种最为出离的愤怒……因为他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遭遇到如此直接如此干脆的背叛。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出于信任,公孙珣怎么可能会将承德这个如此重要的塞外节点交给莫户部?
或者反过来说,莫户部如今的一切,除了承德城是公孙珣动员三郡民力、财力建起来的以外,这十余年间莫户部本身的扩张,从经济角度来说也是靠着安利号,从政治和军事角度而言也是全靠着他公孙珣的庇护……
长久以来,公孙珣都是将莫户部当做自家豢养的家奴、猎犬之流来看的,而莫户袧也是如此对公孙珣表态的,幽州人也都是如此看的。但如今,就是这只用来守门的猎犬,却居然将自己防守的大门给据为己有,甚至有可能要开门揖盗……是可忍孰不可忍?!
“君侯准备怎么处置莫户袧?”
隔了一日,众人再度上路,由于四面春耕正忙,外加此地人口甚密,而公孙珣一行人到底也算是到家了,所以不免速度放缓,而戏忠犹豫再三后也终究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若他来,是要明正典刑吗?”
“若如此,岂不是失信于人?”骑马缓步前行的公孙珣面无表情,摇头答道。“若他来,便将他拘在昌平,扶莫户驴或者他未成年的儿子上位,并派人监督承德……”
“若如此,则莫户袧必然不会来。”戏忠当即应声,实际上他等的便是这句话。“君侯,我昨日回去后想了许多……莫户袧从十余年前便追随于你,必然清楚君侯的性格,也必然明白君侯此时的态度,所以他听到君侯回来,畏惧之余反而不敢轻易去昌平了,须早做打算。”
戏志才这话明显是在劝自家主公不要意气用事,但公孙珣却避而不答,非只如此,旁边的娄圭、韩当也都沉默不语。
当然了,戏忠本人也明白公孙珣这是已经气到了一定份上,自己这番话此时说来毫无意义……但自从得知幽州出事以后,作为当初众谋士中第一个放纵公孙珣出幽州的人,戏忠一直有些自责,所以哪怕明知道没有多大作用,却还是要说出来的。
就这样,众人受制于公孙珣的情绪,只能一路暂且不言,但隔了几日后,随着众人终于回到了昌平蟒山下的卫将军府,见到留守此处的吕范、王修,以及匆匆赶到的程普等人,有事情还是避不开的。
譬如说,果然如戏忠所言……莫户袧亲笔写了一封言辞极为卑怯的书信,却还是没有来昌平面谒公孙珣。
实际上,据探马来报,说是莫户袧本人一度来到燕山山脉下的边墙处,其人犹豫了再三却终究是在燕山下写了这封信,然后转身回到了承德。
“君侯。”等公孙珣在卫将军府大堂上坐定以后,吕范立即将书信奉上。
而公孙珣接过信来,虽然依旧面色如常,却看都不看便当众将此信撕碎,反而就地和气地让众人落座,然后即刻召开军议……杀伐之意,不言自明。
“德谋既然在渔阳监视承德,谁在卢龙塞以作防卫?”公孙珣开门见山,一刻不停,直接朝程普问起了军事部署。
见到公孙珣如此作态,便是吕范、王修都安静的如同一截木偶,何况是程普?他闻言不敢怠慢,当便即要起身作答。
“坐着说便可。”公孙珣一言便让程普立即坐了回去。
“回禀君候。”程普赶紧坐回去,然后应声而答。“卢龙塞处乃是高素卿引其部千余精锐,外加身后辽西、右北平两郡合力所发的一千郡卒、一千民夫……共三千人。。”
“有素卿在卢龙塞我是放心的。”公孙珣听到高顺在彼此,自然是缓缓点头。“那你在渔阳那里现在又有多少兵马?”
“年前最多时,彼处除了我本部外,诸郡郡卒、各郡大族子弟、良家子皆有援助,还有吕长史所发的两万屯兵,合计三万多人……不过,年后战局僵持下来,大部分兵马都已经解散回去春耕,再加上高素卿去了卢龙塞,我那里也不过是四千多人。”
“四千人?”公孙珣一时蹙眉。
“还有护乌桓校尉公綦稠的两千人,乃是战后才匆匆从代郡赶到,如今屯驻在右北平,君侯不回来,其人自然不会听命于我等,但君侯既然回来了,彼处兵马也必然会听令。”程普赶紧又恭恭敬敬的补充了一个情况。
“这便是六千人。”公孙珣依旧蹙眉。“说到底,还是春耕未完,不好大动干戈……是不是?”
“是。”吕范无奈主动应声。“但春耕后,若地方上配合,广阳、涿郡、渔阳、右北平、辽西,林林总总加在一块,我们可以立即动员出五万大军……”
“叛军有多少人?”天时不可悖,公孙珣立即放弃了这个无解的问题。
“不好说。”程普认真回复道。“辽西乌桓虽然败了三阵,但那是在塞内城池之间,也只是皮肉之伤,若是在塞外他们根基附近倾巢而出,必然还能有两三万骑兵,但又不可能只有这么多……”
“塞外杂胡号称百族,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么多。”公孙珣不以为意的接口道。“可真要到了决战之时,这些人也不会真的上去拼命……不用算他们。”
“便是不算这些墙头草,也须防着辽东乌桓。”身为留守本地的首席大将,程普自然是有所准备。“道路隔绝这么久,别的倒也罢了,我不信辽东乌桓首领苏仆延没有被丘力居说服,苏仆延手里应该也有五六千骑兵。不过若论兵力,关键还在于鲜卑……轲比能渐渐有统一昔日中、东部鲜卑的局面,他手里若没有三万骑那才叫自欺欺人。”
“这便是居然六七万骑兵大军的意思吗?”公孙珣闻言不由失笑。“我自幼在辽西长大,可不知道身侧居然有如此多的异族兵马,便是昔日檀石槐,也不可能直接聚起如此之众吧?还是说乌桓人如此强横,一旦谋反,便要倾覆幽州局面?”
“这倒不至于。”一直没有吭声的娄圭终于插嘴了。“一来,塞外地形复杂,尤其是辽西通道左近,山脉、河流颇多,不可能真的支援如此得力,几万兵马说集结便能集结起来那就更是痴人说梦;二来,彼辈部落联盟,甚至相互之间都不是同族,首领之间天然各怀鬼胎互不信任,拿之前西凉叛军的情形来比较都是在落人家韩文约的面子;最后,乌桓人也好、鲜卑人也罢,穷的连锅都买不起,如何长久撑得住数万大军的后勤?此战所虑者……”
“所虑者,其实还是塞外那几座城。”公孙珣接口言道。“尤其是承德、管子城、柳城这三座城……三城若下,非但通道重新连接,辽西乌桓也会被重新锁住,叛乱也会自平!子伯是这个意思吗?”
“是!”娄圭在席间微微躬身。“但现在的问题是,三城都在塞外,如管子城远在塞外两百里,路途遥远,需要长途奔袭;又如承德城夹在山脉之中,城池艰险,易守难攻;而柳城,非但坚固,更远在管子城北三百里……这三座城,若不能一战而下,一旦拖延时日,则无异于深夜举着火炬,吸引塞外诸多叛贼汇集一处,使我等徒劳一场。”
程普等人当即颔首……这便是平叛的具体难处了。
“所以该当如何?”公孙珣沉默许久,终于还是理智战胜了情绪,算是勉强压制住了自己的怒气,并转而朝娄圭正色询问起了平叛方略。“子伯可有万全方略。”
“很简单。”娄圭再度躬身答道。“请君侯稍安勿躁,过二十日,春日忙碌结束,我们发四万兵,一万给程校尉,让他顶在渔阳北面关口处,看住承德,然后君侯亲自引大军到卢龙塞,使高司马引其中一万兵出塞攻管子城……君侯屯兵在后,承德通道又被看住,仅凭乌桓人自己,是不敢轻易与君侯在管子城下决战的,所以管子城轻易可下……这是第一步。”
“而管子城既下,君侯不妨让高司马守住管子城,你自己再亲自引大军从塞外往承德进军,两面夹击承德,到时候不管是一战也好,还是莫户部主动降服也罢,承德城也可以从容复归我手!这就是第二步。”
“而一旦有了承德城和管子城在后面做支点,君侯便可以起大军,并发信给塞外诸郡,还有辽东的老夫人,请他们从辽河向西出兵,您从辽西通道向北出兵,两路齐出,光明正大去叩问柳城……届时,乌桓人要么召唤鲜卑援兵于城下决死一战,要么便只能坐失城池,然后任我等处置了。”
“子伯这是万全之策。”等娄圭说完,吕范立即出列表示了赞同。
“子伯先生的方略确实稳妥。”程普也立即出列在堂中表示赞同。
“前年、去年全都大丰,君侯不用担心后勤。”王修也立即出列表态。
“君侯,虽然我意可以突袭管子城……但柳城的局面摆在那里……还是子伯的计策最佳。”戏忠也无奈承认道。
坐在上首的公孙珣再度沉默了片刻,却终于是缓缓点头……所有人见状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最怕的就是公孙珣怒气勃发,非要立即出兵夺回承德。
往后两日,昌平恢复了宁静,毕竟,公孙珣就是公孙珣,他一回来,所有人都恢复了信心,更何况这次叛乱本来就没对幽州塞内的核心地区造成什么实质打击。
甚至,随着公孙珣到来的讯息传播开来,北面叛军处,不知道多少杂胡部落,甚至于部分乌桓头人都纷纷遣人来告,具说各自部落的无奈,并恳求饶恕。
对于这些人,公孙珣也没有多大怒火,所以倒是和颜悦色,纷纷好言安慰,并劝说拉拢……一时间,局面的天平居然随着公孙珣的回归渐渐回转,堪称立竿见影。
但还没有几日,二月上旬,随着大量的信使、使节从洛阳纷纷而来,昌平的气氛却陡然一肃。
首先,自然是之前的各种任命,在数日内接连不断、纷纷扰扰的传到了此处。
其中,无论是公孙珣本人的持节督数郡兵马,还是幽州牧刘虞的任命,还有右将军赵苞持节领辽东太守,甚至是审配突然被调到了赵国为相,董昭去了常山,对于昌平的卫将军府而言,都是影响极大的事情。
不得不让人慎重考虑。
而其次,却是黄门侍郎公孙越遣快马疾速传来一封密信,此信内容只有卫将军府核心几人才知道——据说,天子身体忽然急速恶化,怕是二三月间便要撑不住了!
故此,洛中突然间便已经是一片剑拔弩张之势了。
而与此相比,信上还有一个随口一提的消息,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原来,之前前将军董卓无奈之下,已经接受了去洛阳为少府的任命,但等到他将兵马交还,然后带着自己的印信、私兵随着折返洛中的北军赶到长安之时,其人却突然折返,然后居然去扶风军营中靠一己之力夺回了自己五六千核心旧部,并再度与皇甫嵩分营而立。
而且,大概是为了防备皇甫嵩做什么动作,董卓居然还擅自移营,去了渭水南侧的眉县境内驻扎起来。
很明显,按照公孙越在信中所言,这位前将军必然是在长安听到了天子病重的消息,也必然是在长安收到了某些大人物的暗示,所以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君侯!”
卫将军府后院池塘边,就在公孙珣犹豫再三,但刚刚还是下达了集合幕僚的命令,准备立即有所举动之时,忽然间,却有侍从主动来报。“子伯先生请见。”
—————我是胃好酸的分割线—————
“朝中既拜卓为少府,乃行,待至长安,闻天子病重,卓大惊喜,乃疾归扶风,复夺本部亲兵五千,具辞上表:‘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增异复上。”朝廷不能制,颇以为虑。’”——《旧燕书》.卷六十二.列传第十二
PS:头疼、胃酸,难受的厉害,真心想好好写这半卷和下一卷的……
平心而论,幽州的局面并不算太坏。
一来,是走之前做的安排起了作用,程普在渔阳,公孙范在涿郡,吕范在广阳,有文有武有托底,使得公孙珣最为倚仗的基本盘,也就是加一块足足有百万人口的广阳三郡并未受到真正的袭扰。
二来,自然是程普和高顺的连战连捷了,管他们什么深层次经济原因,什么天命野心,还有民族矛盾,战争固然是所谓政治的延续,却也是政治矛盾最终的解决方案……打赢了仗,什么都好说。
不过,真正熟悉公孙珣的人却明白,这位卫将军平淡的表现下面却依旧是一种最为出离的愤怒……因为他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遭遇到如此直接如此干脆的背叛。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出于信任,公孙珣怎么可能会将承德这个如此重要的塞外节点交给莫户部?
或者反过来说,莫户部如今的一切,除了承德城是公孙珣动员三郡民力、财力建起来的以外,这十余年间莫户部本身的扩张,从经济角度来说也是靠着安利号,从政治和军事角度而言也是全靠着他公孙珣的庇护……
长久以来,公孙珣都是将莫户部当做自家豢养的家奴、猎犬之流来看的,而莫户袧也是如此对公孙珣表态的,幽州人也都是如此看的。但如今,就是这只用来守门的猎犬,却居然将自己防守的大门给据为己有,甚至有可能要开门揖盗……是可忍孰不可忍?!
“君侯准备怎么处置莫户袧?”
隔了一日,众人再度上路,由于四面春耕正忙,外加此地人口甚密,而公孙珣一行人到底也算是到家了,所以不免速度放缓,而戏忠犹豫再三后也终究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若他来,是要明正典刑吗?”
“若如此,岂不是失信于人?”骑马缓步前行的公孙珣面无表情,摇头答道。“若他来,便将他拘在昌平,扶莫户驴或者他未成年的儿子上位,并派人监督承德……”
“若如此,则莫户袧必然不会来。”戏忠当即应声,实际上他等的便是这句话。“君侯,我昨日回去后想了许多……莫户袧从十余年前便追随于你,必然清楚君侯的性格,也必然明白君侯此时的态度,所以他听到君侯回来,畏惧之余反而不敢轻易去昌平了,须早做打算。”
戏志才这话明显是在劝自家主公不要意气用事,但公孙珣却避而不答,非只如此,旁边的娄圭、韩当也都沉默不语。
当然了,戏忠本人也明白公孙珣这是已经气到了一定份上,自己这番话此时说来毫无意义……但自从得知幽州出事以后,作为当初众谋士中第一个放纵公孙珣出幽州的人,戏忠一直有些自责,所以哪怕明知道没有多大作用,却还是要说出来的。
就这样,众人受制于公孙珣的情绪,只能一路暂且不言,但隔了几日后,随着众人终于回到了昌平蟒山下的卫将军府,见到留守此处的吕范、王修,以及匆匆赶到的程普等人,有事情还是避不开的。
譬如说,果然如戏忠所言……莫户袧亲笔写了一封言辞极为卑怯的书信,却还是没有来昌平面谒公孙珣。
实际上,据探马来报,说是莫户袧本人一度来到燕山山脉下的边墙处,其人犹豫了再三却终究是在燕山下写了这封信,然后转身回到了承德。
“君侯。”等公孙珣在卫将军府大堂上坐定以后,吕范立即将书信奉上。
而公孙珣接过信来,虽然依旧面色如常,却看都不看便当众将此信撕碎,反而就地和气地让众人落座,然后即刻召开军议……杀伐之意,不言自明。
“德谋既然在渔阳监视承德,谁在卢龙塞以作防卫?”公孙珣开门见山,一刻不停,直接朝程普问起了军事部署。
见到公孙珣如此作态,便是吕范、王修都安静的如同一截木偶,何况是程普?他闻言不敢怠慢,当便即要起身作答。
“坐着说便可。”公孙珣一言便让程普立即坐了回去。
“回禀君候。”程普赶紧坐回去,然后应声而答。“卢龙塞处乃是高素卿引其部千余精锐,外加身后辽西、右北平两郡合力所发的一千郡卒、一千民夫……共三千人。。”
“有素卿在卢龙塞我是放心的。”公孙珣听到高顺在彼此,自然是缓缓点头。“那你在渔阳那里现在又有多少兵马?”
“年前最多时,彼处除了我本部外,诸郡郡卒、各郡大族子弟、良家子皆有援助,还有吕长史所发的两万屯兵,合计三万多人……不过,年后战局僵持下来,大部分兵马都已经解散回去春耕,再加上高素卿去了卢龙塞,我那里也不过是四千多人。”
“四千人?”公孙珣一时蹙眉。
“还有护乌桓校尉公綦稠的两千人,乃是战后才匆匆从代郡赶到,如今屯驻在右北平,君侯不回来,其人自然不会听命于我等,但君侯既然回来了,彼处兵马也必然会听令。”程普赶紧又恭恭敬敬的补充了一个情况。
“这便是六千人。”公孙珣依旧蹙眉。“说到底,还是春耕未完,不好大动干戈……是不是?”
“是。”吕范无奈主动应声。“但春耕后,若地方上配合,广阳、涿郡、渔阳、右北平、辽西,林林总总加在一块,我们可以立即动员出五万大军……”
“叛军有多少人?”天时不可悖,公孙珣立即放弃了这个无解的问题。
“不好说。”程普认真回复道。“辽西乌桓虽然败了三阵,但那是在塞内城池之间,也只是皮肉之伤,若是在塞外他们根基附近倾巢而出,必然还能有两三万骑兵,但又不可能只有这么多……”
“塞外杂胡号称百族,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么多。”公孙珣不以为意的接口道。“可真要到了决战之时,这些人也不会真的上去拼命……不用算他们。”
“便是不算这些墙头草,也须防着辽东乌桓。”身为留守本地的首席大将,程普自然是有所准备。“道路隔绝这么久,别的倒也罢了,我不信辽东乌桓首领苏仆延没有被丘力居说服,苏仆延手里应该也有五六千骑兵。不过若论兵力,关键还在于鲜卑……轲比能渐渐有统一昔日中、东部鲜卑的局面,他手里若没有三万骑那才叫自欺欺人。”
“这便是居然六七万骑兵大军的意思吗?”公孙珣闻言不由失笑。“我自幼在辽西长大,可不知道身侧居然有如此多的异族兵马,便是昔日檀石槐,也不可能直接聚起如此之众吧?还是说乌桓人如此强横,一旦谋反,便要倾覆幽州局面?”
“这倒不至于。”一直没有吭声的娄圭终于插嘴了。“一来,塞外地形复杂,尤其是辽西通道左近,山脉、河流颇多,不可能真的支援如此得力,几万兵马说集结便能集结起来那就更是痴人说梦;二来,彼辈部落联盟,甚至相互之间都不是同族,首领之间天然各怀鬼胎互不信任,拿之前西凉叛军的情形来比较都是在落人家韩文约的面子;最后,乌桓人也好、鲜卑人也罢,穷的连锅都买不起,如何长久撑得住数万大军的后勤?此战所虑者……”
“所虑者,其实还是塞外那几座城。”公孙珣接口言道。“尤其是承德、管子城、柳城这三座城……三城若下,非但通道重新连接,辽西乌桓也会被重新锁住,叛乱也会自平!子伯是这个意思吗?”
“是!”娄圭在席间微微躬身。“但现在的问题是,三城都在塞外,如管子城远在塞外两百里,路途遥远,需要长途奔袭;又如承德城夹在山脉之中,城池艰险,易守难攻;而柳城,非但坚固,更远在管子城北三百里……这三座城,若不能一战而下,一旦拖延时日,则无异于深夜举着火炬,吸引塞外诸多叛贼汇集一处,使我等徒劳一场。”
程普等人当即颔首……这便是平叛的具体难处了。
“所以该当如何?”公孙珣沉默许久,终于还是理智战胜了情绪,算是勉强压制住了自己的怒气,并转而朝娄圭正色询问起了平叛方略。“子伯可有万全方略。”
“很简单。”娄圭再度躬身答道。“请君侯稍安勿躁,过二十日,春日忙碌结束,我们发四万兵,一万给程校尉,让他顶在渔阳北面关口处,看住承德,然后君侯亲自引大军到卢龙塞,使高司马引其中一万兵出塞攻管子城……君侯屯兵在后,承德通道又被看住,仅凭乌桓人自己,是不敢轻易与君侯在管子城下决战的,所以管子城轻易可下……这是第一步。”
“而管子城既下,君侯不妨让高司马守住管子城,你自己再亲自引大军从塞外往承德进军,两面夹击承德,到时候不管是一战也好,还是莫户部主动降服也罢,承德城也可以从容复归我手!这就是第二步。”
“而一旦有了承德城和管子城在后面做支点,君侯便可以起大军,并发信给塞外诸郡,还有辽东的老夫人,请他们从辽河向西出兵,您从辽西通道向北出兵,两路齐出,光明正大去叩问柳城……届时,乌桓人要么召唤鲜卑援兵于城下决死一战,要么便只能坐失城池,然后任我等处置了。”
“子伯这是万全之策。”等娄圭说完,吕范立即出列表示了赞同。
“子伯先生的方略确实稳妥。”程普也立即出列在堂中表示赞同。
“前年、去年全都大丰,君侯不用担心后勤。”王修也立即出列表态。
“君侯,虽然我意可以突袭管子城……但柳城的局面摆在那里……还是子伯的计策最佳。”戏忠也无奈承认道。
坐在上首的公孙珣再度沉默了片刻,却终于是缓缓点头……所有人见状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最怕的就是公孙珣怒气勃发,非要立即出兵夺回承德。
往后两日,昌平恢复了宁静,毕竟,公孙珣就是公孙珣,他一回来,所有人都恢复了信心,更何况这次叛乱本来就没对幽州塞内的核心地区造成什么实质打击。
甚至,随着公孙珣到来的讯息传播开来,北面叛军处,不知道多少杂胡部落,甚至于部分乌桓头人都纷纷遣人来告,具说各自部落的无奈,并恳求饶恕。
对于这些人,公孙珣也没有多大怒火,所以倒是和颜悦色,纷纷好言安慰,并劝说拉拢……一时间,局面的天平居然随着公孙珣的回归渐渐回转,堪称立竿见影。
但还没有几日,二月上旬,随着大量的信使、使节从洛阳纷纷而来,昌平的气氛却陡然一肃。
首先,自然是之前的各种任命,在数日内接连不断、纷纷扰扰的传到了此处。
其中,无论是公孙珣本人的持节督数郡兵马,还是幽州牧刘虞的任命,还有右将军赵苞持节领辽东太守,甚至是审配突然被调到了赵国为相,董昭去了常山,对于昌平的卫将军府而言,都是影响极大的事情。
不得不让人慎重考虑。
而其次,却是黄门侍郎公孙越遣快马疾速传来一封密信,此信内容只有卫将军府核心几人才知道——据说,天子身体忽然急速恶化,怕是二三月间便要撑不住了!
故此,洛中突然间便已经是一片剑拔弩张之势了。
而与此相比,信上还有一个随口一提的消息,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原来,之前前将军董卓无奈之下,已经接受了去洛阳为少府的任命,但等到他将兵马交还,然后带着自己的印信、私兵随着折返洛中的北军赶到长安之时,其人却突然折返,然后居然去扶风军营中靠一己之力夺回了自己五六千核心旧部,并再度与皇甫嵩分营而立。
而且,大概是为了防备皇甫嵩做什么动作,董卓居然还擅自移营,去了渭水南侧的眉县境内驻扎起来。
很明显,按照公孙越在信中所言,这位前将军必然是在长安听到了天子病重的消息,也必然是在长安收到了某些大人物的暗示,所以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君侯!”
卫将军府后院池塘边,就在公孙珣犹豫再三,但刚刚还是下达了集合幕僚的命令,准备立即有所举动之时,忽然间,却有侍从主动来报。“子伯先生请见。”
—————我是胃好酸的分割线—————
“朝中既拜卓为少府,乃行,待至长安,闻天子病重,卓大惊喜,乃疾归扶风,复夺本部亲兵五千,具辞上表:‘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增异复上。”朝廷不能制,颇以为虑。’”——《旧燕书》.卷六十二.列传第十二
PS:头疼、胃酸,难受的厉害,真心想好好写这半卷和下一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