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墩堡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八一中文网 www.byzw.cc,最快更新大明1617最新章节!
张瀚心中有一种感动的感觉。
这些东西,如果没有自己的出现就不可能出现在草原上,这些质朴坚强的战士可能还是大同府那边很普通的农民,也可能是车夫,脚夫,力夫,也有可能还是喇虎无赖,在明末艰难的求活,在乱世中苟延残喘。
在顺治年间大同曾经被清军围城,最后破城后大规模的屠城,如果没有自己,这些人也可能会死在乱兵的刀下吧。
当然如果没有自己,这一大片草原最终被女真人所征服,所有的部落争先恐后的投入女真人的怀抱。
毕竟在没有外力干涉下,语言沟通没有问题,生活习俗也很相似的女真人和蒙古人还是很容易勾搭成奸的,蒙古人在女真人进关之后没有什么功劳,但他们最大的功劳就是把自己的地盘给让了出来,女真人有了蒙古人帮助之后才成了正式威胁到大明帝国的存在,在此之前也只能说是一个偶安一隅的小国,兵力再强也没有“势”。
“内务做的很好,你们都很努力。”
张瀚没有去检查辎兵们的吃食储备,从各人红润的脸膛和健壮的身体就能看的出来,卧具和餐具都洗的很干净,铺着原木的地板上散发着木头的清香味道,环境干净卫生,士兵们的精神状态很不错,最少没有困在草原深处不见人烟的烦燥和苦闷。
在大通间的寝室一角张瀚看到了书柜,这也是和记士兵房间的标配。
每个士兵都必须通过扫盲课程,如果有志于学可以开始初等文化课程学习,通过了才有当军官的可能。
辎兵也是一样,扫盲之后才是合格的士兵,每个士兵都有三次考试的机会,在扫盲课程合格后才会正式列入士兵队伍之中,在此之前只能算是补充兵,没有办法进入正式士兵的序列。
从初等兵到一等,二等,三等,再到军士长,对很多普通的士兵已经是很困难的事了。对很多膀大腰圆的汉子来说,和记艰苦的体能训练根本不算什么,文化课程才是横在他们眼前的一座大山。
可能有不少豪杰壮士被文化课程挡住了,就象张献忠一样,尽管张瀚都知道他在历史上坐拥十万大军,并且大西军的战斗力其实很强,后来击败孔有德和击败满洲八旗主力,打死一个满洲郡王的李定国就是大西军中的一份子。
大西军在满清入关之后的表现相当亮眼,不仅远远超过了南方明军的战斗力,也把同为农民起义军的大顺军残部给远远甩在了身后。
张献忠肯定是一个相当有手段的豪杰,明末到崇祯年间大起义的时候几乎就是野兽世界,能在一群残暴的人当中迅速的出人头地,成为资历比李自成还老的义军首领,并且在多次的清剿中存活下来,并且实力越打越强,其手腕心机和见识高人一筹是肯定的,而且必定要有相当强的人格魅力。
可以说如果张献忠不是在战场观察时不慎被一箭射死,明末的抗清历史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变化,最少李定国和孙可旺绝对不可能内讧,不内讧的大西军实力又会上一个台阶,会不会完成逆转……这个谁知道呢?
就算这样的豪杰,在和记内部也是当不了军官的,没办法,老张的文化底子太差,而且也真心不想学习。
可能在绝境中张献忠能迸发出属于真正的力量吧,但现在的张献忠过的很舒服,做为猎骑兵团派的护卫人员,也跟着张瀚在雪地里跋涉,这一次走完,估计会留用为侍从武官之一。
张瀚有时候闷了会把老张叫过来聊天,这才发觉张献忠果然有过人之处,对着自己并不紧张,侃侃而谈,语言能力很强,平淡的事情也能说的眉飞色舞,出神入化,果然出名的豪杰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是白来的,张瀚就算知道老张是什么德性的人,有时候还是忍不住欣赏起这个粗鲁不文的家伙。
看到眼前的这些书,果然思绪就想到类似张献忠那样看书很头疼的人,张瀚笑着问道:“你们这些书是摆设,还是通过扫盲课程之后就扔了不看了?”
辎兵队官笑道:“当然不是摆设,这都是文宣局下发的带图的话本,专门给我们这些守墩堡的人准备的。听说对外发售也很好啊,大家都爱看。”
张瀚听了,抽出一本来看看,果然是印涮相当精美的画本小说,抽出来的这本就是忠义水浒传,画功相当精致,不过好象和后世的小人书的绘画风格有略微的不同,线条上似乎不及后世的那些画家,但也相当不错了。
配上文字的图画加上精采的故事,确实是消闲解闷的好东西,张瀚翻了几页都有些看进去了,他把书放下,对吴齐笑道:“文宣局的事做的不错。”
“还有几本是反应我和记大战土默特部,还有大人剿匪经历的图书,很快也要出版发行了。”
吴齐身为侍从官,对这些事还是记的很清楚的。
张瀚微微一笑,知道是军情司文宣局的功劳,张永安他们做事确实很上心,可以考虑把那个文宣部门和军令司的文宣部门合并,成立一个文宣司了。
张瀚一直知道文宣工作相当的要紧,这一点是穿越者的优势,他把这个优势发挥的很好,要不然他部下不分文武和领地内百姓的尊重和崇拜是哪来的?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只有把自己平时做的事夸大一些,在人心中竖起绝对高大的形象,甚至没有半点瑕疵,不管是能力还是道德上张瀚都是完美无缺的,最少在宣传里是这样,把他打造成一个圣徒的形象在西方文明里未必是好事,但在东方文明里是相当需要的,人们总愿意追随一个战无不胜又悲天悯人的仁德之主,张瀚一直以来的形象就是这样的。
“老张你也来看看。”张瀚转过头去,张献忠好歹也是连级军士长了,在和记体系里不比一个营官差太多,立下不少战功又有地位,当然够资格跟着张瀚。接过张瀚抛来的一本图书,张献忠翻了几页就是眉开眼笑,对着张瀚道:“大人,俺头一回觉得看书有意思。”
“哈哈,是极,是极。”张瀚对吴齐道:“和军令司说一声,这种图书可以成为扫盲图册,这样给士兵办扫盲班时,可以更轻松一些。寓教于乐,不要弄的太刻板了。”
“是,大人。”吴齐笑着答应下来,他本人也很喜欢这些图书,看着有趣,几乎也舍不得放手。
张瀚转头问那个辎兵队官,问道:“这墩堡几时建好的?”
“建好半个月我们就过来驻防了。”
“哦,你们要驻多久?”
“四个月。”队官答道:“明年化雪的时候就换防了,我们直接换到尚义堡,我们的家人多半在那边居住,探亲方便些。”
张瀚满意的一点头,军令司在这方面向来很人性化,长时间的驻防完成之后战士的心理和身体毫无疑问会很疲惫,能化解这种疲惫的就只有家人的陪伴,象明军那样营兵动辄几年回不了家,甚至军流到辽东的士兵一生也不要想再见家人。现在可不是后世,几千里路坐十几二十小时火车就到了,比如从河南军流到辽东,这么远的距离光是走路就要两个月,还得算路上的吃食开销,加上疲劳和水土不服可能带来的疾病等等。
可以说有很多士兵从当上兵开始就是与家人天人永隔了,最多是通一下书信,或是托熟人老乡带一些物品,用这些来安慰思乡心切的士兵,毫无疑问这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和记这里就不同,每个士兵都会有一年一次的年假,一般都是在长期的驻守或大工程轮换时给假,战兵就是一次激战之后会给一次假期,然后视他们的家人所在地方来安排新的轮值点,除了年假之外,也可以叫士兵和家人能多在一起。
哪怕是再嗜杀嗜血的猎骑兵们,只要和家人在一起时也会很平静,天生的杀手也不可能愿意把杀气带到自己家人身边,连张献忠这种粗胚子也很喜欢休假,猎骑兵们在小黑河堡附近有一个大型的居住点,张献忠在休假时喜欢到小黑河边上钓鱼,那边风景美好,林地和草原夹杂,有小型的山脉横亘在天际,河边水草密布,风景绝佳,鱼也很好钓,晚间时用水草把鱼串成一串,到一个小酒馆里叫店家收拾加工好,弄上一壶烧酒,一天就这么消磨过去了。
没有人不喜欢闲适和放松的生活,很多人对张瀚过于优厚的福利制度不乏微词,但只有这种很人性化的休假制度没有人会说什么,毕竟没有哪个蠢货会和所有人过不去,包括他自己。
有时候孙敬亭会感慨几句,大明太祖皇帝用人就是跟用奴隶差不多的思路,既不给官员优厚的俸禄,也没有什么官方假期,并且不准带家人上任,有的官员从考中进士开始一直到家人死去丁忧才能回家,那时候和亲人已经是天人永隔了。
张瀚心中有一种感动的感觉。
这些东西,如果没有自己的出现就不可能出现在草原上,这些质朴坚强的战士可能还是大同府那边很普通的农民,也可能是车夫,脚夫,力夫,也有可能还是喇虎无赖,在明末艰难的求活,在乱世中苟延残喘。
在顺治年间大同曾经被清军围城,最后破城后大规模的屠城,如果没有自己,这些人也可能会死在乱兵的刀下吧。
当然如果没有自己,这一大片草原最终被女真人所征服,所有的部落争先恐后的投入女真人的怀抱。
毕竟在没有外力干涉下,语言沟通没有问题,生活习俗也很相似的女真人和蒙古人还是很容易勾搭成奸的,蒙古人在女真人进关之后没有什么功劳,但他们最大的功劳就是把自己的地盘给让了出来,女真人有了蒙古人帮助之后才成了正式威胁到大明帝国的存在,在此之前也只能说是一个偶安一隅的小国,兵力再强也没有“势”。
“内务做的很好,你们都很努力。”
张瀚没有去检查辎兵们的吃食储备,从各人红润的脸膛和健壮的身体就能看的出来,卧具和餐具都洗的很干净,铺着原木的地板上散发着木头的清香味道,环境干净卫生,士兵们的精神状态很不错,最少没有困在草原深处不见人烟的烦燥和苦闷。
在大通间的寝室一角张瀚看到了书柜,这也是和记士兵房间的标配。
每个士兵都必须通过扫盲课程,如果有志于学可以开始初等文化课程学习,通过了才有当军官的可能。
辎兵也是一样,扫盲之后才是合格的士兵,每个士兵都有三次考试的机会,在扫盲课程合格后才会正式列入士兵队伍之中,在此之前只能算是补充兵,没有办法进入正式士兵的序列。
从初等兵到一等,二等,三等,再到军士长,对很多普通的士兵已经是很困难的事了。对很多膀大腰圆的汉子来说,和记艰苦的体能训练根本不算什么,文化课程才是横在他们眼前的一座大山。
可能有不少豪杰壮士被文化课程挡住了,就象张献忠一样,尽管张瀚都知道他在历史上坐拥十万大军,并且大西军的战斗力其实很强,后来击败孔有德和击败满洲八旗主力,打死一个满洲郡王的李定国就是大西军中的一份子。
大西军在满清入关之后的表现相当亮眼,不仅远远超过了南方明军的战斗力,也把同为农民起义军的大顺军残部给远远甩在了身后。
张献忠肯定是一个相当有手段的豪杰,明末到崇祯年间大起义的时候几乎就是野兽世界,能在一群残暴的人当中迅速的出人头地,成为资历比李自成还老的义军首领,并且在多次的清剿中存活下来,并且实力越打越强,其手腕心机和见识高人一筹是肯定的,而且必定要有相当强的人格魅力。
可以说如果张献忠不是在战场观察时不慎被一箭射死,明末的抗清历史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变化,最少李定国和孙可旺绝对不可能内讧,不内讧的大西军实力又会上一个台阶,会不会完成逆转……这个谁知道呢?
就算这样的豪杰,在和记内部也是当不了军官的,没办法,老张的文化底子太差,而且也真心不想学习。
可能在绝境中张献忠能迸发出属于真正的力量吧,但现在的张献忠过的很舒服,做为猎骑兵团派的护卫人员,也跟着张瀚在雪地里跋涉,这一次走完,估计会留用为侍从武官之一。
张瀚有时候闷了会把老张叫过来聊天,这才发觉张献忠果然有过人之处,对着自己并不紧张,侃侃而谈,语言能力很强,平淡的事情也能说的眉飞色舞,出神入化,果然出名的豪杰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是白来的,张瀚就算知道老张是什么德性的人,有时候还是忍不住欣赏起这个粗鲁不文的家伙。
看到眼前的这些书,果然思绪就想到类似张献忠那样看书很头疼的人,张瀚笑着问道:“你们这些书是摆设,还是通过扫盲课程之后就扔了不看了?”
辎兵队官笑道:“当然不是摆设,这都是文宣局下发的带图的话本,专门给我们这些守墩堡的人准备的。听说对外发售也很好啊,大家都爱看。”
张瀚听了,抽出一本来看看,果然是印涮相当精美的画本小说,抽出来的这本就是忠义水浒传,画功相当精致,不过好象和后世的小人书的绘画风格有略微的不同,线条上似乎不及后世的那些画家,但也相当不错了。
配上文字的图画加上精采的故事,确实是消闲解闷的好东西,张瀚翻了几页都有些看进去了,他把书放下,对吴齐笑道:“文宣局的事做的不错。”
“还有几本是反应我和记大战土默特部,还有大人剿匪经历的图书,很快也要出版发行了。”
吴齐身为侍从官,对这些事还是记的很清楚的。
张瀚微微一笑,知道是军情司文宣局的功劳,张永安他们做事确实很上心,可以考虑把那个文宣部门和军令司的文宣部门合并,成立一个文宣司了。
张瀚一直知道文宣工作相当的要紧,这一点是穿越者的优势,他把这个优势发挥的很好,要不然他部下不分文武和领地内百姓的尊重和崇拜是哪来的?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只有把自己平时做的事夸大一些,在人心中竖起绝对高大的形象,甚至没有半点瑕疵,不管是能力还是道德上张瀚都是完美无缺的,最少在宣传里是这样,把他打造成一个圣徒的形象在西方文明里未必是好事,但在东方文明里是相当需要的,人们总愿意追随一个战无不胜又悲天悯人的仁德之主,张瀚一直以来的形象就是这样的。
“老张你也来看看。”张瀚转过头去,张献忠好歹也是连级军士长了,在和记体系里不比一个营官差太多,立下不少战功又有地位,当然够资格跟着张瀚。接过张瀚抛来的一本图书,张献忠翻了几页就是眉开眼笑,对着张瀚道:“大人,俺头一回觉得看书有意思。”
“哈哈,是极,是极。”张瀚对吴齐道:“和军令司说一声,这种图书可以成为扫盲图册,这样给士兵办扫盲班时,可以更轻松一些。寓教于乐,不要弄的太刻板了。”
“是,大人。”吴齐笑着答应下来,他本人也很喜欢这些图书,看着有趣,几乎也舍不得放手。
张瀚转头问那个辎兵队官,问道:“这墩堡几时建好的?”
“建好半个月我们就过来驻防了。”
“哦,你们要驻多久?”
“四个月。”队官答道:“明年化雪的时候就换防了,我们直接换到尚义堡,我们的家人多半在那边居住,探亲方便些。”
张瀚满意的一点头,军令司在这方面向来很人性化,长时间的驻防完成之后战士的心理和身体毫无疑问会很疲惫,能化解这种疲惫的就只有家人的陪伴,象明军那样营兵动辄几年回不了家,甚至军流到辽东的士兵一生也不要想再见家人。现在可不是后世,几千里路坐十几二十小时火车就到了,比如从河南军流到辽东,这么远的距离光是走路就要两个月,还得算路上的吃食开销,加上疲劳和水土不服可能带来的疾病等等。
可以说有很多士兵从当上兵开始就是与家人天人永隔了,最多是通一下书信,或是托熟人老乡带一些物品,用这些来安慰思乡心切的士兵,毫无疑问这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和记这里就不同,每个士兵都会有一年一次的年假,一般都是在长期的驻守或大工程轮换时给假,战兵就是一次激战之后会给一次假期,然后视他们的家人所在地方来安排新的轮值点,除了年假之外,也可以叫士兵和家人能多在一起。
哪怕是再嗜杀嗜血的猎骑兵们,只要和家人在一起时也会很平静,天生的杀手也不可能愿意把杀气带到自己家人身边,连张献忠这种粗胚子也很喜欢休假,猎骑兵们在小黑河堡附近有一个大型的居住点,张献忠在休假时喜欢到小黑河边上钓鱼,那边风景美好,林地和草原夹杂,有小型的山脉横亘在天际,河边水草密布,风景绝佳,鱼也很好钓,晚间时用水草把鱼串成一串,到一个小酒馆里叫店家收拾加工好,弄上一壶烧酒,一天就这么消磨过去了。
没有人不喜欢闲适和放松的生活,很多人对张瀚过于优厚的福利制度不乏微词,但只有这种很人性化的休假制度没有人会说什么,毕竟没有哪个蠢货会和所有人过不去,包括他自己。
有时候孙敬亭会感慨几句,大明太祖皇帝用人就是跟用奴隶差不多的思路,既不给官员优厚的俸禄,也没有什么官方假期,并且不准带家人上任,有的官员从考中进士开始一直到家人死去丁忧才能回家,那时候和亲人已经是天人永隔了。