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阴谋的味道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隐龙惊唐最新章节!
扬州更是与李沐的江南东道邻近。
朝堂中的风向再转,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长孙无忌罗圈一拱手,道:“诸公,李沐的实力确实在江南,这老夫不否认,可李沐的实力绝非仅在江南,众所周知,当初救出沈氏,奔逃凉州的息王麾下有十多人,除常玉之外,尚有以梁仲业为首的贼人在逃。他们潜伏大唐各州已有十多年,手中实力不可小觑。”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转身对李世民奏道:“陛下,臣以为之前十一州,很有可能就是这伙余孽在作祟。而刚刚获报的六州,臣以为是五姓世家中的几家在呼应,如崔氏两家等。也有可能是李沐的拥戴者在暗中响应。”
虽然长孙无忌的话不能凿证李沐谋反,但确实有些道理。
而十一州谋反,与护送沈氏北逃凉州的息王护卫人数上也吻合。
这么一来,大部分的朝臣便无所适从了。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向李世民。
李世民内心非常清楚,可以说对李沐是否反叛,从没有现在这么清楚过。
虽然长孙无忌的解释很有说服力,可李世民知道,再完美的解释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
那就是李沐本人并没有发声。
也没有讨檄文书。
都说师出有名,就算一帮子泥腿子要造反,总也得喊个口号,竖杆子旗,以方便收拢志同道合之人吧。
何况是象李沐这样的宗室,身边更是人才如云。
不会连这区区一片檄文都懒得准备吧。
这是其一,其二李沐所在的江南东道十九州,无一州叛乱。
这无论如何都说不通啊。
江北总共十七州以李沐的名义造反,李沐没有任何理由还瞒着,也根本不需要再保密。
想通了这些,所有的迷雾就都拨开了。
但,李世民不动声色。
为帝多年,这点城府还是有的。
能让十七州同时造反,这样能为的人,天下不多。
正象长孙无忌所说,息王旧属确实很有可能。
或许李沐没有参与,但知不知情有待商榷。
所以,李世民心中最大的怀疑对象依旧是李沐。
但针对的,却不是李沐,而是借李沐名义谋乱之人。
李世民开口道:“拟旨。着张士贵为淮南道行军大总管。着李袭誉为河南道行军大总管。各率一卫禁军平定各地叛乱。诏令天下各州府兵,就近集结平乱。”
群臣齐躬身道:“陛下圣明。”
长孙无忌再次出列道:“陛下,那江南如何处置?李沐可是始作俑者。”
李世民道:“李沐至此并未公开谋反,如今国战正烈,朕无意冤枉李沐。张玄素。”
“臣在。”
“既然你敢为李沐担保,朕就如你所愿。令你为钦使前往江南,替朕问问李沐,他意欲何为?”
“臣遵旨。”
……。
李沂年纪虽小,可确实是个稳重之人。
越过金山之后,他发现金山周边已经没有突厥部落了。
原本想要就地补给的计划,瞬间落空。
于是他没有冒进,而是依托金山扎营布防。
同时向朝廷急报,等候粮草补给。
可他没有等到补给,等到的只是朝廷的训诫。
朝廷明令,神策卫必须按原定跳线西进,目标伊州。
至于粮草,言明会以骡马、人力进行补给。
这让李沂怀疑朝堂上的人是不是疯了。
粮草翻越金山,去补给四万大军?
原本计划就地补给虽然有些荒唐,但金山是突厥的发详地。
附近有两大绿洲,人口稠密。
就地补给还是有可能的。
可李沂越过金山之后,所遇到三两个小部落,加起来总人口不过千余人。
用他们的牲畜来补给四万大军,还得继续西进?
简直是笑话。
原定的计划是,李沐率军越金山向伊州发起攻击。
而李勣挺进至瓜州一线,向北突进。
如此一南一北夹击焉耆、高昌,达到围歼入侵之敌的目的。
可如今李勣苦守甘州,没有能力北进。
伊州、焉耆、高昌、瓜州、肃州,自北向南,皆在突厥人手中。
朝廷竟荒谬地令神策卫继续西进,难道要将四万大军送入虎口不成?
于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沂不顾朝廷命令在伊州以东,背靠金山扎下营来。
同时下令减少将士每日口粮,准备固守待援了。
可十余日转眼即过,李沂仅是得到了零星的补给。
这还是役夫不顾生命危险,翻越金山送来的,不少役夫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李沂知道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结果无非两个。
一是大军因缺粮而崩溃,二是撤兵,原路返回。
可这两个结果,对李沂都是致命的。
李沂为难,无法决然下令。
就在此时,一个突厥小队竖着白旗进入了神策卫的防区。
他们自称是处月族首领朱邪克勒的信使。
李沂得知后,下令召见了他们。
当初浮图城之战时,李沂见过朱邪克勒,也知道李沐与朱邪克勒暗中有交易。
此时听说朱邪克勒的信使到来,李沂满心以为朱邪克勒是要为他提供粮草了。
虽然李沂知道侵袭大唐的突厥军队中有朱邪克勒的份。
但他相信李沐的眼光,认为朱邪克勒很可能是李沐的内应。
他甚至认为,朱邪克勒鼓动突厥联盟南下,是李沐私下的安排。
这也是他不顾朝廷严令,迟迟没有向伊州发起进攻的原因之一。
“小见过大将军。”
“免礼,你家首领派你来,所为何事?”
“小的奉首领之命,为将军送来粮草。”
李沂闻言大喜,“送来多少粮草?”
“大将军放心,足够殿下大军三天的口粮。”
李沂心中“咯登”一下,三天口粮,刚刚够大军至伊州,这如何攻城?
那人见李沂沉默,躬身道:“首领让小的传话于大将军,大将军只须驻扎此处,无须进攻。”
李沂道:“这是何意?”
“首领与南、北二庭结为联盟南下,为得是大唐吴王沐。首领说了,由联军吸引大唐朝廷主力,吴王沐就能趁势从江南起兵,如此南北夹击之下,吴王得天下就轻而易举了。”
扬州更是与李沐的江南东道邻近。
朝堂中的风向再转,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长孙无忌罗圈一拱手,道:“诸公,李沐的实力确实在江南,这老夫不否认,可李沐的实力绝非仅在江南,众所周知,当初救出沈氏,奔逃凉州的息王麾下有十多人,除常玉之外,尚有以梁仲业为首的贼人在逃。他们潜伏大唐各州已有十多年,手中实力不可小觑。”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转身对李世民奏道:“陛下,臣以为之前十一州,很有可能就是这伙余孽在作祟。而刚刚获报的六州,臣以为是五姓世家中的几家在呼应,如崔氏两家等。也有可能是李沐的拥戴者在暗中响应。”
虽然长孙无忌的话不能凿证李沐谋反,但确实有些道理。
而十一州谋反,与护送沈氏北逃凉州的息王护卫人数上也吻合。
这么一来,大部分的朝臣便无所适从了。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向李世民。
李世民内心非常清楚,可以说对李沐是否反叛,从没有现在这么清楚过。
虽然长孙无忌的解释很有说服力,可李世民知道,再完美的解释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
那就是李沐本人并没有发声。
也没有讨檄文书。
都说师出有名,就算一帮子泥腿子要造反,总也得喊个口号,竖杆子旗,以方便收拢志同道合之人吧。
何况是象李沐这样的宗室,身边更是人才如云。
不会连这区区一片檄文都懒得准备吧。
这是其一,其二李沐所在的江南东道十九州,无一州叛乱。
这无论如何都说不通啊。
江北总共十七州以李沐的名义造反,李沐没有任何理由还瞒着,也根本不需要再保密。
想通了这些,所有的迷雾就都拨开了。
但,李世民不动声色。
为帝多年,这点城府还是有的。
能让十七州同时造反,这样能为的人,天下不多。
正象长孙无忌所说,息王旧属确实很有可能。
或许李沐没有参与,但知不知情有待商榷。
所以,李世民心中最大的怀疑对象依旧是李沐。
但针对的,却不是李沐,而是借李沐名义谋乱之人。
李世民开口道:“拟旨。着张士贵为淮南道行军大总管。着李袭誉为河南道行军大总管。各率一卫禁军平定各地叛乱。诏令天下各州府兵,就近集结平乱。”
群臣齐躬身道:“陛下圣明。”
长孙无忌再次出列道:“陛下,那江南如何处置?李沐可是始作俑者。”
李世民道:“李沐至此并未公开谋反,如今国战正烈,朕无意冤枉李沐。张玄素。”
“臣在。”
“既然你敢为李沐担保,朕就如你所愿。令你为钦使前往江南,替朕问问李沐,他意欲何为?”
“臣遵旨。”
……。
李沂年纪虽小,可确实是个稳重之人。
越过金山之后,他发现金山周边已经没有突厥部落了。
原本想要就地补给的计划,瞬间落空。
于是他没有冒进,而是依托金山扎营布防。
同时向朝廷急报,等候粮草补给。
可他没有等到补给,等到的只是朝廷的训诫。
朝廷明令,神策卫必须按原定跳线西进,目标伊州。
至于粮草,言明会以骡马、人力进行补给。
这让李沂怀疑朝堂上的人是不是疯了。
粮草翻越金山,去补给四万大军?
原本计划就地补给虽然有些荒唐,但金山是突厥的发详地。
附近有两大绿洲,人口稠密。
就地补给还是有可能的。
可李沂越过金山之后,所遇到三两个小部落,加起来总人口不过千余人。
用他们的牲畜来补给四万大军,还得继续西进?
简直是笑话。
原定的计划是,李沐率军越金山向伊州发起攻击。
而李勣挺进至瓜州一线,向北突进。
如此一南一北夹击焉耆、高昌,达到围歼入侵之敌的目的。
可如今李勣苦守甘州,没有能力北进。
伊州、焉耆、高昌、瓜州、肃州,自北向南,皆在突厥人手中。
朝廷竟荒谬地令神策卫继续西进,难道要将四万大军送入虎口不成?
于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沂不顾朝廷命令在伊州以东,背靠金山扎下营来。
同时下令减少将士每日口粮,准备固守待援了。
可十余日转眼即过,李沂仅是得到了零星的补给。
这还是役夫不顾生命危险,翻越金山送来的,不少役夫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李沂知道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结果无非两个。
一是大军因缺粮而崩溃,二是撤兵,原路返回。
可这两个结果,对李沂都是致命的。
李沂为难,无法决然下令。
就在此时,一个突厥小队竖着白旗进入了神策卫的防区。
他们自称是处月族首领朱邪克勒的信使。
李沂得知后,下令召见了他们。
当初浮图城之战时,李沂见过朱邪克勒,也知道李沐与朱邪克勒暗中有交易。
此时听说朱邪克勒的信使到来,李沂满心以为朱邪克勒是要为他提供粮草了。
虽然李沂知道侵袭大唐的突厥军队中有朱邪克勒的份。
但他相信李沐的眼光,认为朱邪克勒很可能是李沐的内应。
他甚至认为,朱邪克勒鼓动突厥联盟南下,是李沐私下的安排。
这也是他不顾朝廷严令,迟迟没有向伊州发起进攻的原因之一。
“小见过大将军。”
“免礼,你家首领派你来,所为何事?”
“小的奉首领之命,为将军送来粮草。”
李沂闻言大喜,“送来多少粮草?”
“大将军放心,足够殿下大军三天的口粮。”
李沂心中“咯登”一下,三天口粮,刚刚够大军至伊州,这如何攻城?
那人见李沂沉默,躬身道:“首领让小的传话于大将军,大将军只须驻扎此处,无须进攻。”
李沂道:“这是何意?”
“首领与南、北二庭结为联盟南下,为得是大唐吴王沐。首领说了,由联军吸引大唐朝廷主力,吴王沐就能趁势从江南起兵,如此南北夹击之下,吴王得天下就轻而易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